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看点丨精致出版:向质量效益转型的新形式

2015-01-04 高继民 出版商务周报
商务君按

精致出版是信息化时代传统出版的常态,说归说,但是何为精致出版,又该如何做到,相信业界很多同仁并不清楚。那么今天商务君分享青岛出版集团副总编辑青岛出版社总编辑高继民的见解,看他如何解读精致出版。

在传统出版转型、传统出版和新媒体融合的大舆论环境下,传统出版逐渐成为出版社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和主导部分,同时,传统出版本身也在呈现可喜的现象,那就是精致出版大行其道。


这个现象是:唯美的装帧、精致的工艺、独特耐人品味的内容,读者捧书在手,有种或时尚新潮或庄重的体验。说白了,就是小开本、精装或加函套,经典或小资的内容,印制精美,使用装帧材料大胆,常常出人意料,当然,定价也较高。


在我看来,精致出版的理念有助于传统出版的转型,有助于传统出版人出版理想的实现,有助于环保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利于传统出版红利的进一步挖掘。


精致出版的方向首先体现在内容上,应该是具有独特性、原创性、经典价值和知识价值。

我国每年40万-45万种图书,真正有价值的原创性、经典性内容占的比例非常小,剪刀加浆糊、跟风炒作、夸大注水等被斥之为垃圾的图书不在少数。加上资讯类图书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也会大大减小其规模;通俗小说等大众读物也可能以纯数字文本的形式传播;教材辅助类读物在电子书包的冲击下也可能逐渐式微。在这种情况下,适用于传统出版的内容将逐渐集中于文学、思想、学术、艺术和童书等类别,非常有利于精致出版的推行。


关于内容的精致化,还有几个理由,一是精致出版成为原创的标志,体现出原创的价值;二是精致出版成为身份的标志,享有盛名的作家、科学家的著作理应以精致的形式展现和发表;三是精致出版成为重要出版单位的标志,一家有影响的出版社,一定是精美的出版物占主体,形成矩阵;四是精致出版成为经典学术、品牌积累的标志,如大家文集、重要的工具书等。


可能会有人说,精致出版背弃了为广大低收入读者服务的原则。其实不然,广大低收入读者所关心的内容大部分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在媒体多元化的背景下并不会对大众求知造成伤害,社会各层级人群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进行选择。


其次是材料和工艺。

精致出版的最重要特征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在装帧上使用独特的材料,使用高附加值的工艺进行包装。除了千奇百怪、琳琅满目的纸张外,还可以列举出许多可以作为图书装帧的材料,如钢材、陶瓷、漆器、珍贵木材、有机玻璃、有色金属、丝绸、人造皮革等等。使用这些材料,无疑会丰富图书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增加图书的时尚美。在当今传统出版3.0时代,由于材料工艺的不断进步,2.0时代为了吸引读者眼球的花花绿绿的所谓设计逐渐式微,而材料材质的品质成为其重要标志。简言之,图书应该成为艺术品。


随着时代的进步,印刷或者包装工艺也在大踏步前进。如UV,如烤漆,如压凹起凸,如精装、线装,如锁线等。精装图书起码有几大优点,即书页收放自如方便,适合上架陈列,方便展示,烫烤工艺的效果给人以典雅厚重精致之美感。在工艺的选择上,务必体现出精雅的特点,如青岛出版社荣获2014纽约班尼世界奖的《中国木版年画代表作》,使用独特工艺在图书的三面裁口上印刷了精美的彩图,体现出工艺之美,令人爱不释手。


最后是渠道和推广,也要体现出精致出版的特点。

一是读者对象的定位要精准,务求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精准抵达的特点,充分利用电商大数据定向营销。


二是定价。精致出版不等同于奢侈出版,可是也不能宝石卖玻璃价,必须体现工艺品和收藏品的久远价值。


三是营销的有效性,如针对不同的渠道和读者制作不同的产品,实现一次出版多次售卖。如一本小说,可以设计作者的签名版、互动体验版,也可同时制作限量珍藏版、通俗低价版、注音版、漫画版、精编版等等。


总之,精致出版是传统出版业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好抓手,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后的传统出版的新分工,是信息化时代传统出版业的新常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