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 | 一个大寝室出了两支数模国赛一等奖的队伍……

融媒体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3-14

2019年9月15日22时15分38秒,芦毅按下了数模参赛作品的提交键,身旁的队友兼舍友宋天逸与周旭也松了一口气。三天超负荷用脑让他们只想好好睡一觉。


1小时44分钟后,徐晓明、俞嘉伟、黄正宇在截止时间前的最后一分钟提交成功。 


11月2日,喜讯传来。来自贝尔英才学院2017级的徐晓明、俞嘉伟、黄正宇、周旭、芦毅、宋天逸六位同学两组队伍,荣获2019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


短短的一秒,是历时三天比赛所有分歧的终结,更是一条长达半年征程的缩影。在这条路上,有相知相伴的情谊,有枯燥紧张的训练,虽然繁复枯燥,但足够令人骄傲。因为热爱,所以不会退缩;因为热爱,所以才会勇往直前!

连点成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他们的数学建模竞赛之旅,从校赛开始。成功从校赛的选拔中脱颖而出,紧接着是紧张而刺激的暑期集训。暑期集训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也为他们在最后国赛上的精彩表现奠定了基础。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三件事情串连起来。只有在回顾的时候,才能发现一个个脚印组成了一条抵达成功的路。

积跬步,至千里


 “当你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回头看这段经历、侃侃而谈的时候,会觉得那一段时间的付出是值得的。”
Team One

贝尔英才学院17级 周旭、宋天逸、芦毅

因班级相聚,因数模相知。缘分的玄妙之处就在于,一道数学题能连接三个人。“有什么不满也可以直接提出来,含蓄有时候反而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朋友是坦诚的直言,是无需顾忌的默契。
益友相伴,良师引导,再加上兴趣使然,他们与数模结缘。大二下学期,他们正式开始了系统全面的训练。漫长的暑假,他们放弃每天睡到自然醒的慵懒生活,选择留在校园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研究数模题。“假期宿舍区维修,有时候可能会停电停水,还有可能会有电钻的噪音。”宿舍的环境不好,他们就去教学楼,偶尔还会出去找个安静的咖啡店。只要想研究数模题目,地方总能找到。在他们看来,暑期集训,不是一种枯燥无味的生活模式,而是有趣、有意义的生活内容。宋天逸享受过程的乐趣,周旭觉得这样的生活给他带来了满满的充实感。宋天逸告诉小邮:“不用过于关注结果,过程是非常有意思的。”时间就在紧张充实的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流逝,国赛悄悄地逼近。选题是比赛的开始,也是比赛的关键。三道题目的难度相近,但偏重的领域不同,参赛者必须对题目作出判断,选择利于自己的那道,才能将模型建好。小邮了解到,为了选“对”题目,他们第一天晚上讨论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他们仔细地剖析题目,严谨地预判解题过程可能遇到的难点,无疑为他们的成功提供了保证。省赛的好成绩既让他们惊喜,又让他们害怕。因为,并非进了省赛的都会进决赛,最终的结果还没出来,他们也不敢完全确定,所以有点害怕自己的作品会被刷掉。时间不知不觉到了11月2日,最终结果出炉——国家一等奖属于他们!这一刻,三天不到十小时的睡眠,因为数模产生的分歧,只有15天的暑假,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得知国赛一等奖的好结果后,周旭的第一念头不是自己如何厉害,而是“南京邮电大学真牛!”小邮后来得知,南邮这次一共被推5个作品,全都获得了国家一等奖,这是“厚德,弘毅,求是,笃行”校训下培育的新一批优秀南邮人的成果。
Team Two


