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然气】汪晔:搞LNG这几年(行业写实)

议气疯发-汪晔 华气能源猎头 2022-04-23

       女人改嫁一定要趁早,男人转行也是一样。

       像我,转到LNG这一行就太迟了。

       中年女人改嫁,嫁的好嫁的坏,都很难称得上美满。

       侥幸婚姻成功的,会暗自痛惜以前被耽误的青春,还会悔恨不能给对方最好的自己;恨不相逢初嫁时,其实也是真恨。

       要是改嫁的不好,绝大部分女人会绝望;第一次失败可以是运气不好,再次失败只能怪自己太糟,运气不好可以重来,自己太糟咋办?更何况还这般年纪了。

       中年转行的男人,是不是也会有再嫁之恨?

       转行LNG,是从40岁那个夏天开始的。


设备厂商(W、R、J和X)

       那一年的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那一年太阳能产业比太阳还热,那一年我认识了一位搞液化天然气的老教授。

       他说他们掌握这种清洁能源的一些应用技术,如果做成产品,市场前景不可限量,且能“填补国际空白”。

       在外行眼里,能源行业是巨大而又神秘的;对我这样恨世界太小恨日子太平静的人,吸引力当然很大。

       于是毅然转行。

       改换门庭第一个小目标,去做老教授说的这种产品: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

       几年以后我才明白:对于设备厂商,液化天然气(LNG)从来就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行业,而仅仅是某类技术在某个领域的重大应用;绝大部分的“LNG行业设备厂商”,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只为LNG行业应用生产设备,这些公司更准确的称谓,应该是“涉及LNG行业的设备生产厂商”。

       又过了几年,我更明白了:在LNG行业里,能源运营是主角、工程建设是配角,设备生产最多只算龙套,大部分还是来串场赚外快的。

       40岁转行时的我,真是图样图森破啊。

       讲真,LNG行业的设备体系是比较简单的,上中下游的主角都只有一个:低温罐;这也不奇怪,毕竟产业核心就是低温储存低温运输啊。

       所以,想成为“只专注LNG行业”的设备厂商吗?那么,来(L)弄(N)罐(G)子吧。


【W】

       W就是靠生产罐子成了LNG行业的传奇人物。

       这个没有任何学历背景的小个子南方人,最初涉足LNG是源于与一家新疆企业的合作,选择的方向就是做罐子。

       牛逼的是,他一出手,就打造了至今最著名的两大国产LNG低温罐品牌之一。

       比牛逼还牛逼的,是他离开了创业成功的工厂后,再出手,又打造了至今最著名的两大国产LNG低温罐品牌之一,另一个之一。

       很遗憾,成为LNG传奇的W并没能一直坚守在LNG行业,也许是对LNG罐子的市场前景信心不足,也许是下一个风口吸引力太大,两年前W带着团队把主要精力转移到了氢能行业。

       总在追逐着风的方向,也总能站在风口之上,像W这样自带传奇BGM的人生,实在令人称羡。但换个角度看,风起风息都始于庙堂的能源领域,产业热点如此多变,真的好吗?

       虽然行业传奇也转行了,但并不妨碍低温罐生产企业成为所有LNG设备厂商里,血统最纯、市场最广、最坚守行业的那一个。

       说到LNG低温储罐,国内国外同行的第一反应是有差异的。大部分老外首先想到的是LNG接收站的大型罐,十几万立方的庞然大物,而大部分国内同行则会想到车载或车用低温罐(通俗的叫法车载叫罐、车用叫瓶),或是工业点供中心站十几、几十、几百立方的LNG储罐。

       前者LNG接收站大型低温罐储罐,由于其量身打造的定制设计、完全工程化的建造过程,经常被看做是项目、是工程、是“建筑”,而弱化了“产品”的概念;相应的,建设方也不会被当做常规意义的设备厂商。

       后者车载罐、车用瓶、中小型固定罐瓶,都是标准化的产品设计、流水线批量生产,出厂就是成品,当然是地地道道的产品。

       W前后打造的两个著名品牌LNG储罐,都隶属于后者。

       两者的差异是巨大的。前者是典型的国际化竞争领域,法国GTT、德国TGE、美国CB&I这些品牌,都是奋起直追的中国同行需要仰视的;而后者却是中国产品的地盘,偶有个把美资品牌,历数其LNG储罐产品,几乎全部产于中国、也几乎全部用于中国,本质上就是一家中国企业。

       这种为中国而生的”国际LNG厂商”故事,并不是仅仅只在罐子领域。

       复盘W的传奇故事,有一点是值得深思的:中国的天然气工业起步比欧美甚至日韩都要迟很多年,但在好些LNG设备生产领域,国内企业似乎并没有费多大功夫就占领了国内市场,“填补了国际空白”,进而还引领了行业发展,Why?

