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加强养老服务专项人才教育培训、提升薪酬待遇丨政策鼓励养老玩跨界 模式众多处处亮点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民政部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专项人才培育的提案答复的函
民函〔2019〕707号
安阿玥等9名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专项人才培育的提案》收悉。提案对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人员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水平,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推动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商公安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养老护理工作。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完善养老护理体系。今年,国务院召开的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对多渠道加快培养、增加养老服务人才,更好满足老年人需求进行了部署。
一、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专项人才教育培训
一是在培育模式上,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15年起,教育部在养老服务相关领域遴选立项了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提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技能水平。来自地方政府、行业和学校的49家试点单位在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重点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目前,在政策、保障、模式、机制、标准等多个方面已实现突破。
二是在培育途径上,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2019年,教育部推动出台《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6〕6号),规定在老年服务与管理等领域,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社会化机制遴选培训评价组织,指导开发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化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
三是在培训对象上,向贫困地区倾斜。2016年,民政部本级彩票公益金开始实施“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人才培训”项目,累计投入992万元,开展养老服务与管理人员培训项目13期,培训1619人;开展罗霄山片区千名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8 期,培训1003 人,提高了参训养老服务人才的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
二、关于提升养老服务专项人才薪酬待遇
一是促进养老专业人才就业创业。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养老服务机构在内的各类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社保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可同等享受企业吸纳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到养老服务领域中小企业就业,在专业技术评定、科研项目经费申请、科研成果或荣誉称号申报等方面,享受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同等人员同等待遇。高校毕业生在养老服务领域创业,可以按规定享受创业指导、创业培训、税收优惠、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场地扶持等一系列服务和政策优惠。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为养老服务等领域单位用人和毕业生求职搭建对接平台,并提供人事代理、档案保管、社会保险办理和接续、职称评定、权益保障等服务。
二是提高养老服务专项人才薪酬待遇。目前,养老机构按性质分为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其中,企业和社会组织性质的养老机构实行市场化的薪酬,由企业和社会组织资助确定,国家不宜出台工资待遇政策。对于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机构,其编制外人员由单位结合自身实际和劳动力市场价位确定薪酬待遇,编制内人员实行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三是做好养老服务人员就业及岗位补贴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有关规定,各级政府应积极开发社区服务业的就业岗位,重点开发面向社区居民生活服务和社区公共管理的就业岗位,以及清洁、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政府对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就业困难人员给予岗位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据此,符合条件的民营养老机构和养老护理员均可按规定申请公益性岗位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和政策实施应由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就业形势等情况统一制定。
三、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社会保障力度
一是进一步降低落户门槛,满足养老服务专项人才落户需求。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目前,各地紧密结合实际,积极稳妥、规范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普遍放宽了包括从事养老服务等社会工作人才在内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中西部地区除省会(首府)城市以外,全面放开了全省(区)其他城市的落户限制。东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大大降低了落户门槛,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断健全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将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纳入积分项目统筹考虑,逐步有序解决普遍劳动者的落户需求。
二是有序实现市民化待遇。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政策统筹和顶层设计,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以及农村产权、财力保障等方面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例如,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专项人才可申请公租房,通过实物保障或租赁补贴方式,改善居住条件。
