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分享】孙震:历史解释范畴的延展与本体论的回归———兼谈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与专业阅读

孙震 统编历史教研苑 2022-09-24

关于“名师公益讲座”

        2020年秋季全国近20个省市将开始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面对新教材、新高考,一线老师的教学压力随之而来;也有一些老师则走在前列,积极准备各种课例,但始终缺乏名师引领而不得法。为此,高中历史教研公众平台联合“统编历史教研苑”公众号发起了名师讲座直播项目,试图突破诸多公众号单纯课件分享后老师们依然普遍存在的理解困境。讲座以服务广大一线历史教师教育教学为宗旨,纯正公益,不收取任何费用。

8月21日,我们有幸邀请浙江省富阳中学孙震老师给老师们做了一期《历史解释范畴的延展与本体论的回归———兼谈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与专业阅读》讲座。在广东省石门中学黄杏婵老师的简短发言后,孙震老师开始了他的讲座。讲座内容分为三部分,首先孙老师就目前公开课、命题及常态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进而说明教师专业阅读的重要性。接着孙老师给老师们推荐了部分经典的历史研究理论书籍。第三部分是孙老师本次讲座分享的重头戏,孙老师先从历史哲学的高度说明历史解释的概念,因果解释认识论的局限性,正因为此,历史解释的范围延展以及历史本体论的回归就非常有必要。最后孙震老师强调历史课堂要避免“阐释暴力”,运用正确的史观以及历史概念去驾驭课堂。讲座结束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对孙震老师的分享进行了中肯实在的点评,并用实例说明教材文本的细节之处,指出一线老师在加强史学理论修养的同时,必须要仔细研读新教材。最后,孙震老师提出了自己对“一堂好课”的认识,给大家提供了新教材教学模式的一些思考和启发。经孙震老师授权,统编历史教研苑独家发布讲座实录及课件。
名师简介

孙  震,浙江省富阳中学历史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从工作第三年开始连续辅导学生参加3次中国大学先修课程(AC)秋季考试,其中31名学生获得中国通史A档成绩,被誉为“冠军教头”,2017年被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授予“卓越教师”称号。曾在《历史教学》《基础教育课程》等核心期刊发表万字长文。多次获得杭州市优质课(说课)评比一等奖。

黄杏婵,广东省石门中学教师。广东省首批优秀青年历史教师、佛山市优秀青年教师、佛山市历史兼职教研员。在《历史教学》上发表论文3篇,多次受邀到省内外作示范课、讲座和尖子生培训。2019年获得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和《历史教学》杂志社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外历史纲要》全国说课大赛一等奖。
讲座实录

讲座课件

讲座点评

李惠军老师点评实录:
大连市红旗高级中学杨晓军:

昨天非常有幸能听到由美女老师黄杏婵主持,由理论水平非常高让人心生敬佩的孙震老师主讲的学科讲座。这场站在历史哲学高度的讲座渗透了很多学科原则和历史认识,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有些环节呛了水,这主要是因为自己的理论水平欠缺造成的,但不影响整体学习效果)。感谢孙老师、同时也感谢高中历史教研和统编历史教研苑的组织和安排。
       在孙震老师启发下,就“历史解释” 和“时空观念” ,借此机会提出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理解,以便于我们的研究、探讨和学习在线下的延续……
       个人认为,“时空观念” 包括大时空观和小时空观。小时空观指的是以地图和时序事件为代表的时空概念。包括前后时序下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平行时序下历史事件间的逻辑关系。大时空观指的是,时间+空间所构成的特定时空下的历史特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阶段特征。 

个人认为,“历史解释” 包括宏观的历史解释和微观的历史解释。微观的历史解释包括两种,一种指的是对历史概念以词句形式的进一步析解和释然,强调对历史概念的了解和认识。一种是通过史料调用即利用史料实证的过程对课程核心概念进行诠释,强调对历史肌理的深刻认知。宏观的历史解释指的是通过一节课或一个模块对历史核心立意实现解构与重塑,强调历史价值或历史认知的生成过程。

        带宝宝睡觉了,所以很晚才看到平台的信息,凌晨4点整理了上述感悟,有不当之处还望指正。也借此感谢一直以来对工作室和工作坊理解、支持和厚爱的各位同仁,也祝“高中历史教研”和“统编历史教研苑”一路欣欣向荣。
福建厦门六中鲍鹭滨:

高屋建瓴下,我的看法是,围绕单元设计下的主旨重构,尤其是如何将大概念的分解作为教学实践的主旨,在史料的选取和历史的解释的实操性方面,是需要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审视和深思的。孙老师在哲学高度提升了我们对历史解释的认识,这是非常好的一课。我们需要内化,更需要分解。因为诚如孙老师和李惠军老师所言,纲要体的教材文段的组织是严密而相对干瘪的,其精炼下的历史解释需要我们去选取和重构。这里尤其需要关注新旧教材中的变化,如国家治理、民族交融等,对一些纲要教材内容中折射的新史学观点,我们要合理运用,不能随意回避或者舍弃。总而言之,有仰望星空的勇气才有脚踏实地的动力。晚上讲座的小体会,化甘霖雨露为润物无声,仔细研读,审视自我。

匿名观众:

