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欧阳修集

传承文明 · 服务学术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欧阳修集


编著者:(宋)欧阳修 著 洪本健 解读

定价:98元(精装)65元(平装)

ISBN:978-7-5013-6951-5(精装)

ISBN:978-7-5013-6959-1(平装)

出版时间:2021-06



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欧阳修集》遴选欧阳修诗55首、词24 首、文69篇,皆为诗词文佳作。诗、词参阅了古今多种著名选本,而择其优者;文参阅了古今34 种文章选本,择其排名居前列者。欧阳修在史学、经学、文学方面均有不俗的成绩。本书分为“导读”“注释”“点评”“旁批”四部分,从文字解析、人物评介、思想阐释、历代解读等各个方面对欧阳修的诗词文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


作者简介


洪本健,1945年1月生,福建福州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2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7年毕业。1983年在该系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系任教。


导读节选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永丰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中“宋六家”之首。吉州原属庐陵郡,故欧阳修自称庐陵人。他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后谥文忠,后世称欧公、欧阳公、欧阳文忠公。
一、坎坷多难的仕宦生涯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时父欧阳观任该州军事推官。大中祥符三年(1010),父病逝于泰州(今属江苏)军事判官任上,年仅四岁的欧阳修随母郑氏往随州(今属湖北)投靠时任该州推官的叔父欧阳晔。欧阳修家贫,“以荻画地学书”(《宋史》本传),在母亲的教育下,从小养成了刻苦学习的精神。十岁时,欧阳修到邻人李尧辅家,看到残缺的《昌黎先生文集》,借回家抄录诵读,自此喜爱韩文,废寝忘食地学习;写诗作赋,得到叔父的夸奖。
天圣元年(1023),欧阳修参加随州秋试,因赋失官韵落选。五年,到汴京参加礼部试,不中。七年,两次参加国子监考试,皆名列第一。八年(1030),欧阳修礼部试又获第一,殿试以甲科第十四名登第,任西京留守推官。在洛阳与尹洙、梅尧臣等吟诗作文,渐以文章知名。景祐三年(1034),欧阳修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欲革除朝政积弊,与权相吕夷简发生冲突,贬官饶州。欧阳修怀着强烈的正义感,致书斥责司谏高若讷诋毁范仲淹,被贬至偏僻的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为县令,这是欧阳修遭受的第一次人生挫折。
在夷陵,欧阳修目睹农村的贫困和吏治的腐败,更坚定了为改变现状而努力的决心。一年后的宝元元年(1038),他改任光化军乾德(今湖北老河口)县令。康定元年(1040),调滑州(今河南滑县)任武成军节度判官。不久,召回京都复任馆阁校勘。庆历三年(1043),仁宗广开言路,准备革新朝政。吕夷简被罢相,韩琦、范仲淹、富弼、杜衍先后担任宰辅要职,欧阳修和王素、余靖、蔡襄同为谏官。范仲淹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等十项改革措施,得到谏官们的全力支持,并为仁宗所采纳。新政施行,其中关于官员升等与子弟荫补等改革措施,触犯了官僚特权阶层的利益。守旧派声称韩、范、富、杜等结为朋党,甚至散布富弼指使石介撰废立诏草的谎言,以动摇仁宗对新政主持者的信任。范仲淹、富弼不安于朝,自请外出为官以避嫌。杜衍女婿苏舜钦,监进奏院,出卖了一些旧档废纸,照例备办祀神宴会事,被反对派构陷为监守自盗,剥夺官职,废为平民。与宴者多支持或同情新政,受到惩罚,被称为“一网打尽”。
形势十分险恶之际,在河北都转运按察使任上的欧阳修,挺身而出,作《朋党论》回击政敌的诬蔑,又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奋力一搏,欲挽狂澜于既倒,为守旧势力深恶痛绝,遂借欧甥女张氏犯法事,诬劾欧与张氏有私,且欺其财,下开封府查办。虽查明欧实被诬,仍落龙图阁直学士,罢都转运按察使,贬知滁州(今属安徽)。由庆历三年(1043)秋仁宗开天章阁,召政事之臣条对天下急务,至四年冬苏舜钦除名为民,五年春范、富、杜、韩相继罢去朝职,仅一年多时间,欧阳修目睹轰轰烈烈开始的庆历新政以急遽失败而告终,自身的人格又受到肆无忌惮的摧残。抵滁州后,他上呈仁宗《谢表》称“尝列谏垣,论议多及于贵权,指目不胜于怨怒”,其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这是他遭受的第二次人生挫折。次年,他在滁州自号“醉翁”。庆历八年(1048),欧阳修由山城滁州调到大郡扬州(今属江苏),担任繁华都市的长官,预示着仁宗又开始起用直言极谏之士。此时,欧染上眼疾,请求到风光秀美的颍州(今安徽阜阳)任职,皇祐元年(1049),得遂所愿。二年,改知应天府兼南京(今河南商丘)留守司事。四年,归颍州守母丧。至和元年(1054),除丧服,赴京都,权判吏部流内铨。因有奏章乞请保障孤寒贫乏者候补官职的权利,抑制豪门贵族子弟优先入仕的特权,遭中伤而离职。但此后,一切都还顺利:诏命留京修《唐书》,迁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至和二年,奉命出使契丹;嘉祐二年(1057),主持贡举;三年,权知开封府;五年,为枢密副使;六年,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七年,与韩琦等力劝仁宗立皇侄宗实为皇子;八年,仁宗病卒,欧阳修与韩琦等拥立宗实继位为英宗,维持朝政的稳定。

