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理试题素材:中国伟大的生态工程成就

新街口的古代人 舆图书院 2024-07-0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曾几何时,这里风沙满天,老鼠横行,焦土遍野,寸草不生。谁又曾想,这里曾经是水草丰美的牧场,林场。

曾几何时,这里洪水滔天,河流像桀骜不驯的猛兽,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没雨旱灾,本是鱼米之乡,却要遭受这横祸天灾。清水,总是不情愿投入到浊水怀抱,泥沙俱下。

缺水是永远的话题,塞北大漠,华北东北,水早已是稀缺资源,每一滴水都弥足珍贵。河北省赤城县,曾经是鱼米之乡,可以种水稻,到后来水稻种不成,麦子玉米也种不成,甚至最后只能放牧。

陕西的榆林,一度也是可以种植水稻的鱼米之乡,但是水脉在煤炭开采中被阻断,一些地方也含泪告别了种植。

祖国的南方,在传统观念当中,这里是丰水的地方,谁又曾想,这里也面临缺水。东南沿海,一些人口密集的平原,水资源也捉襟见肘。


黄河的水土流失,是母亲河的血泪。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触目惊心。这里出血的不是静脉,而是动脉,甚至是主动脉。

东北平原的黑土地,一天比一天薄,原来丰腴的黑土地,如今已经退化成黄土。在海拔较高的地带,沟壑已经初见端倪。

滨海滩涂正在加速退化,海浪磨损着海岸

湖泊正在消失,绿色正在消失

石漠化,白色的沙漠正在蔓延



但是,再看一看,好像上述心痛的情景,也成了历史!

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勤劳伟大的中国人,正在深刻改变和塑造着华夏大地的面貌。

接下来我们看一看生态工程的成就。




No1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话题了,可能现在小学生都已经知道三北指的是哪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在生态1.0时代,观念中的生态就是植树造林,但是这只是针对降水较多但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通过森林固水土,并且在风口处可以拦截风沙,缓解恶劣的气候。早期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北方城市是直接受益者。对于西安,北京,哈尔滨这样的城市,曾经北风一起,黄沙漫天。由于林带的建设,黄沙已经少很多了。



关于三北防护林的思考(生态2.0时代的防护林)

防护林不仅仅是树林,更应该是一整个系统工程

种树真的是生态最佳选择吗?


案例1:西北沙漠的小老头树

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生长过程中,由于缺水,抗逆性差而出现“秃顶”等现象的老头树

一些不适合种植乔木特别是阔叶乔木的地方,被一刀切种植上杨树这种耗水量中等的树种。杨树种植在这样的半干旱地区,不能适应环境,只能苟延残喘生长着。而这些树的生长,还会加剧水资源的消耗。

以沙漠前沿城市榆林为例,我们发现,根据榆林市治沙所对七年生杨树幼林观测试验,每亩生长166株幼苗的单位面积内,在其生长期内除天然降水之外,还需灌水500-800立方米才能正常生长。而我县年均降水量仅为300-400mm,合计对每亩林的天然供水量为200-300立方米,需水量达不到完全的满足。一棵中龄杨树在生长旺季日蒸腾耗水量达到100kg左右,每亩林地的耗水量相当于3.65mm降水。林木蒸腾耗水支出远远超出林地水分吸入,形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导致土壤过分缺水干旱,由于严重缺水树木未老先衰,林地水分收支的常年失调,必将引起乔木林分衰退,逆转为“小老头树”林分。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增大了造林成活难度,致使造林树种单一,一度时期把杨树作为主要树种,光看到了杨树的速生特性,却忽视了杨树喜水肥的生态要求,到处栽植杨树,导致喜水湿的杨类幼中林在过分亏水干旱的环境中,加速逆转退化,形成“小老头树”。20世纪五六十年代栽植的杨树初植密度鼓非常大,每亩达到了240株左右,这样大的密度是难以成材的,造成单株营养面积的狭小,水分供需矛盾尖锐,立木间争水剧烈,必然引起急速的自然稀疏分化,造成大量劣势木的枯竭,甚至生长停滞。再加上疏于管理,主次不分,侧枝萌生却无人打理,造成林木“小老头化”。

解决方法(答题模板术语):因地制宜种植,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混交搭配,加强抚育,平整土地,集水集肥,等等。

