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以去跟总理说了!当前存在着哪些制约科研进步的问题?有哪些解决建议?
12月1日起,中国政府网联合各大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地区部门政府网站开展2021“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活动将持续到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
本次活动设有“宏观经济”、“科技创新”、“疫情防控”、“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等22类话题。网民可登录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客户端App及小程序(通过微信、百度、支付宝等渠道进入),以及各相关网站和平台留言。部分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建言将报送《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并转有关地方和部门处理。
其中,最让广大科研工作者们感兴趣的是,此次列入的22类话题中有一些比如:“科技创新”、“疫情防控”、“教育”、“医疗”等话题与科研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
作为科研工作者,工作体会是什么样的?当前存在着哪些制约科研进步的问题?科研院所改革应该怎样推进,才能最大程度激发科研活力?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网上,有很多网友也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有人认为,基础科研,应该为研究人员提供衣食无忧的环境,让他们能够静下心工作;
有人认为,该行业的顶尖科学家,起的带头作用不好;
也有人表示,应该建立一个广泛的普通科研人员能够查阅评论公开透明科研成果评价网。并且按照“原创等级”评价科研成果,不按照“影响因子、论文数量”去评价科研成果。
此外,基础科学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科研单位行政化管理过于明显,也是大家普遍认为的一个原因。
如何释放科研活力?
科研的本性是去发现新的东西,或者对重要的东西做新的重要补充;从而形成一个体系化的东西,比如学科、比如领域。在知乎上,一位网名JetC的网友对此,也发表了个人非常深刻的见解:
1、做好引导政策 ,明确出这些科学研究的内涵。没有必要完全规定某个方向为有意义或者无意义,因为当前的视野不一定能够预知其理论的未来的价值,所谓科学内涵,就是科学的模。,比如,你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自洽体系(数学、物理、工程等皆可) ,其价值量很可能不可估量,但是如何评判其价值?不难,其讲的科研"故事" ,其实在小同行、大同行中,分分钟就排出世界位置。
不需要全部记公分的模式(比如分区多少分,什么级别期刊多少分;当然,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可能需要这个判据,不然退回到人情关系网中的觥筹交错了),这个模式看起来非常的公正,但是,请注意,具有引领性的东西,很可能不一定能发好期刊。
2、做好基础保障 。科研其实很多是夹缝中生存的,意味着,如果将这些可能性抹平,那么我们很大可能就失去了一些非常重要的领军人物。科研的顶级成功,其实都非常不容易。很多基础很好,很有情怀的人,到最后不得不疲于应付考核,这论文是真的只是给领导看的。同行业不怎么看了,这很危险。
好的研究,较大可能是5年起步, 10年为一个准备期。所谓好的研究,就是你足够前沿了,而这需要耗费一个人大量的时间,包括理论准备等各种,这意味着,很多的不确定性都会丢掉这个人。当然,我国是有基金的绿色通道,这非常值得称赞。作为社会运转的东西,至少能吃得饱,那就静得下心搞了。
3、学术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以发现、培养顶级学术、工业人才为中心,这是最高使命;两个基本点,层次化的考核体系,满足大数定律的一个规矩,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天才,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就是最好的管理;这是顶级人才的蓄水池和生态圈,你很可能不知道在一个森林中哪个位置会长出参天大树,所以生态,就是最好的处理模式;数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不行,那就是培养的人越来越差(概率上)。
4、能出数量的人,基本能出高1到2个等级水平的论文。所以,他的精力就是去衡量利益相关,考核机构应该对这个情况做出好的权衡规划,而不仅仅是考虑学校满足评级需要,这很可能是南辕北辙。人的精力是守恒的,看你怎么用而已。
5、别把做科研的人当做干电池。其实做科研的很大部分人其实很纯粹,但是大环境如果都是对所有人用对待干电池一样,用几年就扔了,这可能是最心凉的地方,搞研究的基本都是顶级的知识分子,你对待是否诚心,别人心里还是很清楚的。
不是说优胜劣汰在科研界不允许,而是当成青春饭一样的处理就很有问题。一个人精力最旺盛的是11-38岁左右,但是不代表11岁之前是白费, 38岁之后是废柴。这是概率问题,概率的本质就是一个平均代表量,你说你用平均代表量,你去给爱因斯坦平均,还是去给普朗克平均,还是说去给其他人平均具有代表性呢?所以,这个不是绝对量。统计平均保证基本盘,统计偏差很重要(这个是对统计学用在科研人身上的一个反例)。既然选择相信了一个人,可能需要多一点时间给他信任。
6、满足两个视角的利益。对于管理机构,科研很可能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而对于研究人员,可能是万本一利的情况。做最优规划,不能偏颇,人的成才需要时间。毕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此外,对我国的科研体系而言,也有很多人建议按照“原创等级”评价科研成果,不按照“影响因子、论文数量”去评价科研成果。“唯数量”的评价机制,鼓励生产灌水论文,消耗了大量的科研资源(精力、经费等)。
如何激发原创精神?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科学研究原创性方面一直以来都比较缺乏,究其原因,或许出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技术风险高
原创,是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刚开始的时候,根本不知道方向在哪里,会有什么结果。
技术风险高,周期长。一旦走错了方向,代价极高;
没有多少现成的参考资料。一切得靠自己摸索,从头搭框架;
没有圈子和同行。很多人认为圈子文化不好,可是没有圈子,也很尴尬。要自己一个一个去找人,加入新方向。就算出了成果,初期影响也不大,需要很长的时间被认可。
相比之下,成熟的研究领域,则完全不存在这些风险:前人已经把框架搭好了,研究思路是现成的。只要找到一个点,拓宽、修补、完善即可。
优势是:参考文献多,同行评价多,被引数量多,资助经费多,市场应用多(越接近市场,科学原创性越低)......
