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难困局颠覆血缘认知——独居老人送300万房产舆情观察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常青藤会客室”——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详情: 北京大学康养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第III期 开始报名啦~~~
详情:专业聚焦,同频共振---北京大学医疗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报名中
2019年8月,国家统计局发布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随着老年型年龄结构初步形成,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快速老龄化的中国,如何养老是无可回避的大问题。
近日,上海一八旬老人将自己的全部身家,赠予一位日常照料自己的水果摊摊主,其中包括一套价值300万元的房产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老人为何“远亲属”而“近外人”?300万元房产赠水果摊主复杂利益纠葛背后,老年人养老困境究竟有哪些问题?
舆情综述
近日,上海一名88岁独居老人,将一套300万元的房产赠送给了水果摊摊主一事被多家媒体报道。根据老人自己的描述,自己是个退休工人,老伴在前几年也去世了。唯一的儿子也因为精神病猝死了,儿子的后事都是和水果摊摊主一起处理的。老人自己的身体又不好,隔三岔五的就要去一趟医院,自家亲戚从来都不去医院照顾他。老人表示,只有自己楼下的一个水果摊摊主,经常会在关键时刻出手帮助自己。
一次,水果摊摊主发现老人昏迷在家,将老人及时送去医院医治,其间没有一个亲戚前来照看。摊主日复一日的照看老人,久而久之就相处出了感情。三年前,经老人邀请,水果摊摊主一家人搬到了老人的家中,与老人一起生活,组建了一个特殊的家庭。
2017年,老人趁着自己还清醒,带着摊主一起去做了公证,要将300万元的房产送给摊主,并要求让摊主一家人当自己的监护人。
该事件缘起一个谈话节目,但300万元的房产却引起了舆论的关注。老人家属表示,水果摊主对老人“动机不纯”,老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11月25日,老人亲戚和摊主见面,就媒体报道中有争议的细节进行了沟通,家属表示“只要公道,不要东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l32067drx6b
舆情观察
1、舆论热议颠覆血缘伦理认知
此事在公证三年后被舆论关注。随后,事件经过发酵一周后,在全网的相关资讯文章已经超过15万篇,并进入百度热搜、今日头条热榜,一场围绕老人做法是否合理、水果摊主的热心举动以及孤寡老人养老问题的讨论就此展开。仅在新浪微博上,该舆情的综合阅读量超过了10亿条。其中,“老人将300万房产送给水果摊主”这一话题的阅读量,已经超过4亿条,讨论量超过2.6万条;“水果摊主出示遗赠扶养协议”这一话题的阅读量超过3.1亿条,讨论量超过1.1万条。
在众多网友的传统观念固定思维认知中,遗产的继承一般是根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亲属关系远近确定顺序,但老人有亲戚的情况之下还选择赠送给陌生人,打破了人们以往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因此,引起众多网友讨论并颠覆了众多网友对血缘伦理关系的认知,更是上了一场生动的事关遗产继承的普法课。
在网友观点中,一部分认为事不关己,这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不做评论;还有部分网友认为,老人的亲属应该起诉公证处;大部分网友对此认为,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这种之间并不存在亲属关系的遗产赠予将是一种趋势。
2、意见领袖引导舆论走向
网络时代,信息传播具有平等化的特点,并且呈现多元化、快捷化的特点。这些特点,排除了人与人之间因距离、空间带来的不便,使人与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交互更加频繁,因此造成了话语行使权的低门槛。
在该舆情刚刚出现后,因为对信息了解的不对称,“老人将300万房产送给水果摊主”引发各种质疑。随着新闻后续报道,老人亲属出来发声,表明态度和想法,一时让该舆情出现“罗生门”。网友对此纷纷表示,这都是钱闹的。
人们在网络中的心理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他人关系的影响以及群体氛围的影响,具有从众心理。公众的意见呈现多种声音,相对一致的舆论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机制。因此,让原本千差万别的意见逐渐趋向一致,形成主流意见并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在此过程中,新闻媒体及官方认证账号以及网络达人、意见领袖在此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件事件当中,最受人瞩目的要属300万元房产了。而舆论所争议的焦点也主要集中在此,有网友提出质疑,如果不是为了这300万元,那水果摊主还会如此热情对待老人吗?但是大多数声音认为,水果摊主的热心做法,能够获赠老人的房产也是合情合理。
在该舆情事件中,舆论的主旋律认为,故事主要以老人为视角,用老人自己的语言来讲述前因后果,比起其他人的叙述更为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而网友也从中能够体会老人的无奈、坚定,思路清晰,表达明确,对于此事的可信程度等都向公众传达出老人的决定是他自我真实想法的发达。
3、“意定监护”成舆情关键词云
此事引发广泛关注,形成的舆情词云有300万元房产、水果摊主、独居老人、意定监护、赠送、孤独等关键词。其中,将这场舆论推上风口浪尖的是“意定监护”走进公众视野。
意定监护是民法总则第三十三条确定的一项法律制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因此,在法律上,“意定监护”正式确立于民法总则,并在此次民法典中进行明确规定。因“意定监护”是保障自我决定权的优先实现的自治原则,所以“意定监护”优于法定监护。
上海市普陀公证处公证员李辰阳表示,“意定监护”会在部分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就医、帮老人申请社会福利、日常照护、大病治疗、临终关怀等形式的“意定监护”为不可抗力造成的鳏寡孤独者寻求监护做兜底保障,也可避免超越血亲范畴监护可能有的情感绑架,在最大限度上尊重老人的意愿。
上海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陈跃斌则表示,上海作为深度老龄化的特大型经济中心城市,单一的法定监护制度已经难以满足形势发展需求。上海市民政局作为养老服务主管部门,同时也是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部门,根据部分特殊老年人实际需要,在调研基础上,积极探索登记监护类社会组织。
李辰阳称,事实上,对于非近亲属建立意定监护关系的,公证处会对其进行严格的考量,排除老人被骗、迷惑等情况,同时,为避免监护者有歹意、加速老人死亡,遗产分配一般不与“意定监护”挂钩处理。
而老人在寻求监护时把房产一并让出,是此案成为焦点的主要争议的原因之一。2020年,我国已经即将迈入老龄化国家,老龄化水平也将达到17.17%。其中,失能失智、孤老残障等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占有一定比例。如何让老人有所养,独立而不孤独,社会也需要更多像“意定监护”一样的法治探索和深耕。
舆情短评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大致有三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家庭养老是一种制度化的传统,历史悠久,而且在目前以及可预见的将来,依然是占主流的养老方式。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困境日益凸显,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总量大,家庭养老支持功能明显弱化。因此,在家庭养老中,如何保证并提高养老质量,让老年人有一个高质量多彩的晚年,舆情背后所暴露的养老问题引发热议,也就不足为奇。
追求健康长寿、生活幸福,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新时代的老年人对美好老年生活充满期待,对养老品质的要求也更高。人总有老的那一天,善待每个老年人,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希望从制度上完善养老细节,从社会上形成关爱老年人的氛围,小家庭和美,大家庭才能更和谐。
来源:民主与法制网.养老难困局颠覆血缘认知——独居老人送300万房产舆情观察
您的分享 价值连城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依据《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第12条,《信息网络传播权力保护条例》第14条/23条,即“避风港原则”,本文中部分图片及文字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行为请及时联系客服删除,本公众号不对内容传播行为承担行政法律责任。不承担与著作权或相关权有关的信息审查义务。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微信: lexstone 记得复制暗号: 常青藤会客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