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同济人是真正的超级英雄!

与祖国同行的 同济大学 2019-1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

各地区各行业涌现出一批先进模范

中宣部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

“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

目前已确定722名候选人

其中

5位同济人参选

让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

为他们打CALL


为最美奋斗者
点赞!


点击图片投票吧!


01汪品先


事迹简介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事迹简介:

汪品先,男,汉族,1936年11月出生,群众,江苏苏州人,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海洋地质学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中的深海过程和深海记录”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学科“海洋地质学”学科带头人。积极推动我国深潜科学考察、南海大洋钻探、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等事业发展,为把我国建成“海洋强国”目标不懈奋斗。以82岁高龄毅然参加“深海勇士”号西沙载人深潜航次,9天内连续三次下潜至南海1400米深海底,获得多项重要新发现,被誉为“深海勇士”。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奖等荣誉。


事迹材料:

2018年5月,南海西沙海域,一位年逾82岁的长者乘坐“深海勇士”载人深潜器,9天内三次下潜南海1400多米深的海底,每次在海底连续观测采样8个多小时,获得“冷水珊瑚林”等一系列重要科学新发现,被誉为真正的“深海勇士”。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


一、长年奋战在科研第一线,潜心深海研究

“我国的海洋事业目前正经历着自郑和下西洋600年来的最佳时机,我们必须只争朝夕,自主奋斗,才能早日实现建设海洋科技强国的理想。”汪品先院士说。正是这份紧迫感和使命感,让他数十年来,从未曾停歇过奋斗的脚步。自1960年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学成归国后,汪品先院士开始投身于祖国的海洋地质研究和古气候研究领域,近一个甲子的风雨春秋,染白了他的鬓发,但对海洋学事业炽烈的爱却伴随他一辈子。

以办公室为家,全年无休,即便是春节,也照常在办公室工作……正是怀着这份常人难以理解的痴迷、挚爱,他以超凡的意志和执著于科学的精神,带领着团队,矢志不渝地朝着一个又一个新的科学目标进发,让当今国际海洋学的论坛上有了越来越多中国人的声音。


二、带领同济“三深”团队,走向深海大洋

“深网、深潜、深钻”,是人类进入海洋内部的三大手段。同济大学牵头我国建设海底观测网大科学工程,是我国参加大洋钻探的基地,接连主持南海数次深潜航次,“我很高兴自己跟‘深网、深潜、深钻’这三样事情都有关系。”汪品先院士说。作为一位具有远见卓识、高瞻远瞩的战略科学家,他敏锐洞悉国际海洋科学研究的发展动向和趋势,瞄准国际学术最前沿,带领着同济大学“三深”团队,一直积极推动着我国深潜科学考察、南海大洋钻探、国家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等“三深”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把我国真正建设成为“海洋强国”不懈奋斗着。

回首20年前,正是在他和许多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不到一年,就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1999年春,以他为首席科学家的第184航次在中国南海成功实施,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实现了中国海域大洋钻探零的突破。这个航次采集了5460米的深海岩芯,取得了西太平洋海区最佳的长期沉积记录,发现了气候演变长周期等多种创新成果,使我国一举进入国际深海研究的前沿。此后,我国又在南海成功执行了由我国科学家建议、设计和主持完成IODP349、IODP367、IODP 368和368X4个航次,汪品先院士是其中最有力的推动者。这些航次的成功实施和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推动我国的深海科学进入深海研究的国际前沿,同时还推进我国对南海深水油气勘探的理论认识,从基础研究的角度为南海资源开发服务。

进入21世纪,海底观测系统的竞争成为围绕海洋的国际之争。在汪品先院士直接有力的推动下,我国海底科学观测网建设迈出标志性进展。近日,我国第一个基于海底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海底科学观测网将正式启动建设,作为海底科学观测网重要组成部分的监测与数据中心开工。这一大科学设施由同济大学牵头,建成后将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重大科技创新助推力量。

自2011年起,汪品先院士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南海深部过程演变”的指导专家组组长。这一我国深海科学领域迄今最重大基础性综合研究计划实施8年来,对南海海盆的起源、形成过程和现代过程展开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性认识。


