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引入稻和鱼,可以增加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提升物质循环 1-2答案:BA;解析:
公园引入稻和鱼,可以增加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提升物质循环效率,促进污染物分解。所以鱼道是拓展生物通道的作用。而水体适合湿润地区,比如说江南丘陵。 相关地图:
3-4答案:AD;解析:
丹霞主要指红层陡崖地貌。主要是砂岩,砾岩构成,岩层具有块状结构和易于透水的垂直节理,因而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形成较为陡峭的崖壁。华南丹霞的红色主要来源于氧化铁,这是高热高氧化氛围形成的。基于以上知识,容易得出3,4题答案。相关地图:
丹霞山一带地图
原题:
5-6答案:DA;解析
根据题目情景,第五主要基于资源安全考虑,第六题BCD均为上游产业,选择A。
中国内生金属矿成矿规律图,图例如下,紫色为钨矿。如图可见中国钨矿分布,主要在江西,广东两省。
原题:
7-8答案:AC;解析
题目情景是典型的河谷城市,由地形限制开发。可开发地开发完毕后 ,转向城市的改造。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结合相关论文,可以判断题目所说的城市是吴起县。上图为吴起县地图。
从实际情景看,原题论述“县级市”是有误的,应为县级城市。
答案解析
9D10C,考查西风漂流寒流性质,通过等温线结合洋流流向判断密度和盐度。第10题考查基本的洋流知识。
这部分素材可以结合气温,盐度,洋流图进行分析。
06
澳大利亚研学路线
选择题11-12
原题:
答案:BC;解析:
11题结合地质考察特点,需要特定的定位和观察仪器。结合澳大利亚的气候和植被图,可以分析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路线,应为③。
相关地图:大洋洲地形图
大洋洲植被图
路线三途径植被图结合气候图规律也可以推测沿途风景。澳大利亚
答案CA;解析:
老河口陆地面积减小主要是海侵引起的,所以陆地形态依据新河口展出情况可以推断先后。改道以后的老河口,失去泥沙源,主要是侵蚀作用。
此外,黄河铜瓦厢决口以后,江苏废黄河口也经历了类似的沦陷过程。下图展示了1855年以后江苏黄河河口附近的海岸线变化。答案AB;解析:
15题,集热电站是太阳能发电的一种,对光能和土地面积要求高。16题,结合太阳高度变化即可判断。答案CD;解析:
17题,植物多样性增加有利于固碳,提升微生物活动,降低碳净排放。18题,减少植物,降低水位,引入外来生物都不利于生态,生态缓冲岛有利于生态修复。答案DC;解析:
19题旨在考查从图中读取信息能力。图中核能能量占比稳定,燃气波动最大,因此燃气是最主要的电网调峰的能源方式。20题考查基本的时区换算,北京时间所在时区是东八区,和西五区差13小时。答案B;解析:
21考查湖水从堰塞到溃决过程中冰水沉积物的变化,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可以得出沉积物随着堰塞体形成逐渐积累,而溃坝以后,沉积物快速下降。相关地图:以上地图是试题情景湖泊所在地地图,湖泊在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本题也是一道出自论文的题目。论文剪影如上图。答案CD;解析:
23题需要大致熟悉各省人口规模,通过流入或者流出结合比例估算各省的人口规模,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对应的迁入迁出相对多少即可判断。结合题目情景“西南气流”爬升,雾应当是自西向东逐渐出现和消散。同时伴随着近地面的逆温。贵州中西部毕节地区地图。
15
美国东北部产业转移
简答题26
原题:
答案解析:
(1)题,侧重点在拓展发展空间,保护环境上面,并且结合题目情景,答出产业升级相关观点即可。(2)题主要论述交通线的优势,包括各类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及交通线对于产业集群的促进作用等。而交通线也有利于大市场分工格局的形成。(3)题开放性比较强,结合高速铁路效率高,速度快,客运运力大等特点,可以从以下要点分析,包括城镇发展,人口密度,时空分布,以及资金实力等角度。美国东北部地图
16
黄河中游区域地理
简答题27
原题:
答案解析:
(1)由南向北递减;论述从人类用水角度切入,但是主要是工农业和生态用水。水利设施修建也会影响径流深度,答题从以上几点入手即可。(2)太行山西侧地形雨影响(水汽输送,沉降分析)。(3)本题是开放题目,没有固定答案。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答都可以。论述南水北调的优势,主要从生态和粮食安全,用水安全,调蓄气候等角度入手作答;论述劣势,首先强调水资源流出地水质下降,水资源涵养能力下降,流入地盐碱化,增加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角度切入即可。答案解析:
(2)答题要点:地表坡度,覆盖物疏松,植被稀少,风力大,气温日较差和 年较差大等。(3)结合绿洲的形成规律,绿洲颗粒物分布大致是由粗到细分布的,但是绿洲末端容易受到盐碱化影响。所以绿洲最适合农业开垦的地方是绿洲中部。绿洲上端水源条件好,可以通过移土方式进行开垦。下端更适合开发牧场。(4)本题是开放题目,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结合开发的实例,可以发现人类开发绿洲主要是向河流上游方向移动。整体由于水资源变化,绿洲和人类活动对于水资源的依赖度逐渐提升。而对于具体的操作来说,人口迁移,水利设施,节水灌溉的普及,耐旱物种培育等都会对绿洲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