       原因很有趣,却也意味深长,这里暂且按下不表,还是说回到W吧。

       如果说成为了LNG传奇的W,在LNG行业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一定是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了。

       中国LNG工业路线与国际LNG工业路线几乎可以算是南辕北辙。老外的LNG罐子越做越集中,中国的LNG罐子越做越分散,老外的天然气液化是越做规模越大,中国的天然气液化却是越做规模越小。

       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这种迷你型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就是“小”的代表。正是它的小,以及貌似很大的市场,让算无遗策的W也着了道。

       W在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上倾注了很多心血,也许是希望复制在小低温罐领域的成功。可是这种装置小归小,设计建造却依旧是工程化的,生产过程与大规模天然气液化项目几乎一般无二,流水线制造模式似乎并不适合于它。

       更要命的是迷你型液化的市场问题。W谨慎地准备了十套设备,满心期待一个大大的拥抱,拥抱“即将爆发“的市场需求,结果呢?千呼万唤才款款而至的市场,走到跟前时,居然华丽丽地一个转身,远去了。

      传奇人物W的这次出手,铩羽而归。

      图样图森破的我,选择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作为转行后第一个小目标,会有好的结局吗?


【R】

       R是我的供货商,生产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的主要供货商。

       先普及一下“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基本概念知识:

       “液”,首先这是一整套的天然气液化装置,基本功能跟大装置一样,都是通过低温处理把天然气变成体积小很多的液化天然气(LNG)。

       “小”,是指装置的处理能力很小;国际上的大型天然气液化装置,日处理量都在几千万方,中国的天然气液化装置都很小,日处理量大部分在一百万方左右,而我们试图生产的这种小型装置,日处理量只有几万方,严格意义上算迷你型天然气液化装置。

       “撬”,这种装置最靠谱的市场,就是那些不能或不愿接入管网的井口气;这些气源分布散,而且容易衰竭,所以液化装置最好能做成撬,容易安装也容易拉走。(也许正是成撬这种做法,让W看到了标准化流程制造的可能性)

       号称迷你的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块头并不小,一套完整的装置至少包括六七个集装箱大小的撬。这种工程化产品很像搭积木,根据设计采购或定制各种积木也就是撬,最后拼在一起,调试、运转、工作。

       R供给我的,就是其中的一个撬,也是这套装置里最重要的一块积木,压缩机。

       R是一个执着的东北汉子,一辈子都在搞压缩机。在中国最著名的压缩机生产企业服务了很多年以后,R离开了,在同一个城市创建了自己的压缩机制造工厂。经过几年的打拼,R的工厂颇具规模,在LNG行业也很有名气。

       不过,在专情于压缩机的R眼里,LNG行业只是一个市场方向,而且肯定不是发展空间最大的方向,也不会是产品应用最长久的方向。

       我去R的工厂拜会过两次。

       第一次是订货。那时的我对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市场前景信心满满,在R组织的交流会上侃侃而谈,把设备的未来描绘得花团锦簇;不要说R的手下,就连我带去的同事都听的很动容;R很认真地听很认真地记,脸上的笑容也很认真诚恳,诚恳到总让我觉得有那么一丝的疑虑和担心。

       后来,在遇到一系列市场挫折后,我越来越懂得了那一丝疑虑。

       第一个向R订货来拼装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并不是我,而是又一位搞液化天然气的老教授,那位老教授和W一样,在这个项目上吃了亏。分析一下吃亏的原因,大致是两点:一是低估了气源处理的复杂性,二是高估了市场需求和投资回报。

       R当然期望我说的那些美好前景能实现,那样起码能多卖一些压缩机,但也许是老教授的前车之鉴,也许是商业敏感,让并不特别了解LNG市场的他,多了一些审慎和担忧,让他的笑容里有了那么一丝的疑虑。