三、倡导科学创新文化,心系创新人才培养

潜心研究,不务虚名,主办国际学术会议不设主席台、不办开幕式,青年学者与院士平起平坐,平等交流探讨学术……汪品先院士一直身体力行,倡导“学术要回归本位、回归初心”。他敢于直言,质疑、抨击学术界的不良风气。在汪品先院士看来,重大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无不源自研究者对科学真正的热爱、长年甘坐冷板凳的恒心和执著精神。“科学家不是论文的写作机器,而是科学真理的探求者和开拓者,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为科学家的创新注入了不绝的动力。”“科学成果不是在聚光灯下取得的,而是在实验室里一天天默默无闻做出来的。”这也正是他数十年学术人生的真实写照。他力主要培育科学文化,让创新人才争相涌现。他一直心系创新性青年人才的培养。2017年春季学期,他主动请缨,面向同济大学全校学子开设一门名为《科学、文化与海洋》的人文素养课,希望引导年轻人思考“科学就是文化,科学创新需要文化元素”,激励同学们自觉将科学与文化结合、勇于投身科学创新实践。


02裘法祖


事迹简介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事迹简介:

裘法祖,男,汉族,中共党员,1914年12月出生,2008年6月去世,浙江杭州人,国际知名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普通外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我国器官移植外科创始人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教授。1993年,裘法祖全票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委员宋健、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称赞他“在腹部外科和普通外科的成就, 推动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严谨的科学作风, 无私的奉献精神, 是科技界、医学界的楷模。他的同辈人称他是“中国医界公认的一把宝刀”,他创造的外科手术方式被誉为“裘氏术式”;他的学生尊他为“中国外科之父“;他的病人说他是“神医”,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裘法祖妙手回春的传奇故事。


事迹材料:

裘法祖18岁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1939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5年,裘法祖获得德国“外科专科医师”资格证书。不久,裘法祖受聘担任巴特托尔茨市立医院外科主任,这在当时的德国是绝无仅有的。裘法祖从未忘记“学医报国”的抱负,1946年10月他回到了母校──同济大学医学院。回国不到一年,就接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现同济医院)外科主任,立即开展了局麻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结肠后毕氏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木塞痔环形切除术,全球第一例脑血吸虫病开颅治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央决定附属于同济大学的医学院迁往武汉单独建校,裘法祖再次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从上海来到中原重镇武汉,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中去。1948年,裘法祖担任了同济大外科主任,他不仅奠定了现代医学里的专科概念,而且在国内率先将外科分为普通外科、骨科、胸心外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脑外即神经外科等。经过多年的培育,同济医院各个专科如朵朵鲜花竟相开放、争奇斗艳。20世纪50-60年代初,医学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器官移植在美国崭露头角,裘法祖和他的学生夏穗生、吴在德闻风而动。1965年9月他们创建了腹部外科研究室──器官移植研究所的雏型。尽管设施简陋并且受到十年动乱的冲击,但到1976年,他们已施行狗的异体原位肝移植130次,异体肾移植20余次,并建立起我国自己的肝移植模型。这一成果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器官移植的轰动效应。在他的主持下,1977年12月,他和夏穗生在武汉成功地做了我国第二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病人存活264天,死于癌肿复发。这项成果获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并在20多年内保持了病人存活时间最长的全国记录。1979年,裘法祖担任所长的中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研究所经卫生部批准成立,随即建立起全国首家器官移植病房。至今,这个研究所仍保持着脾移植的世界记录,腹部多器官移植病人存活时间最长亚洲纪录,其移植项目、累计例数、长期存活3项综合指标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裘法祖是把科学探险精神和求实作风结合得最为完善的大师之一,在生命科学领域里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创造了至今被人们所推崇的“裘氏刀法”。几十年他不断探索和改进手术方法,由他创新的手术方式达20余种。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方面的不懈探索是裘法祖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创新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例子。传统的脾肾静脉吻合术,由于大出血和手术时间长,成功率低于50%。裘法祖经过反复摸索,采用肠钳夹胰尾的方法,使脾静脉处于无血状态,大大降低了分离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到2至3小时,将成功率提高到80%以上。1970年,他又首创“胃底横断术”,这个成就被视为“分流型手术向断流型手术”转变的开端。然而,它并不是完善的。由于阻断反常血流不够完全,再出血率较高,手术创伤面大,仍有较高的死亡率。3年后,裘法祖在此基础上提出“切断高位食管支”的大胆设想,进而创造了别具风格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它使断流型手术更趋完善,达到了手术出血少、死亡率低的疗效;也改变了分流形手术效果不理想的状况。这一术式,成为治疗晚期血吸虫病和肝炎后肝硬化的一种有效、定型的常规手术。这一研究成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著书立说,建树超凡。早在1948年,裘法祖和他的同事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他有240余篇论文刊登在中外学术刊物上。裘法祖先后主编过《一般外科手术学》,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学基础分卷》和《普通外科学分卷》,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外科学》。与吴阶平教授共同主编的《黄家驷外科学》是我国医学经典著作,被新闻出版署先后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国家图书奖。他主编的《外科学》先后获国家教委以及卫生部优秀教材奖。他是我国许多权威性学术杂志的主办人:《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和顾问;《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总编辑;《腹部外科》杂志总编辑,《同济医科大学学报》(英、德文版)主编,《德国医学》杂志主编。1964年,裘法祖受国务院、卫生部的委派,担任全国血吸虫病防治协作组的外科负责人。他率领医疗队直奔疫情最重、条件最艰苦的偏远农村。从1964年到1974年的10年间,裘法祖四次下乡巡回医疗,诊治的病人成千上万,至今在许多乡村还流传着裘法祖治病救人的传奇般故事。在裘法祖身边工作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套不成文的“规矩”:凡他参加的手术,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术前必须亲自检查病人,术后的几个晚上要亲自察看病人。裘法祖从医从教近70载,为我国医学、教育、国际科技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2008年,为外科事业探索和奋斗了近70个春秋的裘法祖走了。然而,在人们的心中他不会离开同济,不会离开中国医界,他留下的“裘式风范”将永远驻留人间。