三是扩大医保覆盖面。目前,我国已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别覆盖就业人口和非就业人口,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筹资和保障水平稳定提高,包括养老从业人员在内的城乡各类人员均可按政策规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在此基础上,国家还针对大额医保费用建立各类补充保险制度,加强城乡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促进商业健康保险,落实群众多元化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指导地方加强政策落实,强化就业服务,支持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研究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提升养老服务专项人才动态提升薪酬待遇。坚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包括从事养老服务等社会工作人才在内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的政策。继续指导各地在住房发展规划制定实施中,统筹考虑包括养老服务专项人才在内的各类常住人口的住房需求,制定和完善相关措施,进一步改善居住条件。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巩固提高基本医保待遇水平,保障包括养老从业人员在内的参保人员基本医疗需求。
感谢对民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民 政 部
2019年7月29日
政策鼓励养老玩跨界 模式众多处处亮点
今年9月,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 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表明要促进“养老服务+”,推动与旅游、餐饮、医疗、地产等行业跨界融合发展。据悉,养老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并不是首次出现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早在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已经表示了要将养老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关于这个“+”的动作,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说到,促进“养老服务+行业”的融合发展是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寻找新的消费增长点、提升养老服务品质的重要途径,有丰富的前景值得开拓。
医养结合成为先锋
据李志宏主任介绍,我国的养老跨界融合发展开端可以追溯到2012年,医养结合是第一个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的养老跨界融合发展模式。医养结合就是将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相融合,达到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迄今,国家先后颁布了约 60 项针对医养结合的政策法规等相关的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健康老龄化与医养结合的重视。
据了解,目前我国设立了90个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共有近4000家兼具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养结合机构。此外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国家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实施“放管服”改革,这表明政策优先为医养合作发展亮起“绿灯”。首先,涉及同层级审批登记行政部门的“一个窗口”办理。其次,养老机构创办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职业资格可“两证合一”。最后,支持社会办大型医养结合机构走集团化、连锁化发展道路,鼓励金融机构作为投资主体举办医养结合机构。
专家指出,跨界不仅仅是一个动作,还需要由内而外展开深度融合。医养结合也不仅仅是“医”和“养”两方面的合作,梳理融合逻辑、打通多方合作关卡是重中之重。
智慧养老再吹号角
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强调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
智慧养老的应运而生是吹响养老跨界融合发展的又一号角。智慧养老是指养老业与互联网业的跨界融合,其最大特点在于建立了一个新型的、数字化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智慧养老在层次上可以分为物联网阶段和人工智能阶段,物联网阶段是我国智慧养老目前主要所处的发展阶段,将原有产品或资源进行信息化整合从而提供服务。人工智能阶段的智慧养老的高级阶段,一个智慧看护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力为有需要的老年人带来很多服务和帮助,这也是未来智慧养老真正要实现的形式。
如今,我国各地区在智慧养老方式上各有实践、侧重不同,典型地区有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以及山东省等。
智慧养老基本涵盖的产品与服务示意图
资料来源/《智慧养老发现实践与反思》-王晓慧、向运华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郭瑜在预测养老跨界未来发展趋势时提到“未来需要借助科技力量来解决老年人的照料危机。跨界融合是必然趋势,政府以及企业应具有前瞻性,积极探索创新,释放并规范市场和科技力量的发展。”
康养旅游丰富多彩
老年旅游也是近年来发展火热的养老跨界模式,低龄、身体健康的老人闲暇时间较多,经济上也较富裕,旅游需求相对旺盛。如今,我国多省市都在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其中适合老年人的项目独立出来发展老年旅游,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打造适合老年人旅居、休憩的一方园地。
提及老年旅游,有两个概念值得关注。首先是生态养老,据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主任李志宏介绍,生态养老是各地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专业服务于老年人旅游的产品,推动了旅游与养老、休闲度假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健康养老的目标。其次是候鸟养老,候鸟养老是个新鲜的概念,但实际上中国早已有许多候鸟养老的实践。例如海南岛是冬季避寒胜地,很多东北的老人冬季会前往海南度假,相对而言,北方城市也有夏季避暑胜地迎接南方炎热地区的老年人前来休憩。旅游养老更适合身体健康、经济实力较强的低龄老年人群,与此同时也可以吸引房地产、金融、保险等多行业参与进来,实现产业链的延长。
多行业争相促融合
从2012年至今,我国养老服务业“养老+”的动作逐年增大。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国家关于养老业资本准入制度的放开,养老服务业成为了朝阳产业,更成为了新的投资风口,未来发展不容小觑。
近几年,诸多行业融入养老业中,跨界模式逐渐成熟、产品形态逐步多元。例如大型养老社区的打造,在这个社区中可以看到与养老业跨界融合的多种资源,包括地产、保险、金融、教育等等。除医疗、互联网、旅游之外,地产、保险以及投融资机构是参与养老跨界融合最典型的三者。此三者在开发模式上多注重与医疗、护理机构联合打造服务产品,从而形成全龄的、会员制的、给与老人健康保障的养老社区模式;并打通旅游、教育等全领域养老生态圈。
“养老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是一个新的产业业态,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在积极的向前推进。”李志宏表示,首先,国家要通过扶持、鼓励以及培育的方式推进养老跨界融合发展。其次,对老年人消费进行合理引导,对养老服务业跨界融合发展中的社会资本实施灵活准入并进行弹性监督。其三,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要积极为顶层设计的落地而努力,将政策条件充分的利用起来,落地过程中的相关性文件也有待进一步细化。
来源:人民网,作者:李凌宇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常青藤会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