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茅卫东:警惕伪学习——从鲍鹏山老师的怀疑说起

茅卫东 教育自由谈 2022-03-28
图片取自朋友圈
搜了一下,这是鲍鹏山老师5月30号发的微博。
都快过去一个月了,截图还在朋友圈流转,可见这话说到很多人的心坎里了。
太多的人,对不起他读过的那些书。
太多的人,对不起他受过的磨难。
为什么会这样?
我的理解是——
1. 太多的人,完全把磨难视为别人对自己的惩罚,自己只是无辜的受害者,从不愿意或者也是没有胆量承认,这些磨难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自己错误地、甚至有时还是卑劣地选择的结果。


昨天发的朋友圈
点击图片阅读《熬到何时是个头》

2.很多人的阅读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证明自己的正确,证明自己的重要,证明自己有权利享受荣华富贵。阅读最基本的质疑与求真态度在很多读书人那里从未曾建立起来,甚至根本就是不屑一顾。
于是,一直在学习,从来没进步;吃过很多苦,猥琐依如故。
发个旧文《警惕伪学习》,虽是以教师为例,其实适合所有的人。

警惕伪学习
文/茅卫东

主动学习是好事,然而,就我个人的有限观察,不少人的学习可能只是一种伪学习。

伪学习可以分为三类:
1.渴求肯定型
有的老师发朋友圈,加微信群,参加各种论坛,说是为了学习,真实的心理需求是作为一名“好学生”得到别人尤其是名师的肯定和表扬,赢得同伴的羡慕。
不能说这样的行为没有一点积极作用,好歹这是一种“上进心”的表现,和名师交流总比与牌桌为伴要好些吧。
不过,希望得到别人认可,这并不是一种学习的心态。别人的肯定让我们开心自信,让我们更有热情地投入学习。但从另一种角度来说,可能别人的批评或者商榷才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成年人应该注意肯定与共鸣的区别。得到肯定与引起共鸣是很容易被混淆两个概念。
共鸣是一种基于双方平等地位的思想共振,它与社会地位无关,纯粹是因为双方的理念、观点一致而产生的愉悦和欢欣。
共鸣是一种肯定,但肯定未必是共鸣。就像师生之间的交流,不能说教师无法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但更多的时候,是教师指点学生。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或表扬,会让学生觉得开心、产生信心,但这不是师生间的共鸣。
心理成熟的成年人,也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但这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心理情感,而不是得到老师表扬而心花怒放的孩童心态。
渴求肯定的老师,容易感情用事。特别是希望落空的时候,往往灰心丧气。这样的老师,你给他的建议越多,他越生气。送一朵“鲜花”、一个“掌声”,他就满足了。如果给他一个“拥抱”,说:“看得出来,你是一个用心的好老师!”可能以后他逢人就说你的好话。
或许有人会说,这难道不好吗?得到鼓励,他在工作时可能会更加关心孩子,给孩子更多的鼓励。或许如此,但如果我们换个维度思考:一个心理不成熟的老师,内心还像孩子般渴求肯定,如果遇到学生质疑,他会怎么处理?
这些年许多师生冲突引发的恶性案件,如果仔细去分析,许多是因为老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导致事态恶化。所谓“一头狮子带领的羊群能够打败一头绵羊带领的狮群”,教师自身的内心不成熟,就无法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人格。
2.急于求成型
有的老师遇到一点问题就向同行请教,态度非常诚恳,心情非常急迫,这大多也是一种伪学习。
QQ群、微信群里,网友的支招往往是三言两语,真能解决多少实际问题,可以存疑。再者,许多老师提出的问题早已有之,随便一搜就能找到海量的相关信息,自己整理一下,或许既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同时又锻炼了自己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能力,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再进一步说,身为教师,自当未雨绸缪,诸如“学生不交作业怎么办”、“学生不爱学习怎么办”这类问题,理应提前思考并备好解决方案啊。
所以每次我看到有同行急急地向网友求教,忍不住想:这是真的想解决问题,还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急于求成的老师还有一个特点,总是希望网友提供建设性意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方案,最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不改变某些教育理念,有了多媒体也可以“满堂灌”,有了网络平台也可能只是交流是“如何控制学生”,穿新鞋走老路的事例多得去了。
经常能够看到有同行引用雅斯贝尔斯那句名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总是急急地想得到操作方法,我们能成为那棵树,那朵云吗?我们又何处安放自己的灵魂?