03吴孟超


事迹简介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事迹简介:

吴孟超,男,汉族,中共党员,1922年8月出生,福建闽清人。他是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科院院士。为我国“肝胆医学之父”,历任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起任第二军医大学副校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9月至2018年12月任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及研究所所长,曾兼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癌症基金会副主席、中央和军委保健委委员、军队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德医学协会副理事长等学术职务。先后荣获何梁何利医学基金奖、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成就金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当选“感动中国”人物等荣誉78项。


事迹材料:

吴孟超对党无限忠诚,信仰始终如磐。1927年,5岁的吴孟超随家人来到马来西亚,在当地中学毕业时,他和同学们主动把聚餐费捐回国内给共产党,不久后竟收到以毛泽东、朱德名义发来的感谢电,这封电报像烧红的烙铁一样,在他年少的心里烙上了红色的印记。1940年春,吴孟超抱着“回国找共产、上前线去抗日”的愿望回到祖国,由于战争封锁到不了延安,他只好回国后先求学,考取了当时的同济医学院。1949年毕业后在第二军医大学参加工作,由于归侨背景,吴孟超先后19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直到1956年才如愿入党。从医70年来,他始终把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作为己任,针对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家,吴孟超和他的团队在肝胆外科领域,从零起步,十年坚持不懈,攻坚克难,使肝癌临床确诊率达到98%以上,小肝癌手术成功率达100%,居世界领先水平。每当国家或地方有重大灾害发生,他都会积极参加医疗救援。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他夜以继日奋战在临床一线。2003年抗击“非典”,他日夜坐阵发热门诊,忘我工作。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因87岁高龄没被组织批准奔赴一线,但仍然通过远程会诊为前线服务,并以吴孟超基金会的名义向灾区捐献了价值500万元的急救药品。2011年,吴孟超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和“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2019年4月14日《新闻联播:爱国情奋斗者》专题报道了吴孟超院士“披肝沥胆,报国为民铸忠诚”的先进事迹,感动了全国观众。

吴孟超忠于医疗事业,矢志创新奉献。上世纪50年代初,国内肝癌防治领域一片空白。身为外科医生的吴孟超开始向肝脏外科领域进军。经过成千上万次解剖实验,1957年,吴孟超等“三人小组”首次提出肝脏结构“五叶四段”解剖学理论,中国医生从此找到了打开肝脏禁区的钥匙。吴孟超主刀实施了我国第一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使肝脏手术成功率一下子提高到90%以上。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肿瘤切除手术,成为肝脏外科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又最早提出肝癌治疗的“二期手术”概念……,一步步将中国的肝脏外科提升至世界水平。吴孟超教授先后获得了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4项,出版《肝脏外科学》、《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等医学专著20部,在国内外许多著名医学刊物上先后发表论文820余篇。2004年,荣获“国际肝胆胰协会杰出成就奖”。2015年,荣获“中华医学会终身贡献奖”。