       第二次去R的工厂,正好赶上他的公司冲上市失败。

       功亏一篑的理由很诡异。“怀疑我们进入辅导期以后的业绩,觉得不可信。”R的笑容依旧认真,话语间却充满了无奈:”行业滑坡我们却涨业绩,证监会比较了其他同行,觉得不可能,就这么给关在外面了。”

       压缩机厂家不会专注在LNG领域,但制冷压缩机却是天然气液化工艺里最重要的设备。中国的压缩机市场竞争激烈,阵营却很清晰,从高到低依次是国际品牌、国企品牌、民企品牌;在LNG领域的层级也是一样。

       R的产品就是民企品牌里的佼佼者。

       也许正是如此吊诡的失败,让一向不屈不挠的R放弃了上市的再次努力,而是很快选择了被收购,被一家欧洲老牌压缩机厂商收购。

       后来一直没有机会跟R见面,对他被并购后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一直到前些天,还是为了当年的订货事宜,需要跟他的销售副总见一面。

       “起码对个人还是有好处的,多年的努力算是变现了。”聊到这次被并购,销售副总觉得并不比上市差:“对R总和我们这些弟兄们,都还算合适。”

       被收购后,尽管外方只派了一个管理人员,但R和他的团队却一直在做主动调整,以匹配国际品牌的生产管理规格。 “R总就是这样,只要别人信任他,他就会加倍付出来回报。现在啊,比给自己干还玩命。”

       听到这些,我打心眼里为老朋友高兴;不过总觉得自己的笑容里,有那么一丝的怅然若失。

【J】

       J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文弱。

       虽然J的产品和企业都非常强势。他的CNG/LNG加气机,一度占到了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强,他的企业在行业大滑坡的节骨眼上,惊险一跳成功上市,堪称经典敎例。

       习惯上,我们喜欢把生产LNG的设备称为上游产品,把使用LNG的设备称为下游产品。J和W一样,都算是LNG下游产品生产商。他俩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成功地抓住了LNG作为替代交通能源的那波商机。关于那波商机,从这组数据里能读出很多意思来:2009年,中美两国的LNG车辆都是一万多辆,加气站也都是一百多座;到了2014年,老美没啥变化,咱们的LNG车辆保守估计三十多万辆,加气站增加了两千多座。

       在商业成功的众多元素中,“专注”和“选择”是比较隐性的,没有技术元素、资本元素、人脉元素那么“真金白银”,但却能决定技术、资本、人脉的”变现能力”。“专注”与“选择”本身是矛盾的,考虑选择意味着不再专注,坚持专注则代表了放弃选择;另一方面这对欢喜冤家又密不可分,没有选择的专注大都是井底之蛙,不能专注的选择则往往成了无根浮萍。

       成功者如J,就做到了特别会选择,特别能专注。

       还在搞通讯产品的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天然气进入交通能源体系的商机。转行选择的切入点,是市场空间最大、也最能体现自身优势的加气机;(另一个市场空间最大的产品,就是W的车载车用罐)。J的切入时间选得很准,正好赶上了某央企大力发展LNG产业。在和央企合作的过程中,他还面对过更多诱人的机会,可这时的他却一直定定心心,选择了专注。

       我认识的大部分LNG设备厂老板,身上都有浓浓的“制造业气息”,J是个例外。 “文”与“弱”,是我几年前见到他的第一眼印象,之后延续这种印象的原因有点匪夷所思:是情绪;准确地说,是文质彬彬而又稍显体弱的J,在跟我交谈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

       那是一种可以称之为“从容的忧虑”的情绪,忧虑来自理性,从容源于自信,腹有诗书心忧江湖的感觉,非常匹配我对他的印象。

       J的忧虑是有理由的。公司上市以后,LNG市场形势急转直下。全行业苦苦支撑三年,终于盼来了回暖,没料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波的行业热点“煤改气”,竟然跟J的产品加气机完全无关。J和其他那些寄希望于交通能源“油改气”的企业,依旧还是春城雨色冻微寒,苦熬度日难上难。

       人生终究是一场经历,只要有机会腾空而起,就不必惧怕在空中重新寻找方向。我猜这才是J从容的底气,哪怕抵达原定目标已无可能,上市后新的高度定会带来新的视野新的机会。何况就算在空中将油耗尽,最坏的结局也就是降落在原地,但人生境界已迥然不同。毕竟,到过那个高度,才能有资格、才会有情怀,去憧憬飞得更高。