高考链接:2018海南高考(答案见下一期哦)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下图所示区域的水土流失进行了大规模治理,重点实施了退耕还林(草)等生物治理措施。在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区,林草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的地区(地表1米以下一般存在含水量极低的干土层),人工连片种植的树木普遍生长不良,树干弯曲,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被当地人称为“小老头树”。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8分)

(2)分析在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果。(8分)

(3)说明“小老头树”现象对于生态建设的启示。(4分)


案例2:林下荒漠化


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下面不长草,树木对于生态并不是完全有利的。由于落叶树通常不能保证全年覆盖,对于冬春季节,不能保证覆盖,缺乏足够的保温保湿作用,而对于生长季节由于荫蔽作用,草本植物无法生长,造成林下荒漠化。一般来说,湿润地区能够保证土壤湿度,使得土壤不至于崩解,对环境影响不大,但是干旱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林下荒漠化会导致土壤加速崩解。不仅使得土壤容易沙化,也容易收到侵蚀。

解决措施:林下种草。对于造林工程而言,种草也是重要的生态修复环节,不可缺少。林下种草的好处(答题套路模板):经济利用了土地、充分利用了光、热、气自然资源,林地空间得到了科学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养分的利用率.改良了林地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保护和利用了自然天敌和有益生物。


案例3:灌木沙化

灌木对于荒漠草原可能更多是病毒一般的存在。

灌木入侵也是草场退化的一种体现,由于气候变暖,这一生态危机正在中国西北地区凸出。

这些“进击的灌木”会给草原带来一大堆麻烦,例如:

1.灌木会使草所覆盖的地表面积变得稀少,灌木丛之间的空地愈发扩大;从而加剧草原的沙化。

2. 由于灌木的存在,营养物质在土壤里的分布也会趋于不均匀;

3. 很多灌木含有有毒物质因而无法被牲畜食用,放牧活动难以继续。原本栖息在这些地方的野生动物也会因为失去食物而无法生存;

4. 灌木入侵进入中后期,极有可能导致草原水土流失和土地贫瘠,甚至最终退化为沙漠。

正在经历初期灌木入侵的草原,灌木已经增加,但草仍然占据大部分地表。图片来源:http://pza.sanbi.org/vegetation/grassland-biom

在灌木入侵初期,可以用焚烧方法清除灌木,但如果灌木已经生长到后期,草场已经严重破坏,就只能“从头再来”修复草地了。


案例4:物种入侵

一般说来,外地物种进入本地,会是橘生淮北的状态,长不好,但是有个别的会很好的生长,而且缺乏系统性天敌抑制,不受限制生长,挤占本土植物的生存空间,甚至带来一些病原体或者生物毒素,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解决物种入侵,最直接的方式还是清除入侵物种,而不是引入新的物种。比如说,老鼠横行,我们解决办法首要是清除掉老鼠,而不是引入猫,否则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被原产于北美洲的“水花生”霸占的水塘


案例5:纯林的灾难

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樟子松林,纯林造林,生长迅速造林方便,但有个巨大的危害,就是抗逆性很差。樟子松天牛,可以顷刻间让这片树林毁于一旦。

毁掉辽宁铁岭某处经营几十年的人工林场的,不是火灾,不是盗伐,而是小小的天牛。

生态3.0时代,除了考虑绿化本身,还要兼顾生态效应,经济效应。狭隘的生态工程的理解,是只投入不产出,实际上,生态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获得更稳定的生态收益,生态和发展都要兼顾。

相关知识点话题:大兴安岭,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风沙,冬季风,气候变化,物种入侵,沙漠化,荒漠化,内流区外流区,胡焕庸线等



No2:黄土高原综合治理

黄土高原景观欣赏:动图来源于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文字作者原创。

1

穿越千年的回音,

在千沟万壑间,

勾勒出大地极美的旋律。

每一抔黄土,

每一束冲沟,

辉映着大自然的波澜壮阔


2


大风吹来的黄土

黄土高原的成因目前已经基本确定,那就是风成说,除此之外,还有水成说,残积说等学说。这里说风成说是指表层黄土覆盖物的形成是风力沉积,也就是第四纪风沙沉积产物。对于再深一些的基质以及汾渭盆地的物质,则是更早一些第三纪流水沉积形成的。

