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期目录丨2024年第1期

    数字图书馆论坛

Digital Library Forum


目次NO.1



学科建设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交叉与边界——论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发展策略

马捷,何美慧,冯文,白宇婷


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与影响因素

裴雷,胡志伟


学术评价

Academic Evaluation

基于内容挖掘的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辛晓梦,白如江,孔玲,王效岳


中国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指数设计和应用

陈国娇,田瑞强


用户与服务

User & Service

结构特征与政策工具双重视角下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探析                 

耿瑞利,武川川,臧国全,徐梦婷


预印本平台功能特色分析及启示

陈晓婷


信息素养视角下高校学生陷入信息困境的影响因素研究

朱世琴,吕佳霖,陈红英


资源建设

Collection Development

不同供应主体参与下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文电子书建设研究                                          

陶蕊,叶继元,陈文娟


我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胡谦锋



文章概览

交叉与边界——论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发展策略

马捷,何美慧,冯文,白宇婷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后,学科发展路径、策略等面临着新一轮调整。多元化发展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跨学科交叉融合中坚守学科内核、把握学科本质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基于对学科前沿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的研究人员学科分布情况,以及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等的调研结果,梳理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发展现状与脉络,探究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交叉融合的边界,总结当前学科交叉态势及问题,进而提出以“固本、守界、拓域”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跨学科发展的策略。


引文格式:马捷,何美慧,冯文,等. 交叉与边界:论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发展策略[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4,20(1):1-12.



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与影响因素

裴雷,胡志伟



作为回应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教育模式变革,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首先,在梳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契机和实践模式的基础上,解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其次,从知识生产框架和潜在空间领域的角度分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再次,分析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构建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优化培养方案,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关注学生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保障机制,创新质量评价体系。


引文格式:裴雷,胡志伟. 信息资源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逻辑与影响因素[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4,20(1):13-22.



基于内容挖掘的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辛晓梦,白如江,孔玲,王效岳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文本挖掘平台的功能优化加快有关内容挖掘的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进程,全面梳理基于内容挖掘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测度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迫在眉睫。通过梳理国内外利用内容挖掘方法测度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研究,提出从学术、社会和技术3个维度阐述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在其基础上,以时间为轴线,重点论述“学术论文影响什么、怎么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如何”的相关内容,深入阐述借助内容挖掘技术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测度指标和方法。目前,基于内容挖掘的学术论文影响力测度还需利用以ChatGPT为代表的文本挖掘平台和数智技术进一步挖掘相关语义特征,深入探究引文背后的影响机制及理论,尝试从学术、社会和技术等维度,词语、句子、篇章等粒度深入文本内容,综合测度论文影响力。


引文格式:辛晓梦,白如江,孔玲,等. 基于内容挖掘的学术论文影响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4,20(1):23-32.



中国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指数设计和应用

陈国娇,田瑞强



科研成果是国家走向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战略资源,科技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科技论文的外流为我国科技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为了全面了解我国科技论文外流情况,通过采集1987—2022年发表在非中国SCI科技期刊上的中国论文数据,借助ARMA模型建立中国科技论文外流数量预测模型,并设计中国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指数进行应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科技论文并非一直处于外流的状态,中国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指数在1988—1995年快速下降,在1996—2006年快速上升,在2006年以后逐渐趋于稳定。从外流情况来看,中国科技论文在1990—2003年未表现出外流特征,在2004—2021年出现持续外流的特征,在2022年表现出回流的特征。要进一步扭转我国科技论文外流趋势,需要从几个方面重点发力:加快进行科研评价体系改革;在关键领域鼓励创办优秀英文科技期刊;扩大国际合作范围,加深国际合作。


引文格式:陈国娇,田瑞强. 中国科技论文外流态势监测指数设计和应用[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4,20(1):33-38.