退一步讲,有了操作性的东西,也不是万事大吉啊。开车是一件操作性极强的事情,通过考试拿到驾照说明已经掌握了这个技术,可是有多少已经拿到驾照的新手会把油门当成刹车啊。
千万不能以为教育只是一种操作性的工作。相对操作性来说,教育首先是思考的艺术。那些希望得到教育“葵花宝典”的同行们,你们真的错了,一开始就错了。
3.寻求温暖型
在一些群里看到,有些老师每天都冒泡说话,可多是口水,与教育教学无关。曾与一位群主交流过这个问题,他说,让大家感受到温暖是建群目的之一。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很多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抱团抵御寒冷。但个人以为,寻求温暖最好的方式是走向光明,是彼此取暖相互鼓励走向光明,而不是彼此相拥后不再前行。
很遗憾,现在“渴求温暖但拒绝光明”的情况相当普遍。许多老师所谓的专业讨论,总是停留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等技术层面的东西,讨论一般以相互赞美为主,很少看到质疑与探讨,更不涉及心灵成长、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更深层的思考。
再说直白一点,很多老师需要的无非是两个:如何有效地控制住学生,如何高效地给学生洗脑。过去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来看,会教书者能当官啊。
扯远了。
肯定会有老师以“我们是一线教师”为由给自己辩护。我的建议是,不要把重点放在“一线”,首先应该考虑的是“教师”,是助人成长的人。教师自当明白成长的意义,不能将自己和学生全部掩埋在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和各种低级无聊的量化管理考核中。
总说老师要学会思考,真正的思想者总是孤来独往。习惯于抱团取暖,温度可能是有一点,思想就只能拿段子来凑了吧。
从个体角度说,我把学习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学会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目的是让自己活下来,过得(比别人)好。第二个层面的学习,就是弄清楚自己是谁,弄清楚生活是什么。
现在大多数老师的学习还是以追求世俗名利为目,还停留在学习的第一个层面。我以为,已经解决了温饱的老师,应该考虑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努力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说白了,现在最重要的学习是补上我们当年没有上过的一课:生命的意义
为此,在当下,真正的学习需要有下面这些基本的学习态度。
1. 重建的勇气
不得不承认,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学到的许多知识,特别是许多人文方面的知识是错误的、虚假的、片面的。重建的勇气,就是我们必须有勇气质疑自己以往接受的教育,质疑那些似乎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经典和名言,敢于否定自己,消解权威,断骨重接。
比如,教师却一直被要求“爱”学生。接受过这种教育的班主任,在工作中真的“爱生如子”了?我接触过全国各地许多教师,还没有发现有哪位班主任做到了“爱生如子”。倒是很多同行像孩子父母那样,借口“为了你好”干出许多伤害孩子幼小心灵的事情。
与其这样,不如退后一步,坦然承认“爱”学生太难。这没什么,不“爱”,不等于就是“恨”啊,我们可以“喜欢”,再退一步,不“喜欢”也没什么呀,我们可以“尊重”。
我坚持认为,“尊重”学生才是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没有尊重,所谓的教育最终只能滑向或是欺骗或是管制。
教育,不只是把一些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我以为就是质疑和批判精神。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自当有这个意识和能力。这种质疑和批判,完全可以先由自己开始,那就是以重建的心态去学习。
为此,学习共同体应该倡导一种自由争鸣之风,鼓励商榷质疑。但很遗憾,很多的共同体中只有无尽的赞美,鲜有观点的碰撞;只能看到一团团的和气,看不到多少新思想的火花。
2. 成长的需要
学习,也是强大自己内心的最佳途径。
个人观点,绝大多数中国人只有生理的成长,没有心理的成熟。生理的成长是挡不住的,只要不饿死,一个人就会慢慢长大,然后衰弱,最后死亡。心理的成熟则要复杂得多,它并不是伴随生理成长而自然成熟的,而是需要父母的抚育、朋友的陪伴、教师的引领和自己的阅历与反省。而这些方面,很多人的成长都是有欠缺的。
很多人嘴长在自己脸上,却一辈子没有说过自己的话;腿长在自己身上,却一辈子没有走过自己的路。教师似乎总在教育学生,可是很多人其实一辈子都只是在“鹦鹉学舌”,根本没有用自己的脑袋真正思考过问题。
扪心自问,离开了金钱和权势,离开了别人谗媚巴结,离开对别人的颐气指使,我们还能有快乐、有自信吗?
学习,从本质上讲,是努力发现真正的自己,找回失去的自我。所有以此为目的的努力,才是真正的学习。
同样很遗憾地看到,不少人把学习共同体看成了遮风挡雨的港湾,过于留恋。老鹰把小鹰赶出巢的故事很多老师和家长给孩子讲过,这个故事同样可以警醒自己的。

