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丹津 . 葩默】我们必须洞察每件身、语、意造作的背后真正动机

丹津.葩默 法藏 心文化传播 2019-08-25


摘自:《心湖上的倒影》


根据大乘传统,有三种修习佛法的基本动机。第一,我们觉察生活中有些事不全是我们所希望的,油膏里总是有只苍蝇。即使人们有美丽的家、亲密的关系、符合自己期待的儿女、非常喜爱的工作,总归一句话,所有的事情似乎都是完美的,但是还是会觉得生命里少了些什么。大部分人的困难都是属于有形的,还有许多来自童年或前世的心理问题,影响我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以至于不论处在什么样的情况,我们都不会觉得舒服。


所以,我们寻找使生活变得容易些的方法,赋予它一点意义,使它比较可以忍受。有些人学习佛法,是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减轻压力,让我们觉得好过一些;也就是说,寻找更多内心的平静和更多的了悟,基本上是希望它能够使世俗生活变得更好。正如成功的心理治疗,佛法的确帮助我们适应每日生活和人际关系。


有些人学佛是希望是生活更有趣,获得兴奋的经验,但这种希望很快就会消失了。


昨晚,我们讨论到迷幻药使人们走入佛道,尤其在60和70年代。迷幻药文化的确扩展了心灵,让人们发现另一个世界,但是如用过多迷幻药后,会对寻找兴奋的经验上瘾,老是希望发生点什么事情,这是另一种对享乐的执着。有些人认为这属于心灵的状态,但它根本一点也不具灵性。如果禅坐几天,没有兴奋的事情发生,这些人很可能就觉得这是浪费时间而完全放弃。


第一阶段纯正的学佛动机,来自对“人生是苦”的认识,了解到只创造愉悦的外境并不能消除内心的饥饿,这种动机在学佛中算是最初浅的层次。不久,我们觉悟到不论多么平和快乐,生活还是非常不安全,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今天很健康,明天可能就生病了;今天和所爱的人在一起,明天他们可能逝世了;今天拥有美好安定的工作和美丽的房屋,明天可能失业付不出贷款利息,而变得无家可归。我们发觉自己的情况,有点像是住在大监牢里。


我曾经做过类似的梦。我梦见我在一所巨大的监牢里,它有许多层楼和房间。有些层像顶楼套房,非常奢华,充满享乐的人群;其他层楼则像地牢似的,人们在其中受折磨。但不论是住在奢华的高楼,还是在底层受折磨,它终究是监牢,人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到什么地方,因为这里没有真正的自由,忽而往上,忽而往下,我们无法得知。


在梦中,我来回踱步想着:“我们一定得离开这个监牢。我们必须离开。” 我告诉许多人:“这个地方太可怕了,我们都被牢陷在这里,一定要想办法离开。” 有些人说:“ 嗯!是的,这是监牢,但是还不错,相当舒适,住这里没问题。” 其他人说:“嗯!对,我们希望离开,但是太困难了,从来没有人可以出去。” 虽然我和许多人说,但是很难找到愿意离开的人。


我们终将知道,不论到什么地方去,不论身在什么样情况,我们永远都是不安全的。不论是今生或是来世,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今生非常短暂,来世呢?将到什么地方去?


于是,我们培养第二种动机——永远脱离轮回,到达涅槃。从这个观点来看,涅槃是最终的皈依,我们再也不必回来,可以停留在涅槃境界。它是超越思想的,所以无法想像,但是我们可以发愿和亲证,今生就可以证得。所以,许多佛教徒一定会有的第二个动机就是,更加努力以求永远脱离轮回。这是一个很正确的发愿。


但是,接下来我们面临的第三个动机是,谁能离开轮回的问题。表面上我们看起来像是独立自主的小水珠,其实并非如此,我们无法取一粒小水珠,而留下其他的水珠,因为,我们其实都非常密切的互相关连,都是一面大网的一部分,不可能取出一缕线而不牵动整个结构。依据传统的例子,我们全部陷落在一个广大的沼泽中,它浓稠、泥泞又肮脏,我们都希望离开,回到坚固干净的土地上,所以,我们不断努力把自己拉拔出来。好,我们出来了,虽然沾了些泥巴,但是还好。接着我们应该怎么办?是不是回身说:“诸位,很抱歉,我真的很难过你们深陷在沼泽中。我已经出来了,所以,你们继续努力吧,或许最后也能出来。” 然后扬长而去?父母可不可能把陷溺的孩子留在沼泽中,而说:“嗯!孩子们,很抱歉,但是我非走不可了。” 你能够留下自己的父母、丈夫、妻子、兄弟、姊妹、密友,而只救自己吗?如果你在一栋失火的房间里,你会留下孩子、父母和里面所有的人而逃走吗?有些人跑进去,只为了救他们的狗。一旦我们知道,所有生命累生累世都曾经是自己的孩子、亲爱的父母、朋友、丈夫、妻子,我们不可能将他们抛在身后的。这是以传统的方式来观察事情。