3


黄土高原的治理

黄土高原地貌图

大约在史前到商周时期,黄土高原是相当温暖湿润的,降水量和温度和今天江汉平原差不多。这个时候黄土高原主要发育的是森林生态系统。到了公元前3世纪秦统一中国,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建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客观需要,历朝历代开始营造宫殿,千年的在开发中,黄土高原的森林消耗殆尽,森林生态系统崩溃。

森林消失的同时,气候也在变冷变干,降水也由温和均匀变得多暴雨和极端降水的模式。

再加上黄土特有的水平堆积竖直节理以及钙化成分,使得这里透水力相当强,当植被消失之后,流水开始深刻塑造这里的地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黄河的安全。历朝历代,都在和黄土高原和黄河的水旱灾害搏斗。

精美资料,黄河河道变迁图,戳下面链接了解

原创地图——黄河河道变迁图

黄土高原水土流水带来的后果是深刻的。痛定思痛之下,我们开始了绿化黄土高坡的工作。

治理的核心: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产水产沙大都发生在小流域,小流域的治理是重中之重。当地群众总结了一套“九子登科”治理策略。


山顶戴帽子:山头实行封禁管理、营造水土保持林,保护和恢复植被;
山腰系带子:半山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发挥林草拦蓄作用,减少径流;
坡地修台子:坡耕地以坡改梯田为突破口,建设基本农田,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条件;
地埂锁边子:充分利用地埂种植经济作物,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保护地埂;
荒地荒沟栽苗子:在荒山、荒沟、荒坡地建设薪炭林;
山脚种果子:山脚发展经济林果园,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沟底穿靴子:在干、支、毛沟沟底修建谷坊、拦挡坝,建设沟坝地,拦蓄泥沙,防止沟壑被水冲蚀而导致其不断扩张;
见缝插针钉扣子:利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栽植林果,发挥零星作用,提高治理程度;
秋田盖罩子:在缓坡耕地改顺坡种植为横坡等高种植、实行地膜覆盖等保土耕作措施。

俯瞰高原,发现绿色已经填充了越来越多的土地。我们用卫星图来欣赏一下治理的成就。

绿色占据主色调的卫星图

泾河流域冲沟治理

洛河水源区造林工程

梯田耕种绿化

小河沟打坝淤地

修建水库蓄水

开发风力清洁能源

边缘沙漠采用机械固沙


附录:展示一个作者手绘的黄河流域图










No3:东北平原综合治理

1、白山黑水宝地





东北地区地形图,原创绘图

东北黑土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北部,包括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总土地面积103万km2,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号称北大仓。由于特殊的条件发育了广阔深厚的黑土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地区之一(剩下两个是美国中部平原黑土地,俄罗斯-乌克兰黑土地区)。黑土是相当珍贵的一种土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重要保证。


2、水土流失之殇

但是,近年来相关研究和调查发现,由于掠夺经营、水土流失等原因,黑土层厚度已由建国初期60-70厘米,现在减少到20-30厘米,土壤有机质含量也明显降低。

,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致使该区水力侵蚀广泛发生,已成为我国五大水力侵蚀区之一。

第三次遥感调查统计资料显示,东北黑土区水力侵蚀面积18.27万km2,占总面积的17.7%,其中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水力侵蚀面积分别为2.99万、8.88万、1.76万km2及4.64万km2,重度侵蚀面积分别为2493.9、3329.8、1393.2km2及64.0km2,黑龙江省水力侵蚀面积及强度最大。

坡耕地是黑土区水土流失的主要策源地,坡耕地水土流失面积占黑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6.39%,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土地生产力减退。同时也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威胁粮食及生态安全。

黑土地的水土流失,图源自网络


3、今日治理之变

打开今天的图,可以发现东北平原变样了,仔细看下面。

图一:东北地区水土流失示意图。这里显示了水土流失策源地的情况,可以发现,初具雏形的冲沟,正在撕裂这片土地。与之对比的是,这里是早期冲沟,是流水侵蚀幼年阶段,在刚刚谈到的黄土高原,形成的往往是一些中期的冲沟,是河流侵蚀青壮年阶段。

那么,应付这两种水土流失的策略,有什么区别呢?

