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征途是大海(同济人的南极科考日记)

做科研很认真的 同济大学 2019-10-29

       “2008年,我在同济海洋学院读硕士研究生,23岁的年纪第一次踏上雪龙号,出征北极。看过了地球一极的风景后我就在憧憬地球的另一极会是怎样的壮阔。8年后,我仍然在同济海洋读博士,我终于实现了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再度登上雪龙号,前往地球的最南端。我如此幸运,曾站在世界的南北尽头,大声喊出——同济,我爱你!"


陈华根老师(右)与博士生孙烨忱(左)


       这段话来自于中共党员、我校2013级海洋学院博士生孙烨忱的南极科考日记。2016年,他与海洋学院陈华根老师、曾辰博士,环境学院马冬冬博士,作为中国第32批南极科学考察队的队员,赴南极科考,承担了包括地球物理、海洋地质考察,地理信息观测与污染物环境监测等在内的多项工作,为中国南极科考事业奉献了同济的智慧与力量。


       我国第32次南极科考从2015年11月7日开始,由277名队员组成,乘坐“雪龙”船从上海出发,经澳大利亚到达中国南极中山站、长城站,在智利进行补给后(孙烨忱等我校科考队员在此登船),经罗斯海维多利亚地到达澳大利亚凯西站,然后再次到达中山站。在完成预定任务后,经澳大利亚回国,总航程约3万海里,历时159天。

       雪龙号:孙烨忱与陈华根老师此行乘坐的是中国第三代极地破冰船和科学考察船“雪龙号”,是由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在1993年3月25日完成建造的一艘维他斯·白令级破冰船。中国于1993年从乌克兰进口后按照中国需求进行改造而成。目前已服役22年。


       登上“雪龙号”的第一件事——科考队员们集合在甲板上进行海上安全演练。南极科考不是一件轻松惬意的事情,相反,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们将要面对许多实验室中不曾遇见的危险与突发状况。

       队员们(左一为孙烨忱)在进行重力柱采样,图中间的重力柱重达一吨,在海上作业时,需要借助人力来保持平衡并矫正方向,船只的颠簸与海风都可能给队员们带来危险。

       队员们的上下铺房间,在海上“漂流”的三个月时间里,身高186cm的孙烨忱表示“双腿从来都没有伸直过”。

       “雪龙号”设有洗衣房,但淡水是航行中最宝贵的资源,科考队员们不舍得用洗衣机洗衣服,而只是将它们作为甩干机来使用。

       2016年春节,同济人与其他科考队员们一起在船上度过,没有电话信号,没有互联网,大家只能借助写春联的方式来自娱自乐。

       孙烨忱在“雪龙号”上过生日,收到了船员们送给他的生日贺卡。

       同济人们将对母校的思念写在泡沫板上,随后,这块泡沫板作为实验材料被送往3780米深海之下,它被巨大的水压压缩成拳头大小,孙烨忱将它作为珍贵的纪念带回学校。

       队员们在甲板上给祖国人民拜年,孙烨忱还抽空写下对父母的祝福,距离祖国大陆千万里,同济人想家,但同济人更想把科考任务踏踏实实地完成好。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1306le9pa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孙烨忱在驾驶舱拍摄下暴风雨中“雪龙号”前进的样子

       遇到恶劣天气时,如暴风雨,“雪龙号”将大幅度地上下左右摆动,用孙烨忱的话来说:“就像坐海盗船一样,只不过我们在游乐园里只需要坐3分钟,但在大海上遇到暴风雨,我们却要忍受整整3天。”

       遇见极光,是科考队员们此行在圆满完成任务之外的最大心愿。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13068yytbu&width=500&height=375&auto=0
科考队员们拍摄到的极光

       极光是发生在地球高磁纬地区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现象。太阳风携带的高能带电粒子以每秒数百公里的速度飞向地球,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其中一部分带电粒子沿着磁力线向南北两极汇聚,在进入极区高层大气时与大气中的原子和分子相撞,瞬间释放能量并迸发出光芒,从而形成了极光。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130661mxzf&width=500&height=375&auto=0
科考队员们拍摄到的企鹅

       企鹅是南极大陆上的主人,在这里,队员们随时可以见到大批的企鹅聚集在一起。当“雪龙号”停泊在岸边,一只好奇的企鹅忍不住跑过来与科考队员们打招呼。孙烨忱说:“来到南极,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可持续发展对人类、对地球是多么的重要,希望世界能有更多如南极这样的净土,身为同济人,我也希望自己能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中山站”的“脸谱”(实为储油罐)是南极大陆上著名的景点,中国元素出现在天涯海角,这让来到这里的同济人们也心生自豪。

       陈华根老师在劳基地(LAW)。劳基地是由澳大利亚建造的一个避难所,各国的考察队员在附近考察,如果碰上大风雪天气,都可以去这里避难。小小的房间中,放满了各国科考队员们留下来的生活用品,其中甚至还有中国人熟知的“老干妈”,供前来避难的人们随意使用。“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同济天下,天下同济,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人们的理想与未来。”孙烨忱这么说道。


       “每一段经历都是一份宝藏,是人生中的诗与远方。细细体会,用心珍藏,时间会带走一些,留下的即是难忘的。”孙烨忱在他的南极日记的最后这么写到,如今回到学校的他,用更忘我的精神与更专业的态度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只因为,“同济在我心中就是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我要不负时光,我要不负同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