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贯通南北,百年老校的文化新基因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深圳工务署 2024-01-15
城市建设者
 2023 在深圳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


教育的本质,是传授知识,进而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在社会的演进中,教育因地而异,因时而变。如果说中小学教育是人类文明的基石,那么大学教育可以视作人类文明的引擎,不断为其提供着因时而异的新鲜动力。因此,一所学风优良的大学,可谓是文明的灵魂,它既汇聚了人才,凝结成一个个人类智慧高地,也是引领了文化与文明的传承与创造,为社会的持续繁荣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栋梁。


本期城市建设者将带领大家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扩建”(简称“哈工大深圳校区”)项目的建设过程。哈工大是一所典型的综合性工科院校,贯穿百年的建校史赋予了其“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求真特质,而源自北方的地域特色也使其自带一份舒朗大气。当这所历史悠久的大学来到深圳建立一所全新校区,如何在建筑设计与建造中结合历史性和地域性,同时兼顾南方与北方、哈工大与深圳城市发展间的各自不同需求,成为整个项目过程中的难忘挑战。





百年基因,从哈尔滨到深圳 


相较于从零开始筹建一所全新的学校,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学建立新的校区更加需要深思熟虑,也势必需要对其征程过往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回顾。建校于192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最初建立旨在为中国培养自己的工程技术人才。早期的哈工大服务于东北部铁路的建设和运行。新中国成立后,苏联在中国援建了大约100多个项目,其中大部分都位于东北地区——哈工大转而支持东北工业基地建设,以及哈尔滨当时有名的“三大动力”: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锅炉厂,并为这些企业运营以及重大项目建设解决了工程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输送了众多专业人才。到了20世纪80年代,哈工大成为全国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与此同时,我国航天工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哈工大也开始转型深耕航天领域。

回顾过往,面对中国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哈工大都能够紧抓时代诉求,与时俱进地调整教育方向,密切关注高科技领域时下的发展动向。在积极转型的过程中,哈工大也始终与工业界保持紧密结合,并鼓励学生们动手实践、亲身参与。正是这样的严谨认真态度,赋予了哈工大务实求真的独特气质——强调教育与实际工程切实、紧密的联系。而后文中我们也将看到,这一特质亦体现在了其深圳校区的建设过程中。



哈工大来到深圳的契机,始于新千年。2001年5月,深圳市与哈工大签订了市校合作办学协议,拟建设“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2年,研究生院正式获批,入驻深圳大学城,主要着眼于在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包括各类短期培训班)的人才培养。一晃到了2009年,深圳市与哈工大再次签署合作备忘录,并首次提出希望建设哈工大深圳校区,开展本科教育。由此,在深圳新设一个哈工大新校区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此时的深圳,城市化发展已初现规模,产业层面亦已完成高科技转型,开始迈向高质量发展。面对快速兴起的一批批创新型企业,深圳的人才需求也相应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通过著名高校的引入,进一步培育创新土壤,为相关企业输送后续人才,助推城市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此时的深圳亟需解决的问题。



经过积极讨论,双方达成了共识,哈工大深圳校区引进哈工大优势学科,弥补深圳未来发展所亟需的专业,两者交集形成本科办学的基础。校区涵盖电子信息类学科、围绕实体工业提供服务的装备制造类学科、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居环境学科、经济管理与海洋工程等领域,以及理学院和科学院等诸多学科组团。以具有哈工大特色、符合国际一流大学标准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创新、个性发展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


2014年,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筹备举办本科教育;2015年,工务署接手,筹建工作正式启动并逐步开展前期推进工作,包括立项手续、规划报建、经费申请以及招标、开工准备等。紧锣密鼓筹备四个月后,场平工作正式开始。从与校方讨论功能需求、赴外地考察,到聘请设计院编制设计图纸,再到招标施工与监理单位进行项目施工与建设管理,工务署自始至终都深度介入其中,扮演着统筹指挥和建设管理的角色。





南与北,建筑中文化基因的深度融合 


哈工大深圳校区依托于大湾区版“硅谷” ——西丽湖科教城,面向国家科技战略与大湾区产业结构对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从地缘上来看,其先天具备产业、创新、人才、教育融合发展的多元创新基因。作为原校区的扩建项目,哈工大深圳校区以十余年的研究生教育经验为基础,自上而下探索开展本科教育,成为哈工大理工、经管、文艺全学科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体系和全新学术科研平台



