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过漫长的半个世纪,我还想和您重聚

融媒体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5-26

从当年的翩翩少年,

到今两鬓渐染风霜。

梧桐大道秋意盎然,

眼镜湖畔碧波荡漾。

时光里的每个角落,

都有你我他的故事。

亲爱的校友们,欢迎回家。



10月13日至14日,68届无线系、有线系校友从全国各地重返校园,重温师生情谊。

9:30


一百多位校友们相聚在科技会堂





南邮校长杨震教授向校友介绍南邮的发展情况

杨震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热烈欢迎校友返校相聚,并从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2005年,南京邮电学院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其中“邮电”二字继续保留,因为这两个字是南邮的历史,是南邮的文化,是南邮的骄傲,继续保留是所有南邮校友的共同心声。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杨校长表示,学校种种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友对母校的支持,感谢校友们为学校做的贡献,祝福校友们身体健康,希望校友们常回家看看——南邮永远是校友们的家。


辅导员宋玉亮老师入场就坐


辅导员代表王鸣老师致辞

55年前,我们在这里有缘相遇,非常感谢大家在校期间对我们的工作的包容与支持,今天我和宋老师也同样感谢大家,是你们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你们是我们的骄傲,也是南邮的骄傲。在这里,我和宋老师送给大家两个心,一个称心如意,一个感恩的心!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事如意。


校友代表、原长飞光纤光缆董事长韩松林致辞

母校在一代又一代校友的努力之下发展的越来越好,培养人才范围大大加宽,大信息理念贯彻落实,邮电,通信,手机芯片,网络应用等领域全面覆盖,老校骨子里的红色基因更是得到了传承和发扬。我们这一届毕业的南邮人保持紧密联系,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以母校为荣,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我们不会忘记南邮,老师和同学,南邮是我们永远的家。我们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走向辉煌!”

原63级有线系、院会副主席郑冠贤致辞

“在经过部队农场严格锻炼和全面提高后,我们全体同学听从组织的安排,不管天涯海角,不分城市农村,不计较专业对口,不提出任何要求,义无反顾地到组织制定的地方报到,充分体现了我们南邮毕业生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母校的一切已经融进了我们的血液,有线楼前的国旗是我们爱国爱党的象征,无线楼上的高塔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坐标,教室里的下课铃声成了我们从业路上的警钟长鸣,同学们的谈笑风生凝结成我们终生难忘的友情。”

10:00



10:30


参观华礼堂

11:00



在食堂就餐,回味学生时代


政治指导员王鸣

Q: 请问您觉得这一届学生当时的作风是怎么样的呢?

A:我们当时实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因此生活作风和言谈举止方面的规定都比较硬。我们晚上准时熄灯,没有熬夜的说法。早上起来各班要集合在一起做早操。最严格的是晚自习。我们除了周六都要上晚自习,每次都要点名,不准有人缺席。

Q:您对这一届中哪些学生印象最深?

A:我印象比较深的是电信集团董事长周德强。他在我们停课的时候自学外语,然后去了日本,引进了一些当时比较先进的机器,给我们研究通信技术提供了很大帮助。我们这届虽然经历了比较多的事情,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学习,但是依旧出了很多人才,他们在邮电部和重要的通信单位都有所建树。


瑟瑟秋风拂过脸颊

想起你我曾在朗朗的秋夜

围聚在大堂看过的电影

从五十年前到现在

我们已走过了漫长的半个世纪

回首五十年前,你我曾是怀揣赤子之心的少年

我们当时能考上大学就是不得了的事情,特别难考。我从小志向就很远大,一直想当科学家,那么考上大学就是实现愿望的第一步。因为我从事通信线缆工作,参与了我国“八纵八横”规划的布网以及光缆的布网,在后来的实践当中成就了我很多的理想。

考上南邮的时候心情非常激动,那是我第二次参与考试。选择邮电学院是因为当时我们国家邮电事业很落后,所以为了改变我们国家的这种状况,我认为自己应该去学习与邮电相关的知识。