这种跟随式科研,稳扎稳打,风险可控,适合大团队和技术应用式研究。
但是,有研究发现,颠覆性创新,更可能发生在“小团队”里。
小团队在研究过程中,对过去的文献追溯更深,思考深入,从而提出新想法,实现“颠覆性”的创新。
然而,在重点大学,考核的标准高、周期短,促使教师们报团取暖,滚动运营,不愿涉足未知领域去冒险。当遇到新领域时,为降低试错成本,通常派研究生去探索2、3年,酝酿得不够深入。
如果只是面临技术风险,那么,少数对科研有热情的人,还是能坚持原创的。
第二,经济风险高
发达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坚持原创的风险并不太大。因为社会尊重原创精神,科研单位承担试错成本,政府承担失业保障。
正如一位网友说,他在国外研究某个方向,多年没有成果,最后证明是方向错了,科研单位照样承担成本,他的工作仍然受到尊重。
经济上没有后顾之忧,是敢于承担风险的关键!国内的科研工作者,要个人承担试错成本!
第三,应试教育扼杀创造力
国内,从K12阶段开始,就是应试教育。重视训练答题能力,而不是提出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精神的人,面对新领域、新事物,从心理上会感到难以接受、不知所措。当他们成为博士、科研人员后,也不会主动创新,只能在别人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
我们的教育思想中如果不能极大程度地发挥少年儿童的个性,那么中国的科技创新就是没有根基的。就像我们开玩笑说,从小到大都是让他听话,循规蹈矩,读到博士了突然让他创新,他能创新什么,又怎么去创新?
吴军在《大学之路》中说,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受到洪堡体制的影响,重视专业教育,忽视通才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受苏联片面理解洪堡体制的影响,马上搞了将理工专业分离的院校调整。遗憾的是,当时既没有学到洪堡倡导的学术自由的精髓,也没有像德国那样在大学里建立研究生院,以至于大学生知识面窄,而研究生教育长期落后。
更糟糕的是,这种僵化的教育体制使得全社会对高等教育产生了误解,以为一个人学了什么专业就一定懂什么专业,没有学什么专业就肯定不懂那个专业。而在美国名牌大学里,一个人拿了一个专业的学位,有可能擅长很多领域,因为他接受的是通才教育。
近些年来,交叉学科已经成为知识创新的主要领域之一。国内在高中阶段就开始文、理分科制度,限制了学生的文、理科融合的想象力。
第四,价值观的差异
如果从价值观的角度去看,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中国人不重视基础研究,更热衷于技术应用。与中国相比较,西方的教育体系更倾向于人类探索知识的本来目的。这与西方大学的成长历程密不可分。
到底是什么将欧洲大学与历史上无论东西方所有其他学府、学术机构划分开来的呢?从体制上看,最基本的就是,它在起初并非个别学者,君主或者任何个人乃至政府,根据特殊理念、需要来设计,建构或者推动成立,而是在特殊社会环境下自然形成和发展的事物,根本没有预先订立的计划、构思或者目标。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抗争史:首先,社会对大学有迫切需要,不能不委屈包容,其次,大学对社会构成巨大冲击,它的体制是两者最后妥协的结果。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实用主义。中国的科学精神实在是太实用了,每做一件事都必须先讨论它是否具有实际意义,能否有助于生产或是社会服务,如果是否,那么就会无人理睬,这类人也会遭到鄙弃。因而,中国古代的文明成果更多的体现为技术而非科学。国人引以自豪的四大发明以及纺织、制瓷等无不以实用为目的。
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比较晚,希望尽快赶超发达国家,于是更加倾向于往见效快的应用研究方向投入资源。
综上所述,对于网友们的评价可以说也客观地反映出了我国目前在科技创新方面所面对的很多问题。比如:缺乏原创精神的原因,大家普遍认为主要在科研评价机制、教育制度、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而此次,国家开展的2021“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让我们广大科研人员有机会将自己的建议和体会向政府报告。
点击下方链接
参与“我向总理说句话”
2021网民建言征集活动👇
来源:知乎、中国政府网
往期热点
小编微信注:添加小编请备注昵称+单位+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