沟侧护坡。防止侧蚀的措施。这样能够有效的阻止冲沟继续发展。

植树造林。东北是幼年的侵蚀模式,所以说要在沟顶造林,工程治理也集中在沟顶,源头地带。

放射状初级冲沟的造林。像一只巨大的手,守护着这片黑土地。

造林往往和其他工程治理措施相结合

一座座“大树”守护着这片土地

河道治理措施。河道是土地的血脉,通过上图可以发现,在东北平原的综合生态治理当中,河道不仅仅是简单的排水供水功能,其本身也是一条生态带。改变传统的堤坝”夹逼“束水模式,而是给予河流充分的自然舒展空间,造就原始状态的湿地,可以充分调蓄涵养水土,避免水土流失,还能滋养许多生物,分解污染物。

河流湿地重塑

如图,上面几个图是防止冻融化侵蚀的措施,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冬天降雪量大,积雪时间长,春季积雪冻土融化的时候容易发生冻融侵蚀。进行雪沟拦截可以减缓冻融侵蚀,并减少流失,有利于春耕的开展。

考点汇总: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部分是温带大陆气候),温度带(南部暖温带,大部分中温带,北部少部分寒温带),降水干湿(湿润和半湿润区),河流水系(黑龙江-松花江-嫩江,辽河,鸭绿江等),黑土成因(土壤有机质分布,植被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水土流失,相关农作物(大豆分布,大豆的进口话题)

                 

                No4:塞罕坝综合治理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5℃,极端最低气温-43.3℃,年均积雪日数169天,年均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47天,年均无霜期仅72天。

地理知识点:这里的重要的界限:处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交界处,处于季风区非季风区交界处,处于农牧交界处,处于内流区和外流去交界处,位于辽河,滦河的源头区,处于传统中原王朝势力最北处,由于特殊的环境,使得这里环境极端重要又极端脆弱。

前奏:塞上明珠的暗淡:

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原始森林已破坏的所剩无几,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圣境和"猎士五更行"、"千骑列云涯"的壮观场面而不复存在。塞罕坝地区退化为高原荒丘。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

新篇章:一代坝上人的治理心血(转自新华视界)

塞罕坝“功勋树”

  中国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河北省最北端。一弯深深的绿色镶嵌于此。 
  她叫塞罕坝。 
  在中国森林分布图上,相对于全国2亿多公顷的森林面积,这112万亩的人工林似乎有些微不足道。 
  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地处风沙前缘的这一弯绿色,却显得弥足珍贵。 
  她,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三代人,55年。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变成百万亩人工林海,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人营造的针叶林(1978年10月30日发)。新华社记者赵连升摄

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工人向储木场运送木材(1978年10月30日发)。新华社记者赵连升摄

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用机动喷雾机喷撒药粉(1978年10月30日发)。新华社记者赵连升摄

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阴河分场三道沟苗圃培育的树苗(1978年10月30日发)。新华社记者赵连升摄

河北省围场县塞罕坝机械林场职工积极采摘松树种,解决人工造林需要(1978年10月30日发)。新华社记者赵连升摄 

塞罕坝美景 新华社发(辛志友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未来的生态会更美好。

守住绿水青山,塞罕坝创造了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 

由于拥有独特、秀美的生态旅游资源,塞罕坝已成为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考点汇总: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过渡区),水系(辽河滦河水源区,外流河),风向,植被(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以及稀疏树林和温带草原),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No5:毛乌素沙漠-河西走廊综合治理

一、毛乌素沙地治理

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位于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南部、陕西省榆林市的北部风沙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东北部。

这里降水较多,有利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漠南缘。同样是位于季风区交界区,生态重要而脆弱。

这里常常是战场,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常常厮杀于此。

野兽撕咬,草地遭殃。而当年国家级的对抗,让生态付出沉重代价。

毛乌素沙 漠的绝大部分地方,在古代曾经水草丰美。5世纪时毛乌素南部(今靖边县北的白城子),曾是匈奴民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当时草滩广大,河水澄清。据考证,古时候这片地区水草肥美,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

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漠(沙地)。毛乌素沙漠是在一两千年的时间里逐渐扩展而成的,大约自唐代开始有积沙,至明清时已形成茫茫大漠。但是这个沙漠并不是干旱地区,而是半干旱甚至半湿润地区。

非自然形成的沙漠,破坏的生态,还能修复吗?季风能吹到的地方,春风可渡的角落,就有希望。

1868年,一个叫李希霍芬的德国人,来到长城边的一座城市,榆林。他当时断言,说这座城市不久就会淹没在沙漠当中。

但是,最终的历史告诉我们,他的预言没有成真。

1991年榆林地图,可以看见榆林市大部分地方被沙漠覆盖。但是这不是结局。

2020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公布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消失”!