再来重走一遍曾经的上学路

再来品味一次食堂可口的饭菜

再来回忆一番当年一起吃饭谈笑的场景

如今已经染上风霜的笑颜,

却依然不减当年的风采

我们当时吃的还是大锅饭,不需要像现在这样自己去窗口打饭。通常都是八个人坐一张圆桌,每桌有一个值日生,每次都是他把饭菜打到我们的碗里。因为那时讲究平均,所以每个人的饭菜量是差不多的,很多胃口小的同学都会剩下一点,而胃口大的同学不一定吃得很饱。之后我们开始就用饭票,如果有第三四节课,一下课我们就会直接跑向食堂,因为有饭票后就需要排队了。


我们当时虽然没有这么多品种,但是伙食其实还算不错的。猪肉是直接从肉联厂送过来的,而且很便宜。红烧肉做的非常好吃,有时候我们还会吃到狮子头,素菜的种类也很丰富。


放电影也是在食堂的。如果有电影送过来,周六的时候会放,价格不算贵,看的人也很多。因为一二年级课程比较紧张,我们很少有放松的时候,看电影是一个难得的消遣。更何况我们那个年代电影还真的是个稀罕物,住在我们学校附近的老百姓有的时候也会来我们这边看电影,所以每次放电影的时候这里都会被挤得满满当当的。


五十载过去,母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依旧留存着令我们倍感亲切的建筑

变化很大,但最熟悉的三好亭还在。因为我们上学的时候三好亭就在那里亭亭玉立,现在还是老样子。


我们一二年级的时候课程比较辛苦。一旦闲暇下来就在三好亭围坐一圈聊天,或者玩一些简单的游戏。夏天这边也是特别好的乘凉处。所以这个地方算是承载我们欢乐的地方吧。


有线楼和无线楼是我们上课的地方,现在还没变。还有这边的行政楼是之前用作办公室的地方。眼镜湖夏天也像现在这样有好多荷花荷叶。只不过冬天湖水冻起来的时候,我们还在上面溜冰呢。那边的三好亭是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到现在依然没怎么变啊。


那时的华礼堂还叫小礼堂,和现在差不多大,那时候条件还很简陋,没有这种座椅也没有窗帘,更没有装潢。墙壁和地面都是水泥地。当时这里摆放的是长条木凳,十几个人坐在一条长凳上。每当有演出或者要开会我们就会来这里。


当时的建筑外墙大多是砖头的那种颜色,不像现在被粉刷过。这两栋现在是行政楼,以前是办公楼的地方,被我们直接称呼为小红楼。每当我看到那种砖红色就有种很强的亲切感呢。

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故事,凝结在岁月,被回忆所珍惜。

时光催老了容颜,却让我们的情谊更加深厚。


跨越大半个人生后,老校友留给南邮新一代的赠言。

一点经验,一点寄语。

“第一,珍惜这美好的时光,要像海绵一样尽可能多地吸收知识。第二,念大学不但要学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学学习知识的方法。要做一个会做钥匙的工匠,钥匙拿到了,以后自学都有办法了。因为专业知识仅仅是一方面的知识,社会需要的知识是广泛的。”

“我们当时生活条件不好,偶尔的享受也就是一碗小馄饨。现在的孩子要珍惜时代给予的好条件,要能够考虑到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要干一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到最好。”








我们感受着时代的变迁

见证了母校的荣光

如今的浪漫却不减当年

今日在母校定格最灿烂的笑颜

明日我们期待着再一次的相聚

正是南邮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NJUPT 南邮人都在看的新闻

<我们不做新闻搬运工,我们只在乎你所关注>

监制 / 校党委宣传部、信息中心

文案 / 李茜芸 徐尉源 胡艺驰

采访 / 徐尉源 胡艺驰

图片 / 白恩荡 单佳怡 单长凯

后期 / 张理辉 李庭宇

编辑 / 杨珺泠

投稿信箱:rmtc@njupt.edu.cn

转载需私信后台并注明来源【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信】

 






一声南邮人,一世情意长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