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论衡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论衡


编著者:王充 著;邵毅平 解读

定价:¥80.00(精装)/¥54.00(平装)

ISBN:978-7-5013-6747-4(精装)/978-7-5013-6748-1(平装)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407


内容简介


王充是东汉著名思想家,其代表性著作《论衡》,是一部伟大的唯物主义论著。主旨在于解释世俗之疑,辨析是非之理,批判东汉儒学中“谶纬”等神秘主义,“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其无神论思想和朴素唯物主义理论运用了天文、物理、生物、医学、冶金等领域知识,突破了旧思想的束缚,对于思想史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也是世界思想史上的一部巨著。《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论衡》解读人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邵毅平教授,精选《论衡》85篇中的14篇进行阐释,“以供读者尝鼎一脔”。


《论衡》85篇大致可以分为七组,各组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作者根据各组的重要程度以及各篇的具体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14篇进行解读。选篇合理,在有限的篇幅里能基本反映《论衡》的整体面貌。



作者简介


邵毅平,1957年生。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主要学术领域:中国古代文学、东亚文学关系。相关研究成果:《论衡研究》《诗骚一百句》《中国古典文学论文集》等。



编辑推荐


《论衡》85篇大致可以分为七组,各组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有联系。作者根据各组的重要程度以及各篇的具体内容,选取有代表性的14篇进行解读。选篇合理,在有限的篇幅里能基本反映《论衡》的整体面貌。


《论衡》是一部非常具有思想性的典籍著作,作者在旁批和点评中着力解析《论衡》所代表的王充的思想。《论衡》的思想内容可归纳为九点: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与“疾虚妄”“求实诚”的精神,清算迷信陋俗,批判天人感应论,质疑“圣贤”经传,元气论,命定论,人性论,人生论,及具有功利主义特色的文论。


《论衡》对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为中国学术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奇书。





内页书影














导读


东汉王充(27—约97)的《论衡》(约74—约84),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部名著,它自问世以来近两千年间,因为其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疾虚妄”、“求实诚”的精神,而广受读者的喜爱,所以一直流传不绝,已经成了一部传统文化经典。


一、王充的家世、生平与著述


(一)家世与生平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生于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卒于汉和帝永元八年(96)至十六年(104)间(其《论衡·自纪篇》提到自己“年渐七十”,是后人所知其最大年龄,则其去世当在七十岁左右或以后)。


王充祖籍魏郡元城(今河北魏县、河南元城一带),祖上曾以军功,封会稽乌程欧阳亭侯,但“一岁仓卒国绝”(《自纪篇》,以下提到《论衡》中篇名不再加书名),就此定居在了会稽。此后,王家从乌程到钱塘到上虞,迁徙路线一路往东南,但均不出会稽郡范围。先是“以农桑为业”,到了祖父辈,开始“以贾贩为事”(《自纪篇》)。从以军功封侯到务农到经商,从汉代的社会地位来说,应该是每下愈况了。这是因为在汉代,商人阶层社会地位较低,政府有种种歧视政策。但另一方面,商人阶层一般比较富裕,在实际生活中受人羡慕,又有较大的自由度。王充后来能不事生产,一意读书游学,或屏居教授,闭门著书立说,应受惠于较好的经济条件;其思想开放,能打破常规,不合于众,也应得力于较自由的生活。但是他出身的家族,毕竟属于“细族孤门”(《自纪篇》),这在东汉,也就意味着不能像班彪父子那样出入宫廷,不能进入国家图书馆“兰台”修史。这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据王充自己说,他自幼聪敏过人,早慧早熟,“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自纪篇》)。但童年幸福好景不长,建武十四年(38),会稽大疫,死者万数,王充父亲或双亲也许死于那年,其时王充年仅十二岁,即《后汉书》充本传所云:“充少孤,乡里称孝。”少年失祜造成的不安全感,或许对他性格的形成、处世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他在乡里受完启蒙、基础教育,大约十七八岁时,就到首都洛阳去上太学。在洛阳,他有幸拜班彪为师,经常得到班彪的指点。班彪儿子班固小他五岁,十三岁时,被他看出来前程远大,后来果然成了大史学家。不过比起太学的课程和老师的教诲来,他的教育,其实更是在洛阳的书肆里完成的。“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汉书》充本传)“家贫”是相对而言的,这里指的不是吃不上饭,而是难以买书或雇人抄书。因为当时纸张虽已发明,却还没有普及,书都得抄写在简帛上。简帛当然不会便宜,抄写又很费工费时,所以书在当时是奢侈品,只有富贵人家才能拥有,比如东汉后期的蔡邕,就曾拥书近万卷。王充家条件显然还不具备。但这也反而成了一件好事,逼他练就了“立读”的本领,培养了过目成诵的能力。我们读他的《论衡》,看到他学问那么渊博,征引那么繁富,想到大都奠基于他早年在洛阳书肆的“立读”,就不禁要深深地佩服和赞叹其功夫的。当然,从《论衡》的引书大都准确无误来看,到他二三十年后写作《论衡》时,他身边应该还是聚拢了一些书的。此外,他在洛阳书肆“立读”所养成的“好博览”的读书习惯,大概也造就了他“不守章句”的治学风格,而迥异于当时一班只会“寻章摘句”的儒生,最终孕育出了《论衡》这部另类的“异书”。


