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概念不能碰:废概念,伪概念,毒概念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共帐号:xiaolai-xuexi;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但请自觉保留以上版权声明。
以下是《七年就是一辈子》中的内容,正式发布时可能会有删改调整……
注意
这就是一篇“共创文章”的范文。文末有个“阅读原文”链接,点开可以提交表单,请有感而发的读者们写一篇“我遭遇过的那个最坑人的废概念,伪概念,毒概念”……提交给我,我会集结起来发布。
在丛林里求生,你会发现有些蘑菇可以吃,而且很好吃,也很有营养,不过,也有一些是毒蘑菇,是吧?学会如何分辨毒蘑菇,就是丛林里求生的重要技能之一了。
同样的道理,不是随便什么概念我们都可以吸收进我们的操作系统的。
(一)有些概念早已废弃
曾经有个概念,叫“燃素”(phlogiston),现在已经被废弃了。过去,人们不知道空气中有氧这个成分 —— 那时的人们脑子里也没有“氧”这个概念 —— 所以琢磨不明白物质燃烧形成的机理。那时候人们认为某个物体之所以可以被点燃,是因为那物体含有“燃素”。所以,木头里是有燃素的,泥土里是没有燃素的…… 围绕着这个概念,发展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听起来还不错。
phlogiston theo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logiston_theory
配合这两个页面看,很有趣: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loric_theo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ory_of_heat
在被废弃了之后,在新的、更准确的、更有价值发现意义的概念出现之后,一意孤行地继续使用这种废弃的概念,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坏处罢?
别以为没有人这样。比如,今天的人们普遍还是自然而然地使用“上火”这个概念……其实,“上火”就是一个早就应该抛弃了的概念,正确的概念是“炎症”,或者“维生素供应不足”。
(二)有些概念是伪概念
这么多年来,我遇到的最坑人的伪概念是“阅读速度”。基于这个原本就毫无意义的概念,很多人痛苦一辈子:
如何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然后,还有人赚了一辈子钱,教别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快速阅读、急速阅读……
他们兜售各种奇技淫巧,信之者亦众,他们由此“发明”了一系列没用的却貌似有用的概念:跳读,扫读……(TMD,一目十行,也是骗人的词)
其实啊,真正有意义值得研究的概念是:
理解速度。
输入是为了处理啊,胡乱处理,甚至无法处理,输入了也没用啊!读书不是吃东西啊,读书就算有点像吃东西,那也是要消化了之后再排泄啊!不消化很难受的好不好?若是阅读速度快就可以了的话,那么谁都拼不过复印机了罢?开什么玩笑?!
我们的脑子里 —— 就是我们操作系统里 —— 描述正确的、理解完整的概念和方法论越多,我们理解新概念、新方法论的速度越快,融会贯通能力也越强……理解速度快了,阅读速度放慢一点,效率可能更高呢。
Thomas Sowell 的 Basic Economics: A Common Sense Guide to the Economy,厚厚一大本,全文朗读一遍需要多久大家知道吗?24 个小时不到。可这种东西能做到 24 小时之内全部理解吗?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判断某本书实在太好了的时候,会在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干脆朗读一遍的原因 —— 有意放慢输入速度,可以让自己的操作系统处理的更为从容,更为充分。
你看,哪怕仅仅一个伪概念,就可能耽误无数人的生生世世 —— 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不会忘了把后代拖进坑里。
“颠覆式创新”不知道是谁“发明”的概念?创新不是改良,创新就是颠覆的,不颠覆的也谈不上是什么重要的创新,不是吗?把这种概念当回事儿,甚至当作核心的人,估计操作系统质量不佳,效率不高吧?(这下又不知道得罪谁了…… 囧啊!)当然,还有人非要弃用“改良”这个词,要用“微创新”来替代,真是用意不明啊!(也许是用意歹毒?)