扩建校区的总建筑面积接近30万㎡,包含11栋单体建筑,主要由教学办公区、实验实训区、综合研发区、生活服务区四大功能片区构成。谨遵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整体规划设计注重合理性、严谨性,确保轴线清晰、组群逻辑合理、功能明确、开合有序;建筑单体形态磅礴大气、洗练工整,空间环境张弛自如、动静相宜。



如何在南方校区,展现对哈工大的百年文化传承?这成为整个方案设计过程中被反复推敲的核心问题。在回忆这段过往时,项目管理者深圳工务署与项目使用者哈工大均表达了初期两方在建筑形态设想上的反复斟酌:一来,南北方的建筑性格差异甚大——北方的建筑物多高大、线条硬朗,而南方的建筑则相对柔和;考虑到多雨的天气,南方建筑也多会设置连廊等底层架空空间,而这在北方是罕见的。



自北向南,在建筑空间中实现文化的深度融合,寻找到一种深刻在地性是其关键。因此,设计首先要将北方建筑与岭南气候特征进行深度融合,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并在满足功能要求和有限用地条件下,以敦厚连续、开敞通透兼具的体量感,打造严谨而又灵动,大气又不失细腻的空间形态。建筑设计的结果通过南北方立面元素、材料和色彩的碰撞,挖掘出创新融合的新机遇:例如,外立面流动轻巧的横向格栅语言与遮阳系统相结合,诠释了南方建筑的轻盈;而格栅背后的纵横窗墙立面系统,则又呼应了北方建筑的严谨,形成了虚实相应、显影共生的校园景象。色彩方面,校园整体以南方常用的白色涂料铺设,凸显教育建筑的纯净属性;又在建筑首层等近人高度范围,使用了与哈尔滨本部建筑色彩相似的暖灰色陶板,彰显了北方学校的朴实厚重与历史沉淀感,加强了南北校区间的隐喻联系。



怎样的标志形象最能代表哈工大?这是方案设计阶段另一个重要话题。回顾哈尔滨本部与深圳校区的中轴线主建筑形象,不难发现它们都采用了“塔楼+塔尖权杖”的设计,整体风格也更为古典传统——这与哈工大脱胎于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的历史渊源不可分割。校方坚持,塔楼是哈工大的绝对象征,也是其历史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深圳,建筑多简约现代,对于古典风格的接受度并不高。因此,设计经历了不断打磨,试图提取哈工大代表性的形态基因,又避免简单的移植,最终以现代的手法巧妙地再现了哈尔滨本部主楼的经典剪影。主楼顶部,耸立着代表哈工大至高权威的学术权杖,与本部主楼顶部的红星亦遥相呼应。中心草坪上矗立着的校训石,也与本部图书馆广场异曲同工,宛如孪生。当师生们置身于校园之中时,想必也能切身感受到南国与北乡的交融与共存。



可以说,传承和创新是建筑创作的永恒主题,在校园建筑中尤其如此。哈工大深圳校区主楼设计的细节里,更是呈现了诸多巧思。例如建筑内部的踏步台阶,在适应当代校园的基础上,致敬了本部校务楼内的经典楼梯形状——既是传承的一部分,也是意图为师生们预留一处值得拍照留念的场所——即便毕业,这里也会成为大家记忆里的锚点,是一看到就能回忆起大学生活的节点空间。





“起步即冲刺”,一次高效的高品质建造 


项目于2015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并计划于2018年9月开学时正式启用。上海宝冶、中建四局、中国华西作为项目的承建单位,组成了上百人的管理团队。可即便如此,紧张且没有转圜余地的工期仍然是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回忆起那两年的施工过程,相关负责人也不禁感叹:“起步即冲刺,开工即决战”。即便面临诸多环境条件的限制,例如深圳过于炎热的夏季,还有南方特有的台风和雨季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整个项目现场依然时刻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争分夺秒地追赶进度。为了保障后续各项节点的准时“达线”,从2016年6月进场到12月底,施工团队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主体结构施工,如期实现了首栋建筑封顶的目标。


2016年7月29日 第一块底板浇筑


作为深圳市政府的重点项目,又是服务于大学师生的校园建设,项目从施工、安全到质量管理都遵循着最严苛的标准,力求做到极致。项目更是采用了装配式的建造技术提升施工速度,该项目是深圳政府工程中首批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案例之一。此外,项目还获得了建筑工程界的奥斯卡——鲁班奖,可以说是其卓越品质的实证。当然,过程中的投入与艰辛也自不必说。项目的参与方众多,涉及政府、工务署、校方、设计师、施工团队、咨询专家等。作为项目管理者,工务署需要协调各方的诉求与利益,最终实现各方的共赢。而该项目的实践证实,多方协作的关键在于专业性共识的达成——只要将多方的话语体系共同纳入到专业语境之中,统一性与协调性的达成就成为可能。


