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柳青》主创团队来到同济大学与师生交流
获得广泛好评
6月1日晚
电影《柳青》主创团队
走进同济大学
分享创作经历
与师生共话人民作家的初心使命
共同缅怀这位为党史国史
辛勤记录的忠诚作家
为一方百姓鞠躬尽瘁的
党员干部
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吴广明出席并致辞。影片导演、编剧田波,领衔主演成泰燊,制片人王苗霞,柳青先生的大女儿、《柳青传》作者刘可风等主创代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屏瑾、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研究所所长杨晓林、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李雅茹,出席了现场交流会,围绕影片的创作思路、表现手法、现实意义等展开讨论,重温学习人民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时代书写的赤诚情怀。
电影《柳青》预告片
当晚,师生们首先在现场集体观看了电影《柳青》。在近两个小时内,大家凝神注目,随着剧情变化时而会心一笑,时而若有所思,看到动情处还不觉落下热泪。
吴广明表示,电影《柳青》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推出的一部红色影视精品力作,生动展现了人民作家柳青先生“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共产党人本色和家国情怀。相信这次观影学习与互动交流将丰富同济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素材,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切实引导师生加深对党史的学习理解。
当主演成泰燊步入会场,不少人一眼还未将银幕上的“他”与他本人对上号。“柳青先生是胸怀使命感和家国情怀的,这不是我能靠演技演出来的。”成泰燊说,“我是将自己的身心完全格式化清零后,我的硬盘与柳青先生接通,让他走进来,让他的精神和灵魂自然呈现出来。”
当问及这部影片的现实价值时,制片人王苗霞说,同学们在观影中所受到的心灵的撞击和内心油然而生的感动,就说明了影片的价值。“我们不是奔着票房去创作的电影,柳青先生这个人物能出现在大银幕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自信,柳青精神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张屏瑾讲授、研究现当代文学,柳青先生的《创业史》是她要一遍遍带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已观影两遍的她向主创团队致谢,感谢团队将柳青先生创作《创业史》这部红色经典著作的过程生动呈现于银幕。她说,这部电影是触摸那个时期文学实践的一个入口。
“这是一部非常真诚的作品,因为真诚所以感人。”杨晓林说,影片塑造的人物鲜活、实在,充满了力量,富有感染力。
李雅茹说,这部电影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那段历史。观看这部影片,可以加深对那段历史的了解,深化党史学习和新中国史学习。
主创团队在现场还与观影后的师生展开了互动交流。
“焚烧手稿,换上粗布衣服,住进庙宇,柳青先生真正将自己变为笔下百姓的一员,用真实与细节铸就了真正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在电影真实的细节和充满诗意的镜头里,我们得以感知当年农村建设热潮,感慨于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创业探索的艰辛,也更加意识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刘嘉珍说。
见面交流会结束后,师生们仍久久不愿离去,将主创团队和校内专家们团团围住,与他们热切交流观影心得。师生们表示,这部剧所体现的人民是历史的创作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即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为人民讴歌书写、述学立论。这就启发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表达人民心声、把握群众脉搏,打下人民的烙印,才能真正“把学问写进人民的心坎里”,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造福人民。
图片:周游
现场视频:宋宇星
部分来源:新华网、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