蹚出医养结合“新路子”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详情请见:北京大学康养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简章
8月8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民健身日”。疫情背景下,人民健康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进一步凸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医养健康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融合性强,是山东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十大产业之一,也是重点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在“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山东应如何结合自身特点、把握历史机遇,在医养结合发展方面蹚出一条新路?
规模化、智能化
2017年,山东启动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省。到2019年,经过两年的示范省创建,山东医养健康产业已建立起总规模3600亿元的重点项目库,因地制宜的“医养结合”模式也在山东各地逐步建立。
目前,山东的“医养结合”模式主要包括以青岛市、济宁曲阜市为代表的“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模式,以青岛西海岸新区、烟台福山区为代表的“社区医养、智慧服务”模式,以淄博博山区、日照五莲县为代表的“机构医养,两院一体”模式,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为代表的“医养康护、产教研学”模式,等等。
但是,相对于巨量老龄人口的刚性需求,山东的养老服务机构仍然无法提供充足的服务。例如,养老设施数量少、标准低,远不能满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部分农村敬老院床位规模过小,甚至缺乏基本的医疗设施,老人入住意愿不强。
针对供需失衡问题,必须加大医养健康产品用品开发,培育规模效应。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医养健康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研发适合特殊群体的助行器具、视听辅助、起居辅助、营养保健、服装饰品、康复护理器械等用品。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医养健康用品专区专柜,引导相关行业积极拓展医养健康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老年教育、健康养生、精神慰藉、异地养老等服务。同时,应大力推广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到医养健康产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制造企业加大智能医养健康服务相关产品研发生产,积极提升我国医养健康服务业智能水平。支持医养健康服务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医养健康知名品牌,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的医养健康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
互联网+医联体+居家医养
医养健康产业往往具有所需资金量大、投资回报期长等特点,充足的资本支持对其健康持续发展不可或缺。
山东省早在2014年就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允许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提取一定比例的年度盈余收益,用于奖励投资者。经过多年推动,如今山东医养健康产业的资本多元化已有一定基础。
然而,当前山东省的医养健康业仍然以政府主导为主,政府出台的鼓励和引导措施在风险防范、三方结合等方面还相对滞后,社会力量和民营资本投资相对不足。这也导致医养健康产业在运营上的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比如,对于一些社区的养老设施的投资,主要还是以基本的老年活动为主,功能比较单一,服务水平不高,社区养老设施功能不完善。
为此,应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和医疗服务产业体制的改革,激发社会力量和民间力量活力,提高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的市场化程度。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公建民营等方式,建设和管理运营公办养老机构。在这方面,去年5月济南首创的“互联网+医联体+居家医养(IMH)智能服务联合体运营模式”就很有参考价值。该模式通过多个层次、多个视角将政府、公立医疗机构、医养健康企业的资源融合在一起,构建起功能更加完善的医联体,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打造智慧医疗体系,同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从而形成了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招来人、用好人、留住人
医养健康产业直接面向年老体衰的社会群体,因此,服务人员素质在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
受传统习惯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我省从事医养健康业的人员还存在受教育程度、受专业培训、专业技能、理念等相对较低的情况,高素质专业人才非常缺乏。例如,康复师、心理师、中医骨伤治疗师等专业人才在养老机构中数量很少;年轻人数量不多,现有护理员多为下岗再就业或进城务工人员,医养健康服务中存在“老人干不动、中年人觉得累、年轻人不愿干”现象;医养健康服务行业“招不来人、用不上人、留不住人”,一线护理员的高流失率成为行业发展的制约瓶颈。
目前,山东省已经将医养健康专业人才和服务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队伍建设和人力资源保障工作重要内容,试图建设一支医养健康专业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相结合的医养健康服务队伍。下一步,应进一步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增设医养健康服务和管理专业,加快培养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扩大医养健康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与此同时,应加快政府、企业和高等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大力促进科研院所的理论研究和与医养健康服务业相关机构的有效对接。加强对医养健康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的定点定期培训,提升医养健康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从业技能和思想道德水平。
来源:大众日报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常青藤会客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