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贡献“莞工经验”——东莞理工学院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今日,南方日报刊发了专题报道《为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贡献“莞工经验”——东莞理工学院探索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重点聚焦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莞工模式”,对我校十余年来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上形成的探索经验和创新成果进行了深入报道。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率先探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现代产业学院是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同频共振发展的产物。”东莞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成洪波说,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或产业集群共建的新型协同育人平台,以产业技术的创新为牵引,以产业科技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和学生创业等功能。
2013年,东莞理工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框架协议,培养信息网络技术创新人才,第二年挂牌成立华为网络学院,2017年“升级”为华为ICT学院。
在产业界与政府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之下,经过初期的自行探索后,东莞理工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百花齐放”,呈现多元主体、多种形态的发展趋势——
2015年1月,与东莞台商育苗基金会、台湾高校合作建设东莞理工学院粤台产业科技学院,这是广东省首个两岸高校合作项目。
同年9月与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等合作建立粤港机器人学院。
2016年,面向东莞尤其长安镇模具、3C产品等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与长安镇人民政府共建先进制造学院(长安)……
东莞理工学院(常平)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
合作共建签约仪式
这些来自产业沃土的前沿探索,为国家“新工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2017年,为应对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对工程人才的新需求,教育部提出并实施“新工科”建设,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即是其中一项重要战略布局。
此后,东莞理工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进入了创新发展及内涵建设的新阶段。2019年,东莞理工制定了《争创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即是提升产业学院建设水平、积极探索产业学院建设的2.0版本,并先后成立了东莞知识产权学院、智能制造与创意设计学院、得利学院等3个现代产业学院。
推进新工科与新文科的交叉结合,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一个新着力点。2019年,东莞获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当年,东莞理工与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共建东莞知识产权学院。这是华南地区首家由政府和高校联合打造的现代产业学院。
“知识产权人才尤其是专利人才需要理工科背景,之前都只能由企业自己招聘理工科学生来培养。”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郑玉敏说,学院招收理工科学生进行跨学科培养,政校企协同育人,培养“理工科+知识产权+法律”的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
2021年底,教育部公布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全国49所高校的50个现代产业学院入选。其中,东莞理工学院的西门子智能制造学院、粤港机器人学院入选,是唯一一所有2个现代产业学院入选的高校。
形成“3543”特色发展模式
在国家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东莞理工学院扮演着活跃而重要的角色,不仅参与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文件的起草,也通过实践不断探索机制,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供示范与参考。
成洪波介绍,在专业建设上,东莞理工学院在二级学院中均设有专业建设委员会,其中校外人员(主要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占比不低于50%,校内外专家共同协商专业怎么办、培养什么人等关键问题,实现共同管理。
以先进制造学院(长安)为例。院长孙振忠介绍,长安学院在产业园区建设了拥有完备的多样态工程实践场景的独立办学场所,并由东莞理工学院、长安镇政府、区域龙头企业高管和行业协会等组成理事会,“校、政、企、协”协同共建、共管、共享。
在人才培养上,该产业学院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内3年,全面加强通识教育和学科专业教育;在先进制造学院1年,其中前半年是沉浸式模块化、项目化课程学习加项目实战训练,后半年在企业开展项目毕业设计、专项实践等。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粤港机器人学院。院长丁文霞介绍,该学院采取了多学科多专业交叉融合与项目驱动式教学,形成了“产教”“赛教”“科教”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方案,开创了跨境、跨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五跨式”人才培养模式。
布局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
成洪波表示,东莞理工学院在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将探索建设未来技术学院和卓越工程师学院。而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这三种形态也将相互交叉融合,发展出不同的新形态。
东莞理工学院深入开展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行动
他介绍,此前学校已经组建了27个卓越工程师“奋楫计划”班,近期正在筹划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瞄准10个重点领域和7个特色方向,开展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
卓越工程师学院与现代产业学院有何不同?马宏伟表示,卓越工程师要求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卓越工程师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以及工程环境的打造,都要在现代产业学院的基础上不断升级,并打通本硕博贯通培养的路径。
与此呼应的是,2023年东莞理工学院提出了“冲博扩硕强本科,提质增效上水平”的发展目标,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人才培养的过程和产出更加贴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东莞理工学院积极参与
东莞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建设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成洪波表示,作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接下来学校将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聚焦广东制造业当家和东莞科创制造强市建设,主动担当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历史使命,持续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支撑科技创新,回答好“强国建设,莞工何为”的时代命题。
资料来源 | 南方日报
图文编辑 | 谢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