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 | 清代小学辑佚文献集成(全二十八册)
清代小学辑佚文献集成(全二十八册)
编著者:陈东辉 主编
出版时间:2024年4月
ISBN:978-7-5013-7690-2
定价:22600元
内容简介
清代小学类文献的辑佚名家辈出,成果斐然。这些文献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较为分散,查检不易。本书汇集经典的清代小学辑佚文献,如《玉函山房辑佚书·经编尔雅类》《汉学堂丛书·经解小学类》《小学钩沉》《小学汇函》《小学丛残》《何承天纂要文征遗》等,此外也辑有不少析出文献。除刻本外,亦有稿本,如上海图书馆藏清代稿本《萧山王氏十万卷楼辑佚书七种》中的《杜林训诂逸文》和《凡将篇逸文注》。此书系统编纂,便于检索,有利于相关研究。
编者简介
陈东辉,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文献学、清代学术史、中国语言学史、浙江地方文献、东亚文化交流史等。已出版《阮元与小学》《汉语史史料学》《清代学术与文化新论》《东亚文献与语言交流丛考》等专著9种,整理校点《卢文弨全集》等古籍4种,编著或主编《阮元研究文献目录》《历代文献学要籍研究论著目录》等工具书11种以及《文澜阁四库全书提要汇编》《两浙艺文志辑刊》《卢校丛编》等大型古文献资料汇编15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曾在多篇研究综述类文章中被列为阮元研究、卢文弨研究、清代学术史研究、浙江地方文献研究、四库学研究、古籍保护研究、古代藏书研究、古籍索引研究等领域的核心作者之一。
前言
清光绪抄本《字林考逸》封面
同時,任大椿還輯有《字林考逸》。晋吕忱的《字林》收録《説文》所遺漏的异字一万二千八百二十四個,當時與《説文》并重。《字林》久已亡佚,任大椿所輯的《字林考逸》凡八卷,共有一万五千餘字,超過原《字林》所載字數的百分之十。另外,清顧震福輯的《小學鈎沉續編》和龍璋輯的《小學搜逸》,收録也很豐富。清代學者的小學輯佚成果對於漢語史等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如隋唐以前之韵書均已亡佚,黄奭依據類書、古注等所引文獻,考求佚文,綴拾補録,輯成《韵集》《音譜》《聲譜》《韵略》,將其收入《漢學堂叢書》(又名《黄氏逸書考》),從而成爲音韵學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近年來關於清代輯佚之論著頗多,如喻春龍的《清代輯佚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二〇一〇年)、郭國慶的《清代輯佚研究》(民族出版社,二〇一一年)、陳惠美的《清代輯佚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二〇〇四年)、趙晨的《馬國翰研究》(北京聯合出版公司,二〇二一年)、邱麗玟的《馬國翰及其〈玉函山房藏書簿録〉研究》(載潘美月、杜潔祥主編:《古典文獻研究輯刊》九編,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二〇〇九年)等,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清代小學輯佚。同時,筆者還曾專門撰寫了《古籍輯佚與漢語史研究》(載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編:《歷史文獻研究》總第三十二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二〇一三年),并曾指導研究生潘敏撰寫了《清代小學輯佚研究》(浙江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二〇一一年)。