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小儿发热治疗经过2
诉发烧出院后,又洗澡受凉,这三天每天晚上大约10点11点发烧,体温39.5℃左右。不出汗,大便干,皮肤稍干燥,喝水不多。似乎还有鼻塞。舌头不配合拍不了。
同学说,感觉是麻黄汤证。于是予大青龙汤发汗退热。
麻黄15桂枝6杏仁8炙甘草6大枣6枚石膏40生姜5片
一剂,少量频服。
估计大家都觉得向以前一样,汗出热退身凉。但结果令人意外。
第二天早上说,昨晚又发烧了38.5℃,腿上稍有些汗,汗不多,温度稍低了一点,效果不佳。
拟葛根汤发汗解表,药未服。
第二天去抽血,输了头孢、阿奇霉素、热毒清。
晚上烧到39.5℃。烦躁,闹人。
第三天,诉小孩嘴角烂了,应该是很口渴,小孩不说话,小便黄。输完液后,继续开中药。
考虑此时当为风热侵袭。予白虎汤。
石膏50知母18粳米一把 炙甘草6
每两小时趁热喂几口。
第四天,昨吃完后背部有小汗,发现背部,四肢,头部都出汗。未发热。
继续把剩下的药喝了。
第五天,未发烧。
虫二按:看病不能总想着一副药就治好,总会出点小意外,每一次的失败都是积累经验。为何用此方,也不是因为伤寒论读的多。而是源于张锡纯。张锡纯非常善于用石膏粳米汤退热。考虑患儿口干的厉害,就加了知母,方虽是白虎汤,但少量趁热频服,确实是用张锡纯的法子。
石膏粳米汤适合感冒后,怕冷不明显的发热。约等于我们现在说的风热感冒。以发热、口渴重,舌红偏干,怕冷轻为主症。张锡纯说,这个方应该小口小口喝,然后热随汗去。
虫二再按,此第一次用大青龙汤,深思之下,觉麻杏石甘汤和小柴胡似乎更合适。大青龙汤太温燥,且并未退烧,出汗也少,似乎不太对症。小孩子不能描述,确实是个难题。西湖虫二,中医硕士,90后青年中医的点滴记录。
扩展阅读:
I 版权声明:○ 本文为西湖虫二原创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I 注意警示: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知识,仅供参考,不做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