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千年汝窑的前世今生——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
— 壹 —
瓷由中国人发明,它是人类最早的人造产品。一把瓷土搅动地球,瓷也被称为china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瓷器滥觞于东汉时期,历经魏晋、隋唐,到了宋代达到鼎盛。宋代的青瓷达到了中国陶瓷史上的最高峰,所谓“炉火纯青”指的就是青瓷。靖康之变后,汝窑在战火中毁灭了。然而,汝窑瓷器美丽而又高雅的釉色和精良的制作工艺令历代仿烧不止。
1957年7月,周恩来总理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轻工业厅长会议上指出“要恢复五大名窑生产,首先要恢复汝窑”。
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国家轻工部做出了《关于恢复历史名窑的决定》。周总理的批示很快下达到了当时的洛阳地委,洛阳地委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精神很快传达到了当时隶属洛阳地委的临汝县(现汝州市),要求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汝窑生产。
然而汝窑已经衰落了将近千年,凋敝至极,懂得烧制诀窍的窑工寥寥无几。
由民营民生汝瓷厂改制的地方国营临汝县汝瓷厂,主要产品为粗瓷民用碗、盆,也兼烧瓷缸、耐火砖等。1953年6月,周恩来总理指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在首都北京筹建十大建筑时,人民大会堂的宏大建筑装饰要求各省将代表地方特色的作品选送北京,陈列在各省展馆,河南省的三瓷(汝瓷、钧瓷、唐三彩)成了必不可少的展品。河南省以一项必须按时完成的政治任务下达给各县市,临汝县汝瓷厂接受了该项任务。为了尽快完成人民大会堂陈列汝瓷的任务,省轻工业厅专门抽调河南省艺术学院教授粱冰潜、工艺美术公司工艺师李绍翰为主共同设计汝瓷花盆与花架的造型和图案,并从汝州抽调绘画技术人员,组成了由郭遂负责泥、釉料配制,河南省轻工业厅陶瓷顾问周凤祥为技术指导,孟祥泰、裴庭甫、杨桂荣、苏天炎为雕刻工,由张留、胡西昆等为烧成工的临时突击机构。
技术人员用最原始的方法加工原料,一勺一瓢地配釉,在做好的胎体上刻制图案花纹,并在烧制缸、碗的直烟窑中代烧,因在粗瓷釉内加上了着色剂,所烧产品不具有古汝瓷的特色。虽然汝瓷釉料的研究和烧成工艺尚处于蒙昧阶段,所烧产品并不十分完美,但仍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扬,郭遂因此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1959年的全国工艺美术技术人员、艺人代表大会上受到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刘少奇、陈云等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虽然按期完成了国家交给的任务,但是所烧成的产品只是加了着色剂的普通工艺品,与古汝瓷相差甚远。从省里抽调的专家走后,汝瓷的恢复试验工作进展缓慢。
— 贰 —
1961年,为了加强汝瓷的试验进度,临汝县工业科调张全任临汝县汝瓷厂党支部书记,又从县委要来郑州艺术学院毕业生马永杰充实了汝瓷试验队伍,青年女工杨桂荣也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归来,为汝瓷恢复试制增加了新的活力。
青年女工杨桂荣
张全书记到任后,首先调整了汝瓷厂领导班子的分工,由原厂长赵金栓抓粗瓷生产,完成临汝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生产任务,并为汝瓷研究筹备试验资金。张全除抓全面工作外,主抓汝瓷试验。一方面从省里申请汝瓷试验经费,另一方面增加日用瓷生产,以补充汝瓷试验费用的不足。重新调整了汝瓷试验组,以郭遂、马永杰为主开展试验,由于没有单独试验窑炉,所烧产品仍在粗瓷大窑中代烧,进展缓慢。
临汝县汝瓷厂生产的日用瓷碗、缸曾为临汝县财政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但是一次偶然的事故,改变了汝瓷恢复研制的轨迹。因为烧窑工在夜间值班时打瞌睡,忘了加煤导致窑内温度下降,而后又因快速加煤,致使煤层太厚,没有充分燃烧,窑内烟不能及时排除,出现了巫火现象,导致一窑应该是白色的瓷碗,变成了青、红、绿、黑等颜色,在窑中代烧的汝瓷试验品也随之遭殃,连试验品的胎体也变成了重灰色,烧成温度较高的部位,釉色有蓝、绿釉滴,一窑瓷碗损失大半,经济损失达万元。然而,就是这次失误使汝瓷研究出现了转机。在总结和调查事故原因的会议上,马永杰根据烧坏试验品上含水欲滴的釉滴和重灰色的胎体特征,提出了烧坏的试验品具备汝瓷的一些特征的观点,得到了参会人员的重视。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原委,汝瓷厂派马永杰带着被烧坏的试验品到河南省轻工业厅向高级工程师李志伊请教,李志伊仔细观察后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汝瓷。”
当时的汝瓷厂仅有几座供烧缸、碗用的圆形直焰窑,但因资金困难,还没有试验汝瓷的专用窑炉。为了节约资金,实验组人员从损坏的窑炉中取出部分完好的耐火砖,自己又用土法烧制了一部分耐火砖,不足部分用碗笼(匣钵)代替,在汝瓷厂北部的山脚下按照古代窑炉的式样开始修建,火道从窑下通过,烟囱沿山势而上,为了能够在烧成中控制火势,在窑后的烟道上装上了耐火砖作匣板,窑前仿照古代汝瓷窑炉式样砌了火蹬和渣坑,在火蹬与窑体中间建起挡火墙,在挡火墙上留有十六个火眼。这座窑炉成了汝瓷试制开始的历史见证。