2016年12月30日 第一块预制构件吊装


举例而言,项目的外立面采用了陶板材料。相对于常规的铝板和石材,陶板是施工中鲜见的工艺之一。为了突显校园整体的学术气质,也为了真实还原设计方案,施工方从接手项目初始,就积极召集设计师和校方,共同对相关生产工艺进行实地考察,整体把控安装的实际效果。


2017年1月4日 最后一根型钢柱吊装完成


在此基础上,施工方更是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在施工现场积累的工艺经验,对板材的分割和接缝处理提出建议,并在设计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图纸的二次深化,再请厂家按要求生产。此外,考察中还发现,陶板在生产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色差,从而破坏外立面色泽的一致性。为避免这一现象,还需进一步要求并监督厂家尽可能减少加工批次,以最大化规避色差问题。由此,材料选型、批次控制和加工工艺监督“三管齐下”,再由经验丰富的工人进行现场安装,最终通过每一个环节的把控,尽善尽美地还原了外立面设计时所构想的效果。



除此之外,主楼顶部的权杖也是施工的一大难点。作为一个高耸结构,权杖采用钢制造型,总高度29.5m,顶部校徽徽标的直径达2.4m,是整个校园乃至哈工大最具标志性的元素之一。如何完成高质量、高精度的制作,便需要施工方反复论证,琢磨出合适的制作方法。而制作完成后,如何在现场进行组装也需要团队谨慎的判断。



施工方另辟蹊径,采取了先进行结构拆分,再从上往下倒置顶升的施工方式,一反常规项目往往会选择的自下而上搭建的传统方式。而权杖则是被拆分成若干节,先安装顶部构件,然后依托主楼顶部设置的临时支架,逐节向上顶升,直至权杖完整安装到位。2018年1月18日11点18分权杖顶升到位,在深圳蓝天白云下映衬下,高高耸立的权杖,成为哈工大的优雅端庄、自强不息的学术形象的最佳诠释。





如何打造契合当代生活的校园空间?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高校的办学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包括人类层面、国家和民族层面,以及区域经济层面。一所大学既是人类的大学,国家战略层面上的大学,同时也是其所在城市的大学。因此,一所大学的专业设置、科研组织和教学组织等,首要考虑是如何服务于整个中国与中华民族。


室内空间 © 韦树祥


与此同时,大学也是面向社会、人才与信息的汇聚地。它需要不断吸引优秀的学生和教师在此研习工作,也要鼓励各地的人、企业、机构来此交流,由此推动学术与科研成果的快速落地。因此,一座校园的空间营造,就不能只是简单地满足基础功能,还要兼顾实际使用者们的需求。在该项目中我们看到,各方参与者着眼于微,试图让校园空间变得更适宜当下生活的需求,诸多细节也无不体现了大学所应具有的人文关怀与前瞻视野。


教学楼 © 韦树祥


以学生宿舍为例,虽然该项目用地紧张,校园总体面积并不大,但是校方并不希望宿舍变成冰冷的“格子间”,而是要切身从学生们的生活方式来考虑空间分配——这是在设计之初即被提出,也被要求务必解决的问题之一。校方代表谈到,现在的学生群体呈现愈发多元化的特征:“以前的学校可能到点就熄灯就寝了,但是现在的学生们有着不同的作息习惯,有的喜欢熬夜晚睡,有的喜欢早起,因此我们就要解决这一矛盾。”如今建成的哈工大宿舍楼,即便采用了集约的高楼形式,但每间寝室都设有小客厅和独立卧室,喜欢早睡早起与喜欢挑灯学习的同学们再也不会相互干扰,巧妙解决了室友彼此作息不一致的问题。


宿舍楼


不过,尊重学生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和妥协。校方还注意到,信息化时代的年轻学生常见沉浸于手机、平板、电脑等个人化的信息工具的现象,而忽略了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事实上,传统的校园空间惯常会考虑设置球场、大会堂等大型活动空间,却很少考虑到适合三三两两的人群闲谈、下棋的小型公共空间。而缺乏人际社交的学生往往在遇到挫折时更容易陷入低落情绪,甚至出现抑郁问题,校方希望尽全力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为此,项目在宿舍以及校园内部都悉心植入了更亲人的空间环境,包括在大进深建筑的底部设置更多的近地灰空间,在建筑顶部和中部引入开放露台,不仅优化了校园环境,形成更丰富的空间体验,也能够引导人们的社交行为,增加师生间的交往机会。


