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只是小目标!全方位“智化”,“环同济”在升级中质变
2020年,实现产值500亿元——这只是“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确立的一个“小目标”。比起这个数字,眼下更有看头的是“环同济”正在经历的质变。
最近,多位曾亲历并一路见证“环同济”成长的专家坐在了一起,研判一份最新出炉的“体检报告”,几个数据让人眼前一亮:支撑“环同济”发展的几大关键行业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跑出”黑马行情,最近两三年以22%的速度增长;作为传统优势行业的专业技术服务业(设计),依然保持着年均19.5%的增长率,所占体量不小;科技推广业目前体量相对较小,但增速惊人,达到34.4%……
受益于同济大学学科的全面智能化和杨浦区智慧城区建设的双向利好,“环同济经济圈”正朝着全面搭载“人工智能+”方向升级,努力成为上海新经济发展的创新高地。
唯有“提质”
“优等生”才能持续保持优势
从昔日的“设计一条街”起步,到连续十余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并成功跻身全球最大设计产业集聚区——从各个维度审视,“环同济”至今仍是“优等生”。
作为杨浦区由传统工业区向知识创新区转型的成功案例,近十多年来,“环同济经济圈”产值规模一直保持着约13%的年增长率。其中,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工程咨询、环境保护等主导产业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去年总产值超过415亿元。
但关起门来,这位“优等生”也颇有烦恼,也需要突围。
“园区里,越来越多企业要长大,但同济大学周边的物理空间已经十分稀缺了。”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看来,当下“环同济”堪称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创新产业持续增长,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涨幅最为明显,专利增长速度非常快;而另一方面,“环同济”所遭遇的劣势这两年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及、讨论,其中最主要的瓶颈就是发展空间的局限,在空间制约下,“环同济”的产业集聚能力有所下降。规划设计、测绘服务、质监技术服务等行业虽然在复苏,但发展动力不足,亟需更新与升级。
“是时候提质了。”吴志强和很多专家想到了一起:只有让“环同济”全面“智化”,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营造出集聚效应与创新效应更加显著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生态。
拥抱5G时代
“智化”是大势所趋
“智化”,并不仅仅是专家脑海中一张畅想、期待的蓝图。在“环同济”周边,很多细微变化已然出现——以理工科见长的同济大学,过去一年间,呈现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学科的大规模“智化”。
“从城市大数据信息平台到智能规划、智能设计、智能建造、虚拟现实等技术,我们正在不断推进学科的智化。”吴志强告诉记者,未来,同济大学将重点聚焦智能制造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产业、绿色经济产业。这三大新的重点产业都是上海未来发展急需的产业,而同济在这一轮学科智化的过程中,将重点布局,下好先手棋。
与校内新动静相呼应的,还有学校周边社区的新气象。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所在的杨浦区明确提出,未来15年内将集聚优势资源,实现从创新杨浦到智能杨浦的升级。
天时地利人和。用吴志强的话来说,无论是创新创业场景,还是未来生活场景,伴随着5G时代的到来,“环同济”在智能家庭、智能城区、智慧城市等整个智能生产的布局中将大有可为。
应用场景主导
共赢才是目标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环同济”升级进程中,有两大人群被列为重点锁定对象。其一是创新创业的青年人群,毕竟,“四新”经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最大,这一人群的发展潜力也最大。让人有点意外的是,第二个被锁定的人群是社区里的老年人!
5G时代的到来,有没有可能让过去无法解决或难以解决的民生问题求得新解?目前,杨浦区的老龄化率达到了35%左右,部分街道甚至已经达到了40%。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如果杨浦区能通过试点,拿出成功的智能化服务解决方案,未来有望向全市乃至全国提供老年智慧社区的“杨浦样板”与“上海经验”。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认为,在“环同济”升级进程中,同济大学与杨浦区的联手合作,不妨从过去以经济领域合作为主,升级为未来的“三生联动”,即生产(经济)、生活(社区)、生态(城区)的融合发展。
诸大建等学者认为,应用场景主导下的智能发展,让大学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不仅教授的科研成果有了更多落地的机会,进一步解决、满足城区发展的各种需求,同时,大学的传统学科也将在此进程中实现智能化升级,由此取得大学与区域的双赢发展。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环同济”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三区联动”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结构,同济的学科发展、外溢提升与杨浦区的区域发展、社区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未来,希望双螺旋发展模式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
来源:文汇报
作者: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