孙震老师这个讲座题目我非常感兴趣,一看就知道不是照搬解释学科核心素养的。讲座伊始,孙老师高屋建瓴地讲明中学历史教学属于历史学的范畴,这无疑是强调历史教学的学术性。从我们每个人都存在的若干工作反思(但未必能或者肯做这样的自我反思)入手,非常接地气。专业阅读介绍让老师们目不暇接,但并非无从下手。以史学理论书为例,孙老师显示了很多理论著作,首推唯物史观元典阅读捷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这一点,个人觉得很少读马恩原著的一线教师还可以借助《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或者《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来增加对唯物史观原始史料的理解。史料阅读孙老师推荐了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基本阅读,提醒老师们从史料注释提示中去查阅原文阅读史料的途径。对新教材的处理,孙老师指出依据教材内容训练学生解读文言文史料,传授学生年鉴学派等史学研究方法。孙老师还点出了他心中的好课标准——学生的历史思维活动是高层次的学生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学术功底深厚基础上的讲授法教学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这方面,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正高级教师李晓风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他的历史专业素养已经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运用自如的高度——讲的都是历史知识和对历史的理解,所以他的课内行人和学生听起来都特别过瘾。最后,孙老师回归历史解释,说明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做多维度历史解释,不是简单的因果解释;并将自己怎么处理新教材的思路呈现给大家。讲座后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点评,从历史解释和史料教学两个角度分析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和新教材的优势。整个讲座让我们觉得醍醐灌顶,意犹未尽。感谢孙老师和李老师的精彩讲座和点评,感谢高中教研平台和统编历史教研苑的编辑老师们提供的学习平台!

新疆伊宁市第三中学张丽霞:

有幸听到孙震老师在统编历史教研苑和高中历史教研联合举办的讲座《历史解释范畴的延展与本体论的回归——兼谈新教材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与专业阅读》,80分钟的讲座,孙老师脱口而出的理论著作、信手拈来的史料解释、严谨的逻辑推理、缜密的语言表达,无疑是数十年学习积淀的素养体现。对我而言这80分钟的讲座,需要无数80分钟的学习与反思。
       今日讲座中,感触较深有二,其一是孙老师“关于为什么读理论书”中讲到“史料的浩如烟海、新史料普及滞后、教材中已给出的解释及应试的实际需要”。教学时间久了,容易形成安逸倦怠的情绪,刷剧多于读书、浅阅读多于深阅读、衣柜比书柜大等现象比比皆是。面对新编教材“浓缩性叙述、骨感性结论、对学生抽象思维提出更多要求”的现状。若没有一定的专业理论阅读,在教学中缺乏理论引领和严谨精神,不能从深度广度厚度方面分析历史问题,学生也就不会走得太远。感谢孙老师以家中的书墙与内心的丰盈给予我深刻的教育与启迪。其二,关于“历史解释”,孙老师从“因果解释的局限、历史解释的延展(特别以英文区别了描述description、解释explanation、阐释interpretation的区别)、因果解释的回归”三方面进行了理论解读。个人认为这对我们进行单元和单课的主旨教学及核心素养的落实有很大指导意义,尽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全国卷42题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自我完成“解释“的过程,也是核心素养最集中体现的地方。孙老师关于单元结束后学生写小论文的设想与实践,既是理论的运用也是高考训练的实践。

       孙老师讲座中诸多史论著作,老师沒有时间一一拜读,对其中一些著作的观点,也未必能甄别是否符合现行教材的理念,若能更简洁明确地对一线教师给予指导,可能效果会更好。
感谢统编历史教研苑和高中历史教研平台,让我们领略着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契合。期待更多学习的机会。

山东东营利津高级中学高文静:

首先,孙老师的专业阅读直接让我折服了,孙老师的书房那就是历史长河在流淌啊!崇拜之余激发了我读书的热情,真心谢谢你。在孙老师的讲座中,其中第一目若干反思中有关现在公开课中点出了4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表演化、程式化、传声筒、缺逻辑,我回顾自己曾讲过的公开课,几乎句句被命中,着实让我好好反思一把,到底如何上好一堂课,抛开形式,如果一堂课虽然都是老师再讲,但是学生听的聚精会神,收货满满是不是也是一趟好课呢?
       在讲座中孙老师提到的平行、垂直原因,与我来说是第一次听到,很感兴趣,但我还是不是很懂,到底原因上课讲到什么程度呢?在史料解读方面,史观在具体什么情况下登场结束解释暴力呢?希望以后有机会听听孙老师的实例讲解。孙老师还有有很多理论性的内容,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孙老师的讲座好好去思考琢磨。再次谢谢孙老师,辛苦了!
       最后又能听到李特的声音,感觉今天真的真的是赚到了。

编者说

        孙老师的博学、专业理性让听者折服,但由于讲座分享时间有限,孙老师没有预设时间将理论下沉到对历史教材的思考、历史教学实施具体环节的行为过程中,正如李惠军老师所言:“举目星空”的同时,我们还要回首去研究教材、探索教学实践,“又见炊烟”。希望孙老师以及更多的一线老师能有机会跟大家做新教材教学实践的交流。
       老师们在备新教材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统编历史研习小组现新开“新教材教学问题研讨”栏目。欢迎老师们在文末留言或联系编辑提出问题,也期待老师们参与互动,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法。凡参与互动并获得留言置顶的老师均可获得平台资源一份。

统编历史教研苑是高中历史教研公众平台下设的新教材教研专题公号,成立于2020年3月21日,由新管理团队独立运行,将立足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前沿,精选网络优质资源和名师工作室讯息,以“分享、学习、交流、共进”为宗旨,全力打造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教研新阵地。期待您的佳作赐稿!

征稿启事  | 下载指南 | 众筹说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