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实至名归!同济这个超温暖的团队魅力何在……
在12月12日举行的同济大学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杜建忠团队获得首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称号。很快,这个消息就在团队中传开,同学们纷纷表示:我们团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这个‘家’中写满了‘奋斗’”
“同心琢料,塑料成材;因材施教,同济天下”
严师其实也是一位慈长
“刚刚完成一个国家级项目答辩材料。凌晨2:34,8位同学跟我汇报做好的PPT,我看了,一个字不用改。”12月15日,电话里的杜建忠语气满满的都是自豪。
“那是多年来,你们团队文化氛围已经养成,大家在一起默契、传帮带做得好,所以战斗力强。”作为他多年的朋友,记者说。
杜建忠停了数秒(估计是在开心、乐),说:“我发了一个红包。”根据记者对他的了解,觉得这个红包不会小,且人人有份。
杜建忠说,培养学生首先要有家国情怀,要有广阔的胸襟,要守住学术道德红线。不能在大是大非上迷失双眼;要引导学生做科研,一切从实际出发,让数据说话,诚实守信;告诫学生惜名知辱,时刻珍惜自己的名节。他还告诉记者,“有的同学刚进学校的时候,希望去兼职、到外面去实习,我会给他们分析利弊;学生毕业择业,我会为其分析哪一个单位、哪个领域更合适。两位学生去西部,其实都是我们慎重分析后的结果。择业要看长远,要在国家发展中去找个人的位置。”
当记者好奇地问他,您的学生每年都会出去春游?杜建忠说春游是增强凝聚力、激发活力、战斗力的利器。于是,记者看到了十几位同学(面孔年年在变,人数每年大致如此)的足迹到了佘山、千岛湖、舟山、黄山、桂林、张家界、婺源,一年一个地方,一次4天左右。“佘山之行后,我发现我在他们玩得拘谨,不欢畅。于是,我就叮嘱他们中的年长(年级高)者负责安全,我就不去了。”杜建忠笑着告诉我。“钱哪里来?”“课题组获得的奖励,一部分归入组里的‘公益’池,用于帮扶和资助春游等活动。”杜建忠说。“要多少给多少?”“后来,就给个总数。”“不够怎么办?”“我跟他们说,不够了我再补,你们要玩得开心。但同学们很节约的,比如到桂林,本来计划飞机,后来改成了火车。同学们说‘一路上都是风景’。”杜建忠说。于是,记者在课题组《钟灵毓秀,人间胜景》游记中看到同学们说:“(张家界)四天的行程里,我们彻底放下了科研学习中的疲惫与紧张,尽情享受了旅途风光。愿大家能不负韶华,愿课题组在接下来的研究学习中砥砺前行,蓬勃发展。”
范震、朱云卿、刘秋明、奚悦静、王涛、黄秋桐、王明智、萧雨芬……我瞬间明白了:这样的“家”里走出来的,个个都会是为国尽忠的“战士”。
文:程国政
点击在看,给同济点赞(•̀ᴗ•́)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