……


内页欣赏



目录



导 读

一、坎坷多难的仕宦生涯 ( 1 )

二、名满天下的文坛领袖 ( 4 )

三、彪炳史册的创作实绩 ( 8 )

四、成就卓著的诗词散文 ( 11 )

五、一代宗师的人格魅力 ( 18 )

欧阳修集

宿云梦馆 ( 27 )

晓咏 ( 28 )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 29 )

绿竹堂独饮 ( 30 )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 ( 34 )

晚泊岳阳 ( 38 )

戏答元珍 ( 39 )

千叶红梨花 ( 41 )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 42 )

过张至秘校庄 ( 44 )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 ( 45 )

班班林间鸠寄内 ( 48 )

读《蟠桃诗》寄子美 ( 52 )

石篆诗并序 ( 55 )

书王元之画像侧 ( 58 )

啼鸟 ( 59 )

沧浪亭 ( 62 )

画眉鸟 ( 65 )

田家 ( 65 )

丰乐亭游春三首 ( 66 )

其一 ( 66 )

其二 ( 66 )

其三 ( 67 )

重读《徂徕集》 ( 68 )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 71 )

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其一) ( 72 )

别滁 ( 74 )

梦中作 ( 75 )

食糟民 ( 76 )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其一) ( 78 )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归南康 ( 80 )

送徐生之渑池 ( 82 )

和刘原父澄心纸 ( 85 )

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 88 )

边户 ( 89 )

风吹沙 ( 91 )

赠王介甫 ( 92 )

赠沈博士歌 ( 94 )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 ( 96 )

其一 ( 96 )

其二 ( 97 )

送王平甫下第 ( 98 )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 100)

再和明妃曲 ( 102)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 103)

哭圣俞 ( 105)

鹎词 ( 108)

早朝感事 ( 110)

秋怀 ( 111)

再至汝阴三绝 ( 113)

其一 ( 113)

其二 ( 113)

其三 ( 113)

答资政邵谏议见寄二首 ( 115)

其一 ( 115)

其二 ( 115)

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 ( 117)

其一 ( 117)

其二 ( 117)

绝句 ( 119)

采桑子 ( 121)

采桑子 ( 122)

采桑子 ( 124)

朝中措 ( 125)

长相思 ( 126)

诉衷情·眉意 ( 127)

踏莎行 ( 128)

减字木兰花 ( 129)

生查子 ( 131)

蝶恋花 ( 132)

蝶恋花 ( 133)

渔家傲 ( 135)

渔家傲 ( 136)

玉楼春 ( 137)

玉楼春 ( 139)

玉楼春 ( 141)

南歌子 ( 142)

临江仙 ( 143)

临江仙 ( 145)

浪淘沙 ( 147)

浪淘沙 ( 148)

浪淘沙 ( 149)

浣溪沙 ( 151)

少年游·咏草 ( 152)

送梅圣俞归河阳序 ( 154)

非非堂记 ( 157)

述梦赋 ( 159)

樊侯庙灾记 ( 161)

与张秀才第二书 ( 164)

上范司谏书 ( 171)

李秀才东园亭记 ( 177)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 ( 181)

与石推官第二书 ( 186)

原弊 ( 191)

与高司谏书 ( 203)

读李翱文 ( 211)

峡州至喜亭记 ( 215)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 ( 218)

与荆南乐秀才书 ( 222)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 ( 226)

答吴充秀才书 ( 230)

纵囚论 ( 234)

张子野墓志铭 ( 237)

石曼卿墓表 ( 243)

释惟俨文集序 ( 249)

为君难论上 ( 253)

释秘演诗集序 ( 259)

本论 ( 262)

送曾巩秀才序 ( 272)

画舫斋记 ( 275)

王彦章画像记 ( 279)

黄梦升墓志铭 ( 285)

朋党论 ( 289)

吉州学记 ( 294)

外制集序 ( 299)

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 ( 304)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 314)

丰乐亭记 ( 317)

醉翁亭记 ( 321)

菱溪石记 ( 325)

偃虹堤记 ( 329)

送杨寘序 ( 332)

扬州谢上表 ( 336)

尹师鲁墓志铭 ( 340)

祭尹师鲁文 ( 347)

祭苏子美文 ( 351)

真州东园记 ( 353)

苏氏文集序 ( 357)

祭资政范公文 ( 362)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 ( 366)

送徐无党南归序 ( 381)

太常博士尹君墓志铭 ( 385)

河南府司录张君墓表 ( 391)

秋声赋 ( 395)

有美堂记 ( 399)

梅圣俞诗集序 ( 403)

廖氏文集序 ( 407)

胡先生墓表 ( 412)

集古录目序 ( 417)

记旧本韩文后 ( 421)

相州昼锦堂记 ( 426)

徂徕石先生墓志铭并序 ( 431)

祭石曼卿文 ( 440)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并序 ( 443)

泷冈阡表 ( 450)

六一居士传 ( 459)

岘山亭记 ( 463)

江邻几文集序 ( 467)

五代史伶官传序 ( 471)

五代史宦者传论 ( 475)

卖油翁 ( 485)

诚实鲁宗道 ( 487)

梅圣俞说诗 ( 489)


主要参考文献 ( 493)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经典普及编辑室供稿 | 于春媚   编辑 | 吴学武监制 | 隋阳审核 | 弘文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