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今天同济的头条是他们!
近日,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布了
2021年“上海市育才奖”
获奖名单,
经学校推荐,
经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和市教委有关部门
组成评选工作办公室
进行评议遴选,
并报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同济大学共有18位教师
荣获2021年“上海市育才奖”
(获奖名单详见下表)。
学校将在2021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
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
艾自胜,医学院,教授
师生评价:艾自胜教授治学严谨、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潜心治学,教学内容充实,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疫情期间及时把云课堂引入教学,方便师生互动。工作中谦虚谨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蔡三发,发展规划部部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师生评价:蔡三发老师待人真诚,亲切随和,一身正气,关心年轻人的成长与发展;他也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好前辈,无私分享他长期积累的学术心得与治学经验,让大家少走弯路;他还是心中有爱的“好家长”,只要有需要的地方他总能第一时间伸出援手。他对学生耐心指引,倾囊相授研究方法与技能,带领学生踏踏实实地开展科学研究。同学们纷纷表示,蔡老师的学术格局、学术热情、学术能力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高绍荣,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主任
师生评价:高绍荣教授潜精研思,始终不忘育人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成为学生的信仰之师、学问之师、品行之师,夯实思政引导与科研创新同向共育的研究生培养路径。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融合,强调科学研究反哺人才培养,一流科研成果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孵化器,产出了令人瞩目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他曾说过,“科研”之所以叫“Research”,其实是“Re”和“search”两个词的联合,所以做科研就是“不断寻找”“不断探寻”的过程,坚持不懈就能找到真理。
花虹
花虹,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师生评价:花虹教授带领课程教学团队每学年高质量完成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广受学生认可;她注重教师团队的培养和发展,鼓励和创造机会帮助教师的提升,把难事杂事都揽下自己扛,给年轻教师争取更多时间做教学科研,是年轻教师学习的好榜样;她为人师表,治学严谨,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她是良师,亦是益友。同学们总说她是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了心灵。
黄立鹤,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师生评价:黄立鹤老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英语教育改革中提升学生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他勇于攀登科研高峰,争做语言学前沿领域的开拓人。课堂上,他总能将抽象理论讲解地清晰易懂,同学们都被他的教学热情和哲理思维深深吸引;科研上,他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生活中,他乐意分享人生经验,让学生倍感温暖又增添勇气。
马国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师生评价:马国丰教授全身心投入教学和科研中,带领了一批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氛围。积极推进学科建设并探索创新,把握研究前沿,在建筑智能化、项目管理与大数据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生活上,他事无巨细关心学生,让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以实际行动积极践行师者的内涵。
马万经,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师生评价:马万经教授一直奋斗在教学和科研一线,坚持“三个融合”的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中。他严于律己、为人谦逊,为师生树立了榜样和标杆。特别是对于家庭困难和学习困难的学生,他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大家,利用各种时间和同学们沟通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钱建固,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师生评价:十年磨一剑,钱建固教授作为团队负责人,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勇于探索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他关心青年教师成长,鼓励他们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开设新课程。他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经常和学生促膝长谈,教导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
邱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师生评价:邱军教授作为专业负责人,带领团队通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邱教授教学态度认真,结合学科热点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善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材施教。邱教授谦虚儒雅、以身作则,是一位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与信任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谢欢,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副院长,教授
师生评价:谢欢老师为人谦和,与同事们打交道总是带着微笑,热心周到。她十分乐于为师生服务。虽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任务很重,但她总能够做到举重若轻且同时兼顾,她扎实的工作作风深深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许新华,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师生评价:许新华老师不断探索教学工作新方法和新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在他的带领下,学生团队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他将所有精力投身于化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改革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多次获得学院及学校的表扬。
袁烽,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
师生评价:袁烽教授长期坚持在“数字建筑学”方向的一线教学、“智能化设计与建造”学科的前沿探索等,为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坚持将“价值塑造、能力创新和知识传授”作为为师之本,开展教学实践改革,创建了全球共享的数字未来工作营,培养60余位国内外数字领域的专业人才。
张海平,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师生评价:张海平教授是师生心目中的“男神”。他对教书育人充满热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轻松的氛围里启发探索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思维。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他总会耐心讲解,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学们表示:“张老师是我们科研路上的领路人,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周彩存,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师生评价:周彩存教授谦虚谨慎、以身作则,教学态度严谨、内容丰富,紧跟专业领域前沿的新成果、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采取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讲授内容清晰、表达准确流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周宏武,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副研究员
师生评价:周宏武老师坚持以身为范,脚踏实地服务师生。在管理岗位上兢兢业业,注重传帮带新入岗教师,注重激发团结奋进的意识;面对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冲锋在前,争做表率,深受好评。他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的理念,把工作做细、做实、做精、做出成就,为学校的人事人才工作添砖加瓦。
方雅静,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
师生评价:方雅静老师大局意识强,深耕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推进就业引导工程,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她勤勉敬业,作风踏实,团结带领同志们攻坚克难,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高位。方雅静老师爱生如己,对于学生的需求和困难,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和支持。她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诉求,引导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
王凯文,新生院济勤学堂主管,辅导员
师生评价:“凯文姐姐”是同学们的贴心称呼,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方面,王凯文老师总是都对学生倍加关注。她总会在忙碌的工作当中抽出时间和同学促膝长谈,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她会在大家紧张焦虑的时候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在学习之余还带领同学们举办活动来缓解压力。同学们总说:“正因为‘凯文姐姐’,我们大学生活才会变得如此丰富多彩。”
王鹏,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师生评价:“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造就人格”,这是王老师的箴言。她敬业务实、严谨求真、爱生如子,将饱满的热情倾注于她所热爱的教育事业,用真心关怀诠释着真情的力量。她对学生的关注,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术水平的提升,更多的是生活和心理状态的关心。她像妈妈一样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和呵护,悉心地将正能量传递到大家的心里。
“上海市育才奖”是为鼓励上海市长期从事高教事业,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于1995 年设立的。“上海市育才奖”的评选奖励活动,对于宣传和发挥上海市高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社会影响力、调动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性、推进上海市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