(三)有些概念是毒概念
人类史上最“毒”的概念是人们普遍最向往的那个:
公平
在人类史上,几乎所有的战争,本质上来看都是基于对含混的公平的向往、追求、或者捍卫。注意,他们要的,不是一个清楚定义,范围清晰的公平,而是一个含混的公平。
人类发展到今天,对公平这个定义的使用,终于算是已经有一定的技巧了。1948 年的人权声明里是这么说的:
"All human beings are born free and equal in dignity and rights..."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1948), article 1.
请仔细阅读,认真理解。人生而自由且平等……不过!等等!还有个限定使用范围的状语:在权利和尊严上…… 这是考验一个人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关键时刻罢?人生而自由且平等的,是在权利方面,尊严方面,不是遗产方面吧?不是长相、身高方面吧?不是生存条件方面吧?
这句话反复被断章取义地使用,真不知道坑了多少人,坏了多少事,产生了多少罪恶,造成了多少灾难?思细恐极。
另外一个长期以来一直让我啼笑皆非的毒概念叫:“少儿多动症”。Fxxx! 不多动的,那叫少儿吗?!若居然真认为这是病,唉,只能给孩子们吃安定片了。(确实有这个病症,可事实上,绝大多数被处理为“少儿多动症”的,是误诊,是坑害。)还有一个例子是最近才被普遍批评的一个毒概念是“宫颈糜烂”,莆田系的杰作。“糖尿病中医疗法”,也是个极为狠毒的概念,用来稍微快一点地杀死更多的慢性病患者。
再比如,我觉得“屌丝”既是个伪概念,又是个毒概念。屌丝就算存在,也只不过是阶段性的状态,他们跟别人一样是有进步可能的。之所以说它是个毒概念,是因为乱用这个词的人(有些人甚至自称屌丝,还很开心),误以为“屌丝”是一个群体,要么鄙视那个群体,要么已属于那个群体而自豪,无论如何都充满了攻击性……咋看都不利于安定团结哈。
遭遇这些概念时可启动的方法论
年轻的时候,我很笨,经常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与那些废概念、伪概念、毒概念作斗争,最终搞得自己遍体鳞伤。许多年后,我从计算机世界里借用了一个概念,进而发展出了一套方法论。这个概念是:
虚拟机
在电脑上,最初的时候,我用的是 VMWare,现在用的是 Oracle 的 VirtualBox。需要使用 Windows XP 时代的软件的时候,就开个虚拟机,在里面跑一套旧系统,在那个虚拟机可以运行外面跑不动的老软件。
后来我才反应过来,我应该在自己的大脑里也多创建几个虚拟机才对啊!这真是非常先进的方法论!(向计算机科学学习思考,等同于向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学习思考……)
于是,我闲着没事儿的时候,读了好几本关于星象、星座的书。遇到喜欢这些概念的人,必须沟通的话,就开个虚拟机,跑个跟他们一样的操作系统…… 果然皆大欢喜。更进一步,我闲着没事儿琢磨了一下亲戚长辈的思考模式,然后专门为他们做了一套“虚拟机镜像”,在一些必须跟他们相处的环境里,打开这个虚拟机……
再然后我才反应过来,这样的事儿其实我早就做过啊!当年我教书的时候,之所以被学生“感觉教得好”,无非就是相当于我在脑子里开启了一个与他们一样操作系统的虚拟机,所以我知道他们跑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所以我才有清楚的解决方案啊……
有恰当的方法论可以应用,真幸福。
注意
这就是一篇“共创文章”的范文。文末有个“阅读原文”链接,点开可以提交表单,请有感而发的读者们写一篇“我遭遇过的那个最坑人的废概念,伪概念,毒概念”……提交给我,我会集结起来发布。
那么,如何避免被废概念、伪概念、毒概念所拖累呢?这就是《七年就是一辈子》这本“书”,这个“社群”的主要价值了:
不断升级,共同升级。
光自己升级其实也不够用,因为身边的人最好一块儿升级,这样才幸福。
最近问我“到底要干什么”的人很多。我统一给个进一步的说明罢(后面当然还会不断升级)。
《七年就是一辈子》,是一本众创书籍——最终所有读者都可以也必须同时是作者;
《七年就是一辈子》,是一个收费社群——年费 2555 元人民币;
《七年就是一辈子》,是一个终身学习平台——是一个人们在线自主升级的教育平台……
学习就是升级,升级就是学习,反正都是要做一辈子又一辈子的事儿。肯于终生学习的人并不多,“终生学习”其实是一个普遍提倡早已好几十年的概念,可你看看身边有多少人真正践行?