這類論著尚有羅琦的《黄奭輯佚韵書研究》(吉林大學歷史文獻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二〇〇七年)、石磊的《黄奭〈爾雅古義〉輯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二〇一六年第五期)、彭喜雙的《〈爾雅〉文獻研究》(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學位論文,二〇〇九年)、王麗的《試論清代〈爾雅〉古注輯佚》(黑龍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二〇一一年)、郭康松和胡濤的《清代輯佚〈爾雅〉古注概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二〇一九年第三期)、蘇天運的《張揖〈古今字詁〉輯佚與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二〇二二年)、劉明資的《清任大椿〈小學鈎沉〉輯佚之研究》(臺灣雲林科技大學漢學應用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二〇二〇年)、李增杰輯注的《〈字林考逸〉續補》(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一九八九年)、苑學正的《〈字林〉亡佚時間考——兼論〈字林考逸〉尚需重輯》(《文史》二〇一六年第一期)、劉海龍的《〈字林考逸〉研究》(上海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二〇〇九年)、李姣的《〈倉頡篇續輯〉研究》(浙江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二〇一二年)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孫啓治、陳建華編撰的《中國古佚書輯本目録解題》。該書收録先秦至南北朝佚書輯本及現存書佚文輯本,凡屬一九四九年之前的版本均予著録。所收佚書以載籍有明徵者爲限,經部則酌情放寬。所收佚書依據經、史、子、集分部,每部佚書又按科目或體裁分類,并以作者時代先後排序。凡同一佚書有不同輯本,則分條列目,并注明不同版本。更有價值的是,該書在所收佚書之下均附有“注”,主要内容爲同書各輯本内容之比勘及對其輯文優劣之考證與評價。如果所收佚書并非現存書佚文輯本,“注”的内容還包括佚書作者簡歷以及佚書之歷代著録。如關於(晋)葛洪撰《字苑》,該書列有如下内容:字苑 (清)任大椿輯 (清)王念孫校
小學鈎沉卷十三
小學鈎沉卷十三 清嘉慶二十二年汪廷珍刻本 清黄奭校補 (北京圖書館)
小學鈎沉卷十三 清嘉慶二十二年汪廷珍刻本 清莫友芝批點 (四川省圖書館)
小學鈎沉卷十三 清光緒十年龍氏刻本 曹元忠校補 (復旦大學圖書館)
小學鈎沉卷十三 清光緒三十三年薛壽抄本 清薛壽校 (南京圖書館)
小學類編附編·小學鈎沉卷十三
翠琅玕館叢書(馮兆年輯)第二集·小學鈎沉卷十三
芋園叢書·經部·小學鈎沉卷十三
字苑 (晋)葛洪撰 (清)顧震福輯小學鈎沉續編卷四
字苑一卷 (晋)葛洪撰 (清)陳鱣輯古小學鈎沉 稿本 (北京圖書館)
要用字苑一卷 (晋)葛洪撰 (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經編小學類
字苑一卷 (晋)葛洪撰 (清)龍璋輯小學搜逸上編注:兩《唐志》并載葛洪《要用字苑》一卷。《顔氏家訓·書證》篇引作葛洪《字苑》,當是省稱。按《晋書》本傳、《隋志》均不載洪撰此書,馬國翰謂《顔氏家訓》引之,其書蓋盛行於北,《隋志》承梁《七録》,偶失載也。馬國翰、任大椿皆據《顔氏家訓》、玄應《一切經音義》等采得三十餘節,互爲出入者二三節而已。顧震福續補任輯,計增多百餘節,數倍於任氏原輯,所采多據《玉燭寶典》、慧琳《一切經音義》及日本源順《倭名類聚抄》,均馬、任所未及采,中唯采“然猶爾也”一節與任輯誤重。按《倭名類聚抄》引作《四聲字苑》,且未標葛洪之名,顧氏采之最多,未詳果與《唐志》之《要用字苑》爲一書否。又馬輯“竱,音剬”、“穾,突也”二節爲任、顧所無。清龍璋輯《三倉》一卷條下之“注”更是多達兩千三百餘字,幾乎相當於一篇考證文章了。