       和J见面已是一年前了。后来陆续看到一些关于J的企业的转型报导,从媒体上看,J正试图做两个调整,一是从下游往上游发展,二是从设备厂商转型资源投资运营。(从做设备到搞资源,几乎是这个行业里所有成功者的共同选择。)

       文弱的J,选择了坚守在天然气行业,也选择了不得已的转型。像加气机这样的LNG下游产品,技术资金门槛都不算高,如果市场空间不够大,手握的资本就不是竞争优势而是成本包袱。

       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一个上市企业的背后,都有若干个竞争失败的同行们的辛酸泪水。当资本、市场、资源都集中在成功者的手上时,成功者的转型阵痛,其实是行业之痛。

       判断行业发展路径是否合理,与判断个人选择是否正确,标准是完全不一样的。站在个人和企业角度,看到商机就出手、看不到机会就转型,无可厚非。但政策性的行业引导,决不能如此简单率性。

       发展LNG作为车船的替代能源,投入巨大而吉凶难卜,欧美日韩浅尝辄止、不肯大力投入,担忧的就是“行业性试错”成本太高、代价太大。然而在中国,英雄是可以造时势的,LNG强势介入交通能源,就源于当年某位强人的大格局大思路;此后的整个行业,就一直行走在中国特色的生存发展轨道上。不幸的是,随着这位强人的身陷囹吾,产业政策从盲目提速变成了强行刹车,这给产业带来的伤害,比当年的“摸着石头过河”还要大的多。


【X】

        X是搞LNG上游产品的。

        X是个严肃起来也让人觉得很亲切的人,这点不太像制造业老板,他们中的大多数,亲切起来依旧会让人觉得很严肃。

       这并不妨碍X成为一个优秀的老板,一个优秀的搞LNG上游产品的传统制造业老板。

       我第一次去拜会X,是做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的市场调研。

       那时的X,自立门户刚刚站稳脚跟,就已经在LNG行业声名鹊起。

       那时的我,刚刚搞清楚”L、N、G”是“Liquefied、Natural、Gas”。

       X居然很耐心地跟我聊了一个多小时。

       “那么,您是怎么看小型撬装液化装置呢?”这个小个子西南人,身上有种特殊的亲和力,让彼时把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当做商业机密的我,不自觉就暴露了自己的小目标。

       “我们有能力搞这种装置,”见我脸上露出了一些不信任,X接着解释:“小型撬装有一定特殊性但并不难,我们之所以没有投入,是觉得产业化条件还不够成熟。”

       我心里不以为然,觉得能做出这种装置的团队,不是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

       “但我们会一直关注这个市场,”X的语气里多少有些安慰:“你们要搞这个产品,调研工作要充分一些才好。”

       我很喜欢X的这种亲切,不是那种自视甚高的’平易近人”,也不是那种让人起腻的称兄道弟,亲切仿佛是他的天性,而不是态度。

       交往中能给人这种感觉,不能说不是一种天赋。所以X一定曾经是个非常厉害的销售,一个你甘心情愿让他多赚一些钱的销售。

       不同背景出身的老总,价值观上总有些微妙的差别。技术背景的老总,往往在市场策略方面花心思较少,销售出身的老总,则大都看重营销甚于产品自身。X一定很警醒这点,甚至做的有些刻意,譬如陪他一起出差参会,或是一起接待宴请的公司同事,就很少有市场营销人员,反倒经常是技术背景的下属。令我印象深刻的,恰恰是这些搞技术的下属。他们在老板和客人面前,举止自如甚至谈笑风生,完全没有设备厂商技术人员常有的拘谨和寡言。

       创业后很长一段时间,X的企业最重要的市场方向都是LNG。他和W、L一样,都幸运地赶上了那段英雄造出的时势,那段LNG强势介入交通能源的岁月。不同的是,X的受益是间接的,因为他搞的是LNG上游产品,是天然气液化工厂。他做的面很宽,从提供工艺设计、模块化组件生产到EPC交钥匙工程,能拿到什么就做什么。

       那几年有个时髦的话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用来形容LNG燃料车船和LNG加注站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其实更宏观一些,把上游天然气液化工厂和下游LNG车船应用比作鸡和蛋,也很贴切。没有那些“特立”的天然气液化工厂,就不会有“独行”的中国LNG车船;反过来,没有LNG强势介入交通能源,起码那几年是绝无可能出现那么多液化工厂项目的。(个中关系,拙笔《特立独行的中国LNG》里有展开说明,这里不再赘复。)

