在莞工,TA们这样拨动“命运的齿轮”
大学的生活多姿多彩
机遇和挑战无处不在
或者是一次比赛、一次面试
或者是一次报名、一次坚持
做出了这份选择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成长从此有了新的方向
今天,莞小工采访了4位莞工学子
在TA的故事里
大学轨迹是这样变得与众不同的
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无论成功与否,我都在成长。”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教育学院(师范学院)2021级音乐学(师范)1班的刘雨锜用这样一句话总结自己大学以来的经历。从舞台边缘到聚光灯下的C位,从艺术团、莞工青年论坛和青锋剑新媒体工作室到校学生会,从干事到负责人,大学以来刘雨锜始终坚持专注自身,风雨兼程,步履坚定。
“上大学后,我总有一些拘束、不自信,也不敢出风头。”和所有新生一样,刚步入大学时,刘雨锜也曾感到不安。无论是全新的人际关系,还是和高中不同的课程模式,都让她感到有些无措。
转折点是“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这是刘雨锜上大学以来参加的第一个比赛。虽然最后止步校赛,这次尝试却为她的大学生活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她说:“勇敢地走出第一步,感受自己主动争取机会的快乐和满足,就是真正步入正轨的状态。”
在那之后,刘雨锜把握一切机会。因为热爱表演,她主动争取了舞台剧《创业者》的演出机会。一开始,她被安排在最边缘的位置。但带着对表演的渴望和热爱,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去练习和改进。大一课业繁忙,刘雨锜又身兼多职,课余时间已被占用许多。她依然坚持每周抽出3-4个晚上参与舞台剧的排练。不管多疲惫,在排练的那几个小时里,只要老师一喊action,她立马调整好状态,面带笑容沉浸于角色之中。“这是我自己争取来的机会,无论如何,我都会以最饱满的状态对待每一次排练。”
在正式演出之前,刘雨锜被老师安排在第一排的中间。通过自己的努力从配角站到中心位置。就在那一刻,她找到了自我实现的一扇门。
演讲比赛和舞台剧的经历为刘雨锜带来了新鲜的舞台体验,也给予了她追求热爱的勇气和提升自我的动力。每个学年,她都会设定相应的目标,做好规划安排,并努力执行落实。如今,刚上大三的她登上过大大小小的舞台,在新媒体运营、主持朗诵、舞台表演等多个领域都有亮眼表现。
军训结束,走进10月,2023级的同学们将投入到全新的大学节奏。作为学姐,刘雨锜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价值,抓住机会,大胆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热爱。她说:“犹豫就会败北,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实验室里潜心钻研同奋斗
回想起两年前刚来莞工的模样,机械工程学院2021级机械设计1班、AutoGo实验室负责人梁骏荣有些感慨。“当我刚踏进莞工时,心情是复杂的,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但是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是大学生了,应该更勇敢和有担当了。”
大一,通过助班的介绍,梁骏荣了解到学院有各种各样的实验室,也看到了很多师兄师姐都是在实验室中刻苦奋战,取得累累硕果。他希望,自己也能获得这样一个锻炼的机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向优秀的前辈靠拢,成为像他们一样闪亮的人。从那时候起,他的大学生活有了方向和目标。
2021年10月,梁骏荣如愿加入AutoGo实验室,也开始了自己的科研进阶之路。大一暑假,梁骏荣留在实验室,同时备战被誉为“图学界的奥林匹克”的第十五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大赛以及校“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大挑”)。一边是每天八小时的高强度训练,另一边是“大挑”项目机械臂的设计,任务重时间紧,梁骏荣身上背负着重重的担子。
但一想到加入实验室的初衷,想到团队的荣誉,想到自己获得的成长,他就觉得不管多苦多累,都要坚持下去。梁骏荣的付出换来了回报。在建模大赛中,他首次参赛便取得了国赛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大挑”中,他成功自主设计了一台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
