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二!同济学子斩获两项全国一等奖
近日第十七届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结果揭晓来自全国高校学子的40组作品获奖其中3项一等奖中同济大学占2席分别斩获竞赛科技实物类科技理念类唯一一等奖
一等奖作品:“基于原位调控探测界面的高敏尼古丁快检系统” (科技实物类唯一一等奖)
指导教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王颖教授
参赛学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冰倩、董昱璨、谢宇、郭芊箐
项目简介:
团队发明了一种基于原位调控金晶面的高敏检测系统,针对于控烟需要依靠大量人力物力、环境介质中的烟草烟雾难以量化的现实情况,选择了其中标志性物质尼古丁进行检测,设计了一套集样品采集、尼古丁检测和数据信息化的智能化系统。该系统可对尼古丁进行精准测量、数据储存和结论分析,为“控烟精细化”提供量化支撑。通过创新性地选用原位调控的方法暴露金111晶面,构建小程序和建立云端数据库,实现尼古丁检测的快速响应、准确检测、直观显示。
其低检测限、高重现性、高便携性、与标准方法检测结果的匹配程度已得到相关机构的证明认可。在实际应用上,该发明可开展针对环境烟草烟雾和指尖中尼古丁的检测,辅助实现全流程控烟,助力“健康中国、无烟中国”等国家战略的实施,目前已和上海市控制吸烟协会签订合作备忘录。
一等奖作品:“基于多源驱动的清洁—可持续废液零排放处理系统”(科技理念类唯一一等奖)
指导教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吴德礼教授
参赛学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彭帅、徐龙乾、张家铭、杨茜元
项目简介: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高盐工业废水零排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工业高盐废水所含成分复杂,对处理技术的要求较高,传统的技术方法很难达到“零排放”目标。基于清洁—低碳—可持续的创新理念,团队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的“三核一体”废水零排放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多源驱动的先进脱盐技术,通过串联的组合工艺路径,最大限度地对分离资源和清洁能源进行深度利用,形成选择性去除多质盐晶体,高倍盐浓缩和降低能源输入的闭环零排放系统,达到高效低成本的脱盐效能。
团队表示,随着零排放技术在能源和成本效率方面的进步,特别是通过结合先进的多源驱动脱盐工艺,清洁、低碳的零排放技术在未来将具备大规模、可持续的高效处理能力和更多可能性。
此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团队的项目“基于特异性营养要素的微生物活化系统:开启水体原位生态修复新模式”获科技理念类优胜奖。
全国环境友好科技竞赛旨在以科技竞赛的方式,鼓励高校学生以独创的科技理念、发明制造和创新创业实践参与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来,已覆盖全国250余所高校,年均参赛项目800余件。参赛作品分为科技理念类、科技实物类、绿色创业类和减污降碳技术擂台赛作品四类。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传达党的二十大精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