       2004年新疆某液厂正式投产,揭开了中国大兴天然气液化工厂建设的序幕。此后从2006到2014短短七八年时间,一百多座液化工厂建成投产。这个数字是惊人的,要知道在半个多世纪的LNG工业史里,全球(除中国外)总共建成的天然气液化工厂数量,也就一百多一点而已。

       全世界的液化工艺厂商、设备厂商和工程商都被吸引了过来,但他们很快发现,所有的中国项目规模都非常小而且资金不够充裕(民营业主居多),于是大牌厂商开始纠结观望。

       市场很像是一个特别有主意的女孩子,永远只眷顾那些肯为她做出改变的人。那几年拿下中国液厂项目最多的,不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法国索菲德国林德,也不是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美国AP,而是一家来自美国中部的企业。不可思议的是,这家美国企业在进入中国以前,甚至从未涉足过天然气液化领域。然而正是这种“为中国而生”的态度,让没有任何“身家”的它获得了市场的青睐。

       外资品牌攻城略地的时候,从事天然气液化的中国同行们一直在默默地看、悄悄地学。很快,中国力量披挂上阵,横扫了日处理量100万方以内的天然气液化项目。

       X,就是中国企业“收复失地”的领军人物之一。

       如果说亲切是X与生俱来的天性,那么沉稳,就是他后天磨炼出来的人生态度。

       工程化的设备厂商都有共同的苦恼,市场往往像一窝蜂一样,要来就成群结队来,说走就走得干干净净。行情好的时候,接项目接到干不了,不好的年头,门庭冷落,恨不能散伙算了。天然气液化项目市场也是一样,哪怕争先恐后建液厂的那几年,也同样分“大年小年”。

       X很清醒,他对自己和团队的要求是:行情好的时候不滥接项目,强调品质保证,行情不好的时候不硬接项目,重视回款风险。那段时间,我和他见面不少,经常听他说放弃了这个机会、割爱了那个项目,有的是手上活太多怕顾此失彼,有的是对方条件苛刻风险太大,“甲方真希望是我们来承接,”X常常这样总结,不无遗憾却也略显得意,“越是这样,我越要对他们负责,这也是对自己负责嘛。”

       销售出身的X,战略意识自然很强,早早就完成了企业股改,没料想上市之路却是一波三折,出奇的坎坷。没睬准节点,导致他和企业不得不坚守在资本城墙的外面,苦熬市场报复的凛冬。

       2014到2016,是很多LNG人不堪回首的三年。上游供应的过度建设、下游市场的过度单一,是行业凛冬的起因,央企在关键时候的急刹车,更是釜底抽薪,熄灭了冰天雪地里最后的火苗,很多企业都撑不住,倒下了。

       X熬了过来,并且成功上市。

       沉稳的他却有了新的烦恼。上市后不久我们又聚了一次,聊到了我在山东搞的点供产业园。“你跟下游比较熟悉的话,可以做做LNG贸易啊,我来给你供液。”听他这么说,我很吃惊:“您投资建了液化工厂?”“没有,我们还是坚持做设备。”他看了看我,口气中有些无奈:“好几个液厂项目都欠我们设备款,没钱只能给LNG,逼得我们帮着去卖液咯。”

       我连忙应承下来,心里却暗自叹息:当年为规避回款风险,有项目宁可不做的X,居然也被市场逼成了这样。


【故事(1)】

        “那么,您在LNG行业具体是做什么的呢?”年初家中骤生变故,我常乘坐高铁往返在沪徽两地。很巧,这次的邻座是个搞核能的小伙子,聊了一会儿各自的行业,他问我。

       一时竟然语塞,足有几十秒,看着小伙子的眼神从好奇变成了疑惑,我脱口而出:“做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

       选择转行,起因就是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因为它,甚至还有了一个5年上市的人生规划。万万没想到经历了这几年,竟然越来越疑惑:“你在LNG行业做什么?”