万里沙海成了一片草原林海,这既是个奇迹又不是个奇迹。人定胜不了天,人的主观意志并不能消灭掉干旱地区的沙漠。但在水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恢复生态是可以的,而且是迫切的。  

二、黑河综合治理

在中国有很多黑河,这里说的是第二大内陆河的黑河。这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河流,浇灌大片的绿洲。由于不合理开发,下游长期断流。但是到了今天,黑河的终点额济纳旗的居延海,已经变成了常年湖,而张掖,则恢复了河西水乡的面貌。

有关治理的思考:虽然绿色恢复了,但是人地矛盾,人水矛盾并没有解决。在全力保证地表径流的同时,地下水严重超采。我们需要生态恢复,更需要可持续的生态恢复。

此处的考点汇总:内陆河,祁连山,绿洲农业,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补给类型:雨水补给,雪水补给,冰川补给,地下水补给,地质构造(断层,褶皱)等,风向(沙丘移动方向)等等。


                      No6: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

喀斯特地区带给我们的,除了美景,更多的是生态的石漠化灾难。

如果说荒漠化只会发生在降水少的地方,那就大错特错了。在祖国南方丰水的地方,也会出现荒漠化。最严重的地方就是贵州喀斯特地区。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之广泛,类型之多,为世界所罕见,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和四川西南部。在中国,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的物质基础──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石、白云岩、石膏和岩盐等)分布很广。据不完全统计,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其中裸露的碳酸盐类岩石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7;埋藏的碳酸盐岩石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碳酸盐岩石在全国各省区均有分布,但以桂、黔和滇东部分布最广。湘西、鄂西、川东、鲁、晋等地,碳酸盐岩石分布的面积也较广。

如图所示,中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周围。也就是环四川盆地地貌。这里发育了美丽的峰林,峰丛,溶洞,暗河。看似风景美丽无比,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喀斯特地貌之下,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喀斯特地貌最大的生态问题就是石漠化。

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人地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更是人为因素所致。

一、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

二、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4%,主要表现为:

(一)过度樵采。岩溶地区经济欠发达,农村能源种类少,群众生活能源主要靠薪柴,特别是在一些缺煤少电、能源种类单一的地区,樵采是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据调查,监测区的能源结构中,36%的县薪柴比重大于50%。

(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岩溶地区山多平地少,农业生产大多沿用传统的刀耕火种,陡坡耕种,广种薄收的方式。由于缺乏必要的水保措施和科学的耕种方式,充沛而集中的降水使得土壤易被冲蚀,导致土地石漠化,据调查,监测区现有耕地中15度以上的坡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20%。

(三)过度开垦。岩溶地区耕地少,为保证足够的耕地,解决温饱问题,当地群众往往通过毁林毁草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这些新开垦地,由于缺乏水保措施,土壤流失严重,最后导致植被消失,土被冲走,石头露出。

(四)乱砍滥伐。建国以来,西南岩溶地区先后出现几次大规模砍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如大炼钢铁时期大规模的砍伐活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行的"以粮为纲"的政策等,使森林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地表失去保护,加速了石漠化发展。

(五)乱放牧。岩溶地区散养牲畜,不仅毁坏林草植被,且造成土壤易被侵蚀。据测算,一头山羊在一年内可以将10亩3-5年生的石山植被吃光。

石漠化地区的治理更加困难,石漠化地区也是中国集中贫困地区,人地矛盾突出,治理石漠化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石漠化地区从降水看不缺水,所以治理的核心还是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人工培土,恢复石漠化地区的生态。

考点汇总:喀斯特地区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流域(长江,珠江),流水地貌,民族,交通分布,河流补给类型,水土流失,易地扶贫等

以上几个话题案例是中国经典的生态治理案例,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成就斐然。据统计,世界33%的绿色增加来自于中国。但除此之外,中国还面临着复杂严峻的生态问题。随着气候变化,人口增加,环境恶化。我们生态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大家不懈的努力。


往期回顾:

地理知识汇总:经典的垂直带谱(中国篇)

地理试题中的农业情景

镜头下的微地貌——流水篇

最后,一定要记得扫描二维码或者点击蓝字关注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