此外,林明波的《唐以前小學書之分類與考證》(臺灣東吴大學中國學術著作奬助委員會,一九七五年)、王書輝的《兩晋南北朝〈爾雅〉著述佚籍輯考》(載《古典文獻研究輯刊》三編,臺灣花木蘭文化出版社,二○○六年)等,均與清代小學輯佚相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當然,清人輯佚成果有時也存在一些疏誤之處,我們在利用時應加注意。曹書杰指出清人存在輯佚不守家法、輕率從事、從簡就易、不求甚解、草草成册等問題,因此輯本雖多而精品實少。其不足之處包括以下七點:一、輯佚失略,佚文遺漏較多;二、輯佚失考,不辨佚文之真僞,將彼書之文誤作此書之佚文,使輯佚真僞相間;三、輯佚失校,錯訛之文、脱衍之句滿紙,幾不足讀;四、輯佚失實,恣意增補;五、輯佚失詳,所得佚文出處不明;六、輯佚失序,編排雜亂無考;七、輯佚失論,不介紹、論述佚書的基本情况。上文提及的喻春龍的《清代輯佚研究》之第五章第三節爲“清代輯佚的幾大缺憾”,包括佚書未佚、重複輯佚、邊輯邊佚、疏於考證四大方面。郭國慶的《清代輯佚研究》之第三章爲“清代輯佚誤例考”,包括以存爲佚、闕輯失采、重出誤收、删削改竄、編排雜亂、來源不明六大方面。陳惠美的《清代輯佚學》之第五章爲“清人輯佚之缺失”,涉及佚文歸屬有誤、編次失序(此篇文句誤爲他篇,佚注與所釋原書之位不合)、牽合附會、漏輯、引文出處標注有誤、誤題作者、因襲前人之誤而未改七大方面。例如,上文提及的《漢學堂叢書》就存在誤將《説文》反切作爲孫愐《唐韵》反切等問題。因此,當我們遇到有争議的佚文時,應該十分慎重,在没有充分把握的情况下,一般不宜用作語料或史料。此外,孫思旺指出了《古經解鈎沉》的若干疏誤。不過就總體而言,清代小學輯佚文獻至今仍有重要參考價值,然而較爲分散,查檢不易。爲了給相關研究者提供便利,我們將馬國翰輯的《玉函山房輯佚書·經編爾雅類》和《玉函山房輯佚書·經編小學類》、黄奭輯的《漢學堂叢書·經解小學類》、任大椿輯的《小學鈎沉》、顧震福輯的《小學鈎沉續編》、鍾謙鈞等輯的《小學彙函》、龍璋輯的《小學搜逸》、汪黎慶輯的《小學叢殘》、鄭珍輯的《説文逸字》、任大椿輯的《字林考逸》、陶方琦等輯的《字林考逸補本》、費廷璜輯的《古文官書》、孫星衍輯的《倉頡篇》、任大椿輯的《倉頡篇續本》、陶方琦輯的《倉頡篇補本》、梁章鉅的《倉頡篇校證》、曹元忠輯的《倉頡篇補本續》、任兆麟補正的《倉頡篇》(附《三倉》)、余蕭客輯的《古經解鈎沉·爾雅》、嚴元照輯的《爾雅逸文》、張澍輯的《犍爲舍人爾雅注》、孫志祖輯的《郭璞爾雅贊》和《爾雅贊》、臧庸輯的《爾雅漢注》、葉蕙心輯并注的《爾雅古注斠》、嚴可均輯的《爾雅一切注音》、王樹枏的《爾雅郭注佚存補訂》、陳邦福的《爾雅逸文箋》、臧庸輯的《通俗文》、顧櫰三輯的《通俗文》、畢沅輯的《釋名補遺》、茆泮林輯的《何承天纂要文徵遺》、曹元忠輯的《纂要》(附《纂要解》)、許瀚的《古今字詁疏證》等輯佚著作加以彙編并影印出版,定名爲《清代小學輯佚文獻集成》,共計二十八册。其中包括珍貴的上海圖書館所藏清代稿本《蕭山王氏十萬卷樓輯佚書七種》(王紹蘭輯)中的《杜林訓詁逸文》和《凡將篇逸文注》。另外,考慮到劉盼遂的《古小學書輯佚表》跟清代小學輯佚密切相關,我們將其作爲附録加以收入。需要説明的是,《小學搜逸》之輯者龍璋卒於民國七年(一九一八),不過考慮到其主要生活年代在晚清時期,并且《小學搜逸》之性質與《小學鈎沉》和《小學鈎沉續編》等清代輯佚著作一脉相承,因此本書亦將其收入。另有清王仁俊輯的《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經編爾雅類》《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經編小學類》和《經籍佚文·爾雅佚文》《經籍佚文·小爾雅佚文》《經籍佚文·方言佚文》《經籍佚文·廣雅佚文》、陳鱣的《古小學書鈎沉》、孔繼涵的《小學集略》等清代小學輯佚文獻,因屬珍稀稿本而暫時無法獲取底本,故此次未能收入《清代小學輯佚文獻集成》,我們爲此深感遺憾!非常盼望今後條件成熟時,再出版補編。清光绪抄本《字林考逸》卷一卷端
此外,浙江大學圖書館所藏清光緒抄本《字林考逸》八卷(任大椿輯),分成二册,共計一百六十一葉(其中卷一爲十五葉、卷二爲二十二葉、卷三爲二十二葉、卷四爲二十一葉、卷五爲二十葉、卷六爲二十一葉、卷七爲十九葉、卷八爲二十一葉),内有清陳倬過録清鈕樹玉、顧廣圻、馮桂芬校,亦係十分珍貴之善本,雖然我們暫時難以獲取該書全部底本,但我們選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十四幅書影,作爲《清代小學輯佚文獻集成》卷首之彩色插圖,以便爲相關研究者提供參考和綫索。
