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养老市场规模将达千亿 三大问题困扰产业发展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只要你在文章底部留言
邀请朋友给留言点赞
只要您有9个❤
即可获得奖品
注意是给您的留言点赞
不是给文章点赞哦!
送完即止
三大问题困扰养老产业发展
谁来“啃”下北京千亿养老市场
来自北京市老龄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的老龄消费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这意味着有巨大的服务机会、消费机会和产业发展的机会。如何加快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来自养老产业一线的从业者有哪些困扰?把脉北京养老产业发展政协委员有什么建议?
困扰1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保不覆盖
老人安宁疗护不进养老院进医院
丰台颐养康复养老照料中心是一家先有医后有养、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今年还与北京老年医院等签订了医养结合协议,形成了从基本医疗到养老再到健康管理的一体化服务,打造从社区活力老人到机构失能老人的全老龄周期健康一体化服务。
“我们工作中遇到很多这种情况,不少失能老人最需要医疗专业护理,但是他们往往喜欢住在医院,为什么呢?因为在医院,床位费可以报销,护理费可以报销,化验费、检查费可以报销……”丰台颐养康复养老照料中心院长施颖秀说,有些老人确实到了需要安宁疗护、临终关怀服务的时候,但依旧在医院挤占资源,也加重了医疗负担。
是什么卡住了老人在养老机构享受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呢?医保政策没有打通是个重要因素。施颖秀建议,要通过长期护理保险解决普惠制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上门服务和专业医养结合服务,在加大和推动长期护理保险的同时,应将养老机构提供的临终关怀和安宁疗护服务纳入医保,搭建养老机构和医院之间医养结合的联合体,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畅通路径,既可以更好地服务老年人,也可以避免挤占医院的医疗资源,让医归医,养归养,最大程度减轻老人的痛苦,减少家庭的压力,让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各级各类养老机构发挥功能,最大限度优化社会资源的配置。
困扰2
养老照料中心与驿站“割裂”
一边缺路径一边缺服务能力
海淀曜阳养老服务中心是一家以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为运营模式的养老服务机构,也就是以机构为支撑,以社区为平台,以居家为基础。
“机构养老方面,我们主要收住的对象就是失能、失智以及社会重点保障的老年人,入住的老年人平均年龄达到86岁。”海淀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主任郝圆媛说,社区养老方面,在社区组建了自己的老年大学,通过文化、教育、宣传、康养等各种活动,包括老年助餐,吸引社区的老人来到养老服务中心,2019年1月启动社区服务后,全年的文娱活动、宣传活动服务量能够达到2万余人次,老年餐桌全年服务量能够达到1.5万余人次。
“现在北京每个街镇都至少有一家照料中心,既承担了机构养老的职能,也承担着社区居家辐射服务的职能,但是许多照料中心却和街道各个社区的养老驿站是割裂的,缺乏服务进社区的有效路径。”郝圆媛说,驿站,顾名思义应该是一个系统,但现实是很大比例的驿站还是单打独斗。
“驿站本来规模就小,有很多驿站利用政府提供的空间,但因为单打独斗各项成本都很高,难以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服务,门可罗雀的现象,造成了政府资源的浪费。”郝圆媛建议,应以街镇为基础单元统筹服务资源,构建养老照料中心—驿站的系统运营模式,把机构、社区、居家所有的涉老服务融合发展起来,形成服务一盘棋的模式。
困扰3
连锁养老机构减负政策不细化
水电气热等费用还按商业收
在北京市投资运营着24家各种规模照料中心和驿站的北京龙振养老服务中心董事长张玉说,作为一家主要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的普惠型养老机构,他希望政府的相关政策应多向社区养老方面倾斜。
“我们交水电费,现在要把钱交到物业手里,物业说不管你做不做养老,因为我要交的是商业的费用,所以我们肯定要收你商业的价格。”张玉说,政府一直在提出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的各种政策,在执行中还是应该再进一步细化。养老机构很多都是低利润运行,尤其是养老驿站,很多服务项目都是不收费的,而现在很多社区养老机构用的还是物业的水电,因此解决水电气热等费用的压力也能为养老机构助力。
■权威发布
老龄消费市场将达1000亿元
来自市民政局、市老龄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口达到371.3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7.2%,户籍人口中老年人比重超过四分之一。城区老年人口数量大,占全市老年人口的三分之二,老龄化程度更高,养老需求更加多样化、养老设施资源更紧张,城市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2020年2月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确定了养老产业的范围。北京市老龄产业消费潜力巨大,北京60岁至65岁老年人约有45%依然在职并获得工资,42.8%的老年人口拥有储蓄,大部分老年人还会从子女处得到一部分赡养费。在城市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调查中发现,72%的老年人有护理服务需求,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养老院或日托中心进行养老。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已经由“节衣缩食型”向“安逸享受型”转变,具备消费能力的老年人也愿意花费更多的资金提升晚年的幸福感。据测算,2020年北京市的老龄消费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这意味着有巨大的服务机会、消费机会、产业发展的机会。
