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区域教育该如何应对人口之变?

据国家统计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末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首次进入负增长。



人口与经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当人口进入负增长对教育发展造成了挑战,但这种挑战在不同区域如城乡间、东西部、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又各有不同。所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要科学研判、提前部署,积极采取举措做好未雨绸缪。



人口之变要扬其长避其短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王远伟

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消息一发出,便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与热议。人口结构变化面临着低生育率、老龄化加剧、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张、地区与城乡人口发展不平衡等多重治理难题与挑战。


人口结构是一个社会的基础结构,人口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关乎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基础和潜力。其规模与质量、结构与分布,对教育发展的基本格局及未来走向会产生重要影响。



低生育导致的人口负增长会对教育的供需产生重要影响。从逻辑上讲,生育率的降低首先会使幼儿园和义务教育的规模缩小,然后传导到高中和大学。因此,未来我国受教育人口数量将总体呈波动下降态势,学龄人口总量将波动状进入持续负增长。


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将会在可预期的未来对我国体量巨大的教育体系产生影响,一些学龄人口急剧减少地区的教育设施和师资等面临闲置、重置问题。但各地区、城市、城乡人口增减幅度又存在明显差异,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都市群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因流动人口、求学人口的大量迁人在一定时期内仍表现为教育资源紧张。此外,人口负增长只是一种长期发展趋势,不是人口直线式、无波动的降低,教育适龄人口的变化更是如此。例如,虽然小学、初中毕业生数在2010—2020年呈现总体减少态势,但是在小学阶段2020年比2015年增加了200万人,在初中阶段2020年比2017年增加了130万人。


而从受教育者教育需求来说,人口减少导致的教育人口减少表面上看会使各级各类学校入学难度减轻,人学、升学压力降低。但从现实看学生及家庭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短期内可能难以缓解,甚至在一些方面会出现更复杂的矛盾。如受教育人数减少会使得受教育者选择性更强,对教育质量和今后发展的要求与期望会更高,“择校”现象、职业教育招生困境、校外培训等诸多问题可能会进一步强化。


因此,在未来可预测的长时期内,将表现为教育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不足同时并存的现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各级学校是否有专门的机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预测、研究与应对,更需要提前预警和设计处置方案。



与此同时,人口社会结构的变化给教育及受教育者带来的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其影响也会更长久,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活在单亲家庭、再婚家庭、分隔家庭(父母一方长期外出,子女仅与父亲或母亲居住)这样非传统型双亲家庭的青少年学生占比较高,今后这一占比还将继续提升。我们对385位高中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单亲家庭的学生占到了17.3%,还有16.2%的学生只随父母一方居住;


二是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减少与父母对教育质量,孩子发展前途的更高要求是同步变化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会进一步提升,这也对质量相对不足的现实教育体系提出了更高挑战。


三是家庭抚养比上升使得相当多家庭面临每一劳动人口负担的受教育人口增多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承受的教育负担能力有所降低。



回顾人口结构的已有变化情况,预测人口结构的未来变化趋势我们要从扩大人口结构变化对教育影响的良性方面减弱其负面影响进行决策和应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是创新教育制度政策,促进教育质量提升。教育质量提升的根本是有充足的教育经费支持。教育具有明显公共产品属性,政府是教育投人的主体和主导力量,在此基础上健全以政府投人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提高企业、社会和私人多渠道的教育投入,以增加全社会的教育总投人。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全面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促使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共同建设良好的全社会育人生态。


二是建立教育人口与教育资源配置的预测研究、预警工作机制。要对人口变动、受教育人口结构及变化等相关数据组建从中央到地方的专门机构、专门人员,由他们进行相关研究和预测,让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各级学校及时准确掌握教育人口信息,设计包括招生、教育布局、升学和就业等应对方案。同时,教育资源的配置也需要针对教育人口变动信息做好未雨绸缪,教育规划部门应根据学龄人口的预测数据提前做好教育资源配置,既要合理弥补教育资源供给缺口,也要考虑如何消化过剩的教育资源。


三是建立更包容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把教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给予重点倾斜、扶持发展,进一步完善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为代表的乡村教育支持政策。同时,健全对家庭困难学生特殊家庭学生、随迁子女留守儿童的资助体系,完善针对特殊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相对落后地区或不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困境地方)的教育帮扶机制和教育对口支援制度。


