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告别先生五周年 我们永远怀念他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团结报团结网 Author 赵亮

他的一生写满传奇:
16岁时,
出身名门的他,
毅然独自离开香港来到内地;
46岁时,
已在化工界小有名气的他,
赴美求学,改学工商管理;
学成毕业时,
婉拒了父亲希望他回台湾继承家业的期许,
他选择回国继续为新中国出力。
他把自己比喻成巴金《家》中勇敢热情的觉慧,
揣着报国情怀拥抱新中国;
他还被称作“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他就是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杰出领导人,
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成思危先生。


 


成思危(1935年-2015年),湖南湘乡人。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2015年7月12日,
成思危先生逝世,
今天,
是他逝世五周年纪念日。
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让我们共同纪念他。




进步青年




1935年,成思危出生于一个书香名门之家,他的父亲就是中国现代新闻史上的著名报人成舍我,母亲萧宗让曾留学法国。成家姐弟5人,成思危是独子,父亲给他取名成思危,寓意“居安思危”,希望他心系国家安危,立志报国强国。  


成思危的父亲成舍我

 

成思危在北平出生,随全家迁居香港后,就读于香港一所爱国进步学校——香岛中学,并在这个时期,阅读了大量进步书籍。 1950年,成思危15岁,秘密参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前身)。1951年,年仅16岁的成思危做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选择,抛弃优越的家庭生活,抱着对新中国的憧憬和理想,瞒着父母只身从香港回到内地。但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别竟是几十年,直到1980年代初,成思危才与父亲在美国重逢,但与母亲却再也没有相见。 

 

成思危(右一)与父母姊妹合影

 

多年后谈起这段往事,成思危感慨道,当时之所以做出这个选择,是受一些左翼文学作品的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当属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在成思危看来,他就是觉慧的真实写照。他说,“那时候在香港,不少年轻人受左翼进步作家的影响,揣着报国情怀,拥抱了新中国。”





化工专家




1952年9月,成思危先是进入叶剑英兼任校长的广州南方大学工人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总工会工作。后来由于工作突出,成思危被选送到华南工学院和华东化工学院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沈阳化工研究院工作,满怀抱负地投入到“向科学进军”的祖国建设高潮中。此后,他历任天津化工研究院技术员、专题组组长、研究室副主任。 
在此期间,成思危接受单位专题研究任务,研究化学元素硼及硼化物,并利用业余时间翻译了《硼和硼砂及硼肥制造》等专业书籍。年轻的成思危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与专题研究组成员一起开展科研攻关并获得成功,成为中国硼砂工业的科研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 
1973年,成思危主编的《无机盐工业知识》一书出版,并调入石化部石油化工科研院工作,领导全国铬盐生产技术攻关,取得多项研究成果,逐渐成为化工领域的知名专家。





自强不息,笃志报国




1981年,成思危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年已46岁的他决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管理研究院学习,攻读工商管理硕士。
 由于是从化工专业转学管理,最初,别人一小时能读四五十页书,成思危则只能在字典的帮助下读2-3页书,难度很大。但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里,成思危愣是凭着一股韧劲儿,发表了十来篇学术论文,赢得了奖学金。当他把最后一学期的成绩单给从台湾赶来美国已80多岁高龄的老父亲看时,成绩单上是三个A和一个A+。成思危说,“我那一生都不肯轻易表达情感的老父亲也夸我:没想到你近50岁的人了,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 
成思危记得,12岁生日时,他拿着刚买的纪念册去找父亲写几句祝福的话,父亲不假思索地写了4个字:自强不息。而成思危一生都在践行父亲给他写的这四个字。若干年后,成思危在女儿12岁生日的时候,也将“自强不息”这4个字,写在女儿的笔记本上作为赠语。 
优秀的成绩让成思危获得许多国际大公司的垂青,父亲也有意让他去台湾继承他的事业,但成思危心系祖国,面对高薪和家产都婉拒了,后来,成思危回忆说,“若时光倒流,我的选择还是不会变!” 
回国后,成思危在化工部负责全国“磷资源开发系统研究”,并指导汽车用高分子材料研究。他还担任了北京化工学院、天津大学、华东化工学院等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及硕士生导师,做了大量的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学术报告和讲座,向国人推介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理论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以管理科学学者的身份活跃在刚刚起步的中国软科学的研究领域里。





风险投资的拓荒者




成思危是历史转折的推动者、成果卓著的理论家,他在风险投资及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领域有拓荒式的研究。由此,他被称作“中国风险投资之父”。


 

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成思危开创性地运用复杂性学科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问题,在金融改革、资本市场、虚拟经济、管理科学、绿色发展、社保体系、自由贸易区、创新经济、智慧城市等方面有重大建树。 

他敢于直言,以“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于心”为座右铭。在谈到外资并购时,他指出,“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确保产业安全”。在“告别之作”《人民日报》文章《研究金融问题需有战略观》中,他对社会盛行的“阴谋论”表达了明确的警惕和忠告。他写道,“一些人把所有的国际金融活动都当成阴谋,把国际金融活动比作你死我活的战争,主张要抗击国际阴谋。实际上,这并不符合当前国际金融的实际情况。”





民建杰出领导人




1995年1月,成思危加入民建,历任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在成思危领导下,民建创立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和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成立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为支持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扶贫济困和支援抗震救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领导民建的10多年,是民建团结奋进、务实创新、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总结任职在民建中央主席期间工作时,成思危说,他在位11年干了四件大事,一是1998年在全国政协提出了推进我国风险投资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提案”,从此推进了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二是1998年起开始搞风险投资论坛,从2004年起,办中国非公经济论坛,这是要推动中国非公经济的发展;三是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专门出了一本书,当时比较早的提出来了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是要建立适度、公平、有效的体系;四是2003年出了一本书叫《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当时提出的四句话叫做“境内关外,适当放开;港区结合,协调发展;物流主导,综合配套;统一政策,属地管理”,现在实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就是当年提出来的一些建议。





“未因权位抛理想

敢凭刚直献真言”




从1988年开始,成思危担任了第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八届四次会议上被增选为常务委员。在政协10年间,他提出了许多意见及提案。成思危是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工作的十年间,成思危一向以敢说敢言而著称,“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这是成思危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大代表的最基本素质。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在浏览工作简报时,都会先去看看成思危又说了什么。

 2015年6月11日,是成思危80寿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带着中共中央的关怀和温暖去看望他,成思危非常感动,他当场赋诗一首抒发感怀,取名《八十回眸》:“畅游人间八十年,狂风暴雨若等闲。雏鹰展翅心高远,老牛奋蹄志弥坚。未因权位抛理想,敢凭刚直献真言。”这首诗是成思危光辉一生的最好写照! 


 


成思危先生的一生,是爱国奋斗的一生,是努力拼搏的一生,是为振兴中华、强国富民竭诚奉献的一生。他对国家和人民无限忠诚,他的高尚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钦佩和学习。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往期回顾

民建中央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在京召开

天津民建积极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陕西民建助力丰宁脱贫攻坚

民建中央委员王名等99位专家受聘为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

浙江民建战“疫”实录

全国脱贫攻坚网络展  敬请扫码关注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