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热爱戏曲的工科博士是啥样子的!

融媒体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1-17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2016级有这样一位博士研究生,张口能唱“山西梆子”,挥笔可书论文,抬手能做研究,他便是全国高校首批“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李双德。

可见父母厚望。

双德双德,




出生在山西平遥的李双德

从小听着戏曲长大

而今

他把对艺术的严谨态度

投放到人生之路中


咿咿呀呀的“腔儿”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晕染了李双德大半个童年时光。成长于这样的氛围中,他自小就对晋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孩提时起,他便学习如何理解人物形象、拿捏唱腔。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在戏曲中,就算是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每个身段也要经过不断的训练。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深深地影响了李双德。

李双德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戏曲艺术熏陶,特别是对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主演的《布衣于成龙》和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贾文龙主演的《焦裕禄》情有独钟。他感慨道:“他们是德艺双馨的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图为李双德观看《傅山进京》后与谢涛老师合影)

“看到冉冉升起的国旗,就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是李双德在大一时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大二时入了党。

去年,李双德担任博士一支部党支部书记。党支部有12名博士党员,如何加强党支部建设,成了他的新课题。“博士科研任务重,党支部活动满足完成基本任务。”李双德决心改变现状,使党支部成为博士健康成长的助推器。

为此,李双德精选学习内容,选择了反映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事迹的视频播放。“开始时,大家或许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观看,但随着视频的播放,院士做人、治学的事迹吸引了大家,我从大家的表情中看到了思考。”又如,为了更好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送给奋斗者的励志名言,李双德挑选了更能引发博士共鸣的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名言。

“博士一支部的会议记录,图文并茂,堪称范本。”该学院党委组织员吴进老师赞叹。“大家轮流做学习记录,让每个人参与其中。”李双德说。

党支部建立了“点对点”帮助制度,从学业和党性修养方面,党员一对一结对,发挥所长,在学习、思想上共同进步。

去年年底,该党支部发展了刘宝光博士入党。党支部中有7名博士获国家奖学金,4名担任过学生干部,一作发表科研学术论文49篇,其中SCI/EI收录27篇,8名主持江苏省创新项目。

“我选择了《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植物学家钟扬的感人事迹作为下一次支部学习的内容。钟扬是科研界的时代楷模,他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他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他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我希望支部内所有同志能学习他这种精神,将他作为科研榜样。”

2013年2月,他主动向学校申请参加全国大学生扶贫顶岗支教。

那是在山西省阳泉市西潘乡一所名叫均才的小学,李双德在这里担任一、五年级复式班的老师,讲授所有科目。在他带班之前,孩子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五年级的两名同学,在全联校排名比较靠后。

在山区条件十分艰苦,教室是简单的平房,教学设施也都很简单。

二月的北方,火炉是必需品。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教学生活环境,李双德每天都亲自给教室生火炉。被温暖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教室,还有孩子们的心田。

五年级复试班的学生有两个,其中记忆力极好的武桥华同学,李双德至今仍然记得。虽然这个孩子一开始成绩并不是很优秀,但是李双德有一次布置背诵作业的时候,他细心地发现,那个孩子不一会儿就完整地背诵出来了。发现这个闪光点之后,李双德便发挥他的记忆长处,让他背诵整本英语书的课文、知识点,通过不断加深记忆的方法帮助他打好基础,最后期末考试孩子全联校总分第一名。

他不仅在教学方面用心用力,在生活中对孩子也很是关心。班里有个别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会帮他们洗衣服。

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五个月的共同学习,孩子们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期末联考时,他带的两个班综合排名都是全联校第一名。


学无止境,李双德说他何其幸运,连连得遇名师。

其中不得不提起的是他的导师刘芫健教授。在生活上,刘老师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师;在科研学习上,刘老师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师傅。刘老师经常晚饭后去指导李双德的科研,甚至有一次,冒着大雨很晚才回家。还有一次,李双德正在学科楼三楼教研室学习。刘老师亲手将学校订发的盒饭和热腾腾的鸡蛋汤端上来给他,自己却去食堂打饭吃,李双德内心特别感动。

在科研上,李双德一直把刘老师当做学习的榜样。他回忆道:“有一次,我和老师坐车回三牌楼校区,在车上,老师一直在认真地看文件。”这件事李双德的影响很大。他深深地感到善于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每次乘车都随身携带科研文献方便随时阅读,在一次从南京去北京参加研讨会的高铁上,李双德也一刻没有放松,争分夺秒地修改论文。“我们都是与时间赛跑的人。我们做科研的学生,更是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这个时代发展得很快,你不努力奔跑,就落后了。”在刘芫健教授严谨治学的态度以及前瞻性研究思维的影响下,他对科研的兴趣与日俱增。李双德说他一定会继承好老师的衣钵,大胆创新,勇往直前。“


“刚开始做科研的时候,我会感到自卑。”

当李双德说出这句话时,小邮不禁感到惊讶。毕竟李双德在大家眼里是一个很优秀的博士。据了解,李双德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过编著教材,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学术论文20篇,SCI/EI收录了1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当问及自卑的原因时,他坦言开始时自己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早上六点到教研室,中午趴在桌子上休息半小时,晚上十一点再回宿舍。甚至,几年的国庆节七天假期,他都在教研室学习。这几年的李双德几乎和教研室密不可分。除了吃饭,他学在教研室,甚至睡在教研室。南京的夏天十分炎热,本部宿舍没有空调。为了节约时间去做科研,他带了凉席凉被,结束一天的科研之后,便把凉席在地上一铺,凉被一盖,就在教研室简单休息了。第二天一早,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科研。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李双德的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当导师提出建议,希望他硕博连读的时候,李双德却犹豫了。”因为我会经常思考自己是否具备搞科研的能力,总觉得自己智力不高,就是勤奋些。“刘芫健教授坚持认为李双德是做科研的好苗子,一直给他做思想工作,帮助他排除思想困难。刘老师讲道:“人生何止是九九八十一难,等到最后你克服它们的时候,那些困难也就不算什么了。”最终,李双德下定决心选择了硕博连读。感恩于导师的帮助,也源于对科研的热爱,他越来越用功,变得越来越有自信。他讲到:戏曲是需要静下心来的,是需要坚持不懈的,科研亦如此。

对于未来

李双德表示

自己依旧会从事科研工作

希望将来能在高校任教

将学到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学生


梦   负韶华


 为马


戳这里为我加颗小星星

公众号改版

“星标”我才能更方便接收我的消息哦

只需三步


来源 | 南京邮电大学官网

文案 | 陈文静 邱靖越 张前

采访 | 陈文静 张前

图片 | 李双德

编辑 | 陈燊

为常怀进取之心的南邮学子打cal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