贝尔英才学院17级 黄正宇、俞嘉伟、徐晓明暑期集训中,他们无法选择题目的难易,但是他们可以选择对待难题的心态。徐晓明,黄正宇,俞嘉伟三人组成的队伍,在老师带领的所有队伍中,成绩并不是名列前茅,但他们对待每道题都会总结,总结题目的考点、难点、解题方法的不足。说起暑期集训的故事,徐晓明讲起了他们的“悲惨经历”。“所有队伍都完成了,我们还做不出来,最后时间到了,老师也说:‘你们不用做了’,我们当时心情十分低落。但这种情绪不会维持多久,我们会及时调整心态,毕竟,在训练期间成绩并不重要,最后还是看国赛的结果。”过程中看重的应是自己的收获,如果能明白这点,那我们只需要相信,自己付出的认真,努力终会有回报。所幸,结局的辉煌冲淡了过程的艰辛。他们虚惊一场后证明了自己。徐晓明说:“一定要相信自己,不断地总结自己的不足,保证在训练期间能踏踏实实地一点点进步。”黄正宇也说:“比赛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每次做题我们都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果,保证在每一道题目中都有所收获,学到新的知识。”值得一提的,还有他们舍友之间统一的作息。他们有时候感到疲惫,会在晚上七八点先睡一两个小时,再起来学习到凌晨一两点。相比于疲惫地硬撑着继续学习,他们更愿意在高效率的状态下学习。真不愧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睡觉”啊。奋斗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在取得了国赛的全国一等奖后,黄正宇、俞嘉伟、徐晓明还会去参加美赛。尝试新事物、热爱你所热爱的,这些不会因为既得的成绩而改变。小邮祝福他们在美赛中取得好成绩。

师长故事


芦毅、周旭、宋天逸组指导老师 金栩踏实、认真,这是金老师对他们的印象。在金老师的记忆中,他们有着“今天的问题今天解决”的倔强。作业中有没能解决的问题,在老师讲解后,他们宁愿饿着肚子,留在教室讨论,仔细分析其他组同学思路的优胜处,反思他们自己的思维盲区。挑选有代表性的论文进行点评是金老师一贯的教学风格,却在不经意间让芦毅、周旭、宋天逸他们重拾信心。有一次他们到凌晨才提交论文,金老师却在第二天上午的课上,给予他们的论文高度认同,使处在自我怀疑阶段的他们重拾信心。在金老师眼中,这篇迟交的论文,也意味着芦毅、周旭、宋天逸他们一次次寻找解题思路不服输的态度关注同学心态的金老师,在他们的论文完成不够优秀时,及时找他们谈话,芦毅、周旭、宋天逸他们也在谈话中也承认,前阶段的建模题做的很顺利,这让他们内心多了几分骄傲和懈怠,金老师的警示下,他们及时调整心态,也自信地告诉金老师,以后的他们一定会更加地踏实。得知他们获得国赛一等奖时,金老师特别开心与自豪,希望他们以此为起点,在今后的学习中能跳得更高,跑得更远。而同时作为数模的老教练,看着南邮一次又一次在数模竞赛中脱颖而出,她相信南邮的未来会更加强大。金老师想对他们说:“国赛只是漫长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小小片段,你们慢慢地就会发现,没有思路时的焦虑,程序出错时的绝望,暑假时的酷热难当……这些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然而获奖时的兴奋会牢牢留存在记忆里,激励着你们去迎接更大的挑战。希望你们能记住:每一段的努力付出,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你们厚积薄发的基石。你们是如此的优秀,愿你们立凌云之志,乘长风破万里浪。”徐晓明、黄正宇、俞嘉伟组指导老师 范晓娜在指导老师范晓娜眼中,徐晓明、俞嘉伟、黄正宇都不太爱说话,但是勤奋上进。“晓明是比较活泼的类型,能把他们组有机地撮合在一起。” 三个人团结在一起,发挥出了1+1+1>3的能量。虚心学习、持之以恒,是范晓娜老师对他们最深的印象。即使困难重重,他们也从不言弃,一直在进步。“晓明的写作和正宇的编程是不用怎么督促的,嘉伟的模型积累开始有些欠缺,我就告诉他怎么样去体会模型并学会灵活应用。所以训练即将结束的时候嘉伟对于模型的理解应该是非常透彻的!”“严师出高徒。基于数模本身的难度,批评不可避免。”范晓娜老师这样说道:“对于我的批评他们从来都是虚心学习的态度,这一点让我非常感动!正是因此,他们组的进步非常快,我对于他们拿到国家一等奖并不意外。”而严厉的外表下,是一颗关爱学生的心。当提及师生之间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训练中的一次小插曲。有一次训练的时候,徐晓明身体不太舒服,但是他们三个最后还是坚持完成了论文并在半夜交给了范老师,范老师虽然严厉地批评了他们,但最后还是叮嘱他们注意身体、早点休息。这让他们感到温暖。批评固然重要,而批评后的鼓励也不可忽视。每次做完题目后范老师都会将他们论文中出彩的地方指出来,很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说:“纵然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常常会有题目完成的不尽如意的情况,老师也会不停地鼓励我们,始终相信我们有很大的空间,有能力一步一步的去成长。培训期间我们一步步艰难地走过来,但也在老师的鼓励下越做越好,也许就是那份从始至终的坚持与自信才助力我们最后收获到那成功的果实吧!”范晓娜老师想对他们说:“晓明、嘉伟、正宇,虽然你们这次拿了国家一等奖,但是你们需要提高的东西还有很多,希望你们以后能利用数模中学到的思想及知识,在今后的科研及工作中做出更多的成绩!”

