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亚太养老产业力量联盟”——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招生介绍详见:北京大学康养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即将开班……
点击 阅读原文,立刻报名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深,老年人的刚性养老需求日益凸显,庞大老年群体可预期的消费潜力成为社会共识。但当前的养老消费市场与健康、旅游、教育、文化等消费相比,落地的规模效应与普遍预期有较大距离,养老消费市场仍未从根本上打通。究其原因,除供需失衡、供需错位等结构性问题外,养老供给市场尚有四大问题需要破解。一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消费供给理念缺失。这几年,社会资本催生的养老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一些高大上的养老模式也遍地开花。这些养老模式参观起来可看性强、商业理论分析起来逻辑性强,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都高度认可,但是在这些商业模式中我们发现,最核心的消费要素,即老年人要么不在其中、要么参与不足。一些养老商业模式包括养老产品、养老服务在设计环节并没有让老年人参与,很少关注老年人真实的消费意愿和感受,是供给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认为老年人应该需要,强加老年人消费。缺乏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消费供给值得老龄行业警惕,否则庞大的老年人群在消费供给市场中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供需错位就不可避免。二是分类供给、精准供给的市场尚未形成。养老相关企业有一个幻觉,好像自己开发的任何一款老年产品、提供的任何一种养老服务都有2.5亿老年人在等着消费,很多企业进入养老领域也想当然地瞄着这个“大市场”而来。实际上,没有哪一种养老模式能够覆盖全体老年人。从消费角度看,不同老年人群的消费心理、消费追求是不一样的,有的老年人一生节俭消费看价格,有的老年人经济状况好消费看品质,特别是低龄、中龄、高龄等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其消费方式和消费特点也明显不同。独居空巢老年人更需要精神陪伴,失能居家老人更需要上门照护服务。养老相关企业要针对不同老年消费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和精准细分,让养老供给满足老年人小众化、多样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如果养老相关企业依然停留在粗放式供给上,那么老年消费“大市场”则永远不会到来。
三是融合性、整合性服务供给不足。现在的养老供给市场基本上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单一供给模式,就像老年人去医院看病,即使你多病缠身,也只能一个科一个科地看,综合性的科室很少。融合性、整合性服务供给不足,是养老供给市场的一大短板。人工智能和5G时代将重塑服务供给模式,单一种类的服务供给越来越难以赢得老年人青睐,将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因此,近几年政府一直倡导和鼓励养老与旅游、健康、教育、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目的正是希望催生融合、整合性的供给服务业态。一些地方和机构探索的“游学养”、“康养护”等新业态,正是此类供给产品。养老相关企业要尽早将融合、整合思维贯穿到养老供给市场,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丰富的养老服务产品。四是新技术赋能供给不到位。一方面,新技术赋能老年生活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养老服务机器人种类、功能单一,智能家居对居家养老的支持不够,物联网在养老地产上未能有效应用,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可穿戴智能设备、远程医疗技术仍未真正惠及老年人,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建设还没有带来广泛的老年人应用场景,等等。另一方面,新技术赋能老年人不到位,面对支付宝、微信、网购、智能手机等,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被新技术甩下了,进而远离了新消费模式。新技术如何为老年人提供“绿色通道”,让老年人更便捷、更简单地应用,是新消费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温馨提示:微信订阅号已开通置顶功能,请进入“老龄金融”公众号首页,点击“置顶公众号”键,即可将“老龄金融”置顶,方便查阅。▲
END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北大研修班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
| |
右上角“分享”也是鼓励↑↑↑
右下方“在看”就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