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人这样“追风”,最美不止今天!
如果你是一滴水
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
如果你是一线阳光
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
如果你是一颗粮食
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
这是雷锋曾在日记里
给自己提的三个问题
他的生命永远停在了22岁
他的精神一直活着
年年春风里
岁岁吐芳华
追“锋”,追风
60多年来
一届又一届的同济er
把雷锋当作“偶像”
他们争做追“锋”少年
传承雷锋精神
让学雷锋在同济校园
蔚然成风
成为一道道最美风景线
有这样一群追“锋”少年
他们主动担当,跨越山海
奔赴云南、四川
以及西藏、新疆等地
开展支教工作
他们每年用知识和爱
为上千名孩子的童年添光增彩
陪伴他们成长
这群追“锋”少年
以大地为布
用热爱做笔
在祖国西部的广袤天地间
书写同济青年最美的画卷
有这样一群追“锋”少年
他们接续力量
在12年的时间里
先后在重庆、云南等地
为上万余名村民造了十二座桥极大便利了村民出行还通过路灯安装、焚烧炉建造修缮民居、捐赠图书等民生活动帮助村民改善居住环境丰富文化生活以自身实践激励青年学子投身乡村建设搭建与祖国同行的使命心桥有这样一群追“锋”少年
他们走出校园
在湿地、社区等地
建设形式多样的
动植物科学观摩站
他们致力于用沉浸式的方式
带领更多的人
走近自然、观察自然、热爱自然
在一个个科学站里这群追“锋”少年认真讲解、深入交流解锁生命的奥秘他们希望在每个人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有这样一群追“锋”少年
他们总说
志愿服务就应该像星光一样
洒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哪里有需要
他们都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服务红色场馆
给残障儿童免费家教
在地铁站执勤站岗
化身院史校史讲解员
……
在他们看来
温暖他人,快乐自己
就是最大的收获
雷锋离我们并不遥远
因为有无数个“TA”
就在我们身边
TA们
用行动诠释着
同济人的“雷锋精神”
让追“锋”在校园里成为风潮
让我们听听
追“锋”少年们的心声
渠凯茹:一场场社区科普活动,从策划活动、挑选材料到排练试讲、实地讲解,记录着我们将专业知识融入志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学以致用、创造价值、收获成长,是我在志愿中队最深刻的体会。
李佳蕾:我们在寒冬中桥点勘探,也在烈日下铺路搭桥,每天和一群有趣的人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真的很值得。在无止桥的日子里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架起这样一座心桥,一座人与人的沟通心桥,一座青年与社会的共进心桥,一座人民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使命心桥。
黄禹夫:有幸参与过同济大学筑梦空间社团云龙梦想教室的修建,我为自己能贡献小小力量而深感幸福、有成就感。时至今日,每每回想起那年夏天,在大山深处,在遥远云端上的那个中学,在那几间小教室里,一群人怀揣满满爱意点亮另一群人的画面,我的嘴角都会不自觉地上扬,在筑梦空间的这些时日,我收获颇多。心之所向,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宋柏慧:在院史馆讲解工作的每一个过程中,我都得到了成长。从了解每一个名字、每一项名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到反复练习后展示给参观者们,聆听他们的问题与感受不断修正讲解内容,每一次的工作都让我感受到自己好像离这些伟大的人、伟大的事业又近了一点点,希望未来能继续跟随他们的脚步,勤行不辍,济世兴邦。
除此之外
还有两位特别的人
发来感言
他们是↓
施佳璐(支教地学生):同济大学的支教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他们从两千八百公里外的上海而来,他们的课堂激情四射,个性开朗张扬,想法天马行空,话语温暖坚定,在我眼里,他们无论在哪都是闪闪发光的存在,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就像老师们在教学楼的墙上留下的那幅墙绘一样,他们带给我们的独家记忆,也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杨陈英(支教学校当地教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同济支教团的老师们常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走访县里的各个乡镇,到学生家里家访、寻访文化遗产、帮助传播历史文化和民俗之美,让我们这些本地老师非常动容。他们在支教期间的努力付出,不仅帮助孩子们提高了学习成绩,更通过丰富的文体活动和有趣的课程,促进了孩子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来源:校团委、党委宣传部
各学院等
整理:聂阳阳
往期回顾
相关链接👇
不负重托!同济代表委员们准备好了!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