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酷!同济人带你漫步火星!

同济大学 2019-10-30

以下文章来源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作者漫步火星的

火星,遥远而神秘,

一直是人类未来探索的一大梦想,

前不久,

有消息称,

中国将于2020年开启独立探测火星项目,

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

天地联合探测火星!

这样有重大意义的未来课题,

同济人当然不会缺席,

他们推出了最“硬核”的航空作品!


《火星救援》剧照

和众多网友一样开启脑洞,

畅想自己的星际生活。

同济年轻学子设计的13件概念作品,

为大家带来关于“人类未来命运”的些许思考,

同时也期待更多人一起

“为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未来而学习和创造”!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本科二年级专业设计二开设了一个关于“漫步火星——近未来火星表面运载工具设计”的课题,借助“火星”这个对人类既熟悉又陌生的设计背景,同济师生对未来探索做了一次有意义的设计尝试。

四名宇航员

百余个火星日

一颗丰富而全然未知的星球


十三个小组

六周课题时间

十三段特别设计的旅程


如果你也已经准备好

未来,我们一起去火星看看吧


1、Mars Rover Matrix

程瑶 莫宛莹 闻一然 濮启航

Mars Rover Matrix 是基于2030人类第一次载人计划而设计的移动式地形探索研究工作站。计划在探索多样地形和研究评估生存可能性后为下一次人类移民选址建立大型基站。面对火星地形多变的考验,Matrix具有优越的通过性。在增大离地间隙和调整离去、接近、通过角的基础上,悬浮悬挂式结构及增大侧面面积的车轮帮助其通过更严峻的地形考验,轮胎的可收缩牵引绳可提供必要的协助。车体两侧喷气式减速器保证了低重力下快速制动。在大车无法跨越的区域,增加喷气式代步飞行工具扩大探索范围。Matrix还需承担复杂科研任务,车舱内地球实验环境和车外火星环境试验工作台及生物培育系统协同提供全方位研究分析。内部紧凑合理的排布及完整的维生和能量系统保障了宇航员的生命安全,车顶可移动顶盖及全景天窗为火星任务提供了轻松浪漫的可能性。Mars Rover Matrix 2030 即将出发。

2、ZEPPELIN MARS

金钰媛 王天鹤 宋玥 陈科乾

飞艇的复兴与冒险探索精神的继承 

—— 改写人类飞行探索的史诗

我们让象征冒险与探索的飞艇在火星复兴,重新改写人类飞翔的历史,实现人类火星移居的蓝图。


低能耗悬浮大飞艇与小飞艇的结合

—— 灵活探索火星表面

低能耗悬浮的大飞艇将作为火星宇航员的母舰基地。灵活的小飞艇让宇航员可从母舰飞离,来到火星近地表面,探索复杂地形。


真空单元与干冰工厂 

—— 适应火星环境的新技术运用

气凝胶制成的真空单元可以在稀薄的火星大气产生浮力,提供浮空动力。

干冰工厂则可以利用火星充足的二氧化碳与昼夜温差制造干冰。利用干冰加温升华的膨胀产生推动力,提供转向动力。

3、COD5

沈天戈 林煜超 王清云 陈译 蔡耀漳

在不久的未来,资源面临枯竭,人类的发展受限,我们把目光投向遥远的火星。COD5,将承载着人类的梦想,迈出探索火星的第一步。COD5使用了模块化的设计语言,整辆车可以分模块被发送至火星,并在火星北极点处,完成以龙门吊为框架的模块化搭建。车体的运动模块由四辆可以单独出行的小车组成,小车可以搭载部分模块进行更灵活快速的探索任务。COD5由框架模块,居住,操作,实验,探测,通道,储藏,能源等多个模块共同构成,每个模块都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在火星地表宜居点的选址任务完成后,这些模块也将分化,再组装,成为火星表面第一处人类移居地。

4、NOMAD

郭亚楠 谢白峰 卢炫烨 祝佳枫

探索与开辟新家园一直是人类的本能,从发现新大陆到第一次登月,每一次探索未知的过程也是人类探索自我、发展潜能的过程。2030年人类第一次登陆火星,将开辟新的版图和新的旅程,面对全新的环境与挑战,NOMAD希望为宇航员提供更灵活高效的操作方式与更便利贴切的体验,将宇航员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NOMAD是一辆单人的类摩托火星探索车,搭载一名宇航员进行4-5小时的探索工作,并为其提供基础的工作协助。通过“外骨骼”式的操作方式,提高宇航员与火星车的配合与探索能力,NOMAD能够帮助宇航员实现更好的独立探索,自由地漫步在火星的每一个角落。