我们之所以站在岸上,是因为站在这个地方,能够把他人拉拔出来。如果我们仍然陷溺在沼泽中,即使希望帮助他人也是无能为力的;如果因此试着帮助他人离开,只会随他们愈陷愈深。所以如果想有效的利益他人,我们首先一定要站在坚实的土地上。


菩提心的意义是什么?菩萨誓愿有什么重要?如果我们设定自己“愿度一切众生”,很好。但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拯救?重点是,我们必须问自己:“我为什么修行?” 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自在?还是为了利益他人?这不只是知识的辩论,因为我们修行的真正动机(而不是所念诵的东西),将会为所有发生的事情添上色彩,正如把不同颜色的染料加在水里。同样地,修行的真正原因,将为修行的结果染色。


如果我们只是说:“嗯!当然,我修的是大乘法门,所以我是菩萨,我的目标是拯救全人类。” 这是没有太大益处的。我们必须检视自己所做一切事情的动机,是为自己还是他人?这是重点。因为当我们发愿拯救无量有情众生,必须了解这是什么意思。当你内心真正明白后,就会回心转意,态度完全转化,在我们凡夫能力所及的小范围里,内心能深深地转向。这是无法用言语说出来的,但是当它出现时,我们绝对知道。


这份真正的动机并不是一直都有的。刚开始的阶段,作为初发心的菩萨,并不一直都是真正无私的,如果我们宣称自己是,那只是骗自己而已;但有时候,即使它只存在非常短暂的时间,我们就会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菩萨这么伟大,大乘经典对菩萨极度的称扬,所以,即使微细的美德也会变得非常广大,因为我们不再为自己或只为这件事,而是为了全世界,即使最微细的事情也有无限的效应扩展,不只在今生,还在广阔连绵的来世。这是真正利他心的产生。


口说利益无尽时空里的众生很容易,虽然这的确是很特别的愿望。你看,大部分的宗教传统(包括极度禁欲主义者),即使培养最无私的态度,都还是为了获得某种后世的奖赏,不论是天堂、乐园、涅槃,或是更好的来世。某些宗教里最伟大的圣人,仍然希望上天堂,他们或许过着最困苦和否定自我的生活,这都是因为他们认为今生是相当短暂的,渴望永恒的天堂,活在荣耀中。如今,我们转变这个观念,说:“忘掉荣耀、天堂、乐园、涅槃,我们没有时间享受它。世界上有太多生命在受苦,他们的痛苦无尽。” 我们只要看看周遭,就知道世上的痛苦是永无止境的。


美国被视为世上其他国家的模范,人人都渴望这种生活方式。但是请看,每个人有多少的问题!在这个可能是世界最美好的地方,请看有多少的痛苦!我们绝对必须帮助其他众生,这是唯一值得做的事,其他都不重要,所以,佛教徒做了特别的好事,必定将功德迴向,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将所有的觉悟、快乐、功德都奉献出去,我们将生命中所有好事都献给他人,当这种态度在心里开始滋长时,觉悟的芽苗才会开始出现并转化一切。


藏传佛教有一尊名叫大黑天的护法神,你们有些人或许知道他。有一回修法时,我心想:“噢!不,好累,我不要修法了。” 然后有个念头在心中出现:“你是为谁修法的?你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代替世上不知道怎么修法的人们,所以,你如果觉得累,这该怎么办?” 问题不在我们的感受如何,我们有责任,不是为了自己想要修,也不是为了利益自己,而是因为许多人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怎么修,我们必须为他们而修。


当我们禅坐,不只是为自己,而是为众生,一切众生和我们同坐在这个地方,当这种想法真正渗透我们的心时,所有事情都会变得很轻松,即使是听起来很沉重的想法。我们可能会想:“我应该对一切众生负责任,可是我对自己都没办法负责。” 但是,我们终究会知道,不仅一切众生息息相关,我们和所有的佛菩萨也都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并不孤独,所有佛菩萨都支持我们,他们也在这里利益其他众生。


你们能了解这点吗?我们不是自主的生命,不是分开的小泡沫,我们全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对彼此都有责任。而且,我们都和佛菩萨密切相连,他们不是高高在天上某个地方的生物,或是某种东方的幻想,佛菩萨此地此刻就在我们面前,与我们同在。如果我们接受他们的感召,他们会支持我们,他们就在当下,因为心佛不二。他们在这里帮助和支持我们,因为他们也为了利益众生而不停地工作。一旦我们接上那个能量,就再也不觉得孤独。


有时人们在蒲团上打坐,会感到一种孤绝。其实他们并不孤绝,我们分享相同的空气、土地、食物、水,及所有的一切。我们都在分享,彼此息息相关,不但是和一般大众,也和许多高度进化的生命相关,他们都在这里支持我们。所以,我们的动机应该不只是为了坐在这里的这个坚固的小我,这个动机应该非常的广大、浩瀚,穿越无尽的时间。我们誓愿生生世世和众生同在,不只今生,还有来世,再来世,无穷无尽。我指的不是这个“我”再回来,不是丹津·葩默这个我下一世会回来,而是另一个生命体,但是这个意识流和能量会是它的一部分。