王充的人生道路颇不平坦,老是遭受挫折与失败。他出身于细族孤门,很早就失去了父亲,又生活于偏远之地,主要时间屏居教授,一生没有做过大官,大都只是长官的僚属(一般都是掾史级别,岁入也仅百石左右),仕宦的时间也很短暂。其原因大抵不在于他不能干,而是因为他性格独立不群,不善与人相处。据《自纪篇》说,还在小的时候,他便已表现出不合群的倾向:“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大概正因其自幼即表现得克肖父祖,所以才会受到他那“勇势凌人”的父亲的赏识吧?他“非其人,终日不言”,这也注定了他不会受到上司的赏识。“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徒,不泛结俗材。”就常情而论,没人会自认是“俗材”,故被他视为“俗材”者,也必会心怀不满,所以“俗材因其微过,蜚条陷之”,也就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结果了。由于他性格独立不群,不善与人相处,因而常常遭受挫折和失败;又因为常常遭受挫折和失败,因而他对“他人”就更觉得可怕。在《累害篇》中,他连篇累牍地列举了“他人”的种种可怕之处,在《言毒篇》中,他更是对“小人之口”的可怕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这大抵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写照。


这样,他的早年失祜,他的“任气”性格,他的性格独立不群,他的不善与人相处,他的一再遭受挫折,他对人际关系的历练,都影响到了他的人生观,一方面,促成了他的命定论倾向,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人为努力是无济于事的,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他对于社会人生的认识,养成了远过常人的洞观能力,激发了他的“疾虚妄”、“求实诚”精神。任何玄妙高深的人生哲学,其实都可以从哲学家的个人遭遇中找到间接直接的原因,在王充的场合自然也不例外。


王充晚年似乎时来运转,《后汉书》充本传说:“友人同郡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肃宗特诏公车征。”那是章和二年(88)之事,那年王充六十二岁。这本来是王充梦寐以求的机会,可惜机会来得晚了点,他因病无法成行。又过了若干年,他“病卒于家”。


(二)王充的著作


生活不遂心,仕途不顺利,促使他把全付精力投入到著书立说中去。“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墙壁,各置刀笔。”(《后汉书》充本传)——在中国传统的“人情”社会中,“绝庆吊之礼”意谓着减少人际交往,这是很需要一些勇气的,但王充为了专心著述就这么做了。这样,从三十岁左右,到年近七十,他一直著述不辍,除了《六儒论》、《备乏》、《禁酒》等单篇文章外,先后著有《讥俗》、《节义》之书,《政务》之书,《论衡》之书,《养性》之书等四部著作,文章总篇数超过一百。可惜流传下来的只有《论衡》,共八十五篇(一篇有目无文)。在《自纪篇》中,他历数自己的全部著作道:“志俗人之寡恩,故闲居作《讥俗》、《节义》十二篇……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历数冉冉,庚辛域际,虽惧终徂,愚犹沛沛,乃作《养性》之书,凡十六篇。”从其记述先后来看,王充各书的写作顺序应是《讥俗》、《节义》之书,《政务》之书,《论衡》之书,《养性》之书。《论衡》之书且留待下节再讲,这里先介绍一下他的其他三书。