吴孟超甘为人梯,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为我国培养一批又一批医德高、医术精的肝胆外科人才。上世纪六十年代,吴孟超探索总结一套“吴氏刀法”,他主动提出开办进修班,为全国输送肝胆外科专业人才。1979年带头招收肝胆学科研究生,倡导“哑铃模式”,利用国内外先进医疗平台培养人才。王红阳加入吴孟超团队后,团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由当初的肝胆外科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创建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肝胆疾病研究和诊疗基地。王红阳2005年光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书写了一个专科医院拥有2名院士,而且是师生院士的佳话。同时,吴老也打造了我国肝胆外科“五世同堂”的人才方阵,为我国肝胆外科雄踞世界一流集聚了强大的力量。

吴孟超信守职业道德,坚守医者仁心。吴孟超把医学看作是一门“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他每次接诊,都对病人亲切微笑,聊聊家常,拉近与病人的距离。冬天查房,他总是把自己的手捂热,再去触摸病人的身体,还常常用自己的额头去感觉病人的体温。做完检查,他也忘不了为病人拉好衣服,还摆好床下鞋子。每年大年初一,他都会到床边,给住院的病人一一拜年,送上新春祝福。年逾九旬的他还坚持开设“星期二门诊”。他倡导规范化医疗,不给病人重复做检查,在同等疗效下,处方只用对的,不用贵的。吴孟超所带领的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曾连续五次蝉联上海市专科医院“病人满意度”万人调查第一名。吴孟超本人1996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家”荣誉称号,2017年,获全国“最美医生”称号。从医70年来,吴孟超救治了16000多名患者,完成了一例例教科书般的经典手术。1975年,安徽农民陆本海挺着像孕妇一样的大肚子前来求诊,经过12小时手术,吴孟超大汗淋漓地给他切下一个重达18公斤的瘤子,至今还是世界上最大的肝血管瘤切除术。2004年,湖北女大学生王甜甜肝部长了巨大的血管瘤,位于手术“禁区中的禁区”的中肝叶,被多家医院拒收。直到找到吴孟超后,手术做了整整10多个小时,才把足有排球大的瘤子切下来。吴孟超说,医院是治病救人的,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和医生要从自己做起,千万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摇钱树。我们是军队的医院,必须带个好头。吴孟超始终把全部精力奉献给肝胆事业,把“勇闯禁区,勇于创新,永远争先,永不满足” 作为毕生的信念。



04李桓英


事迹简介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事迹简介:

李桓英,女,汉族,192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山西襄垣人,世界著名麻风病防治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她将全部精力贡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她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曾经4次遇险、2次翻车、2次翻船,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她解决了麻风病防治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2016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曾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事迹材料:

从57岁至今,李桓英的人生都给了麻风病研究。是她,让麻风病变成可治疗的普通疾病;也是她,让麻风病人从“鬼”变回了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麻风病研究的道路上,98岁高龄的李桓英还在继续前进。

1958年,留学美国的李桓英只身辗转回到中国。“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切还百废待举,正是急缺人才的时候,作为中国人就应该回来。”她婉拒了世界卫生组织续约邀请,甚至还瞒着定居美国的父母。

1978年,李桓英调到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从此,57岁的她将全部精力贡献给麻风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麻风病是人类古老的疾病,历来是备受歧视的、致残的“不治之症”,不但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给社会带来莫大的恐惧。人人唯恐避之不及,就连许多从医的人也对麻风病人绕道而行。

李桓英不怕,她大胆创新,将国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率先开展了服药24个月就停药的短程联合化疗和消灭麻风病的特别行动计划。短短几年,肆虐数千年的麻风病魔成了可控、可治的普通疾病,全国麻风病人从11万人降至不足万人,年复发率仅0.03%,远低于国际组织小于1%的标准。

