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走出去”2016年度综合排名一览
本文约3000字 预 计6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9月13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十三次工作会议在上海举行。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宣部相关领导对近几年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成果作了简要总结,业界人士围绕出版“走出去”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沟通交流,同时,会议公布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年度综合排名。商务君整理了会议的具体内容,以飨读者。
9月13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作小组第十三次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出版单位的100多位业界同仁与会。
新闻出版“走出去”效果显著
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朱咏雷首先致辞,介绍了近年来上海出版在新闻出版“走出去”方面的成绩。近年来,上海把推动优秀图书“扬帆出海”作为重点工作,制定专项计划,设立专项资金,积极参与“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国家工程,“文化中国系列丛书”、上海版的数学教材等通过海外主渠道落地生根,成功举办中国主题图书销售月、上海国际图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等系列活动,有力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震撼三部曲”、“东京审判丛书”等重点图书的对外发行传播,在海外受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尚之在讲话中明确了本次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即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为做好当前及今后的出版“走出去”工作夯实基础。
他表示,十八大以来,出版“走出去”工作成效显著,版权和实物贸易取得新突破,2012-2016年,我国实现版权输出共计5万多种,版权贸易引进输出比从2012年的1.88:1发展到2016年的1.55:1;主题图书在海外产生重大影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已出版22个语种,总发行量达600多万册,《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英文版海外销售3万册,《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出版12个语种;出版“走出去”服务外交大局成效明显,为配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在智利、巴西等国精心举办中国图书展销月等活动;全面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大力推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走出去”;中国图书的国际传播能力得到加强,海外布局初具规模,本土化战略持续推进,已有400多家出版单位设立了海外分支机构;各种支持出版“走出去”的工程取得新进展,“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共资助出版2973种图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了3000多个项目,“丝路书香工程”资助了1200多种优秀图书的多语种翻译;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影响力得到提升,参展规模再创新高,达成版权交易5262项,版权输出3200多项,且以主题图书输出数量最多;“走出去”渠道平台更加多元,中国图书海外销售渠道已覆盖全球,多点开花,更多中国图书进入国际主流渠道;立体化“走出去”模式初步形成,从单一的版权和实物出口转变成共同策划选题,合作翻译出版,联合开发市场,国内国外同步出版等新兴“走出去”形式;“走出去”相关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吴尚之指出,出版“走出去”工作要认真把握工作重点,进一步强调内容建设,加强原创精品的翻译出版工作;要服务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机构的合作;要加强一体化渠道平台建设,用好国际书展,深入调研海外市场,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海外书店,在条件尚不成熟的地区建设海外书架;要加强国家合作出版的能力建设,以资源换资源,以市场换市场;要加强数字出版“走出去”工作,策划生产一批有影响力的数字出版产品,并将其推向海外;要加强本土化发展,变“走出去”为“走进去”;要重视“走出去”工作的效果评估,设计相关的效果评估体系和方法。
中宣部副部长、国新办副主任崔玉英在讲话中提到了当下出版“走出去”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相关工作重点,她指出,要打破惯性思维和技术短板,加强选题策划,提高翻译质量,抓好渠道创新,在合作出版和数字出版“走出去”上下功夫,抓好效果评估,提升“走出去”的效率。
中宣部对外推广局局长张雁彬做工作报告,他指出,本次工作会议的主要定位包括政策指导、成果通报、业务交流、决策支持等几个方面,近年来,出版“走出去”工作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主题出版图书“走出去”成果更突出,配合国家战略更给力,出版单位实力更强名声更响,合作出版的方式更多样化,数字出版亮点更多,营销推广效果更好。
切实践行“走出去”工作
在下午的经验交流板块,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佘江涛,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简称“人大社”)社长李永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简称“外研社”)副社长范晓虹分别分享了出版“走出去”工作的成果与经验。
❶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加大输出,优化引进输出比例