5、Scavenger

陈伊凡 张清泉 方颖 赵梓丹

不知你最近是否为垃圾分类回收搞秃了头呢?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火星表面会有为数众多的损坏的无人火星车,这些造价高达每克一万元凝结无数人类智慧结晶,见证人类无数星际探险历程的珍贵之物,目前被随意丢弃在荒野中,等待被时间遗忘的命运,甚至污染火星的地表环境。


火星拾荒者(scavenger)是一款集回收,维修,运输,调配无人火星车为一体的新式火星表面运载工具,整体造型采用简洁硬朗的线条带来未来感,传达着坚固,稳定,可靠的信息;车尾有管道结构可深入地底运用负压吸沙并救援火星车。前轮后履带的设计兼顾越野性与灵活性,内部有宇航员生活空间与回收火星车的储存空间,可在火星高效完成任务。


在未来,该运载工具可运用在更多物品的回收利用中,实现人与环境更有效的沟通与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从此刻开始,理性之光将伴随着人类文明永远在这片土地闪耀下去,人类太空之旅的第一步,奇迹,在这里发生。

6、HIKER

王晨 王嘉航 芮奕 赵瑞意

HIKER是一辆以登上太阳系最高峰为任务的火星火山探索车,分为驾驶舱、车厢、智能飞行器三个部分。


HIKER有针对爬坡的自我平衡系统和针对火山洞口探索的可拆分驾驶舱设计,全景驾驶舱和可变形履带为火星车的行进给予便利。

7、DILUU 的卢

周寅 王歆懿 王惜鞒 赵嘉卿

2035人类踏上火星的梦想即将得以实现,人类将第一次登陆这颗陌生而又神秘的星球!


我们想让更多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通过VR技术以VRlog的形式与地球实时互动通讯,增强地球与火星的联结,给更多人留下此生更珍贵快乐的世纪体验。


因而我们专为火星直播任务设计了一辆名为“DILUU的卢”火星车。车头保留专业的驾驶舱和观测室,中间部分为交换仓和基础生活区,车的后部是环形360°全景直播间,帮助宇航员在减压仓内更自由地进行四大直播栏目。同时,直播仓顶部设立收合太阳能板,在不使用直播仓时遮盖顶部,收集能量的同时为宇航员模拟更好的睡眠环境。直播仓底部设有旋臂结构可以旋转仓体扩大视线,底部的悬臂结构可以抬高仓体,方便在驻扎时的观星体验。当DILUU完成直播任务后回到基地,背后的直播仓可以进行替换,依据不同任务更换设备及物资。


未来,我们期待在地球建立更多同等大小的直播仓,将地球上人们的虚拟影像带上火星,共同体验全景生活!


2035,170个火星日,4大直播栏目,让我们约定——一二三 牵着手一起飞奔到火星吧!

8、DUNEON

吴文蕴 张一多 许朵仪 钱奕霖

关键词:滑沙

亮点:弹跳、滑行、缓冲、操控感

驱动模块是微型液压结构变形轮胎,可以通过调节,适应崎岖路面和光滑沙丘所要求的胎面粗糙程度。作为从动结构,滑板的形式赋予沙丘探索更多的探索趣味。而驾驶员通过左右倾斜来完成转向的过程,使驾驶过程更具操控感。


DUNEON沙丘探索车,我们不探究已知的价值,而是探索价值存在的可能性。

9、DARWIN 自适应火星车

黄佳捷 张昱龙 黄予涵 田沁锋

在人工针对不同环境研发不同车辆的高成本的背景下,我们思考在人工智能和机械如此发达的时代下,交通工具的产生是否有新的方式。


由地球上生物在不同环境下自适应出不同特性的过程,我们想到机械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和机械结构的配合完成自己对于环境的自适应,从而实现交通工具自主地多元化发展。在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之后,通过模块化机械结构的变动,使得整个车面对不同环境产生不同的变动,实现由计算机自己带来的车辆研发与改进,节省人工研发的成本。


