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袁志明/石正丽/郑永唐强强联手:可完全模拟新冠肺炎模型建立成功

病毒学 生命科学前沿 2021-03-18
2020年7月7日,袁志明(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石正丽(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研究员)、郑永唐(中科院昆明分院研究员)于CELL RESEARCH发表研究长文,宣布可完全模拟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恒河猴模型建立成功。
2019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是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人类的SARS-CoV-2感染也从从轻度到重度跨越广泛的临床范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每日情况报告显示,全世界的新冠肺炎死亡率约为6.4%,这提醒我们不得不对新冠病毒的感染、复制及脱落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
然而,受感染模型的限制,许多探索不得不止步于实验室研究阶段,这使得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更加受限。为此,科研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在恒河猴模型中成功复制出新冠病毒引起的人肺炎症状,为新冠病毒的病原学研究、疫苗设计及药物开发提供平台。
文章分析
研究人员首先评估了SARS-COV-2在恒河猴中的复制动力学。即将7×10^6 (TCID50)的新冠病毒经气管接种于恒河猴中,DMEM培养基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临床体征(小编猜测类似于无症状感染者?)。
对临床检查期间收集的血液进行血液学分析发现,感染后白细胞数量减少,而所有动物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直到第6天才恢复正常,并且淋巴细胞的数量从第1天到第6天有所增加(淋巴细胞增加判断病毒感染,小编语)。但是,血液学变化的重要性及其与病毒感染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阐述。
进一步,通过定量RT-qPCR在血液中没有检测到病毒RNA。气管内接种后,感染后第一天,口咽拭子中观察到病毒RNA的第一个峰,主要来自接种的输入,而第二个峰出现在接种后第5天,反映了呼吸道的现场复制能力。

接下来,科研团队探究了感染动物的呼吸道损伤情况。惊讶的是,在右肺的下部观察到片状的毛玻璃片样,多个不透明的区域;而肺部病变的范围从第3天扩展到了第6天;尸检显示整个下呼吸道有不同程度的巩固或结节,水肿,出血和坏死,表明是间质性肺炎。第3天,右肺下叶的部分呈暗红色,有大块斑块状出血,约占肺组织的15%;第10天该动物的右上叶和右下叶有两个红色的深色病灶,占10%的肺组织。然而,肺的表面和部分为灰色和白色,并有固结,并且肺的下叶比深红色的上叶坚硬,并有斑块状出血。对呼吸道组织和其他器官都进行了RT-qPCR分析。
数据显示SARS-CoV-2在呼吸道中广泛存在,主要位于肺下叶。但在心脏,肝脏,脾脏,肾脏,肠,胃和生殖细胞中均未检测到特异性病毒RNA感染。不难猜测,呼吸道是SARS-CoV-2感染的主要目标,而其他器官可能不是直接目标
进一步,研究团队就恒河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小支气管周围有损伤,左,右肺下叶损伤最多。观察到肺泡壁增厚,大量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严重病变区域,可见肺泡壁坏死,塌陷和纤维化,并伴有大量成纤维细胞增殖。在肺泡腔中,通常可以观察到轻度和中度的纤维素渗出,并且在其中一些中观察到透明膜的形成和肺出血。同时,细支气管的上皮细胞坏死并脱落,在粘膜和粘膜下层观察到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甚至发生支气管周炎。肺毛细血管腔内有明显的血栓,并伴有内皮细胞肿胀和血管周炎。种种数据均表明,恒河猴感染新冠病毒表现出了同人类一样的以间质性肺炎为主的肺炎特征
最后,实验人员将恒河猴模型再次进行病毒攻击,以检验病毒在机体复制过程中是否诱导良好的中和抗体水平。值得高兴的是,经1 x 10^6 TCID50的病毒再次感染后,恒河猴模型没有检测到病毒RNA的存在,说明此模型诱导的中和抗体可以完全抵御病毒的再次攻击,且没有体温和体重的变化
以上实验都验证了恒河猴可完美的作为新冠病毒的模型动物。

往期推荐



颜宁谈中科院杨辉学术不端:不公开调查处理,再多学风建设都徒劳

陈薇院士新冠疫苗二期出炉:免疫反应显著!各国疫苗争先抢后

国科大:开除季子越!谁是季子越?

周末阅读:美国钓鱼式诱捕华人科学家,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专访赖圣杰:前有Nature主动邀请投稿,今再发Science!

又一病毒可跨物种感染人类!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人脑脊液中分离到猪伪狂犬病毒!

生命科学综合交流QQ群:199024878
生命科学科研微信交流群(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待小编拉入学科群): 
小编微信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方向我就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