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了!我国养老金占GDP比重为7.3%还是11.4%?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并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多饮金银花茶:清热解毒,预防流感,抗炎杀菌,抑制各种病毒,保障身体健康,有利于增加抵抗力
最近看到两篇文章,有两个数据不一样,分享给大家,在文章中,提到美国的养老金相当于135%GDP,2018年,美国的GDP为204941亿美元,如果按135%计算,美国的养老金为:276670亿美元,如果换算成人民币是:1936692亿元,2018年,我国的GDP为90万亿,美国的养老金相当于我国GDP的2.15倍,美国人口为3.288亿,我国人口为:13.95亿。在养老金的准备方面,差距不觉是比较大的,我们还是来看看两组打架的数据是个什么情况:
日前,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在一次活动上表示:我国的养老金基金仅占GDP的7.3%。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在一次活动上透露:目前中国养老金储备约10.1万亿元,包括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占GDP比重仅为11.4%。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
中国的养老金仅相当于GDP的7.3%
在一次活动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不仅告诉了我们,中国的养老金仅相当于GDP的7.3%,还把养老金融给讲明白了。
“美国人制度化地存了相当于135%GDP的养老金,所以他们没有多少养老金问题,但仍大讲养老金存在重大问题,我国的养老金基金仅占GDP的7.3%,差之甚远,问题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
中国老龄化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对社保体系资金作出贡献的人数正在快速减少。专家学者普遍预测,2018-2050年中国老人比重将从12%快速升至30%。
“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在达到30%以后长期持续,一直到本世纪末都是老龄化,这个形势远比大家想的要严峻。所以未来几十年我们一定要在这个格局下去考虑问题,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养老金融问题的原因。”
2020年1月9日,在宜人金科举办的“新十年 新财富”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论坛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董克用阐述了如何从养老金融的三大方面应对中国老龄化挑战。
养老金金融:多支柱养老金体系
中国现行的养老金体系框架包括公共养老金(第一支柱)、职业养老金(第二支柱)及个人养老金(第三支柱)。
董克用进一步解释,第一支柱是现收现付型,第二、第三支柱是积累型,后者与财富管理息息相关,并且和资本市场的关系非常密切。目前中国的养老金体系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第一支柱承担了过多职能,“结构上我国已经有了一、二、三支柱,但存在十九大讲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
与养老金体系同样是三支柱的美国做比较。美国的第一支柱以社会保障中的退休金为主,积累的资金买美国国债,截至2018年已经储备了2.82万亿美元;第二支柱,包括之前的DB(收益确定型)和现在的DC(缴费确定型),主要是DC,存了16.15万亿美元;第三支柱,个人帐户8.81万亿美元。总计27.78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135.55%。
而中国这块却不容乐观。截至2018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积累5.09万亿元人民币;企业年金从2004年开始有统计数据,积累了1.48万亿人民币;第三支柱到2018年底,可以忽略不计。三个支柱的基金加起来是6.57万亿人民币,还不到1万亿美金,相当于中国当年GDP的7.3%。
“美国人制度化地存了相当于135%GDP的养老金,所以他们没有多少养老金问题,但仍大讲养老金存在重大问题,我国的养老金基金仅占GDP的7.3%,差之甚远,问题却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
怎么解决?
