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群多年,最早的一个微信群,群友们尽可能小心谨慎,也已经重建了十次,现在是十一世了。两口子都可能吵架,三五百个陌生人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不奇怪。个人以为,除了那些因现实利益关系而建立的群,比如工作群,家校群,“韭菜”群,等等之外,一帮陌生人因为有某个共同的兴趣,或因某个共同好友而聚焦在一起,用“乌合之众”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别生气哈,你想啊,这样的微信群可能都不如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组织机构。一个存在只有几天或十几天的旅游团,它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都比微信群要强很多。要进入一个群,需要群主或群友邀请,想退出随时都可以,不用和任何人打招呼,不需要任何人批准,也不会影响任何人的利益。群主既不是领导,也不是导师,就是一个召集人,一个被逼急了可以踢人的“和事佬”。很多时候,群主还在纠结踢还是不踢,人家已经扬长而去。当群主很多年,经常有人发信息过来,说是想加入我的群潜水学习。我会告诉他们,群的意义在于平等交流和积极碰撞,群不是学习班,不需要抱着虔诚之心进去潜水学习。推荐阅读:少一点学习心态,多一些交流意识
这个交流不只是群友之间的直接对话,更包括图片、声音、文章、视频等信息在群里的传播。群就是一个信息大超市,入群不能怕太烦,喜欢安静的人不适宜在群里。在不刷屏的前提下,能够积极分享阅读和思考的群友都是热心肠的人。群的意义在于交流,这个交流也不是非要证明谁对谁错。各自把话说清楚,理解不理解,接受不接受那都是别人的事情。有人说:“要在一个公共、开放、匿名的空间建立正常讨论,基本不可能。”大家都知道,法庭除了原告被告还有法官,辩论赛除了正文反方还有裁判。没有中立的第三方,双方要分出胜负绝对不可能只“动口”,最后必须“动手”。推荐阅读:“真理越辩越明”害苦了太多的人
当然,交流各方适当的相互质疑和解释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追问和阐释可以让对话向纵深发展,这于对话者和旁观者都是大有裨益的。但从群里交流的实际情况来看,要遇到一个合适的交流者非常不容易。棋逢对手、旗鼓相当的时候,双方能够在正确理解对方意思的前提下,将对话不断推向新的高度,这种情况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普遍的事实是,可能超过半数的人无法接受与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我将之概括为:看见不同斗志昂扬,遇到质疑气急败坏。不奇怪,这样的人不是罪人,而是病人。生活于斯,不得病才不正常;能够发现自己得病且得到治愈,近乎奇迹。我以为自己已经基本治愈,可能在很多人眼里我依然病得很得哈。
不管怎么说,我知道"东边日出西边雨",所以你是对的但他可能也有理,不能把自己感受到的当成生活的全部。而很多人依然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习惯说绝对的话,动不动就是“中国人如何如何”“每个人应该怎样”“当年都是如此”这样的表述。其实呢,两百年前也不是所有的汉族女人都裹足,唐朝时女人休夫和改嫁都不稀奇。知乎上有个数据,中国大概有财富200万亿,人口约14亿,而其中富豪大概拥有资产180万亿,人口约有1400万。也就是说,现在90%的财富集中在1%的人群中。这个说,现在中国人老有钱了;那个说,中国人还是太穷了。他们说的都是中国人,但只是他们熟悉的那一拔中国人。
3.15那天,绍兴难得有点蓝天,赶紧跑出去拍油菜花发朋友圈。问题太幼稚对吧,可是群里很多的争论在我看来就是这个样子:乙:你瞎啊,这么大的沙尘暴看不见?
但作为一次交流,双方都错了,因为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对方在千里之外。《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大家都学过。从现实来看,牛依然牛,松鼠依然是松鼠,小马肯定长大了,变成了大马——然后,就忘了自己曾经是小马。昨天,微友“会飞的鱼”说了一句话非常妙:“有的成年人只是个子长高而已。”想想确实如此,个子高了,思维依然天真浪漫,看到别人说的和自己感受的不一样就忍不住上去怼。我以为,比较理想的交流方式是:我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我还有些自己的看法。最糟糕的话语是:说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应该是这样的……很多交流不欢而散,原因就在这里——当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哈。
多年前认识一位网友,后来他把我拉黑了,但我依然记得他说过的一句话: 写作者的严谨和阅读者的宽容缺一不可。
言说者、写作者要尽可能严谨,注意逻辑、证据;倾听者、阅读者要尽可能地理解和宽容,有想法直接说,没必要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扔给对方。与其在群里给别人添堵或自己受气,不如出去拍拍油菜花——
与诸君共勉
有困扰?找东哥咨询就对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