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 | 长沙书市与歌厅文化的兴衰(上)
全文 1717 字,仅需用时 5 分钟
这几年,商场都会给书店留个位置,打造第二空间,好像给经历多年“倒闭潮”的民营书店带来了“第二春”,与此同时,国人不再读书、阅读量低的讨论在网络上就没停过。
诚品书店、西西弗书店、先锋书店、言又几书店、当当实体书店,这些装潢或简约或厚重的民营连锁书店无不开到一个城市就成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但,在我们成长经历中,给我们带来最深记忆的书店不是它们,而是一家迄今 81 年历史的国营书店——新华书店,每个孩子上小学时就会用到的新华字典,就是在建国初期为完成“扫除文盲”的重要政治任务而编纂的。新华书店,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唯一的图书发行渠道,被称为“一渠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众阅读的需求空前释放,全国各地新华书店挤满了购书的青年,民营书店在此时登上历史舞台。1982年秋,住在长沙的河南退伍军人管仲和在长沙蔡锷路的一条小巷口摆起了书摊,后来省文联创办的《红娘报》也在这总发行,这条叫做“黄泥街”的短短 300 米小巷,陆续吸引了大批书商汇聚,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湖南最大民营书店的弘道书店的老板龙挺。仅过数年,挤进了近 300 家书店,市面上出现署名为“全庸”、“吉龙”的粗制滥造的小说还有带颜色的书籍,一印就是 10 万册,不出一个月就卖完了,因为是盗版,成本只有些印刷和纸张的费用,数十万轻松进账,也难怪会有“图书是世界上利润率仅次于军火和毒品的行当”的说法。
因为新华书店一直独家经营图书销售,价格贵、服务质量差,而作为“二渠道”的民营书店经营更灵活,深受民众喜爱,1993 年 4 月,黄泥街书市发生了一件大事——省、市书报刊发行行业协会联合举办了首届“春潮书市”,首开全国民营书业图书交易会先河,长沙黄泥街书市成为全国四大书市之首,第二十五届长沙图书交易会刚于今年愚人节圆满结束。
经历近十年的“野蛮生长”后,黄泥街书市也暴露出不少问题,这里原本是长沙城内的棚户区街巷,书店都是居民疼出来的小房间,经营面积小、基础设施差、消防隐患大、无证经营、盗版书籍猖獗等,时任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郑佳明后来回忆说,因为黄泥街书市的问题,时任副省长唐之享带着相关人员去北京,挨了一顿臭骂,十几个人灰头土脸回到长沙,这才有了后来 1997 年关停黄泥街书市,整体转移到定王台书市,长沙书市还将在定王台延续近十年的黄金时代。
笔者读书那会每逢开学都会去柑子园的万卷书城买书看书,光顾了近十年,突然有一天去的时候发现它早已关停,印象最深的是它家店内一直放着理查德的那首钢琴曲《梦中的婚礼》。与万卷书城咫尺之近的地方正是定王台书市,新华书店与其隔街相望,四楼的弘道书店也是笔者经常光顾的店,一楼有家酸辣粉味道十分不错。
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网站二十年前就有了,但由于电脑、手机等终端在本世纪初并不普及,早期的网络小说如《诛仙》、《驭兽斋》等都是通过购买纸质书看的,2010年左右,随着电商的迅速普及,笔者的所有书几乎都在当当、卓越亚马逊、京东完成购买,定王台书市对笔者的吸引力骤降。
时代浪潮下,曾经“印书堪比印钞”的线下图书销售生意,不过二十来年就成了靠销售教辅书苟延残喘的夕阳营生。追溯历史,便能看到凡事皆有因果,黄泥街书市之所以能成为全国四大书市之首,有大历史背景,从十年浩劫走出来,民众对知识和娱乐处于十分饥渴的状态,需求亟待满足,而电视机又还未普及,娱乐方式不丰富。那个年代做书生意必须信息渠道畅通,而黄泥街斜对面就是长沙电信局和邮政局,与外地联系书籍业务方便,同时邮政局一些“停薪留职”或“下海”的邮政职工,熟悉发行渠道和套路,另外黄泥街靠近长沙老火车站(现芙蓉广场位置),方便通过火车进货,同时这里是棚户区,更容易腾出住房开小门面书店。而现在娱乐方式多样,生活压力大,互联网渠道购书方便且便宜,“一渠道”、“二渠道”都被严重挤压,曾经不可一世的新华书店先后经历民营书店和互联网的双重冲击后,再也不是什么独家经营的“金饭碗”。
有意思的是,长沙黄泥街书市在全国一炮走红,竟给长沙造就了一个曾经红极一时,现在几乎销声匿迹的特有娱乐文化——长沙歌厅文化,深受湖南人喜爱的奇志大兵、杨五六、周卫星等“本土笑星”都曾往返于长沙各个歌厅谋生,而今话剧热席卷全国,硕果仅存的歌厅田汉大剧院也转型,或者说回归剧院,具体内容,下篇详述。
参考:
《找寻长沙的阅读地标》,长沙晚报,宁莎鸥
《长沙书业30年》,肖谈中
《中国四大书市》,刘开学
《变数中有生机——兼记定王台书市沉浮》,金鹰报,王展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推荐阅读
上篇回顾
原文链接是《新华书店》80周年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