崇尚终身学习的人,过去是孤独的,不是吗?身边大量的人放弃了进步,甚至仇视进步,每天使用大量的废概念、伪概念、毒概念而又不自知,带着他们“真诚的善意”充当“重力加速度”…… 虽然我们懒得怪罪他们,但我们最好也要给自己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不是吗?《七年就是一辈子》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把人群中的少数通过网络联系起来,这是互联网能做到的最美好的事情 —— 没有之一,这就是在我眼里互联网最美好的作用。
以下是最近写过的《七年就是一辈子》中的内容,届时可能有所调整……
关于朋友:《什么是朋友?》,以及《什么是朋友(2):概念与方法论》
关于惊喜:《惊喜的定义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关于分享:《如何做好一场分享?》(包括关于“创作”)
关于财务自由:《我是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的?》
关于销售:《我的销售概念与方法论》
关于“讨论”与“争论”的区别:《为什么我放弃了争论?》
关于复利:《复利:我们的人生希望》
关于鄙视:《大多数情况下,鄙视只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关于未来:《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活在未来(二)》
关于动力:《为什么一定要自学?》
关于践行:《什么是践行?》
关于吵架:《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以及《凭什么跟你吵架?我的好心情那么重要……》
关于调整模式:《我的跨界秘籍:苍蝇与蜜蜂的启示》
关于转换焦点:《以理服己》而不是以理服人,《如何研究新生事物?》,《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转换焦点》
关于七宗罪:《哪儿有什么原罪,明明大家都是可怜人》
关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关于榜样:《为什么我们可能不再需要特定的榜样?》
长按以上二维码,保存到相册,用支付宝识别,缴费 2777 元人民币后即可入群。
2016 年 3 月 1 日之前,依然使用支付宝作“经费群”为报名通道。
直接加入者,第一年的年费是 2777 元人民币,此后为 2555 元/年;由现有会员推荐入群的,入群后自报推荐人,核实后,会返还 222 积分至新会员账户,即,有推荐人的新会员的第一年年费相当于是 2555 元/年(积分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 APP 上线时统一处理)。
加入前,请慎重考虑,请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请慎重考虑…… 因为入群之后,不再有退费机会。
我们计划将于 2016 年 3 月 1 日开始使用自己开发的 APP。此日期有可能提前,也不排除延后,但最迟在 201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第一个正式版的上线。在此之前可能有一两个内测版。开发团队已经进入封闭开发状态。
使用自己的 APP 之后,所有的报名群都将合并。现有的支付宝群,只做报名使用,任何重要通知,都会在公共帐号发布。
群内不鼓励闲聊;
不得发广告;
不得传播盗版书籍;
每天 18:00 - 21:00 期间可聊天;其他时间尽量不要闲聊,大家时间都有限,尽量不要打搅大伙;否则可能会被扣积分。
长按以上二维码关注“学习学习再学习”(xiaolai-xuexi),后台输入关键字有自动回复:
输入“理财”,一篇文章推送:《理财系列文章列表(第一部分15篇);
输入“女生”,三篇文章推送;
输入“社交”,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利息”,一篇文章推送;
输入“时间”,获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全文在线阅读链接……
输入“分享”,一篇文章推送:《如何做好一场分享?》
想了解“共同成长”社群、《七年就是一辈子》等等,请在公共帐号后台点击“收费社群”按钮,点击查看“收费社群说明”……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提交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