在火星不同地形与环境下的车辆也将为未来火星人类移民计划下不同环境下生存的人类提高更高效的交通方式。

10、Polight

郝雨 程静 高田依 冯雨琪

Polight 是一辆主要在火星南极活动的火星南极科考车,能够对抗南极的强大风暴与极寒天气。车轮采用三角形履带以适应复杂地形,车轮与车体的连接采用空气悬挂技术以应对地面坑洞。车体分为模拟地球环境的保温保压舱和非保温保压舱两部分,造型主要运用三角切面元素。为行驶安全和应对南极艰难的光照条件,车体上附有许多灯和灯带。在没有极光的火星南极,Polight将在六个月时间里持续传递着光明,生命和希望。

11、MASA Mars Cave Rover

赵雨飞 江帆 陆文韬 张依依

火星熔岩通道是火星早期活跃地质活动的产物,由于熔岩通道的种种特点,如拥有地下水冰、丰富的熔岩矿物质、相对稳定的气温、能够遮挡大部分辐射,熔岩通道拥有很高的生命存在可能性,是首次到访火星的宇航员们开展生命探索活动的理想场地,而MASA Mars Cave Rover 便是给宇航员们提供探索任务帮助的专业火星车。


MASA Mars Cave Rover由子母车两部分构成。母车起到往返基地与熔岩通道洞口和释放子车的“缆绳机”的作用,确保宇航员安全抵达洞内;子车帮助宇航员进行洞内生命探索工作,作为洞内代步工具以及采样、照明等辅助工具。探索任务完成后,子车便可依靠车身后与母车相连的缆绳,顺利返回地表与母车汇合,一同返回基地。


MASA Mars Cave Rover旨在帮助宇航员们探索地外生命、寻找未来人类的新家园,探索黑暗火星熔岩通道、发现未知火星生命......

12、Mars USB

胡绿绮 杨默葳 周进敏 胡子涵

Mars USB定位于通用型、可拓展的火星探索车。它既可以来往于火星基地之间,完成日常的任务与维护,也可以涉足未知的领域,收集珍贵的信息数据。


单车满足2人、4-6小时的探索需求,搭配能与火星基地及各设施、功能车等无障碍连接的连接环,可以连接功能车(如勘探车、牵引车等)外出,保证人员物资以及信息的互联,提高工作的时长与效率。同时其安装有麦克纳姆轮的六条机械腿提供了攀爬及滚动的能力,便于应对火星上的各种挑战。

13、Storm Hunter

曹雨迪 柳雨之 王雨桐 袁昕蕾

2030年,人类首次登陆火星,肩负探索火星奥秘的重任。尘暴是火星表面常见的天气现象,多年来,人类对火星的远程探索收到尘暴的重重阻碍,通讯阻隔,探测器被尘土埋没,太阳能发电停滞...此次人类探索任务中,两名宇航员将与为尘暴探索专门打造的火星车——Stormhunter一起开启伟大的尘暴探索任务。


Stormhunter是一辆小型短程探索车,由两个功能系统——气流交换系统和设备投放系统,以及宇航员驾驶系统组成。气流交换系统是Stormhunter即时探索尘暴和维护车辆的主力军,车辆前端的两个巨大进风口吸取尘暴中的气流和尘土,可实现尘土样本采集检测,车顶喷气向下加压以提高快速行驶的抓地性,以及车窗喷气自清洁以防止尘土堆积降低可见性这三个功能。除此之外,Stormhunter后部的设备投放系统将通过机械臂向尘暴中投放长时探测器,收集尘暴长期数据传给基地,待尘暴结束后再将其回收。


“1752年,人类把雷电从自然灾害变成了自然资源;2030年,我们将对火星做同样的事。”

面对如此陌生且复杂情境下的概念设计任务,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保持着满腔热情;在小组合作时发扬了团结协作精神;在作品呈现时展现了丰富的表现技能。指导教师:
刘胧 樊中 傅立志 姚子颖 单荃 郑合词


同济人设计的这些概念作品,

是不是超酷!

快告诉小编你最喜欢哪一个?



同济大学公益林来啦!一起种真树吧!

“同济大学杨浦基础教育集团”来了!

放大招!和同济一起来表白吧,我爱你中国!

●停车烦恼的“终结者”!这位同济90后“冒险家”太酷了!

●同!济!要!放!假!啦!

●也太可爱了吧!同济周边的小变化,你发现了吗?

●与麻风病奋战一辈子,致敬这位98岁的同济学姐!

为超酷的同济打CAL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