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卫东:拒绝亲情绑架

茅卫东 教育自由谈 2022-03-28

许多人一生都过不了四道坎,它们分别是:1. 亲情;2. 权威;3. 欲望;4. 死亡。

昨天说了“欲望”——
茅卫东: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挺好
今天来说说“亲情”。

周一,公号“白卷”推出一文《“家长”的负能量形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骂家长已经成为“政治正确”。无论是微博、微信自媒体还是豆瓣、知乎,甚至传统媒体都在嘲讽批评“家长”,以前是“父母皆祸害”,现在是“家长皆sb”,谁不骂谁不理智。

中国父母(对外就是“家长”)的形象可以说坏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很好,非常好,因为中国孩子苦其父母久矣。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明朝纪振伦提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给了父母彻底的豁免权,子女们除了爱戴、膜拜、服从父母,还能怎么样呢?

成年的子女们甚至都不能在父母面前表现得不高兴。

你不高兴父母也会不高兴,或者会心疼。为人子女怎么可以让父母心疼,更不能让父母生气啊。所以,再难过、再委屈,成年了就应该懂事,要在父母面前表现(装)得若无其事,甚至要继续当父母的开心果。

曾有一对美国夫妇研究出一部“家庭钻石法典”,法典只有两条内容,第一条:太太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如果太太错了,请参照第一条。

我很怀疑,这对美国夫妇是不是中国文化的爱好者,受到了纪振伦的启发。

往前看,汉朝的董仲舒更猛。

他提出:“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则为不孝。”

后人简化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君乃国之首,父为家中君,父亲在家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汉朝,孝顺父母的儒生是有机会直接被举荐为官的,因为大家认为只有能孝顺父母的人才会忠于国君。

反之,如果一个人不孝,那就是罪大恶极,有可能被杀头的。

以“让梨”闻名于天下的孔融就是被曹操以“不孝”为由砍了脑袋,且满门抄斩。

往后看,到清朝,有“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说法。

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撰写了《弟子规》,开篇就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

滑稽的是,直至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将之奉为国学经典。个人以为,这些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浅薄无知。

总之,从历史上看,中国父母的地位非常高,子女只有孝顺的份。

“父母也是为你好啊”

时代在进步,现在如果还有人坚持认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大概率精神已错乱。

但,惯性也是巨大的。

以前无视事实,睁眼说瞎话认为父母决不可能出错,现在承认父母也可能犯错。但是,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为父母的罪错开脱。

最常见的开脱理由就是:父母也是为你好啊

老师经常用这个话开导学生,父母也经常用这个理由为自己辩解。

错确实是父母错了,但你不能生气,更不能责怪父母。

因为父母都是“为你好”,所以你作为孩子就要理解,要原谅,要孝顺。

社会在发展,精神内核的东西依然很稳定。

父母和老师既不理解孩子,也不信任孩子,就知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借口“为你好”对孩子严格管束;孩子忍无可忍反抗了,他们居然还好意思让一个未成年人来理解自己。

还有比这更不要脸的吗?

本人最耿耿于怀的是:多少父母和老师,当年自己也是孩子(学生),也曾有过痛不欲生的时候,可现在摇身一变成为父母和老师之后,祸害起自己的孩子(学生)来一点不心疼,一点不手软。

一代又一代人,坚定地将自己当年承受的痛苦转嫁给孩子们,有时还要变本加厉,他们说这是“爱”。

甚至孩子都跳了楼,他们还在那里莫名其妙,还在抱怨指责: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脆弱?我们也是为他好啊!

无情、无知、无耻,莫过于此!!!

茅卫东:你们还嫌死的孩子不够吗

“手心手背都是肉”

世界上最爱孩子的或许真的是中国父母了,他们可以一辈子奉献给孩子,不但养育自己的孩子,还要帮孩子带他们的孩子。

但正因为“我为你付出了一切”,所以“你一切必须听我的”,温馨无私的光环之下似乎进行的是一桩非常公平合理的生意。

中国父母还可能是当今世界上最不能理解孩子、不会尊重孩子一群人了,因为不需要理解,也没必要尊重,他们要的是孩子的孝顺、无条件地服从。

父母都是为你好,父母都是对的,手心手背都是肉,你真的要让爸爸妈妈伤心吗……这些已经足够将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孩子绑架,然后让他们一直处于这种心理幼稚状态,直至他们自己也为人父母,再同样稀里糊涂去绑架自己的孩子。

一代又一代人痛苦着,却不能深入思考,所以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什么哪怕他们嘴里说着“手心手背都是肉”,其实内心里一碗水始终没有端平,女儿在家中往往是弱势中的弱势。

哥哥要买车,父母要求女儿支援;弟弟要买房,父母要求女儿支援,哪怕女儿出嫁了也不能袖手旁观。

手心手背都是肉,只是男儿横着走,女儿尽挨揍啊。

好像很少听到女儿有困难时,父母要求兄弟们施以援手的。

昨天看到一则消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高中毕业就出去打工,辛苦几年终于有了二十几万积蓄,全被父母拿去给弟弟交了首付。

