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视角 | 出版价值如何跨行业延伸?

2017-09-18 专注报道出版创新 出版商务周报

文/阮海洪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董事长

本文共3500 预计7分钟阅读完毕


商务君按日前,“2017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暨出版人才培养大会”在京举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董事长阮海洪在数字出版创新论坛上发表“图书出版业价值的跨行业延伸”主题演讲,关于图书出版业价值如何跨行业延伸,阮海洪提出了五点分析和六点建议。




数字技术被引进出版界,对出版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出版社的的确确有几十年的存活期,成熟期。当今这些借助我们出版的资源、借助数字技术,而发展起的数字出版企业,如果你的存期超过5年、10年、30年,那你是伟大的。所以我认为出版业,尤其图书出版业没有必要那么惊慌。


今天我在这里要跟大家汇报一个题目,就是图书出版业价值的跨行业延伸。


图书出版业与数字出版的关联到底有多少?


首先谈谈图书出版业与数字出版。 当前数字出版统计口径的行业有:出版、报业、互联网行业、电影电视、广告行业、网络运营商、游戏行业、在线教育、动漫、音乐等。根据《2016-2017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2016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5720亿元。实际上这些数据跟我们出版没有太大的关联,电子书好像跟我们还有一些关联,但是电子书收入只有52亿元,所占额度太小。从分析报告来看,图书出版业在数字出版的浪潮中几乎没有什么业绩。


互联网、广告行业在数字出版中贡献突出,占比超过50%


尽管现在外面都说我们出版业受到的冲击很大,但是出版社过得好像还是比较好。数字出版带来5000多亿的收入,那么图书出版业具体贡献了多少?我是2007年来到出版界从事图书出版工作的,2006年图书出版业销售收入大概是700亿元,实际上扣除出版社之间的有些关连交易,我觉得700亿是真实的。从2007年到2017年10年间,整个图书出版增加值大概200亿,而我们出版界通过上市公司融资,这10年也融了200亿左右。这说明什么问题?第一,图书出版业的的确确没有想象得那么惊慌,第二,图书出版业也的确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前图书出版业关联的数字应用


下面谈谈图书出版业关联的数字应用。当前,与图书出版业关联的数字出版应用模式有电子书、增强式数字教材或APP软件、立体化教材、内容提供商、数据库应用、知识服务平台、在线教育平台、跨行业的数字内容服务等8种。

 

阮海洪认为,目前电子书的内容仍然值得优化


随着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电子书越来越受欢迎,但是大家在网上看到的更多的是三俗内容,我认为目前电子书的内容是值得优化的;另外,教材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在做数字教材的生产线。我们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打造数字出版工程,而这些重要的项目没有公司化运营,他们未来的技术升级、维护、运营要靠什么载体去完成呢?如果仅仅靠目前离散式的开发机构肯定不能完成,将来还是要依靠出版社自己的力量。这就需要大家把目前在数字出版里应用的技术,通过外包的方式集成,然后打造成立体化教材,也就是把教材和数字技术结合,这种方式在目前是比较通用的,也是很多出版社都在思考的领域。


出版行业是内容产业,无论我们出版社将来受到多大的冲击,我们仍然要把自己定位为内容提供商,数字运营、数字传播无论多么发达,都离不开内容。图书出版业给数字出版的贡献值是不能忽视的,有目共睹。当年阅读器出现的时候,国家把阅读器统计为数字出版的贡献值,这是把有的硬件统计进去了。实际上,跟内容相关联的硬件,比如电视机、电脑,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手机,都是内容的传播工具,所以内容的丰富尤为重要,这是我们出版社正在做的工作。


当前数字出版依托的关键技术


数字出版最核心的是依托关键技术,当前数字出版依托的关键技术包含内容的数字化、生产模式和运作流程的数字化、传播载体的数字化、阅读消费、学习形态的数字化、网络直播、VR/AR/MR等新技术。



图书出版业目前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但是我们正在通过资本运作、机制转化等手段打造我们自己的技术队伍,所以,在座的数字技术开发商,现在出版社还没有完全“醒过来”,但是我相信我们出版界前一阵子错过了互联网技术这个机遇,但是AI、物联网等新技术,图书出版界是不会错过的。


关于数字出版的关键技术,图书出版社是没有积累的,但这是我们图书出版和数字出版融合的纽带。把内容做好,把平台做好,把数字出版的技术开发好,硬件开发到位,这应该是我们出版业稳妥的经营方式。


图书出版业跨行业价值延伸的五点分析


我在这里面简要地跟大家分析一下,我们如何去跨行业,也就是图书出版的价值如何跨行业延伸。


我思考的第一个方面就是“内容为王”是价值的根本。图书出版业是核心内容制造商,无论什么形式的数字出版,无论什么行业的数字内容的应用,都以优质内容为依托,所以内容是跨行业的纽带,也是跨行业延伸的基础。大家想一想,从手工业社会发展到现代工业社会,大家依然还在留恋手工业,所以不要把传统出版理解为传统就会等死,传统出版若把内容做到极致,就依然是“王”。


