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同济,600余位新生导师陪你乘风破浪!

与祖国同行的 同济大学 2021-06-01

“从刚入校时的迷茫

到逐步清晰自己的专业兴趣,

新生导师就像一个‘大朋友’一样

给予关心和指导,

新生导师成为我大一生活中

最重要的领路人和同行者。”在近日举行的2019级学生座谈会上,来自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的学生分享了大一期间新生导师在其大学生活适应性、专业引导、学业规划等方面给予的指导,以及如何帮助他顺利由萌新过渡到专业学院的。

“担任新生导师,让我常常回想起自己当年的样子,教学相长,所言不虚”“为师如水,虽不能至,勉力履之”“在城市行走中,用导师的志趣、视野和处事细节熏陶新生的专业理想和思维方式”,来自医学院、人文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新生导师如是说。

2019年是我校全覆盖探索新生导师制的第一年,全面实施新生导师制是落实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为适应同济大学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联动的人才培养新体系,自2019级本科新生起,学校实施“新生+学院”两级本科生导师制。其中,新生导师制是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年,面向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通识教育、学业指导、专业引导、人生规划指引,旨在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同时,建立本科生全程化、全覆盖、个性化的学业指导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潜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新生院作为新生导师制实施的载体,每年均有来自各学院的600多位专业教师加入到新生导师的行列,其中不乏各类高层次领军人才,可谓名师云集。为充分发挥新生导师的“聚宝盆”效应,帮助新生点石成金,新生院为新生导师提供多元化的平台,搭建了与新生沟通的多样化渠道。

每年新生入学时,新生院就组织导师与新生的见面会,600多位导师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与萌新们顺利“会晤”。对于新生同学的第一次交流,导师们非常用心,为了营造温馨、轻松的交流氛围,导师们选择了不一样的交流场地,有的导师选择在大学路附近的咖啡厅,那里环境舒适,适合与同学们聊天谈心;有的导师与同学们约定在餐厅,边吃边聊,拉近师生距离;还有的导师带萌新们参观实验室,逛校园,同学们一边欣赏着校园的美景,一边聆听来自导师的教诲,在熟悉校园的过程中感受着那份属于“同济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新生导师帮助萌新们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中,开启大学人生新篇章,成为开学季的一道青春风景线。为了方便学生与嘉定校区的导师见面并参与导师在嘉定校区组织的各类活动,新生院还为新生开通了“嘉园直通车”。

如何培养新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一直是新生导师在思考的问题。在2019级新生导师中,共计来自28个学院的143名新生导师带领946名新生参与23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SITP)项目,帮助新生在科创土壤中生根发芽。与去年相比,大一新生参加率增长79.5%,2019级学生定向发布导师推荐课题占总项目的35%,22%的新生导师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指导。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新生对于创新创业的热爱和新生导师营造“双创”氛围的辛勤付出。


专业引导是新生导师帮助新生培养专业认知、拓展专业视野、激发专业兴趣的一项重要工作。新生导师积极挖掘专业方面的资源,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拓展活动,为新生和专业认知之间搭建起桥梁。华测导航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电气集团同济大学临港基地、江南桥乡金泽、崇明岛西沙湿地、青草沙水库、后滩湿地公园、虞山地质实习、自然博物馆能源系统、佘山天文台、上海音乐谷城市更新、隧道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地,都留下了新生院同学们的身影。新生导师在实地走访企业、实践基地等过程中,为同学们详细讲解相关学科在技术中的应用,拉近了同学们与学科专业之间的距离,使同学们切身感受到专业应用就在身边。

“中国传统经典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古代圣贤智慧和文化宝藏,亟待当代年轻大学生去学习和传承。这也是传统经典读书会举办的意义和目的。一周一会,期待更多新生们能有所收获。”来自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新生导师左琰教授如此说道。本学期每周二晚上,由左琰教授导读的《南怀谨四书精讲》传统经典读书会以线上交流的形式面向新生开展,不仅吸引了导师自己带的学生,还有更多相同志趣的新生一起相遇云端,学习古人的智慧。这样的读书会形式还有不少导师在开展,广受同学们的好评。

此外,新生院公众号开设“师说新语”专栏,通过导师寄语、新生有话说等多元化形式倾听导师和新生们的声音,互通有无、分享经验。来自医学院的牛文鑫教授在寄语中提到“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00后’开始进入大学校园,‘90后’离沙滩越来越近。而我们这些‘80后’大叔和阿姨们,已经在岸边笑看风起云涌,恭候多时。”牛教授从00后、90后和80后的角度出发,用幽默风趣又充满博思的话语从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激励着萌新们。同学们也很喜欢这种方式,同和学堂2019级的汪盈、史航、任盼盼、蒋坤男4位同学在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新生导师温鸣教授的指导下,申报了校级的SITP项目,在科研方面获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们根据自己的科研体验,写下肺腑之言,告诉同学们“清渠源头活水来——科研,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即便是在疫情阶段,导师和新生的交流也从未中断,线上开展着一期又一期的隔空对话。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新生导师杨蓓蕾教授与她的学生交换彼此的感悟,用心记录着宅家学子的不平凡,并以推文的形式与更多的萌新们共话“我们的抗疫”。新生院青年学子也以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带给导师们一次次惊喜和欣慰。


这些只是同济大学新生导师制的
一个小小缩影,
背后还有许许多多新生导师在默默付出,
为助力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
为创新学校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同济人,一直在努力!


来源:新生院
封面:林慈丰
编辑:聂阳阳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