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地黄丸是如何产生的(剧情篇)
知柏地黄丸
前情提要
东汉年间,张仲景写下第一个地黄丸的方子——八味地黄丸,也称金匮肾气丸,一直不温不火。900多年后,北宋钱乙,翻看《金匮要略》时,注意到这个方子,觉得它有“网红”潜质。于是对它进行了整改,剔除了“老油子”附子和桂枝,摇身一变,成了大家熟悉的六味地黄丸。
虫二按:肾虚这个概念在汉代应该没有那么流行。主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短气有微饮;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升,小便一斗;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转胞不得溺,胞系了戾,但利小便则愈。
钱乙是儿科鼻祖,创方之初,就是用它来治疗小儿先天不足,发育迟缓等问题的。都说直播是圈粉的最好途径,估计当时钱乙没少给六味地黄丸直播。于是大家奔走相告,六味火了,这也就增加了它的野心——插手大人的事,以至于后来的后来忘了初心。
虫二按:粉丝效应
那么,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六味地黄丸咯?
当然不是,我们要讲知柏地黄丸。
一眨眼,又过了百年,到了明代,医家张景岳依旧很看好六味地黄丸的发展前景,千方百计地把知母、黄柏两个小屌丝塞进土豪群——六味地黄群。当然不忘嘱托:“能不能被认可,就看你俩造化了。
群主熟地规定:进群先要发红包,最少一千。这俩穷鬼怎么可能有钱,于是ps了一张图片混进去,憨厚的山药忍不住问:“两位大哥,屏幕都戳破了,咋还点不开红包呢?”俩货倒是不约而同:“那是你信号差,等等就收到了。”
面对脸皮厚的如此二味,熟地不仅没把它们踢出群,反而认为二货今后必成大器,于是把自己的群主之位“让贤”,两个一正一副,群名也更为“知柏地黄群”。
便是知柏地黄丸的由来。
虫二按:知柏地黄丸源于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是由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名方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本药相对于六味地黄味丸来说,加强了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口传统应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呜遗精、小便短赤等症。组方:知母,黄柏,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
后六味是响当当的六味地黄丸的组成,“三补三泻”。其中,熟地搭配泽泻,山茱萸搭配丹皮,山药搭配茯苓,做的就是滋阴补肾的大事。
生而为人,总有那么一两件闹心的事,让人“火大”。而这火又分实火和虚火,地黄丸系列灭的就是来自肾经舌红少苔的虚火。
灭“火”需要水,熟地开着小三蹦蹦给肾经运水。泽泻说,这不行,我要先把这些浊物清理了,不然新水还是被污染。
山药老实又肯干,不等吩咐就直奔脾,送去补给,很懂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毕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个大腿抱的还是挺及时的。
奈何道路泥泞,茯苓便一马当先,拍拍胸脯:“修路的事交给我,不过是渗渗脾湿嘛。”
肾火直接蔓延到了肝,丹皮一听,扛上灭火器就走。山茱萸紧随其后,安抚和重建,是灾后收拢民心的首要任务。
服药看看舌头,只是舌红少苔,腰膝酸软,口干,六味就行了;如果你还忍不住
要去拿手擦玻璃,潮热,盗汗,就服用知柏。
不过,又不是糖豆,见好就收。
虫二按:当今知柏地黄丸主要用于阴虚火旺。
《医方考》“熟地、山萸,味厚者也,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足以补肾间之阴血;山药、茯苓、甘淡者也,甘能制湿,淡能渗湿,故足以去肾虚之阴湿;泽泻、丹皮,咸寒者也,咸能润下,寒能胜热,故足以去肾间之湿热;黄柏、知母、苦润者也,润能滋阴,苦能泻火,故足以服龙雷之相火。夫去其灼阴之火,滋其济火之水。则肾间之精血日生矣。王冰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之谓也。”
《景岳全书》里《寒阵》中:“滋阴八味丸:治阴虚火盛,下焦湿热等证。此方变丸为汤,即名滋阴八味煎:山药四两、丹皮三两、白茯苓三两、山茱萸(肉)四两、泽泻三两、黄柏(盐水炒)三两、熟地黄八两(蒸捣)、知母(盐水炒)三两。上加炼蜜捣丸,梧桐子大。或空心,或午前,用滚白汤,或淡盐汤送下百余丸。”
声明:本文内容选自公众号《百惠厘正》。原文名称:知柏地黄丸--从粉丝经济反观中医的古代发展。略作编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你确定不点个好看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