■马上就访
将老龄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如何让老龄产业健康发展?让老人享受更好的养老服务?记者从市政协获悉,围绕“加快发展本市养老产业”召开协商恳谈会、开展专题协商已列入市政协常委会2020年工作要点,由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牵头开展相关调研工作。针对北京市目前养老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各个养老机构运营中遇到的问题,调研组认为,目前北京市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服务资源不足不均衡、监管方式与发展形势不适应等问题。
调研组的委员们建议,完善老龄产业政策体系,将老龄产业发展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老龄产业的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合理确定优先发展产业目录。探索建立老龄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服务指导宏观调控和引导社会预期。“比如深化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将符合规定的康复、长期护理、安宁疗护项目和相关药品纳入医保目录,探索按床日付费模式,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支付能力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深化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有委员说。
还有委员建议,明确养老服务的定位,重新界定养老服务的属性定位,即将失能失智老年人以及重度残疾人等需要长期照护群体确定为公共服务对象,将面向他们提供的长期照护服务定为公共服务,明确为养老服务的根本任务。明确长期照护服务中的基本服务具备公益性,尤其在就近供应中予以强化,明确基于上述基础上更为多样性、个性化、更高品质的服务供给属于市场特征。还应明确基本养老服务保障对象,明确北京市基本养老服务目标,建议在2035年前基本实现全市市民对进入失能期有效获取基本长期照料服务有保障、可预期。
记者孙颖
北京养老产业账本
养老服务机构
全市已备案且运营中养老服务机构682家,其中养老机构530家,有临时托养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52家,收住老年人4.8万人,全市养老机构入住率平均在40%至50%之间。目前扶持建设310个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累计建成运营的220家。社区层面采取政府无偿提供设施,服务商低偿运行的方式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总服务台,目前已经建成运营1008个驿站。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北京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目录,在东城、朝阳、石景山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2019年各网约平台通过线下医疗机构共提供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2万人次。
健康老龄化
北京市构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健康老龄化。截至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179家,所有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实行100%建立对接关系。推动三批共19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机构转型,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友善医院创建工作,全市共71家医院通过验收。
长期护理保险
石景山区长护险在辖区3个街道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参保人员超过21万人,已为符合护理条件的253名重度失能人员提供服务。海淀区将个人投保的政府补贴比例由20%提高到30%,失能护理互助保险个人参保511人,保费规模147万元,政府全额补助对象5884人,保费规模1439万元。
老年人消费环境
以“北京银发消费月”为抓手,联合200多家企业参与,覆盖7个区的25个街道和社区,参与活动企业接待老年消费者2万人次,进社区、进驿站等活动老人咨询转化率达到15%以上。
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截至目前,全市243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整治,老楼加装电梯1462部。大力推进无障碍交通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9年,北京市市属公交企业城市公共汽电车17541辆中,城市无障碍公交车12732辆,占城市公交车总数的72.58%。
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市老龄协会
来源:北京晚报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常青藤会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