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上海大学生“青春告白祖国”启动仪式
暨首场宣讲会在同济大学举行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有所作为;把小我融入大我,做新时代的追梦人。”9月5日下午,上海大学生“青春告白祖国”启动仪式暨首场宣讲会在同济大学大礼堂举行,来自沪上60所高校的2千余名大学生参加启动仪式,并聆听了大学生代表对“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优秀成果的宣讲。
这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开学思政大课,主讲人都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激情开讲青春向党、爱国奋斗的故事,用最深情的告白,表达着炽热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主办,同济大学承办。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并讲话,宣讲会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主持。
虞丽娟在讲话中勉励大学生,要有“风云变幻、我自岿然不动”的理论定力,要有“滴水入海、融小我入大我”的人民情怀,要有脚踏实地、拼搏奋斗的责任担当。她希望广大大学生参与到“青春告白祖国”的热潮中,做到“主动讲、主动听”,实现“用心讲、用心听”,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坚定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担当,做奋发有为的新时代青年。方守恩在讲话中说,今天,广大青年学子向伟大的祖国表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就是发出了凝聚青年力量、助推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强音!他与在场的青年学子分享了成长成才的三点感想: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脚踏实地是青春最厚重的底色。他勉励广大同学们以最大的热情、最大的热忱,既当追梦者,又当圆梦人;用最真挚的表白,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用青春之理想、青春之活力、青春之奋斗,为新时代赋能,为中国梦续航。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主持
“我代表同济青年,向祖国的美丽乡村告白。乡村振兴,我们青年责无旁贷。”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研习社第一任社长颜思敏同学,讲述了近两年来研习社发挥专业所长、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农村开展社会实践的故事。在过去的4个寒暑中,乡村振兴研习社先后有23支实践团队分赴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等地18个县市的100余个乡村进行了田野调查。期间,同学们对300余位关键性对象进行了深度访谈,对相关部门、企业的访谈超过190次,发放有效问卷3140份,由此为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研习社同学逐步建立起了类型丰富、模式多样的案例库,其中,既有“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溪龙乡、“小家电王国”周巷镇、民宿产业的发源地莫干山镇,也有“党建引领”的傅家路村、“企业家治村”的万安庄村、以及以“慈孝文化”为特色的孙家境村等。这些鲜活的案例、质朴的经验,为进一步的比较研究、典例研究、类型研究打下了基础,为描绘乡村产业振兴模式的代际图谱总结了规律,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同学们总结出了同济经验和同济案例,并把成果通过分享会、讲座和论坛等传播开来。“我呼吁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同学们,一起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来,让我们一起,实现美丽乡村、美丽中国!”颜思敏最后发出这样的号召。当天进行宣讲的还有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上海交通大学知行社会实践团,来自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华大学的“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团, 上海大学无人艇团队。
“我从今天的主题宣讲活动中深刻体悟到,爱国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进行红色教育,可以是为人民提供医疗与基础服务,可以是深入基层和农村提供专业帮助,也可以是专精自己的学业,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要以这些优秀的同龄人为榜样,练就过硬本领,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济大学医学院研一学生韦嘉仪说。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刘梦萍说:“我们要把爱国奋斗的精神和实际工作将结合。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应该思考怎样如何将我的所学进行实践应用,为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去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科研道路之艰辛,唯有报国之志让我一路坚持。”
本次活动是上海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千万大学生“青春告白祖国”的号召而举办的首场宣讲活动,也是上海高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重要举措。目前,上海高校已全面启动大学生“青春告白祖国”工作,结合“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主题社会实践成果的宣传推广,引导大学生生动表达“永远跟党走”、坚定“四个自信”、奋进新时代的信念和决心,营造高校学子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浓郁氛围。
作者:黄艾娇
摄影:江平、郑逸洁、沈莹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