陳東輝
二〇二三年八月十二日
謹識於浙江大學漢語史研究中心
目录
第一册
前言 陳東輝 撰 一
玉函山房輯佚書·經編爾雅類 (清)馬國翰 輯 清光緒九年(一八八三)長沙嫏嬛館刻本 一
第二册
玉函山房輯佚書·經編小學類(一) (清)馬國翰 輯 清光緒九年(一八八三)長沙嫏嬛館刻本 一
第三册
玉函山房輯佚書·經編小學類(二) (清)馬國翰 輯 清光緒九年(一八八三)長沙嫏嬛館刻本 一
漢學堂叢書·經解小學類(一) (清)黄奭 輯 清道光甘泉黄氏刻光緒印本二〇九
第四册
漢學堂叢書·經解小學類(二) (清)黄奭 輯 清道光甘泉黄氏刻光緒印本一
第五册
漢學堂叢書·經解小學類(三) (清)黄奭 輯 清道光甘泉黄氏刻光緒印本一
第六册
漢學堂叢書·經解小學類(四) (清)黄奭 輯 清道光甘泉黄氏刻光緒印本一
第七册
小學鈎沉 (清)任大椿 輯 (清)王念孫 校 清光緒十年(一八八四)龍氏刻本 一
小學鈎沉續編(一) (清)顧震福 輯 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山陽顧氏刻本 三四七
第八册
小學鈎沉續編(二) (清)顧震福 輯 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山陽顧氏刻本 一
小學彙函(一)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二五九
第九册
小學彙函(二)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册
小學彙函(三)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一册
小學彙函(四)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二册
小學彙函(五)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三册
小學彙函(六)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四册
小學彙函(七)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五册
小學彙函(八)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六册
小學彙函(九)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七册
小學彙函(十)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八册
小學彙函(十一) (清)鍾謙鈞等 輯 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粵東書局刻本 一
第十九册
小學搜逸(一) (清)龍璋 輯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龍毓瑩鉛印本 一
第二十册
小學搜逸(二) (清)龍璋 輯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龍毓瑩鉛印本 一
第二十一册
小學搜逸(三) (清)龍璋 輯 民國十八年(一九二九)龍毓瑩鉛印本 一
小學叢殘 汪黎慶 輯 《國粹學報》第五十八至六十二期(一九〇九年至一九一〇年) 三七五
第二十二册
説文逸字二卷附録一卷 (清)鄭珍 輯 清光緒刻本 一
字林考逸八卷附録一卷 (清)任大椿 輯 清乾隆刻《燕禧堂五種》本 二一五
第二十三册
字林考逸補本一卷補附録一卷 (清)陶方琦 (清)諸可寶等 輯 清光緒刻本 一
古文官書一卷 費廷璜 輯 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江陰使署刻《南菁札記》本 八九
倉頡篇三卷倉頡篇續本一卷倉頡篇補本二卷 (清)孫星衍 (清)任大椿 (清)陶方琦 輯 清光緒十六年(一八九〇)江蘇書局刻本 九九