       现如今大多数的创业,都把成功目标定为公司上市。因为风云难测的环境、毫无理性的竞争,让即使经营良好的企业,依旧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上市呢?其实就是套现保底,此后就算企业破产关门,创始团队也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因此,很多创业者为了能上市,甚至不惜给企业的未来挖坑,以至于上市后举步维艰、频频转型。

       说回到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先来讲一个老教授的故事。

       在美国有房有车有事业的他,看好中国LNG回国创业。他慧眼独具,看到了未来中国缺少天然气,需要开发一切可利用资源;他勇于实践,开公司建厂招兵买马做设备,生产的产品就是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他不可谓不成功,政府支持、行业欢迎、补贴丰裕;他也不可谓不争气,很快就把产品做了出来投入使用。

       可是含辛茹苦这几年的他,如今却是凄风苦雨,资金无继、官司缠身、团队崩离。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是现如今,我知道了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

       看好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有两条逻辑思路:

        A、中国缺气,大量闲置甚至浪费的零散气源亟待合理有效利用;

        B、天然气液化装置尤其是小型液化装置需要模块化,从而提升天然气液化工程的建设效率并拓展其应用场景。

       老教授和前文提到的W,都搞过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但基本思路是有差异的。

       老教授是基于A思路,是站在油气田的需求来考虑问题,出发点是适合零散气源的现场需求。他的思维发散逻辑是这样的:

        A1、很多零散气源适合做成LNG,比用来发电、做成CNG等更合理更有优势;

        A2、由于零散气源的可持续生产能力有限,小型液化装置需要做成模块化的撬装形式,便于安装也便于拆卸,随时可以从已开发气源转运到待开发气源,再次投入生产。

       而W则是基于B思路,典型的制造业思维,出发点是改变天然气液化项目建设模式;他的思维发散逻辑是这样的:

        B1、对中小型天然气液化装置的需求越来越多,LNG出口国有需求,进口国同样也有需求;

        B2、天然气液化工厂的工程化建设模式需要改变,改变成流水线生产标准模块,根据用户需要提供不同的模块组合,简化现场安装工作,并且还可将液化模组应用到更多场景。

       这么写是不是很无趣?好吧,我换个说法。

       老教授回国后,跟油气田接触很多,了解到很多接不进管网的边远气井无法利用只能封存,很多油田伴生气、试井试采气无法回收只能放空,他告诉油田领导:我有办法把它们都做成LNG回收利用了。油田很高兴,毫不犹豫上项目,找老教授订购设备。老教授也很高兴,踌躇满志地做了规划,(几年上市?)把设备的主力型号定为日处理量1万方。

        如果您接触过天然气液化,一定明白日处理量1万方意味着什么。每天液化1万方,如果LNG每吨赚1000元,1万方的装置每年的毛利也只有200万,可是老教授的装置当时售价1600万啊!如果您还接触过边远气井,更明白日处理量1万方意味着什么。数千口封存的边远气井里数量最多的,就是达产气量1万方的井。

       看出点什么吗?第一,那个时候生产加工LNG利润极高;第二,那个时候老教授雄心勃勃,想拿下的井口项目数量,也许超出了你我的想象。

       美国回来的老教授,在中国的油气田找到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这个时候,LNG创业传奇W却踏上了美国国土,寻找新的创新产品,他找的居然也是: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

       比W晚两年,我也访问了那家美国公司,那时候的W已经成了他们口中的业绩案例。美国人介绍他们的产品规划:提供给W的小型液化模块,是日处理量5万方和10万方的,他们同时还在做30万方的,将来要做50万、100万乃至更大的。

       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们要做这么大的“撬装”,要知道日处理量100万方,在中国就是“大型”液化工厂了,“那么,你们计划做日处理量3万、1万甚至几千方的吗?”

       这次轮到美国人吃惊了:“为什么要做那么小的设备?有价值吗?”

       中国的天然气液化工厂数量,超过了全世界(除中国外),但我们的总产能,却只有世界的一个零头,差别原因在于用处不同。全世界绝大多数天然气液化工厂,生产LNG都是为了跨海出口,所以它们基本都建在码头边,产量越大越好;中国的液厂,基本都是以调峰名义建的,气源多数来自管道气,喜欢建在门站气价比较低的地区(大部分是产气地),生产LNG卖到气价较高的地区,或是管道未通达的地区。

       这就理解了为什么人家的液化工厂越建越大,而咱们的越建越小了。人家的用途是装船出海,船也是越造越大了,咱们的用处是装车分销,而且还越分越散了。

       W和那家美国公司做“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他们称作模块化装置),目的是要把建天然气液化工厂从工程建设变成产品制造,在车间里完成液化工厂的模块制造,建立标准化制造体系。因此他们努力越建越大,希望将来年产量几百几千万吨的液化工厂,也都能模块化制造。

       老教授做的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目的是要把接不进管网的零散气源回收做成LNG,这些气源大部分都很小很小,配产每天1万方甚至更小的,占了绝大多数,装置自然要越做越小。

       故事讲到这里,又得提一提那段英雄造出的时势了。

       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小型液化工厂?他们挤在一起,靠什么生存?是靠吃地区差价,把低门站价省份的气做成LNG,运到高气价的省份赚取差额?还是靠运送到天然气管道未通达地区,发展新的市场运营牟利?