辅导员翟富炜和两队的合照

作为他们六人的辅导员,从大一入学至今,翟富炜始终鼓励他们在完成好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竞赛方向,跟随导师扎扎实实做好科研,鼓励他们在本科期间争取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或在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面对这同一班级同一个大寝室的两支国赛队伍,翟富炜辅导员对他们的成绩竖起大拇指,并说:“贝院的课程要求高、难度大、考试难,还有着末尾淘汰的‘滚动制’制度,学生们之间的学业竞争‘鸭梨山大’,他们还能够在国家级的学科竞赛中斩获大奖实属不易。翟导评价道,芦毅的社会工作能力最强,无论是社团工作还是班级工作都组织完成得不错。宋天逸和周旭的性格比较内向,平日里大多时间都是花在了自己的学习上,图书馆和自习室是他们的第二学习目的地。徐晓明做事特别认真,而且非常在意细节,在学院里,他负责的团支书工作都被作为典范供大家学习。俞嘉伟、黄正宇是典型的“宅男”,每次翟富炜检查宿舍,都能看见他们,他们要不是在用电脑学习慕课,要不就是运作着代码程序。翟富炜老师想对他们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祝贺你们用时间和汗水取得了回报,希望你们享受胜利的喜悦后认真总结参赛经验,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学术与科研的道路上奋发前行,牢记‘我本卓越’的学院精神,争做新时代信息科技英才!”

非典型大佬


他们的生活并不只有紧张的学习哦。唱歌、跳舞、写文章……他们的娱乐方式或许还有你想不到的。让小邮带你感受一下他们“劳逸结合”的生活吧!芦毅在摇滚社专场表演

宋天逸在海南蜈支洲岛游玩

周旭参观南京博物院徐晓明和黄正宇与外教互动交流俞嘉伟游玩常熟方塔街身为理科生的芦毅平时喜欢写作,大一的他加入南邮青年的采编部。在采编部里,他不仅感受到文字给他带来的愉悦,还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牢记“大学要有所作为,做有意义的事”的自我要求,大三的芦毅选择了留任院学生会,并升任学生会主席,对于“忙“,他有着自己的理解:“忙,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无法避免的一种客观的现实状况,在处理一个接一个任务的时候,我认为这也是对个人韧性的考验,对能力的锻炼。”徐晓明大一加入858街舞社,闯入校十佳歌手的半决赛,会唱会跳;除了兴趣社团,他还加入贝院科协,并在大二时担任科协部长。黄正宇加入贝院学生会,在学生会中做事,不仅锻炼他的个人能力,还让他有机会接触优秀的学姐学长,通过与学姐学长的交流,他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有了全面的认识,更好地为自己制定大学阶段性目标。

学长寄语1. 基础学科很重要,要把基础学科学好。2. 要敢于尝试,不要把没准备好当借口。3. 数模中要学会合作,穿插进行,提高效率。4. 行百里者半九十,相信自己,坚持下去。优秀如他们,也为数学建模竞赛的结果担忧过即便平凡,我们也要努力去追寻所爱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文案 | 王安琪 林幸琦采访 | 王安琪 林幸琦 许珊珊图片| 受访者提供 许珊珊编辑 | 常苏榕 袁于繁星

点亮“在看”,为优秀的南邮学子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