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 陈阳:参加IAP学术沙龙侧记
编者按:6月15日,我所在地下1层的café corner举行了第一期“IAP学术沙龙”,这次的主题是雾霾的季节预报,由张贺老师主持。
前来参加讨论的不仅有所领导、我所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们,还有来自总参大气所和中科院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老师。大家围绕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观点碰撞。
讨论结束后,我们专门邀请中科院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的陈阳老师,为我们写下了这篇侧记。
陈阳,博士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大气化学和气溶胶物理与化学方向
这次学术沙龙的主题是“雾霾的季节预报”,参加的人员都是声名卓著的科学家。不同学术背景和思路在这里交流碰撞,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活动,使在旁聆听者获益匪浅,大呼过瘾。
话总得有个头啊。先是一位老师(编者注:彭京备高级工程师,我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ICCES)拿出了空气质量和大气环流关系之间的报告,自十年以上的历史数据作为基础情况介绍,以北京市做的5月份为例,详细介绍了温度、湿度、风场和压场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另两名老师(编者注:李杰研究员,我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林朝晖研究员,ICCES)表示,中短期的空气质量预报目前来看已经相当准确了,但是在季节尺度上的预报还有相当多的问题。目前气候模型的精度尚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更不用提预测极端天气如厄尔尼诺对污染的影响了。
此时朱江所长发言,表示能不能以历史数据出发,寻找污染发生时的天气参数规律,寻找其中的关联,用作未来预测的基础。
经过大家(编者注:林朝晖研究员,李杰研究员等)的进一步讨论,认为应当使用多天气参数做耦合分析,这样的话历史规律的掌握会更好。
一个小姑娘模样的研究人员(编者注:王莉莉副研究员,我所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大气分中心)提出,他们组(编者注:王跃思研究员研究团队)已经在用天气分形的方法分析一些历史数据想从中找出一些规律。
此时大家(编者注:朱江所长,林朝晖研究员,李杰研究员;常文渊助理研究员,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提出,有了历史依据也不一定就能精确预报未来的事情,其中还有未来数月的中长期预报的准确度,这也是准确预报季节尺度上未来污染事件的基础。
打一个比方,譬如一个工厂,要制订来年的工作计划,看看往年不同季节的生产计划就能大体有个谱了;此时再看看今年的经济预测数据,这个生产计划就能更为详实可靠。
我作为旁观了整个沙龙的“酱油人士”,感觉讨论至此,一个清晰的研究思路(分形关联归纳+未来预测)就逐渐成形了。
在过去,也曾经有美国的科学家用类似的思路来预测臭氧污染事件。世界上最聪明的脑袋们产生的思路也都差不多。但是,作为雾霾成因的细颗粒物,也就是PM2.5的形成机理要比臭氧复杂很多。
此外,同样是对天气分形,在研究方法上这几十年里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就好比同样是载人登月这么一个工程问题,21世纪的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和50年前,也就是上世纪60年代的解决方案必然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是科技进步的意义。
我同时觉得,一个自由民主的学术氛围是有助于科学研究的进步的,科学家之间的高水平相互启发是突破自身瓶颈取得突破自身研究范式的极好方法。
大气所的学术沙龙是不同学科不同背景科学家的高水平交流平台,是放飞思想的良好途径。
重点是,咖啡免费!还有甜点和水果,也免费!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分享有意思的气象科普知识
提供大气科学最新科研成果
欢迎投稿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