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子280|理解

牧之野 之乎者野记 2023-04-29

朱丽 女【中国】

昨天文章的留言不是我关的,不仅如此,我还一并受到了处罚。

其实从内容来讲没有任何问题,是真实所感,我想也算得上是另类的“正能量”,甚至从留言来看反馈还不错。只不过未必都是认同,有的读者未必认同,平台的机器人对有些留言未必认同。

结果是,为了避免麻烦,一关一罚了事。

知道为什么我为什么不开小号的留言了吗?筛选费时费力,理性东西少情绪多,一不小心还吃罚。

我写的东西并不深刻,说实话,因为写深刻不好懂,费精力,没人看。散文不用说,国际形势的分析大多也是浅尝辄止,点到为止。

一般我不说分析框架,更多说出结论或抛出问题,偶尔几篇说说逻辑,不多。

更多时候是觉得,如果能看得明白的,甚至能挖出所埋彩蛋的,这部分人是已经有相似的阅读基础了,本身的感同身受就是期望达到的目的——共鸣。

我写文章,只想在特定的人群中传阅,它需要有个范围,既能讲出一些东西,又不完全为了扩散影响力,追求流量的话需要非常朴素的普及。

当然也是做做实验,从目前看,效果不差,它其实是个中间地带。

一个社会的进步,依赖于先进知识的传播,既然称得上先进,理想状态下它一定不是个“二极管”状态,时而亢奋,时而消沉,它应该是理性和冷峻的。

有爱国鲜明的立场,但也有科学的方法。

以现在看来,这种辐射的本来就很小众,在中国,首先的背景是沉默的大多数,然后逻辑是流量世界,我们经常会看到大风从西边刮到东边,东边刮到西边。

下图说的“理解”,是基于大多数人的理解,但是如果你想让人真的接受,有两种方式:

1.大力普及教育,使大多数人的理解层次到“能理解”那一层。
2.架设在文化和公序良俗之上,以大家能“接受”的方式代替“理解”即可,无需深入。

就是,以目前的发展阶段,“理解”可能并不是当务之急,也不必要,需要做事不需要太多“共识”。

第一种,太难。

在美国,他们更多使用娱乐化、谎言化和阶层筛选的方式去铺垫,没有几个政客能全部完成选举前承诺的目标。

大多数的精力、财力花在了解释和迎合上。因为群众是有先进和后进之分的,但初选选票是一人一票。

那么不解释的优劣在哪些地方呢?优点肯定是效率,缺点,那就是犯错的成本了。

因为政策本身需要科学化,需要经得起时间检验,需要不同利益的博弈,缺少某些过程,就可能导致问题。

比如,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就开始宣传“不用戴口罩”。

到现在,发现可能会有影响,有的又开始强调戴口罩,有的地方让做核酸,甚至文旅部提前打预防针,说出现疫情会同有关方面排查滞留旅客。


那么,有没有必要去说这个呢?

你仔细研究一下,如果从政策的角度来说,其实没必要去提,因为三年来大多数人都有戴口罩的习惯,你不去强调,好多人也戴着,但如果你宣传摘,好多人可能就摘了。

一来一去,很费钱,也不太严肃,显得好像研究不透一样。

这都是现代化治理的细节,科学决策,大格局,各部门协同配合,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现在很多时候,中国有些事,只能等契机。

晚上,街道的工作人员上门,面露憔悴,大概是长峰医院大火后,全市就开始消防检查督导。

我住的地方有个门,搬来前就有,一直没人管,那现在街道要求明天就要拆掉,因为会影响消防,然后配合市里的检查大行动。

我很支持这些举措,但是不理解的是什么呢?就是这解决问题现在都靠运动、靠批示。

如果按照《消防法》严格执行,这个门就不应该出现。

长峰医院为什么失火?主要是因为施工作业不规范。正好死亡29人,30人是特别重大事故。

出一次问题,扫一遍。

前两年的那次大火,因为电动车充电引起的,现在电池充电的事情依然难以管理。

然后就跟脚气一样春风吹又生。

它不是那种考虑得特别长远,总是需要不停的平衡,不停的摇摆,像我苏州工业园那种“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不一样。

日子249|去苏州


基层所以特别不容易,反复折腾。
很多事情,只有我们自己(也包括大多数人)的理解和认知深远了,才有可能避免做很多无用功,避免时常一拥而上,感动自己。
政策制定上,还是要着眼底层规律,看清人性,提升科学决策和与群众的沟通。就像下面说的,没有那种认识,社会发展的设计完全不同。
当然,这都也是美好的愿望了,人总是很难逾越社会阶段的,特别是事关大多数人的时候,没有捷径可走,慢慢来吧。

一个力争纯粹的人给自己划出的桃花源
文章有门槛也有态度
不一定篇篇正确 但都源自独立思考和原创
不接广告、不荐股、不带货、不荐理财保险
不哗众取宠、不左不右、不偏不倚、不在乎
立场坚定,爱国爱党理性思考,客观表达

三个号
大号之乎者野记只发散文
两个炮灰小号写时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