四是重视未来家庭结构变化对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影响。未来家结构中能进一步小型化和非常规化(单亲家庭、离异重组家庭、非血缘家庭等)发展,少子化进程成为总趋势,但又存在各级教育适龄人口、学生数量剧烈波动的短期变化。因此,未来教育的发展应尊重学生人学的多样性、个性化、选择性需求。降低各级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个人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分层次、分需求、按能力进一步合理化家庭的教育支出,进行人性化调节和引导。


五是扩大教育选择空间赋予学生及家庭更多自主选择余地。如学生择校行为、复读现象、借读现象等虽然会产生负面影响,但也应该看到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性和适应性发展的教育需求,是提升受教育者及家庭教育满意度和教育投人积极性的必然选择。在今后家庭结构小型化、少子化和人口向大都市圈、城市聚集的背景下,社会公众对教育质量、教育类型需求会更加多元。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以往限制教育选择的倾向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有利于未来的人才培养。




如何应对人口变化带来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乔锦忠


基础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对于县级政府而言,科学谋划教育事业发展既是法定责任,也是关涉区域整体发展的重要部署。为辖区内居民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靠、布局合理的公共教育服务离不开合理规划和科学决策。2022年我国人口进人负增长时代,学龄人口是区域教育规划的基础,随着一些地区出生人口的减少,县级政府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发展规划,重新布局学校点位、教师编制和办学条件标准等重要事宜,以应对人口变化对教育发展带来的影响。



通过立法明确学校布局标准,最大程度保障人民利益。当前义务教育阶段主要以优质均衡发展为目标,对于多数县域而言,一方面固基本均衡的压力仍然存在,另一方面人口向县城集中的趋势仍在持续。未来一些地区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和城镇化的继续推进,学校布点可能还会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学校布点调整是重要民生,地方政府在决策时既要遵循程序有法可依,又要广为宣传让大家理解政策、知晓形势。最重要的是在学校布局调整时,还应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为农村家庭实质性减负,如提供免费或低价接送学生的班车等,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的利益。


系统优化师资配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一些县城师资配备城乡不均衡问题较为严重,一方面城区学校囿于编制限制师资短缺,不得不招聘代课教师;另一方面乡村学校又因为规模萎缩,存在一定数量的多余教师,生师比相对较高。


随着一些地区出生人口的减少,师资配备不均衡问题将更加突出优化师资配备首先要先解决存量问题,严格按照办学条件标准进行师资配备,对教学点和小规模学校应按照较高标准进行配备,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在经费上也应按照较高标准拨付。但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也应严格执行办学条件标准,不允许标准之外的占编教师沉淀在乡村,形成资源浪费。另外,县城学校特别是小学阶段的代课教师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中西部一些地区的县城,产业结构单调,财政能力普遍不强,经常出现有编不补的情况。未来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会继续向城区转移,一方面要根据生源变动情况及时把农村超编教师补人城区,另一方面也应在财政能力允许情况下及时补充编制,缓解城区教师短缺问题。当然,在人口变动较大时期存在少量代课教师也是无奈之举。



及时引导预警幼儿园做好未来发展规划。对于人口净流出地区而言,未来应采用收缩型教育发展战略。新生人口减少最先影响的是学前教育,未来政府在学前教育的补贴投入压力会变小,一些民办园将会被淘汰。政府应对可能出现的幼儿园闭提前进行预警和引导,尽可能为投资者减少损失,鼓励他们转向养老托老等新领域。


鼓励初中开设技能类选修课程,高中进行综合化尝试职普融通。随着一些地区人口出生率下降,未来学生与家庭对教育将有更大选择权。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中学应未雨绸缪,在课程内容上早做准备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初中尽早为有技能需求的学生和对技能学习感兴趣的学生提供职业定向指导和相应的课程服务,这样既有利于巩固普九成果,也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应大力发展综合高中,鼓励职普融通,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既能让职业类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课程,也能让普通中学的学生早日接触技能类课程。


总之,在人口向都市圈和城市集群持续转移的背景下,县域本身就存在被大城市虹吸的现象,叠加出生人口下降因素,未来县域教育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形势,县级政府应未雨绸缪,既要尽力避免本已捉襟见肘的财政资源浪费,又要保障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稳定。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2023年4月5日 第15版 版名:区域教育

原标题:科学研判,防患于未然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包图网

本文只为传递信息,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使用不当的情况,请联系中国教育新闻网。

本期编辑:戚悦

觉得好看,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