结构特征与政策工具双重视角下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探析

耿瑞利,武川川,臧国全,徐梦婷



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是维护个人隐私权、防范隐私泄露的有力工具,从结构特征与政策工具双重视角对其分析探索,可窥探逻辑结构内涵、价值作用路径以及存在问题等。首先,采集我国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共计72份,运用内容分析法对651条相关文本条款进行编码和解读,从发文时间、发文主体、参与主体和保护手段等维度分析其结构特征。其次,从环境型、需求型和供给型3个维度评析政策工具的作用价值。最后,基于双重视角进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逻辑结构呈现发文主体协作性强且领域融合、政策参与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其价值作用路径体现出对政策使用具有侧重性、以发挥环境型政策的间接作用为主等特点,但也存在政策工具结构失衡、互补作用弱、公众参与渠道受限等问题。依据调研结果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引文格式:耿瑞利,武川川,臧国全,等. 结构特征与政策工具双重视角下我国个人隐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探析[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4,20(1):39-49.



预印本平台功能特色分析及启示

陈晓婷



预印本平台可提供一个便捷的学术交流空间,日益成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科研成果传播的新渠道。采用网络调查法,深入分析预印本平台的功能特色,旨在为国内预印本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成熟的预印本平台的功能特色体现在完善支撑平台功能的规范性文件、注重初步审查的专业化和严谨性、支持多类型研究成果提交、加强期刊出版协同合作、明确数据要求与引用规范、使用动态影响力评价指标等方面。据此提出对我国预印本平台功能建设的启示:完善预印本平台的功能规范;增强平台研究成果的多样性;明确数据使用和文章引用规范;构建自然评价指标衡量影响力。


引文格式:陈晓婷. 预印本平台功能特色分析及启示[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4,20(1):50-58.



信息素养视角下高校学生陷入信息困境的影响因素研究

朱世琴,吕佳霖,陈红英



基于信息素养视角,探究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对信息困境的影响情况,有助于引导高校学生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有效突破信息困境。构建不同类型高校学生陷入信息困境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区分信息素养层次,运用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定量化探索不同层次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困境之间的影响关系。不同分组中的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有所差异,重点本科院校、本科生、大四年级、理工农医类学生的信息素养均高于相同分组中其他群体;高校学生信息素养层次对其陷入信息困境的影响不同;高信息素养分组中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与信息困境维度呈现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关系,因此需要分阶段、分类别、多途径贯彻信息素养教育以突破信息困境。


引文格式:朱世琴,吕佳霖,陈红英. 信息素养视角下高校学生陷入信息困境的影响因素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4,20(1):59-70.



不同供应主体参与下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文电子书建设研究

陶蕊,叶继元,陈文娟



中文电子书是新时代我国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中文电子书的收藏单位,其建设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近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的中文电子书供应市场呈现多元复杂的竞争态势,资源建设受到影响。通过网络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访谈法识别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文电子书的供应主体,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文电子书建设的3条典型路径:一是数据库集成商和图书馆为基,多源协同的建设路径;二是数据库集成商为基,馆配商等新兴主体崛起的建设路径;三是以数据库集成商为主的单一建设路径。提出加强高校图书馆中文电子书建设的几点思考:构建供应层级合理的中文电子书建设路径,提高免费资源整合与资源共建共享能力,提升高校图书馆在电子书产业链中的话语权,科学开展中文电子书馆藏质量评价。


引文格式:陶蕊,叶继元,陈文娟. 不同供应主体参与下国内高校图书馆中文电子书建设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4,20(1):71-78.



我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胡谦锋



采用网络调查法对我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建设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调研结果表明,样本馆古籍数据库总体质量不高,古籍数据库内容不健全且古籍数据库功能不完善。为改善公共图书馆古籍数据库服务质量,公共图书馆应采用全方位合作手段提升古籍数据库服务供给能力,重构古籍数据库内容体系,借助数字人文技术丰富古籍数据库功能。


引文格式:胡谦锋. 我国公共图书馆古籍数据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数字图书馆论坛,2024,20(1):79-84.




-END-



制版设计丨郑敏悦

 审核编辑丨王    玮



数字图书馆论坛官网丨http://www.dlf.net.cn

   邮箱丨DLF@istic.ac.cn

电话丨010-58882324

欢迎投稿!

往期目录|2023年第12期

往期目录|2023年第11期

往期目录|2023年第10期

往期目录|2023年第9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数字图书馆论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