— 叁 —
有了试验窑炉,汝瓷技术人员们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首先改变了汝瓷原料的加工工艺,用小型球磨加工硬质原料,改变了过去的用手砸、用石碾的原始操作方法。用干料计量代替了过去用瓢用碗估量的湿料计量方法,提高了配方的准确度。同时注意加强试验记录,改变了过去老技术人员郭遂因为不识字,靠做各种符号代替的做法,由技术人员认真记录了从配料配比到烧成温度和所试产品的情况,避免了因为符号理解错误所造成的失误,为汝瓷后来的试验打下了基础。
为了配合汝瓷用还原火烧成,技术人员又对汝瓷釉色配料进行了改进,以临汝当地产的黄长石、黑石头为主,提高釉内铁的含量。经过数百次试验,逐渐摸索出了烧制汝瓷豆绿釉的配方,总结了一套烧成的升温曲线。1964年,汝瓷豆绿釉产品烧制成功。
汝瓷豆绿釉的烧制成功和还原火的使用,是汝瓷恢复试制道路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它指明了汝瓷原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多少和烧成温度中一氧化碳在窑中的浓、淡是汝瓷呈色的关键。
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汝瓷研制工作受到影响。1970年,为了改变汝瓷厂的生产状况,临汝县革委会借助“抓革命、促生产”的东风,重新起用张全担任汝瓷厂革委会主任。汝瓷厂生产很快步入正轨,扭亏为盈,重新建造了汝瓷车间,组建了试验组,汝瓷试验又慢慢恢复。
为了加快汝瓷恢复试制步伐,一方面根据外地经验新建了一座试验窑和一座三立方倒焰窑,安装了两台1.5吨的球磨机,又招收了一批年富力强的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职工;另一方面根据当初试验时试验组记录的详细试验数据,不断调整试验配方,汝瓷恢复试验很快就取得了新的进展。
由于在汝瓷试验中,对还原火的使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技术掌握还不成熟,烧成的成品率很低,常在10%以下。难以掌握汝瓷窑变技术,同一窑内因受风向、窑位和还原气氛不均等因素的影响,用同一配方、同一窑炉烧成的产品,却出现了不同的釉色:在豆绿釉烧成中,出现了类似天蓝釉、天青釉和月白釉的产品,这也为以后汝瓷的科学研究和试制打下了基础。
1971年,由河南省洛阳地区组织,临汝县汝瓷厂派张全、马永杰携带汝瓷产品247件首次参加广州春季交易会,所带产品被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抢购一空。同年临汝县汝瓷厂阎金定、郭留江再次参加广交会。1972年临汝县汝瓷厂郭连成等又一次参加广交会,所带汝瓷产品引起了日本、新加坡、美国、西班牙、马来西亚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关注。1973年,在广交会参展的4箱160件汝瓷产品被外商包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西班牙、美国等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在交易会上与广州外贸签订了供货合同。汝瓷厂第一次接受了由国家外贸下达的订单,开始批量生产出口。
由于汝瓷厂生产设备简陋,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面对大量的外贸订单往往不易按期完成,最典型的是日本客商的一笔500件汝瓷凤头龙柄壶订单将要到期,在烧成装箱后,按照正常的交货运输办法已经无法按期交货,为了保证信誉,国家外贸局不惜重金用飞机运送到日本。为了扩大汝瓷的生产规模。1973年由国家轻工业部拨款41万元,后来又追加了90万元,在临汝县城西北赵庄村对面临登公路西侧征地100亩,筹建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并从原临汝县汝瓷厂抽调70余名干部工人,开始进行汝瓷专业研究与生产。
— 肆 —
面对新的厂房、车间、窑炉和各种设备,工人们干劲十足,然而由于设备缺乏磨合期,窑炉没有烘干,模具没有翻制等原因,再加上新工人较多,缺乏技术和经验,所烧产品几无成品。根据当时的政治形势,县革委会又迅速组织了工作队进驻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设备运行正常,生产秩序得到恢复,成品率得到提高。
1975年,面对汝瓷快速发展但人才奇缺的现实,在县工业局的支持下,厂领导顶住压力,在各车间选派人员50名,赴浙江龙泉取经学习。此次外出学习,对汝瓷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回来后大都走上了领导岗位,担任厂长、副厂长、车间主任、实验室技术人员等职务,不仅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工人。如今汝州的几十家汝瓷企业的创办人,大都是从原汝州市工艺美术汝瓷厂下岗的技术工人,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了国家级、省级大师。