自然界的条形码
3. 历史的眼光
或许是因为从小所受到的教育,或许是因为现实环境,许多人很难有人人生而平等的意识。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什么人人生而平等,哪来的平等,还不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是的,现实中不平等的事情多得去了。但问题是:第一,平等的观念是对现实的直接反映,还是一种理想的追求?第二,社会进步、人的文明的动力,除了物质欲望的驱使,有没有理想的推动?
如果有一点历史知识,这不难发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人们产生平等、自由的观念时,人类社会还是等级森严,差距悬殊。平等、自由的观念,首先是一种理想的追求,也正是在这种理想的指引下,人们一点一点打破原有的社会等级,让人类社会日益变得文明和友善。
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他领导的黑人解放运动,最终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推翻了种族歧视,大家多少也是了解的。可是,为什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还是难以有平等的心态,相反,我们习惯性地在领导面前自动矮三分,而在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不如我们的人面前优越感又油然而生?
很多人不习惯反思。反思会让自己变得另类,另类又会让人产生恐惧感。
此地的文化,不鼓励你去思考“我是谁”,“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问题,但很在乎你“怎样做人”。一旦你有些与众不同,一旦你对传统有所怀疑,一旦你对规矩有所抗拒,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立马警惕起来,有好心劝告,也有不动声色的威胁,当然还不缺那些嘲弄讥讽的声音。
于是,刚刚有了一点真正的思考,还没来得及深入,就会扼杀在荫芽状态了。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甚至忘记了自己曾经有过的可贵的思考,以后还自觉地加入了扼杀思考者的行列中。就像那个猴子实验里,新进入的猴子不懂利害关系,想去吃香蕉,被其他猴子一顿狠揍。到最后,其实谁都不知道为什么不能碰那只香蕉,但大家忠实在执行着这个“规矩”。
但人类毕竟不是猴子。人类懂得记录,有历史。猴子不知道原委,人类可以知道。猴子只会按照莫名其妙的“规矩”生存,人类在研究历史的基础上可以产生新的想法,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建生活。虽然这一切很难,但这正是人类的历史。所谓文明史,就是人类逐步摆脱自然本能的束缚,按照自己的理想重建人与人的关系的历史。
一个成年人,特别是教师,如果不懂人类历史的演变,如果无法通过学习历史看破现实的愚昧荒诞,如果丧失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追求,那我们所谓的学习就只能是接受“心灵鸡汤”的滋养:顺从现实、在一个极不合理的现实中想尽千方百计用尽各种能说不能说的途径为自己谋求一个不错的位置并沾沾自喜。
然后呢,再次印证鲁迅当年讲过的那句话:中国历史上只有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做稳了奴隶,再弄个奴隶总管当当,这样的人生多有追求多有品位。当不了奴隶总管,就给奴隶总管做个情人,衣食无忧风风光光;没条件给奴隶总管当情人,能成为总管身边一条狗也不赖啊,“跟着你,有肉吃”。
 四、平等的姿态
中国自古就有“外来和尚会念经”一说。现在,外地的教授学者请得不过瘾了,洋师过来传经送宝。谁是领导,谁就有话语权。校长基本上是什么课都会听,什么课都敢评,牛气啊。而上课老师呢,有辩解的机会吗?有辩解的勇气吗?几乎没有吧。谁是名师,谁就有话语权。再烂的课,只要是名师上的,总有人会来一番“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的演绎。
身为教师,如果学习理念还停留在“亲其师,信其道”的水平上,这样的学习是不会有多少实质性收获的。教师应该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那份自觉,认真学习的同时,也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学习其实是一种交流,产生共鸣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思想碰撞更是令人兴奋的时刻。一个真正的学者,不会把正常的质疑当成对自己的冒犯。或者说,一个把正常的质疑当成对自己冒犯的学者,他其实是宣布了自己学术生涯的终结。
不过,那些名师,大概不算是学术中人吧,所以他们需要普通教师的崇拜,享受甚至鼓励这种崇拜。
但我始终以为,老师可以欣赏一个人,却不应该崇拜谁。不论身处都市还是山村,不论是中师学历还是海龟一族,不论初上讲台还是桃李满天下,老师都不该崇拜谁,因为,大家都是平等的,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有学习领教之心,无崇拜敬畏之情,才好!
从教育的角度和当下的现实来看,老师(也包括家长)们现在最重要的学习可能不是膜拜名家和经典,也不是急着加入各种共同体,而是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学习。
什么意思?
就是不带任何的成见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豪猪都能找到彼此相处应该保持的最佳距离,老师和家长经过认真思考、坦诚交流和谨慎尝试,又怎么会找不出与孩子相处的最佳办法和距离?
这才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有困扰,找东哥咨询就对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