课余时间,梁骏荣常常会在实验室自习。他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更喜欢和志趣相投的伙伴共同成长的感觉。“实验室里,师兄师姐会向我们传授经验,不同研究方向的同学也会帮助我拓宽视野。”
令梁骏荣特别难忘的是今年暑假大家一起留校备赛的场景。为了能在东莞市竞技机器人比赛上取得佳绩,凌晨时分,实验室仍有十余名同学一起调试机器。大家互相鼓励,为了同一个目标、同一份荣耀冲刺着。“是实验室的科研精神和对创新创造的热爱,鼓舞着我们,让我们有动力夜以继日地前行。”
如今又到实验室招新季,梁骏荣欢迎更多想提升专业技能,对研究创造有热情的同学加入实验室。“在实验室的两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个人成长、社交互动、自我认知和独立生活技能等方面,自己也开始有意识承担更多社会、国家、家庭的责任。”
“想的都是问题,做的都是答案。”
“想从踏入大学的第一刻开始,就给自己一份难以拥有的体验。”一年前,文学与传媒学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1班的杨洋加入了学校的国旗护卫队。即使平常的训练无比艰辛,但流过的每一滴汗水,都让她坚定地认为,这是她大一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
面对召集抵御台风工作人员的紧急通知,杨洋和同学们都没有犹豫,没有后退,毅然报名。群里队员们的一句句“我愿意”让杨洋备受感动。“我看到了莞工国护队的精神和大学生勇挑重担的担当!”杨洋说道。
这个学期,杨洋的身份从普通队员转换成了国护队团支书,也肩负起了更大的责任。尤其是八月底到九月初,开学典礼、教师节、开训仪式等活动的升旗任务接二连三,国护队、司仪主持协会的招新工作迫在眉睫,还有国护队内部的训练、管理问题……杨洋常常是晚上工作到凌晨,早上六点又起床准备各项事务。
停不下来的脚步、每天不断出现的新挑战,给了她压力、动力,也让她学会了耐心。她说:“想的都是问题,做的都是答案。问题出现时,要耐下性子一点点去磨,直到问题顺利被解决。”
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触摸梦想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一年前,法律与社会工作学院(知识产权学院)2020级法学的张君瑶看着西部计划的宣传语,下定决心,报名了西部计划。如今,她服务于林芝市人民检察院,在法律政策研究室任职。
在基层开展法律工作,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工作的强度、压力和在校学习、实习时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但对张君瑶来说,这段经历是值得的。作为莞工走出去的法律人,她始终将莞工校训“学而知不足”作为前进的动力之一,始终坚信着“明断曲直、公平正义”是法律人的标签,“铁肩担道义”是专业赋予法学生的职责。她说:“当意识到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这就会成为一种力量源泉,而我正在汲取这样的能量。”
送法下乡是张君瑶的工作内容之一。为了提升普法效果,工作小组采用“订单式普法”——即根据不同村庄的具体情况来量身定制普法方式和内容。例如,村里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就会主要普及劳动法相关知识;村里孩子比较多,就会科普家庭教育促进法和防性侵、防拐卖知识等。张君瑶的藏语不熟练,面向不会普通话的村民,她会提前做好讲解展板,辅助藏族检察官进行宣传。
如今,通过自身的学习和藏族同事的帮助,张君瑶的藏语理解能力逐渐提升,更感受到了普法这项工作的意义和力量。
在莞工认真完成本科学业,又在基层人民检察院锻炼了一年,如今张君瑶对学习成长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她给了师弟师妹们三个建议:一是要保持学习的能力,多去探索和尝试,努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二是对自我的成长永不满足,但对所处环境要学会知足;三是可以计划但不要过分焦虑规划,因为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不必羡慕别人提前拥有。张君瑶说:“人生的奇妙之处往往在于它不会永远朝着你规划的方向去发展。”
从踏出去的那一刻起
“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
这是一个新起点
也是一个新希望
还在迷茫和彷徨的莞工er
不必过于心急
莞工会为大家提供
各种各样的平台和机会
迎接它,抓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