20世纪80年代,汝瓷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了使技术骨干能充分发挥作用,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成立了以技术厂长牵头,技术科长主抓的汝瓷造型设计室、汝瓷实验室和汝瓷原料化验室,对汝瓷的新产品开发、汝瓷釉色研究以及原材料质量的控制都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章制度和奖惩制度,同时积极学习龙泉等地区原料配制、烧成、成型等工艺技术,引进并建成了65米长的隧道窑,增添了球磨机、滤泥机、滚压成型机等设备,对当时的汝瓷生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科研能力不断增强,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产品类型不断增多,当时主要生产以下几类产品:
一是汝瓷仿古工艺品,主要为外贸出口服务。尽管外贸出口任务不大,但要求十分严格,耗费了厂里科研人员大量的精力,豆绿釉、天蓝釉、月白釉、天青釉试验陆续取得了成功,先后通过了省科委等上级部门的鉴定。
二是开发研制酒瓶。因为汝瓷贵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许多名酒如:伊川、汝阳的杜康酒、宝丰的宝丰酒、赊店酒、仰韶酒等都主动联系工艺美术汝瓷厂,订购酒瓶。汝瓷厂因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便顺势而为开发酒瓶生产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需求量大,先后带动了汝瓷三厂、马窑瓷场等其他工厂也投入了汝瓷酒瓶的生产。
三是配套出口汝瓷盆景花。随着汝瓷影响越来越大,产量和出口量都在不断增加,汝瓷销售人员外出订货时发现,北京料器花厂每年需要大量的花盆,与料器花配套对外出口,但是因为供货方常年供货的花盆造型单一,加之路途遥远,花盆价格偏高。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乘势而上,组织技术人员在短期内就设计出几十个新的造型,受到了北京料器花厂的青睐,并要求长期供货。后来,部分厂商直接来到临汝县洽谈合作,汝瓷料器花盆产量大增。在这种情况下,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除继续大量生产不同品种的汝瓷花盆之外,同时也大量生产与汝瓷配套的料器盆景花和料器制品,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984年,汝瓷天蓝釉试验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986年,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生产的双龙瓶、内花碗、鸡心碗、玉壶春等9种产品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审会上一举夺魁,获得“金杯奖”。同年,汝瓷17号豆绿釉在临汝县工艺美术汝瓷厂研制成功,该项目获1986年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1988年,汝官窑天青釉、月白釉陆续试验成功,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引起整个古陶瓷界震动,成为汝官窑全面恢复的重要转折点。
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内陶瓷专家学者和汝瓷爱好者亦纷纷到汝州参观汝瓷并题词题诗,对汝瓷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原会长冯先铭,陶瓷专家、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叶喆民,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陶瓷专家汪庆正等多次赴汝州参观、考察和指导工作。
汝瓷的恢复试制和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在国内外的展评会上屡屡获得大奖。同时为汝瓷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也屡获崇高荣誉,汝瓷精品亦被国内外收藏。
— 伍 —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改制,民营企业成为汝瓷市场的主力军。汝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在行业发展规划、组织领导、业务培训、科学技术等方面予以协调和指导。为规范汝瓷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推进汝瓷产业化建设。
2004年6月25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办公室召集,在北京召开了汝瓷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经过评审,专家一致通过了对“汝瓷”进行原产地地域产品保护的专家审查。
2005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2005年第104号)通过了对汝瓷扩大原产地地域产品保护范围申请的审查。在汝瓷原产地域范围内的生产者,如使用汝瓷“原产地地域产品专用标志”,须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的申报机构申请并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公告后,方可使用汝瓷“原产地地域产品专用标志”。
2006年7月,“汝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成立。