视频里,姑娘瘫坐地上嚎啕大哭。

这种事很普遍,我接咨询时就听说过好几个。

有一个姑娘,刚结婚婆婆就要求她交出工资卡。老公说,没事,我的工资卡就是一直都是妈妈管的。

另一位,孩子都上中学的哥哥游手好闲爱赌博,欠钱了就向年已古稀的父母要;父母没有就向已经出嫁也做了母亲的女儿要,女儿不愿意父母就以死相逼。

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低一点不奇怪。因为在家里,最容易歧视女性的就是女性。在职场基本也是如此,女性最怕遇到女上司。

难怪有首歌叫《女人何必为难女人》

茅卫东:为了你的往后余生,跟他们翻一次脸吧

必须和父母干一仗

前几天,武汉市江夏一中一名初中生在学校跳楼了。

原因是,他在课间休息时和同学打牌,老师通知家长到校。结果,母亲走到教室门口,上来就给了儿子两巴掌,还一度掐住他脖子。

母亲离开后两分钟,他跳上走廊护栏,然后跳了下去。

有人在评论这一事件时说: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和父母都必有一战。如果孩子赢了,是喜剧。如果父母赢了,是悲剧。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因为这就是我个人的经历。

很幸运,我赢了。

然而,绝大多数人却是输了这场战争,因为在这场战争中,父母一方力量太强,后援充足,而作为战争另一方的孩子,几乎都是仓促开战、孤军奋战,孤掌难鸣。

这一战基本就是战争,青春期遭遇更年期,有的很是惨烈。

因为打输了,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青春期。

他们的心理成长、精神发育基本停滞在了青春期晚期,就像过去女孩子们那双可怜的小脚,才长了一点就被掰断裹了起来。

所以,国人心理成熟度普遍不高,性格多阴柔少阳刚。

然后,代代相传。

但这一切,除了两期战争有时表现激烈,大多数时候都是非常温馨的。

毕竟,每个人都是父母生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仅凭这一点,每个人在对抗父母的时候似乎就理亏了。

更何况,孝顺父母”这个主题至今依然在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影响着我们。

比如,谁还不会哼几句诸如世上只有妈妈好”“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可是,有几个人愿意思考“家会伤人”这个事实?

只要上过小学,都会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为什么思故乡?故乡有我的老父亲,有妈妈做的饭菜啊。

又有多少中老年人,在送别自己父母时悲伤地对自己的孩子说:爸爸(妈妈)从此是一个没有爸爸(妈妈)的人了!

很有爱吗?我看到的内心力量的匮乏,心理上一辈子依赖父母。

如果有人无法认同这个判断,认为这无关心理独立,那换一个说法:多年的喜闻乐见,入戏太深,有机会就演一场。

这就是所谓的: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在孩子心中,父母永远是父母。

对此,有人感受到的是温馨,我则以为这是一种病态,是拒绝成长。

有时候我甚至感觉愤怒,“妈妈”似乎是一个清醒催眠的触发词,许多人只要一说或一听到“妈妈”,就会立即进入催眠模式,可爱(幼稚)得不要不要的。

感谢父母给了自己生命,就应该让这生命生机盎然、勃然怒放,而不是一辈子匍匐于父母脚下,并最终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有幸赋予孩子生命,就应该鼓励他勇敢面对一切、思考一切、探索一切,而不是要求他循规蹈矩,活得比自己还纠结,还凄惶,还猥琐。

生命应该成全生命,而不是你抓着我、我拽着你,你不让我走、我不让你飞,大家挤在一起相互伤害甚至绞杀。

然而,现实正是如此让人黯然神伤。
敢和父母打一仗的,太少;能打赢的,更少。
但这一仗,必须打啊。
你只属于你自己

前面说到,孔融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斩首。

这个不孝的罪名,依据的不是孔融不孝之行,而是他的胡言乱语

孔融当时提出了“父母无恩论”,他说:“父母有什么恩情?根本不值得孝敬他们,不过是当时的情欲发作而已。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

这话在今天都会被很多人视为大逆不道,何况是两千年前尊崇孝道的东汉。

曹操本来就看孔融不顺眼,一直碍于他盛名高位没有动他,现在他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以不孝的罪名把孔融斩首弃市并满门抄斩。

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这话的确类比不当,不过他强调孩子是独立于父母的个体,这一点是非常超前的。

和父母干一仗,是为了向父母宣告自己的独立地位和主权,不是为了报复父母,更不是要从肉体上消灭父母

那对于父母给自己造成的伤害,为人子女应该怎么办?

有位群友说得非常好:不会计较,但是不会忘记,因为不想重演

个人以为,这“三不”(不计较,不忘记,不重演)才是对待成长记忆的正确态度,它不仅适合个人成长(家庭),也适合国家的文明崛起。

茅卫东:你,只属于你自己

最后,抄一首诗送给大家:

孩子
纪伯伦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这首诗,可以用于自省,如果你的孩子正在成长;也可以用来自我激励,如果你正为父母之命苦恼。

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实在无法摆脱痛苦,一定联系我!

有困扰,找东哥咨询就对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教育自由谈:一个关注

精神成长的个人公众号

个人微信:maowd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