董克用认为,应尽快实现三支柱的均衡发展,补上短板。
具体到各支柱而言,调整稳定第一支柱,要做实基数,降低费率,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稳步扩大第二支柱,要进一步加大税收支持力度,规范投资体制,建立连通机制;第三支柱希望尽快全面推广,并且需要财政税收进行优惠,要吸引大家进入第三支柱,同时建立个人帐户,将来每个人都要有一个个人养老金帐户,改变现在的产品模式,搭建公共平台,机构提供服务。
养老服务金融: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
养老服务金融领域主要是工作期和退休期。
工作期是一个积累期。董克用认为,在积累期,银行业、基金业、保险业、信托业,都要加入进来,除了制度化一、二、三支柱之外,还会有养老储蓄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以后养老目标基金有些会进入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养老保障产品等等各种各样的产品,都是养老财产的储备。
退休期是一个消费期。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也都有很多工作去做,包括银行业的反向抵押贷款,有房子但是嫌养老金太少的老年人,可以把房子反向抵押贷款消费掉,实现资产转换;有综合性养老服务,包括理财等等,会有各种各样的养老金融服务。
董克用指出,目前这块的需求和供给都不足,两方面都有改进的余地。储备端来看,年轻人还没有很好的复利意识,不理解养老金存得越早越好,遇到的问题是选择现在消费还是未来消费,这是一对矛盾;产品端方面,很多产品并没有真正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不同特点来设计,同质化非常严重,有些产品挂了 “养老”的名字,其实没跟养老挂钩,制度、政策供给上也不足,所以阻碍了供给的有效性。
“随着养老意识的提高,政策条件的改善,产品供给的多元,中国养老金积累速度会加快。”他分析称,目前中国的工资收入已经越过了生存工资阶段,恩格尔系数低于30%,可以开始做养老相关的储蓄,这与美国推进养老金制度改革时的情形一致。
养老产业金融:金融与养老产业融合
目前中国的养老产业投资收益较差,因为现在的老年人消费能力不足。
董克用进一步阐述,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只有45%,全国一个月平均养老金3000元,老年人确实没有多少钱,并且老年人不敢花钱,传统养老观念也限制了这种需求,不肯在养老产业进行消费,所以现在的养老产业是微利行业,对资本吸引力很小。
但董克用研究团队认为,未来这是一个巨大的产业,主要有三个趋势。
一是家庭小型化。目前养老是“9073”模式:90%人都在家里养老,7%的人要在社区帮助,3%的人进机构养老。而等50、60年代的人开始养老,9073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只要出现失能、失智现象,老年人无法在家庭照顾自己,孩子也不能保障在老年人身边,这样的老年人只能离开家庭,去社区或者机构养老。“现在的说法逐渐改变,不再是居家为主体、社区来支撑、机构是补充,机构也要大力发展,因为这批人老了,需要去机构接受更加专业的养老服务。”
二是消费观念的转变。50、60年代这批人是改革开放受益的一代,消费观念已经改变,不会再为接受专业的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而顾虑花费的几十元钱,会由于养老而进行消费,对养老产业进行消费。
三是资本的回报。养老产业是长期稳定的资本回报,资本也会逐渐投入进来,因为像房地产那样大投入和高回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董克用总结称,从需求侧,中国要有充足的养老金,这就涉及养老金体制改革,以及要有资产变现的制度安排,帮助老年人理财;从供给侧,要有社会救助、照顾低收入老年人,要有资本的高端市场、多元组合的产业主体PPP。从这两侧入手,才能推动养老事业更好地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
目前中国养老金储备约10.1万亿元,占GDP比重仅为11.4%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陈文辉11日在京参加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0年首季峰会时透露,初步核算,2019年全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额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投资收益率约15.5%;截至2019年末,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6万亿元,累计投资收益额1.25万亿元,年均投资率8.15%。
陈文辉表示,在中国的养老金储备中,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养老储备基金占比为83%,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主的第二支柱和由个人储蓄型商业养老保险构成的第三支柱仅占17%。而在美国,第一支柱仅占10%左右,中国政府承担了居民养老的绝大多数责任,同时也极大地加重了财政负担。
据悉,目前中国养老金储备约10.1万亿元,包括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占GDP比重仅为11.4%,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50.7%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大力开展减税降费,激发微观企业活力,但社保缴费率的下降会进一步扩大养老金收支缺口,税收减少又将直接影响财政收入,这一问题也是亟待解决。”陈文辉说。
他还强调,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同时伴随少子化和高龄化特征,进一步加剧了中国人口结构老化程度。“预计十几年后,养老金缺口将成为最重要的民生问题,必须提前应对、未雨绸缪,尽快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防范养老保险‘灰犀牛’风险发生。”
来源:中新社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常青藤会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