1994年李桓英的治疗方案被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广。1996年,她又率先在国内开展消除麻风运动,首次提出了麻风病垂直防治与基层防治网相结合的模式,被称为“全球最佳的治疗行动”,促进了麻风病的早发现、早治疗。

“以前人们对麻风病怕得要命,我就不信那个邪,就要和这种错误观念斗。”李桓英用自己做试验:病人家的水她仰头就喝,饭捧起就吃;病人试探着同她握手,她拉着就长时间不松;遇见病人,她总是拍拍肩膀,摸摸鞋里有没有沙粒……麻风病患者说:“麻风病把我们从人变成了鬼,是李教授把我们从鬼变回了人”。

成功之路从来都是布满荆棘的。为了我国麻风病防治事业,李桓英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到上百万美元防治经费,长期奔波在云、贵、川贫困边远地区,7个地州、59个县镇,几乎每一个村寨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在深入麻风病区的途中,由于山高路险、道路崎岖,李桓英曾经4次遇险,2次翻车、2次翻船,两侧锁骨和肋骨都摔断过。1989年李桓英去四川西昌,汽车翻越雪山时突然打着滚掉进了十几米深的山沟里,等她苏醒过来,雪地上留下一大片殷红鲜血,她的两侧锁骨和3根肋骨骨折,头部外伤缝了7针。

伤成这样,大家都劝她好好休养,她却缠着厚厚的绷带、打着石膏继续投入了工作。她不是没有在心里叫过苦,只是她始终觉得,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无比坚定地走下去。

李桓英在麻风病防治领域取得了常人难以超越的成绩,可她仍然精神矍铄地奋斗在麻风病防治研究第一线,为的就是早日实现彻底消灭麻风病的理想。

她带领麻风病研究课题组的同志进入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开展麻风病早期诊断、耐药基因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旨在通过对麻风病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在麻风病的传播方式、发病机理、检测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突破,在麻风病传播链的研究、麻风病高发区预防措施的研究以及麻风病基因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新的成果,为彻底消灭麻风病而不懈努力……

正是由于对我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肯定,第15届国际麻风会议1998年在北京召开,在这次具有纪念现代麻风防治100周年特别意义的大会期间,李桓英被推选担任本次大会的轮值执行主席。

会上,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第七届麻风病专家委员会8位专家之一的李桓英,做了《在云南实施麻风病防治特别行动计划的报告》,博得与会1000多名中外专家长久热烈掌声。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诺丁博士紧紧握着李桓英的手说:“全世界麻风病防治现场工作,你是做的最好的。”

多年来,李桓英不断优化治疗方案,缩短疗程,消除歧视。她解决了该领域的重大策略和技术上的关键问题,为我国政府制定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整体规划,为全球实现消灭麻风病目标的可行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做出了重大贡献。她在麻风防治研究上的成就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

2005年,以李桓英命名的“北京市李桓英医学基金会”成立,每年都选派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到国外访问学习。目前,已经选送200余人赴国外进修学习,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医学人才。2016年9月,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李桓英荣获首届“中国麻风病防治终身成就奖”。

2016年,95岁高龄的李桓英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这样写道:“在多年的社会生活和医疗工作中,我深刻领悟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也正是在党的培养、支持和帮助下,我为广大麻风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又给了我很多荣誉和鼓励。我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愿意以党员的身份为麻风事业奋斗终生!”

2016年12月,李桓英与医院年轻的医务工作者一起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在麻风病研究的道路上,李桓英还在继续前进。



05梁建英


事迹简介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事迹简介:

梁建英,女,汉族,中共党员,1972年4月出生,博士研究生,山东潍坊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她主持研制的CRH380A动车组创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复兴号”动车组实现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带领团队攻克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中国高速动车组谱系化产品,助力中国高铁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铁道科技特等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事迹材料:

让中国高速列车享誉世界的巾帼

梁建英,女,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我国高铁装备业唯一的女总工程师。她长期从事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主持研制的CRH380A动车组,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她担当技术领军人,带领一支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掌握高速动车组关键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助力中国高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缔造世界“第一速”,“让自己成为巨人”