第二,数字出版是跨行业渗透的工具。数字出版不是产业,严格来讲更不是行业,它是一个工具,是靠技术实现了内容的更好的传播、更好的应用,但是无论怎么变化,数字出版都是围绕着内容在演变。而图书出版是内容开发的最核心的环节。


第三,站稳数字出版生态链的上游。实际上我们的很多内容都被数字出版简单剽窃了,尤其是我们国家目前知识版权保护相关法治不完善,我们图书出版业以内容为王,却没有体现王者风范,而如果我们的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能够使从业者行动一致,那么我们的利益就会得到更好的保护,促使图书出版业的内容站稳数字出版生态链的上游,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会变得更职业、更专业、更专心。


第四,图书出版的专业化是优势。图书出版业涵盖所有门类的知识,但每个出版机构都有相对优势的特色出版,任何数字出版产品都在追求专业流域的服务,所以出版机构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关系到和其他行业渗透的深度。现在讲专业化是趋势,实际上专业化是优势,过去的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来挖掘,未来数据的开发肯定是越专业越渗透。所以我们强调,图书出版一定要做出特色。


第五,利用AI技术的窗口性。图书出版业应该是错失了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出版窗口期,但是以AI技术为核心的物联网技术在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物联网依托大数据,没有丰富的内容怎么成就大数据?所以图书出版业内部内容的捆绑和AI技术的融合将会成为数字出版新的业态。


图书出版业跨行业价值延伸的六点建议


依据以上的分析,我想对图书出版业提出一点建议。


第一,坚守主业是不错的选择。要尊重社会分工,学有专攻,工有利器,利有专道。不是每个图书出版机构都要选择转型升级,在“内容为王”的背景下,把内容做得更专业、更有特色、更加丰富也是持续发展之道。


第二,领导力是跨行业价值延伸的关键。跨行业融合,融合的是企业文化。行业之间的效率和效能不能匹配,资源整合很难达到默契,况且融合的价值实现本身就是隐藏风险的创新,所以领导者的魄力和执行力是推动价值延伸的关键。


第三,管理机制是跨行业价值延伸的基础。图书出版业的事业机制痕迹明显,创新动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欠缺。跨行业的价值延伸,延伸的核心是资源的重新整合,机制的落后影响资源整合的效率和效能,也决定价值延伸的成败。出版社管理机制不变革,就留不住有激情、有能力的人才,也就不会有好的内容,而没了好内容,我们又拿什么去跟当前正在数字出版领域跟我们抢利益的团队拼搏?


第四,技术是行业价值延伸的依靠。当前的图书出版业几乎没有数字技术的任何储备,跨行业价值延伸一定要依靠技术实现跨行业的链接和融合。要借助灵活有效的机制招揽技术人才,尽管技术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但掌握核心技术可以争取价值实现的最大化。


我们现在老在说受到冲击,是因为没有技术团队,没有技术就掌握不了主动权,所以我们吸取教训,我们要建设自己的技术团队。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在IT行业招了30个人,并且实行了一个公司两种制度,特地把技术团队放在一楼,让他们的工作不至于影响二楼、三楼的工作人员,我们的编辑早九晚五,按部就班,而技术团队的人不一样,24小时机动待命。


第五,资金是实现跨行业价值延伸的保障。图书出版业资金充足,尤其是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充足,完全有能力在跨行业价值延伸上做深度投资。无论是技术、平台、实体或者其他资源都可以量化为资本,所以无论是跨行业融合还是跨行业并购都是实现图书出版业价值延伸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发挥我们出版社的资金优势,让资金成为渗透的工具,渗透到那些数字出版企业里面,从而共享数字出版的利益。


第六,优势专业内容是跨行业价值延伸的桥梁。图书出版业任何一个专业方向一定对应相关的行业需求,知识服务的方向就是深度服务行业需求,选择跨行业价值延伸的方向就是要基于优势专业方向选择合适的行业。

 

秀设是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面向建筑装修行业打造的云服务平台


如果所有的事情你都想做,那肯定只能是浅尝辄止,没有任何出版商对你感兴趣,只有做得最有影响力,才能使资源最集中。我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用八年的时间深耕建筑领域,目前排名大概在前五名,现在又开始进驻装饰行业,我们希望利用我们的专业优势,逐渐向建筑行业、装饰行业渗透。


(本文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与主讲人确认)


相关阅读

新蕾社携手ofo,打造图书跨界营销新模式

看社科文献社如何成为学术出版国际化的中国样本

人大社:强化主题出版的品牌影响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