       一开始,两者都不是主要原因。

        缘由还是LNG强势介入交通能源。要知道在2016年以前,超过7成的国产LNG,是卖给LNG加气站的。LNG替代汽柴油和替代煤的最大差异,是价格接受能力,换个说法,交通能源是LNG的高端市场。当年,央企掏钱建LNG加注站,央企掏钱改LNG燃料车,央企甚至还掏钱买LNG车用瓶送给用户,而那时的原油价格还在百美元水平,想想这些液厂,实在是活得滋润。

       这才有了将零散气源做成LNG的冲动。

       我认真分析过搞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的人群。发现他们,哦不,应该说我们,除了W以外几乎全都是科研院校背景。

       是技术有门槛?很遗憾,不是。正如X所言,小型撬装有一定特殊性,但并不难,尤其对像X这类承接了很多液化工厂项目的企业。

       那怎么就成了“国际空白”,等着这些科研院校来开发呢?

       老外(譬如AP譬如林德)是不愿意做,因为他们的LNG项目是朝越来越大的方向在发展;国内厂商(像X)一度是来不及做,那时他们的“大”项目都还做不过来,而到他们真的闲下来时,市场已进寒冬,还有谁会问津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

       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的致命伤正是“小”:市场小、效益小。

       从市场角度看,以几千口边远气井为例,配气达产能到每天3万方的,区区百分之几而已,而三万方以下的气井,大部分投资商都会望而却步。(本文第三部分“投资运营”,将有专门篇幅介绍这些井口气投资商)

       从投资角度看,上一套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跟投资一个正规液化工厂,手续几乎完全一样,土地、安监、消防……一个都不能少。

       从运营角度看,且不说设备折旧高、运行能耗大、综合成本贵,单是每天七八吨的液也比每天几车、几十车要难卖得多。(LNG槽车每车装载量20多吨)

       突然联想起回乡高铁上偶遇的那位搞核能的小伙子,他和我聊了一路,每一句话都在表述核电是多么多么好,在他眼里核电可以替掉任何能源,完成所有的事情。临下车,我笑着告诉他,我们行业里也有好多人,认为LNG才是最好的能源,任何场景都会说:”可以搞LNG呀!“

       在搞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的这些科研院校人员中,老教授是最早将产品产业化的,他几乎也是唯一赶上LNG强势介入交通能源那段好时光的。但一系列的错误,让他深陷被动。

       不善于从投资回报角度考虑问题的老教授,一开始就作了不合理的设备选型。日处理量一万方的液化装置,看上去市场面最广,却有个致命问题:投资运营者很难获利。即便如此,彼时备受追捧的他,还是成功地卖掉了第一批产品。然而他又低估了井口气的复杂性,产品经济性极差还故障频频;那一波商机,就这样施施然跟老教授擦肩而过了。

       随后,LNG行业进入了三年凛冬。平均开工率一度跌破三成的中国液厂,几乎个个都挣扎在生死线上,还有谁会投资小型撬装液化装置?(其实是有的,而且还赚了钱,放到故事3里再讲吧)

       从美国回来、踌躇满志的老教授,几乎赶上了每一个机遇,却几乎没躲过任何一个错误,这样的经历,着实令人唏嘘。

       当老教授从人生峰顶跌落谷底时,W同样遭受了被市场冷落的挫折。

       被寄予厚望的十套设备,连卖带投,勉强销售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即便打折都鲜有问津。(连卖带投,是指成立了投资运营公司,买自己的产品来做投资运营商。)原因呢?水土不服、成本太高、型号单一......总之,原来感觉中模块化的所有优势,走到市场全成了缺点。

       促使行业传奇W转行去追下一个风口的,也许正是这段搞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装置的经历。睿智过人的W,从中看明白了:做一个LNG行业的设备厂商,太难。


【行业平台(江湖、互联网、行业协会、产业园)】

       窗外春光明媚。

       树上的叶子,每天都是一种新绿,从浅浅的一抹到浓得化不开,融出层层春意随风轻舞;草地上,不知名的小花仨仨俩俩绽开着,粉嘟嘟的花瓣、脆生生的茎干,全身上下都荡漾着阳光。走在路上,春从每一个转角迎面而来,刚经历凛冬的你,能不被熏得微醉吗?