佘江涛表示,十八大以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引进输出比例从2.9:1发展到1.5:1,输出机构不断优化,对重点发达国家的输出总量增长迅速。“十二五”期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共计有60多万册,4000多万元码洋书刊销往海外,较之“十一五”末的2000多万元,出口额上升200%。2017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版权输出明显呈现出向“一带一路”国家转型的势头。截至8月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版权输出国已经遍及埃及、越南、泰国、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土耳其、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9个国家,输出品种87种,占今年版权输出总量的36%。“十三五”期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走出去”工作将围绕三个目标展开——一是每年输出品种实现10%的增长;二是引进输出比例进一步优化;三是欧美国家、周边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并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坚持内容、渠道、平台、团队和翻译“五位一体”的建设思路,构建凤凰出版的出海之路,并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海外布局,依托国际化的平台和渠道支撑,实现“走出去”的常态化、规模化。
❷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加强创新,发挥学术出版优势
王岚的主旨分享以《传递中国学术声音,助推中国出版物海外落地》为题,从聚焦当代中国学术、传递中国主流声音和创新传播方法渠道,增强出版海外落地实效两个方面,介绍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走出去”工作取得的成绩。她指出,多年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始终坚持挺拔主业,推出了一批规模宏富、价值厚重、影响深远的精品图书,通过发挥学术出版优势,努力成为中国话语、中国声音“走出去”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在精品图书“走出去”的基础上,围绕如何让国外读者想读、爱读、读得懂,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一是发挥渠道作用,推动中国图书进入海外主流市场;二是组织国际论坛,向国际出版界、学术界阐释当代中国;三是依托专业资源,构建海外学术出版平台;四是加强业态创新,拓宽海外落地业务范围。未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将进一步确立国际战略,优化路径选择,打造文化精品,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❸ 人大社——全球合作,提质增效
李永强介绍说,人大社的“走出去”工作紧紧围绕提质增效展开。首先,认真研究“走出去”工作特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长期有效的版权资源管理体制。近年来,人大社已累计输出图书版权近2300种,涉及27个语种,与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家出版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2016年在版权输出数量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共转让图书版权305种,比2015年增长了近28%;从版权输出内容上看,学术图书依然是版权输出的核心产品,占总量的91.17%。其次,不断加大出版国际化的步伐,探索推进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的多样形式。人大社充分重视在重点国家、重点地区的布局设点,建立起中国图书翻译出版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起目标国的出版、渠道和宣传资源,通过建立海外分社、共建图书出版中心、合建人文交流平台等方式,大力推动本土化战略的部署和实施。最后,深入研究国外各种媒体的运作特点和传播方式,有针对性地提供宣传重点,切实增强对外传播实效。李永强还总结了在“走出去”工作的几点体会:第一,在全社树立“走出去”意识;第二,健全各种管理、保障和考核机制;第三,重视营销推广,扩大图书影响力;第四,树立“走出去”图书精品意识,打造“走出去”图书精品。
❹ 外研社——三位一体,借助“一带一路”布局
范晓虹从图书对外推广、海外布局、内容建设三个方面分享了外研社在国际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海外布局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在图书对外推广方面,外研社版权输出数量大幅增长,2016年,共促成61个品种的版权输出,而今年上半年,版权输出签约及合作出版数量已达137种,合作伙伴来自俄罗斯、尼泊尔、马其顿、匈牙利、拉脱维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70%的签约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向海外输出了一批代表国家水准、反映中华文化精髓和当代中国风貌的精品图书,如《中国文化读本》《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之路》等;政府互译项目稳步推进;“走出去”图书种类上有所创新。在海外布局方面,外研社“一带一路”海外布局初见成效,积累了一大批“一带一路”国家的人脉资源。今年3月,外研社保加利亚中国主题编辑部正式挂牌成立;除了编辑部,外研社还与马来西亚卓越汉语中心开设了中国书架,授权对方代理销售外研社的产品。在内容建设方面,外研社成立了“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中心,打造从出版到数字内容再到网络平台的全方位内容资源。在范晓红看来,“走出去”工作一定要注重内容建设,发挥各自优势,重视人才聚集。
本次工作会议还对综合考评获奖单位进行了表彰,其中优秀奖获奖单位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进步奖获奖单位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特别贡献奖获奖单位为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