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同济又有新突破
TONGJI
假期不停歇,科研跑出加速度。近日,同济大学交通、生命科学、医学、化学等领域的一批高水平原创科研成果接连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展现了前沿科学领域的“同济力量”。
为可持续绿色交通政策制定及新型长寿命路面设计提供依据
卡车编队行驶是一种新兴交通技术,可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风阻与油耗,从而减少排放。但编队卡车和路面设施间的交互作用与常规的自然行驶不同,对整个车-路系统的总排放、路面结构的损伤和建养成本的影响尚不明确。
8月15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孙立军教授团队与香港理工大学、密苏里科技大学、查尔姆斯大学等高校学者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Truck platooning reshape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the integrated vehicle-road infrastructure system”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研究结果表明,编队技术可降低卡车排放6.9%,但将加速路面损伤与养护维修,导致路面运维排放增加27.9%;两者相抵后的总排放将减少5.1%,相当于每公里减少76吨二氧化碳当量(CO2-eq)。同时,车-路系统的养护维修及拥堵成本增加4.6%,对卡车用户、小汽车用户和路面养护机构带来不同的成本压力。研究成果可为可持续绿色交通政策的制定以及新型长寿命路面设计提供依据。
为提高克隆效率提供新思路
与正常胚胎相比,克隆胚胎的出生效率极低。供体细胞染色质的表观遗传重编程异常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其中就包括在供体细胞中高度富集的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的三甲基化修饰(H3K9me3)。
8月9日,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刘晓雨/李翀团队与江赐忠团队合作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Unreprogrammed H3K9me3 prevents minor zygotic genome activation and lineage commitment in SCNT embryo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描绘了小鼠克隆胚胎着床前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H3K9me3修饰图谱,系统地揭示了H3K9me3修饰在重编程过程中的异常及调控机制,并鉴定出了多个与谱系特异性H3K9me3建立相关的调控因子,为提高克隆效率提供了新思路。
揭示肺癌新辅助靶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EGFR是肺癌最常见的驱动基因。EGFR-TKI已经成为晚期EGFR突变型NSCLC一线标准治疗,也是局部晚期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第一选择。然而,新辅助EGFR-TKI靶向治疗局部晚期EGFR突变型NSCLC的证据尚不充分。
近日,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姜格宁教授、张鹏教授团队发起的TEAM-LungMate 004临床研究,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最新成果“Neoadjuvant Afatinib for Stage III EGFR-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 Phase II Study”。
这是第一项关于第二代EGFR-TKI新辅助治疗EGFR突变型NSCLC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填补了新辅助治疗领域的空白。并且通过对受试者肿瘤组织样本的多组学分析,首次揭示了EGFR-TKI靶向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同时探索了EGFR-TKI靶向治疗对于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影响,为EGFR突变型局部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治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化妆品成分可能影响眼部早期发育
半胱胺盐酸盐(CSH)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染发剂和美白霜的化妆品成分,人们普遍担忧化妆品引起的眼部变化,但CSH的眼毒性仍未明确。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毕燕龙教授课题组、同济大学医学院脑与类脑智能转化研究所(依托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建设)陈建军教授课题组和井冈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陆辉强教授课题组合作的研究成果以“Cysteamine hydrochloride affects ocular development and triggers associated inflammation in zebrafish”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
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发现,接触CSH会破坏眼部发育的平衡状态,诱发炎症反应,并产生大量对细胞有害的活性氧,进而促进眼部细胞的凋亡,最终损害发育过程中的眼部结构和视觉功能。
为清洁能源高效制备提供新思路
电催化水解产氢是获得可持续高纯度清洁能源氢气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水解过程中析氧反应(OER)因较高的反应能垒和复杂的电子转移过程往往表现出缓慢的动力学,同时OER活性较高的贵金属催化剂使得商业电解水成本居高不下。近年来,具有高活性低成本的过渡金属OER电催化剂成为能源领域和电化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近日,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温鸣教授团队相关成果“CoFePS Quaternary Alloy Sub-nanometric-sheets by Synchronously Phospho-sulfurizing CoFe-bimetallene for Boosting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在线发表于材料科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
该研究,根据二维亚纳米超薄结构能在有效增加电解质与催化剂接触表面积的同时获得活性位点的充分暴露,发展了一种声化学法合成亚纳米厚度的双金属烯并同步硫磷化处理实现四元合金二维超薄结构的构筑策略,以实现高效稳定的OER电催化性能。
构筑了快速和超稳定可充电的高性能锌离子电池
有机材料因其资源可持续性、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可调性等优点,被视为可充电锌离子电池极具竞争力的正极材料。然而,设计高活性、结构稳定的有机小分子电极材料实现高效NH4+存储在水系锌-有机电池研究中颇具挑战。
近日,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明贤教授团队研究成果“NH4+ Charge Carrier Coordinated H-Bonded Organic Small Molecule for Fast and Superstable Rechargeable Zinc Batteries”,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化学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通过2,7-二硝基-4,5,9,10-芘四酮(DNPT)和NH4+电荷载体之间氢键作用构建了超稳定互锁氢键网络,解决了有机小分子在电解液中的稳定性问题,揭示了氢键网络中快速和超稳定的NH4+耦合电荷存储机制,促进DNPT羰基/硝基八重活性位点的高效利用和低反应能垒的离子迁移动力学,构筑了高性能水系锌-有机电池。
实现无保护顺式-2,3-二芳基哌啶化合物的快速合成
3-芳基哌啶结构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中。已知的合成方法大多需要通过较为繁琐的步骤构建哌啶环或进行3-位官能团转化,最终得到氮原子有保护基的三级胺产物。同时,该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研究较少。因此,发展新的方法由简单易得的原料便捷地合成3-芳基哌啶类化合物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近日,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陈伟杰研究员课题组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Daniel Seidel教授合作成果“Palladium-Catalyzed Arylation of Endocyclic 1-Azaallyl Anions: Concise Synthesis of Unprotected Enantioenriched cis-2,3-Diarylpiperidines”,以Communication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化学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该研究基于有机合成中少有研究的环内1-氮杂烯丙基负离子中间体,通过钯催化芳基化反应实现了无保护顺式-2,3-二芳基哌啶化合物的快速合成,并实现了这一反应的不对称化。
坚持“四个面向”,潜心科研攻关
瞄准前沿领域,扎根基础研究
努力获得更多原创性突破
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医学院、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编辑:樊宗鑫
往期回顾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暑期去哪儿“玩”?去这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