体育楼 © 韦树祥


除日常生活外,大学的本职使命更在于鼓励学习,推动科研成果创新,因此该项目格外重视实验中心和实验室体系的构建。在哈尔滨本校,实验室都是按专业进行分配,强调分割;而在深圳校区,为了鼓励学科与知识融合,所有专业的实验设备都被放置在了同一系统和大楼之中。将现代化、集成化、交叉性的管理方式落实在实体空间中,不仅方便了全校师生的使用,还进一步触发了学生跨专业的创新意识,快速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如今,深圳校区已投入使用一段时间,除了实验功能,还为学校与高新企业、工业界的良性互动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将专业的最新成果和产品展示给学生。


室内教学空间 © 韦树祥



以文化品牌效应,引领开放发展 


大学,还具有文化方面的深层意义,它虽与当下紧密关联,却必然超越当下社会,主动引领着未来。尤其在深圳这样具有特殊战略地位、走在创新前沿的城市之中,大学亦是一种风向标,是文化影响力的核心。早在2002年,深圳就已经战略性地引入了哈工大、清华、北大三所高校的研究生院,多年来这几所教育殿堂为深圳和湾区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


从深圳市的角度来看,不同类型高校的引入有着不同的价值意义。其中,哈工大作为传统的工科知名学府,其作用体现在推动制造业、工程领域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包括助力一部分航空航天科技成果在南方深耕孵化,从而为进一步加速科技创新提供路径与便利,是深圳市政府战略智慧与时代发展方向相契合的重要布局。



从哈工大的角度来看,在深圳办学既是其百年基因的延续和发展,也是其在历史机遇下向南方转移的一次重要行动。位于哈尔滨的本校,加上深圳校区,再连同威海校区,构成了哈工大“一校三区”的独特架构。哈工大曾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初始阶段扮演过重要角色,而在更高层次开放的现在,在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深圳建立第二个校区就增添了更加深刻的实际意义。一方面,新校区传承了哈工大的卓越教育传统和科研实力,与深圳经济特区的独特背景相融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另一方面,深圳所积累的经验也可以分享到其他校区,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动创新科研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可以说,哈工大深圳校区的建设不仅仅是一项具体的工程项目,还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迁移。这一建设不仅提升了深圳市的高等教育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也为哈工大在南方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它为哈工大在深圳的落地提供了物质空间,也为深圳市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其卓越的教育质量、科研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品牌效应,引领着深圳的开放发展,成为深圳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典范之一。






 城市建设者 


出品方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栏目制作

建筑档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建设档案

项目名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扩建工程

建筑类型:学校建筑

项目地点:深圳市南山区

项目周期:2015 - 2018(项目开工-项目建成)

建设用地面积:9.3万㎡

总建筑面积:29.8万㎡

业主单位:深圳市人民政府、哈尔滨工业大学

建设单位: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教育工程管理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扩建项目位于南山区西丽片区,学苑大道以南,平山一路以东,大学城西校区的西南片区。项目主要包括教学办公区、实验实训区、学生生活区、综合研发区共11栋单体。项目建成后,与现有的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有机融合,成为哈工大(深圳)校区。校区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扎根深圳,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是中国九校联盟(C9)成员、国家“985 工程”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 A 类高校首个在深圳市举办的本硕博培养体系齐全的高水平校区。

 

建设大事记

2005年7月 深圳市人民政府与哈工大共同签署办学协议

2015年9月 项目移交,正式开工

2016年12月 第一栋单体封顶

2017年1月 桩基完成

2018年1月 “权杖”顶升到位

2018年6月 项目竣工

2018年8月 项目交付使用

2019年12月 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关于城市建设者

本栏目是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出品的深圳重点项目深度记录栏目,以影像以及文字记录建筑匠心如何构筑城市未来。本次我们将聚焦大众对深圳生活以及深圳建设生产的关注,联动建设产业链条中的平台和各个端口,实地探访、调研、对话多个不同类型项目,以跟踪、记录的方式对话深圳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旨在探索和呈现深圳宏大的城市建设的背后,多方共建、群智群策的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机制。我们期望这些公共建筑为城市起到传达文化使命感、共享社会机能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公共价值和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方式及社交属性,或将推动中国城市人居空间的改善、文化自信的培育以及社会公平发展。





END



内容来源: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建筑档案
编辑:谢思丹复核:李森审核:刘戈本文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贯通南北,百年老校的文化新基因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深圳工务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