1995年,从上海铁道大学毕业的梁建英被分配到中车四方,成为一名铁路列车设计师,与中国铁路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2004年,国家发布《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高速铁路发展大幕正式拉开。中车四方引进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开始进行高速动车组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006年,中车四方开始自主研制时速300公里高速动车组,梁建英担任项目主任设计师,这也是她第一次亲手设计高速列车。高速动车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一列动车组光零部件就有数十万个。从时速200公里到时速300公里,速度提升的背后,是一道道需要跨越的高难度技术门槛。梁建英带领研发团队从关键技术研究到方案设计,从仿真分析到试验验证,逐渐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2007年12月,梁建英团队成功突破空气动力学、系统集成、车体、转向架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列时速300-350公里动车组。

2008年,中车四方研发CRH380A高速动车组,梁建英再挑大梁,担任主任设计师。CRH380A最高设计时速达380公里,是当时世界设计运行时速最高的动车组。这个速度等级,世界上也没有先例可循。

为了摸透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条件下的动态行为、性能和规律,梁建英带领团队奔赴全国各地,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准备试验,白天跟车十多个小时,晚上还要整理当天试验数据,制定第二天的试验方案,没睡过一个饱觉。就是这样,她带领团队在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进行了累计长达两年的线路试验,历经450多项仿真计算,1050多项地面试验,2800多项线路试验,2010年,CRH380A成功问世。同年12月,在京沪高铁先导段,CRH380A跑出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中国速度”震惊世界。

攀登新高度,“复兴号”树立新标杆

2013年,“复兴号”动车组研发项目启动,中国高铁又开启了新的征程。梁建英瞄准了高速列车技术的新高峰。

为了拿出性能最佳的车头,他们设计了46个概念头型,从中反复比选,实施了23个工业设计方案,再遴选出7个头型,进行海量仿真计算和试验,当最终方案出炉时,车头的数据打印成A4纸足足堆了1米多高。

当时CRH380A动车组车厢内的噪音指标已经非常优异,比国外动车组都要低。梁建英团队定下目标,要在“和谐号”的基础上再降低3分贝以上。别看小小的3分贝,在有限的空间和重量的约束下,哪怕降低1分贝,也是极大的技术难题。她和团队在实验室进行了长达1年多的试验,光对不同材料和结构的隔音试验就做了3000多次……

当“复兴号”震撼问世时,整车阻力降低了12%,噪音降低了4-6dB,平稳性指标达到优级……一项项先进的指标,标注了中国高速列车的新高度。2017年,“复兴号”正式投入运营,并于9月在京沪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新时代女性,淋漓尽致挥洒才干

梁建英在2012年担任了中车四方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在研发之外,梁建英还要带领团队与国际接轨。

2014年,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开始筹建。梁建英多次带队出国访问意向团队,在国内,视频、电话会议不断,两国有时差,有时会议结束已是凌晨。然而,她毕竟不是“钢铁侠”。有一次去德国商谈合作事宜时,梁建英竟然“晕火车”了,那段时间,梁建英一边主持项目研发工作,一边和海外对接合作事宜,反复倒时差,身体透支十分厉害。

但是,在她的努力下,两年多的时间,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最终成立,她还带领团队先后建立了中泰、中德、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搭建起全球框架下的创新体系。

如今,由梁建英及其团队亲手设计制造的动车组已经让全世界领略到中国“智”造的力量。她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铁道科技特等奖、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创新的脚步从未停下。目前,梁建英又带领研发团队投入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的攻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高速列车,以全新的姿态和速度呈现在世人面前,飞驰在世界的最前沿。”她对未来充满信心。


(以上排名不分前后)


投票步骤


例如:第一步,点击“阅读原文”链接,在左侧地区栏里找到“上海”;第二步,找到“汪品先”并点击“加入”;第三步,点击右下侧参与“投票”并且提交即可给汪品先院士投出一票。


各位同济人对应地区为:上海-汪品先、北京-李桓英、湖北-裘法祖、福建-吴孟超、山东-梁建英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投票点赞吧!


来源:人民日报


全球第三!亚洲第一!同济这个专业有多厉害?

总理寄语同济人:热门产业也需要有甘坐冷板凳的人!

●同济十二时辰

十五年,同济人做了这件“小事”!

同济大学党委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暑期专题读书班启动会

速看!多少分能来同济?

零的突破!中国历史首金!这位同济姑娘夺游泳世锦赛公开水域冠军!

为最美同济人打call!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