《讥俗》、《节义》之书十二篇。关于它的宗旨,据《自纪篇》说:“俗性贪进忽退,收成弃败。充升擢在位之时,众人蚁附;废退穷居,旧故叛去。志俗人之寡恩,故闲居作《讥俗》、《节义》十二篇。”“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可见是“疾俗情”,是“志俗人之寡恩”,是揭露世俗“贪进忽退,收成弃败”的势利性之作。《节义》的“义”,是下忠于上、知恩报恩之义。《节义》与《讥俗》的关系,一是正说,一是反说。据此可以推测,《讥俗》、《节义》之书的内容,一方面是对于势利的俗人的讥讽,另一方面是对于有义的高士的赞扬。王充之所以作这部书,一方面固然和他遭受的“升擢在位之时,众人蚁附;废退穷居,旧故叛去”的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东汉时期重视节义的社会风气有关,这我们读《后汉书》是会有深刻印象的。


《政务》之书篇数不详。关于它的宗旨,王充自己谈论得较多。《自纪篇》说:“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宜,不晓其务,愁精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对作篇》说:“其《政务》言治民之道。”“《政务》为郡国守相、县邑令长陈通政事所当尚务,欲令全民立化,奉称国恩。”可见这是一部论述人君及地方长官统治术的书,内容皆与政事有关,其书名本身也显示了这一点。《政务》之书的体裁,与《论衡》一样,也属于“造论著说”之文,故即从现在的《论衡》,亦可稍稍想见《政务》之书的大致风貌。


《养性》之书十六篇。有关它的历史记载较多,这是它不同于《讥俗》、《节义》之书和《政务》之书的地方。《自纪篇》说:“历数冉冉,庚辛域际,虽惧终徂,愚犹沛沛,乃作《养性》之书,凡十六篇。养气自守,适食节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后汉书》充本传说:“年渐七十,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十六篇,裁节嗜欲,颐神自守。”可见《养性》之书的宗旨,是“养气自守”以下那段话所说的,有关老年人保养身心的一些方法,包括节制饮食、适当地服药和运动等各个方面。《后汉书》充本传将其宗旨归结为“裁节嗜欲,颐神自守”,应该还是对的。王充之所以作《养性》之书,是因为正如《自纪篇》所云:“年渐七十,时可悬舆。仕路隔绝,志穷无如。事有否然,身有利害。发白齿落,日月逾迈。俦伦弥索,鲜所恃赖。贫无供养,志不娱快。”即他已进入了迟暮之年,不能不对生命感到强烈的眷恋。而他作《养性》之书的目的,自是为了“庶冀性命可延,斯须不老”。


综上所述,关于王充的《讥俗》、《节义》之书、《政务》之书、《养性》之书,我们今天所能知道的是:它们是依上述顺序被先后写成的。《养性》之书的写作时间大致上能够确定,是王充晚年六十余岁时;《讥俗》、《节义》之书的写作时间,由于王充为掾史的年代已无法确定,所以只能大致假定是光武帝中元年间至明帝永平初年;《政务》之书的写作时间,只能大致假定是明帝永平年间。《讥俗》、《节义》之书有十二篇,宗旨是批评“俗人”的势利,表彰有“义”的高人;《政务》之书篇数不详,宗旨是论述政治得失,内容近于王充的上书奏记之文《备乏》、《禁酒》(但不能说《备乏》、《禁酒》属于《政务》之书);《养性》之书有十六篇,宗旨是论述养生的方法,篇目有《养气》等篇。所有这些书后来都已亡佚不存,其具体亡佚时间已不得而知,但至迟不晚于南北朝时期。[1]



[1]也有人认为这些书并未亡佚,而是保存在今本《论衡》之中,如张右源、朱谦之、吴则虞等皆持此说,但其理由似均难以成立,详见拙著《论衡研究》等。


(节略)



目录

导 读

一、王充的家世、生平与著述  ( 1 )

二、《论衡》的思想内容( 9 )

三、《论衡》的流传、评论与版本( 28 )

四、既有整理成果、本书选目与凡例( 36 )

论 衡

逢遇篇 ( 43 )

累害篇 ( 61 )

感虚篇 ( 79 )

艺增篇 (115)

问孔篇 (135)

刺孟篇 (183)

答佞篇 (212)

自然篇 (235)

齐世篇 (259)

论死篇 (280)

书解篇 (305)

案书篇 (326)

对作篇 (345)

自纪篇 (365)

主要参考文献 (405)





相关推荐


CCTV《文化十分》特别介绍




《激活经典 熔古铸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线上专题




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图书信息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立即8折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