倉頡篇校證三卷補遺一卷(卷上、中) (清)孫星衍 輯 (清)梁章鉅 校證并撰補遺 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梁恭辰寫刻本 三二五
第二十四册
倉頡篇校證三卷補遺一卷(卷下、補遺) (清)孫星衍 輯 (清)梁章鉅 校證并撰補遺 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梁恭辰寫刻本 一
倉頡篇補本續一卷 曹元忠 輯 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江陰使署刻《南菁札記》本 一三七
倉頡篇一卷附三倉一卷 (清)任大椿 輯 (清)任兆麟 補正 清嘉慶二十四年(一八一九)兩廣節署刻《有竹居集》本 一五一
杜林訓詁逸文一卷 (清)王紹蘭 輯 清《蕭山王氏十萬卷樓輯佚書七種》稿本 二四三
凡將篇逸文注一卷 (清)王紹蘭 輯 清《蕭山王氏十萬卷樓輯佚書七種》稿本 二五一
古經解鈎沉·爾雅三卷 (清)余蕭客 輯 清乾隆刻本 二七三
爾雅逸文一卷 (清)嚴元照 輯 清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吴興陸氏守先閣刻《爾雅匡名》卷二十 四一五
犍爲舍人爾雅注 (清)張澍 輯 清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安懷堂刻《蜀典》卷十上 四二五
郭璞爾雅贊 (清)孫志祖 輯 清嘉慶四年(一七九九)仁和孫志祖刻《讀書脞録》卷二 四五九
爾雅贊 (清)孫志祖 輯 清嘉慶七年(一八〇二)仁和孫同元刻《讀書脞録續編》卷二 四六五
第二十五册
爾雅漢注三卷 (清)臧庸 輯 (清)孫馮翼 校 清嘉慶七年(一八〇二)刻《問經堂叢書》本 一
爾雅古注斠三卷 (清)葉蕙心 輯并注 清光緒二年(一八七六)李氏半畝園刻本 一九九
第二十六册
爾雅一切注音十卷 (清)嚴可均 輯 清光緒德化李氏木犀軒刻《木犀軒叢書》本 一
第二十七册
爾雅郭注佚存補訂二十卷(卷一—十二) (清)王樹枏 撰 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資陽文莫室刻本 一
第二十八册
爾雅郭注佚存補訂二十卷(卷十三—二十) (清)王樹枏 撰 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資陽文莫室刻本 一
爾雅逸文箋 陳邦福 撰 清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國粹學報》第八十二期 三二七
通俗文一卷叙録一卷 (清)臧庸 輯 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北平琉璃廠邃雅齋《邃雅齋叢書》據清嘉慶甘泉林氏刻本影印本 三四五
通俗文一卷補音一卷 (清)顧櫰三 輯并撰補音 清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南清河王氏鉛印《小方壺齋叢書》本 三九九
釋名補遺一卷 (清)畢沅 輯 清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刻《釋名疏證補》本 四一九
何承天纂要文徵遺一卷 (清)茆泮林 輯 清光緒二十四年(一八九八)高郵王氏刻《鶴壽堂叢書》本 四三七
纂要一卷附纂要解 (南朝梁)蕭繹 (南朝宋)顔延之 撰 曹元忠 輯 清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江陰使署刻《南菁札記》本 四六三
古今字詁疏證一卷 (清)許瀚 撰 王獻唐 校訂 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瑞安陳氏袌殷堂鉛印本 四八五
附録
古小學書輯佚表 劉盼遂 撰 民國十九年(一九三〇)三月《北大圖書部月刊》第二卷第一、二期合刊 五四五
书影欣赏
内页欣赏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编辑室
供稿 | 田秀丽 编辑 | 王自晨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