       岁月之美,在于寒暑轮替;人生之美,不也在于沉浮之间吗?

       暂且忘掉小型撬装天然气液化,重新审视一下LNG行业吧。

       2013年去美国参加在休斯顿举办的LNG17,认识了一位上海籍的“侠女”。身为两个孩子妈妈的她,在休城生活了很多年,却依旧风风火火,丝毫没有长居海外的华人身上那股不紧不慢的劲儿。我在心里称她“侠女”,一是她热心快语爱抱不平,二是她特别喜欢武侠小说。

       她到美国后吃过很多苦,可在描绘以往的种种不顺遂时,她依旧会是眉飞色舞,仿佛沉浸在一段段美好的回忆里;她还经常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各种小确幸,家门口的小湖、邻家的晚餐、工作里的糗事.......在她眼里都是满满的快乐。

       喜欢她的人生态度,也很怀念和她一起工作的那段时光。记得她曾经把自己和身边朋友,去比作“笑傲江湖”里的人物,那么我也学学她,来写一写LNG行业的江湖。


【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派系。

       LNG行业的迅速壮大,不过十几年时间而已,人群划分当然跟原来的行业背景密不可分。简单分一下,大致有三类:

       一是“油田系”。

       他们是最早接触天然气的人,当然也是最早搞CNG、LNG的人。深厚的油田背景以及丰富的天然气认识,给了他们名门正派的自信,所以少林武当自然非他们莫属。武侠小说里的少林武当弟子,对付多变的江湖总有些手忙脚乱。不过朝廷重视,大伙儿服气,所以武林盟主终归还是他们。

       二是“燃气系”,似乎也可以称作“管网派”。

       他们是各地的燃气公司,他们拥有各地的燃气管网,他们最早接触的天然气都是管道气。这拨人像极了五岳剑派,江湖行走,他们同声通气,合起来抗衡少林武当。私下里他们相互之间才是最大的仇敌,守牢各自山头还不时觊觎对方地盘,稍稍强大就梦想着一统江湖。    

       三是“低温系”,又称“空分派”。

        LNG是低温技术在天然气领域的应用,与空气分离技术同宗。LNG行业兴起,在天然气领域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低温技术企业开始进入天然气行业。他们大都怀揣一两个家传绝招,行走江湖靠的是小心谨慎不砸招牌。他们没有油田系的资源,也没有燃气系的地盘,所以只能看家护院、接镖保驾。

       Z是我的好朋友,他出身油田系,是真正的“少林武当弟子”,可是人生曲折,后来的他进了一家设备厂商,干起了接镖保驾的活儿。


来源:微信公众号"议气疯发" 作者:汪晔

编辑:华气能源猎头(微号:energyhunt)

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相关文章:

1、【天然气】唐驳虎:中国天然气来源的最终指向 还是一带一路

2、【天然气】唐驳虎:为了获得天然气,中国需要付出多少努力?(长文-干货-荐读)

3、【天然气】FSRU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含FPSO建造船厂、承包商、运营商汇总

4、【天然气】郭宗华:再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5、【天然气】刘荣:燃气供热现状及问题(PPT)

6、【天然气】博燃网:5家大型区域型燃气运营商之外,这10家上市燃气企业的2017值得关注

7、【天然气】专访LNG项目开发商Tellurian:全球天然气业务如何做?

8、【天然气】定了!航运业2050年前减排50%,LNG帮助实现减排

9、【天然气】北美液化天然气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本公众号内容大多源自网络整理,素材、图片、视频版权属原作者,所发表的文章仅为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提倡互联网精神:开放、平等、协作、分享、进步。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多相关文章,请通过公众号“文章检索”---“关键词检索”查阅!

猎头合作/岗位咨询/商务合作/版权问题/读者投稿,请联系:

联系人:许哲民(先生)

移动电话:13906017753

电子邮箱:joker@hqhunt.com

QQ/微信:19000734/energylietou(烦请备注)

QQ群:75335340(猎头/项目信息)

官方网址:http://www.hqhunt.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