动机的另一个重点是,我们必须每天都觉察自己的动机,必须对身体、行为、言谈、思想都保持觉知,必须对每一个行为隐藏的根源永远保持觉知。佛教对觉知和正念做了许多讨论。禅的美事之一,就是它强调将觉知融于每日的工作中。但是仅仅保持觉知是不够的,毕竟人们抢劫银行时,也可以保持高度的觉知,所以,我们同时需要觉知自己隐含的动机。


佛法指认出三种善和三种恶的根源。三种恶源是贪、嗔,以及贪和嗔的潜在原因——根本无明。任何被这三种情绪影响的行为、言语和意念,都是不善巧的。不论它表面怎么美好或是无害,如果隐含的动机被无明、厌恶、愤怒、仇恨、贪婪、欲望所污染,涵括在我们许多身、语、意的行为中,那么,这种行为基本上就是恶的。另一方面,任何出自和这三种恶源相反的行为,譬如:不贪、不嗔、不痴,也就是洞察力、爱、仁慈、慷慨及不执着,这些都是善的。这些行为不但会带来好结果,实践的过程也有助于净化我们的心;之所以有助于心的转化,是因为它们和佛性相关,所以非常重要。这些不是教条,并不是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忽然认定嗔对摩揭陀国有害,而今天却是对的。这是永恒的真理。


西藏的康周仁波切曾说,如果你对西方听众说某些字眼,就会触动所有人的按钮,她喜欢说这些字眼,然后观看反应,其中一个字眼是“投降”,另一个是“放弃”。当她说:“我们必须放弃。” 所有人都畏缩起来,并且每个人都会问:“我们必须放弃什么?必须舍掉什么?” 出离是修行道路上一个主要的阶段,出离不见得就是放弃你的家和家人像佛陀一样出家,出家并不是出离的唯一形式。我想,从许多角度来看,心的出离更加困难,放弃自己所珍惜(即使是无益)的意识形态,活在当下,而不被自己的记忆、期望、绮思、巧妙的盘算所护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都很难放弃,即使人们看来生活得非常简单,他们经常还是活在非常奢华的内心世界中。这是我的经验之谈,不执着任何事情是很不容易的,特别难的是不执着“我”这个意象,我们必须慢慢学习才能放掉这一切。


这就是禅坐的意义,你单纯地坐着,身体不动,不说话,不去管心,只活在当下。愿我们不再大做白日梦,愿我们坐在空灵和绝对单纯的境界中,这是终极的出离。但是我们可能会坐着回想蜜月或假期的美好事情,或是猜想下周将要发生什么,或是午餐的内容,我们可能只是坐着,没有人知道你在想什么。我们现在都坐在这里,所有人看来像一群小阿罗汉,只要身体和言语都被控制,没有人知道心里在想什么,是不是?但是我们要放弃心的游戏,只静坐在广大和清明的境界中,这是最大的出离。心是极度贪婪的,它不只贪求外在的享乐,同时贪求内心的舒适,而后者更难放弃。但是如果我们做得到,自然会进入一种开放、简单和清明的境界而觉悟,因为我们终于对治了所有负面的根源——我们的无明。


这种与生俱来的无明,不是透过学习就能消除的。学习、思考和尝试了解它,当然是好事,对于缺乏佛教背景的西方人士尤其必要。我们当然需要透过研读以了解佛所说法,否则我们将以自己的观念来诠释它,并且会改变这些教导,以适应自己的心理状态。我们必须阅读、研习、了解,这是非常重要的。“佛陀真正说了些什么?佛陀的本意是什么?” 只是了解这个问题,还是无法驱除我们的无明,因为无明不是知识上的无知,不属于心的层次,它渗透心,所以我们的思想形态也是无明的。由于潜藏的原因极深,所以,阅读、思考和讨论,虽然有助于表层的无明,但是无法影响潜藏的无明。这就是你们都坐在这里的原因,因为你们知道,探触无明深根的唯一方法,就是和心性联系,以此发现我们的真面貌,换句话说,就是揭露我们的佛性。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直达深处,拔掉深得难以置信的无明深根。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心性有确切的了悟。只有一次了悟经验是不够的,这只是开始。我的上师总是告诉我,一旦你证得了心性,就是修道的开始,才可以开始禅修。现在有些人对心性稍有了悟,就以为自己开悟了。他们开始写书,设立佛教中心等等。但是这种检验真的只是一个开始。


除非我们在一天二十四小时内,每分钟不间断地和无所不知的心性连结,否则都不算完全开悟;因此,菩萨也分成许多等级。我们的任务是对治自己的无明,同时,我们平日不但要随时保持觉知,并且要有洞察力。我们必须洞察每件身、语、意造作的背后真正动机,若发现心有恶念,就把它放掉。我们只是觉察并接受恶念,不要否认,不要和恶念起冲突,看见、认出是恶念,然后放下,但要鼓励并喜爱善念。就这样,按部就班地,我们得以净化自己的心。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

        福报由供养布施而来,《普贤行愿品》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果您读此文受益,随喜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