2007年1月,河南省政府批准汝瓷烧制技艺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5月,随着我市陶瓷业迅速发展,为了提高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保持我市陶瓷业的稳定,进一步规范陶瓷行业行为,引导其健康发展,由玉松汝瓷有限公司负责人孟玉松等相关人员共同发起,宣布成立汝州市陶瓷协会。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汝瓷烧制技艺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陆 —
汝州市政府重视争创汝瓷名牌工作,支持企业申报商标、科技创新。
1986年,汝州市美术汝瓷厂以“汝州牌”汝瓷申报了汝瓷第一枚商标。1996年,汝州市美术汝瓷厂申报了以“万兴”作为汝瓷第二代商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各个厂家都要创出自家的名牌。2003年,丰华汝瓷厂申请了“丰华”商标,接着“玉松汝瓷”“朱氏汝瓷”“新嘉诚”“大拙”“大井”“大红门”“桑田陶艺”“汝宝斋”“汝艺宝”“赵家窑”“弘宝斋”“宋宫”“宣和坊”“汝陶坊”“荣华”等商标迅速出现。与“汝州牌”和“万兴”牌汝瓷商标形成汝瓷商标防御体系,保障了汝瓷产业的健康发展。朱氏汝瓷、玉松汝瓷先后被河南省工商局评为“河南省著名商标”,弘宝斋牌汝瓷被授予“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
2009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汝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010年9月23日,首届中国(国际)汝瓷文化节隆重开幕;9月24日,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举行。中国邮政发行汝窑瓷器传世珍品一套十四枚邮票;9月25日,中国历史名瓷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汝瓷烧制技艺国际研讨会召开。
2016年,汝瓷文化周系列活动举办,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了汝瓷文化的发展,许多知名人士不断到汝瓷原产地寻宝旅游,为汝瓷原产地带来空前繁荣。汝瓷旅游景点、汝瓷企业、汝瓷研究所及汝瓷陈列馆成了名人名家、汝瓷收藏者和爱好者的乐园。他们不但购买汝瓷仿古珍品,而且在观赏之余,兴致勃发,即兴挥毫,留下了珍贵的墨宝。
1995年5月,87岁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耿飚专门为汝瓷传人朱文立题写了“宋瓷汝首”,全国著名书画大师李苦禅先生“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的墨宝,成为汝瓷企业和汝瓷科研工作者竞相陈设的珍品。还有清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历史研究所的爱新觉罗·溥杰先生,古陶瓷研究会原会长冯先铭、汪庆正、叶喆民、耿宝昌,轻工业部高级工程师李国祯,中国书法家协会原秘书长柳倩、原《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中宣部原副部长贺敬之、韩国原总统金泳三等都为汝瓷的恢复和发展题诗或题字,予以祝贺,盛赞“青瓷之花,汝窑为魁”。中国著名作家李凖为汝瓷题写了:“清雅浑厚夺造化,珠光宝气移人魄。”
汝瓷的研制,有一种飞蛾扑火的悲壮。60年来,为了共和国总理的嘱托,一代瓷人为汝瓷呕心沥血,前赴后继。在此期间,汝州市委、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与此同时,每行一步,从中央到地方,国内顶尖的陶瓷专家都给汝瓷的研制提供了无私的帮助。
△陈万里先生实地考察窑址(右第二位起至左依次为陈万里、冯先铭、李辉柄)
古陶瓷界先辈陈万里先生,生前曾多次来到汝州,寻找汝官瓷的蛛丝马迹,可他老人家直到去世也没找到一块真正的汝官瓷片。到了1977年,陈老的弟子,陶瓷界泰斗冯先铭先生和叶喆民先生偶尔在宝丰的街头捡到了一片汝官瓷片,他们如获至宝,这块瓷片经轻工部研究所和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两家借去多次做化验分析,残存的只有指甲盖大小。冯先生用一个有机玻璃盒装着,轻易不再示人。
1987年,汝州研制天青釉遇到难题,孟玉松硬着头皮找到了冯先生,老先生听说孟玉松要做研究用,便把数十年来研究汝官瓷的资料,无偿地提供给了孟玉松。
古瓷专家耿宝昌和刘伯昆,从汝瓷研制开始,就和汝州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2014年,92岁高龄的耿宝昌还亲临汝州,指导汝瓷研究发展。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汪庆正,是闻名海内外的文博专家,他对汝瓷指导不遗余力,直到去世前,还在一直关注着张公巷的挖掘和研究。
轻工部陶瓷专家李国桢先生,从汝瓷研制开始,常驻严和店,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汝瓷的发展上。
在汝瓷的发展史上,我们能记下一大串的名字,他们都是汝州汝瓷恢复的幕后功臣。
| 回顾光辉岁月 弘扬陶瓷文化 “纪念周总理指示恢复历史名窑60周年系列活动”明日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